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68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docx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最新资料

中国工商银行公布2011年度经营情况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

601398;HK:

1398)今天正式公布了2011年度的经营情况。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1年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0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25.6%,基本每股收益及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60元和2.74元,比2010年增加0.12元和0.39元,董事会建议派发股息每10股2.03元(含税)。

截至2011年底,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17%,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07%。

  2011年工商银行坚持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年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余额比2010年末增加8,117亿元,增长13.1%。

2011年工商银行信贷投放的周转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在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少增864亿元的情况下,贷款累计发放额却比上年多了4,770亿元。

2011年,工商银行的NIM(净利息收益率)为2.61%,保持在合理水平。

  从投向上看,2011年工商银行的信贷投放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加大。

截至2011年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小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为9,593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028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总增量的37.3%;贷款增幅达到46.1%,是该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平均增幅的3.5倍;小微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由2010年末的9.7%升至12.3%,提高2.6个百分点。

2011年,工商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为7.12%,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0.56个百分点。

二是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贷款重点投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而该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比2011年6月末下降了2,476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比2010年末下降了73亿元。

着重调整了期限长的项目贷款,在新发放的项目贷款中,95%以上投向了重点在建续建项目。

三是直接支持居民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和银行卡融资增加较多,其中个人消费贷款比年初增加1,058亿元,增幅为39.5%,银行卡融资比年初增加862亿元,增幅为94.2%。

  在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工商银行严格加强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4%,较2010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连续十二年实现“双下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大幅上升至266.92%,较2010年末提升38.72个百分点。

在市场普遍关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方面,工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截至2011年末,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现金流覆盖率高,全覆盖与基本覆盖贷款合计超过97%;房地产领域贷款不良额和不良率控制良好,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82%和0.35%。

  工商银行能在2011年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银行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百业兴,则金融兴。

从经济运行的情况看,银行与企业始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4%,其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增长分别为15.0%,34.0%,31.2%,10.6%和46.0%,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2011年工商银行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增长水平基本相当,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在金融领域中的体现。

  第二,各项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经营业绩的增长。

在传统业务领域,工商银行的存款稳定持续增长,截至2011年末客户存款余额达12.26万亿,较2010年末增加1.12万亿元,连续四年新增超万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存款银行地位。

在新兴业务领域,该行的托管资产净值达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8%,稳居国内第一;主承销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等各类债务融资工具110多支,主承销金额达2,900多亿元,以较大优势位居国内债券承销商排行榜首位;现金管理客户达66万户,较2010年末增长30%,同2,232家客户建立了全球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关系;全年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近7,000亿元,较上年增长近5倍,清算网络覆盖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信用卡发卡量累计超过7,000万张,其中2011年新增约700万张,较年初增长11.0%,全年信用卡消费额9,765亿元,同比增长53.0%,发卡量、消费额和透支额继续位列同业第一;管理养老金个人账户990万户,托管养老金基金1,846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养老金管理机构;贵金属业务量达16.2万吨,是2010年全年的6.7倍;私人银行客户达2.2万户,较2010年末增长23.2%,管理资产4,345亿元,较年初增长22.6%

  第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提升了经营活力和发展后劲。

从渠道创新上看,目前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在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70%,全行的电子银行客户数达到2.54亿户,其中个人网银客户在国内同业中首家超过1亿户达到1.18亿户。

通过坚持不懈地创新和推广,电子银行已成为该行客户办理业务的首选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快捷、更方便的金融服务。

同时,电子银行天然具有的无纸化、低消耗、高效率等优势,既通过对柜面业务的有效替代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也有利于节能环保。

从产品创新上看,截至2011年末工商银行产品总数达到3,243个,比上年末增长15.8%,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上产品种类最多、门类最齐全的银行。

其中仅2011年,工商银行就先后创新推出了基于直接消费且执行基准利率并与客户代发工资联接的逸贷信用卡、账户贵金属定投及双向交易、工银移动银行等一批新型产品。

该行的这些产品创新较好地契合了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市场反响良好,前几年创新推出的一系列产品也正陆续开花结果。

从2006年到2011年,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5.39%,电子银行业务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71.15%,资产托管业务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77.07%,国际结算业务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46.28%。

这些创新业务经过几年的积累,逐步发展成熟,为客户创造了可观的价值,也同时成为了该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四,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促进了利润增长。

2006年至2011年末,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1,377亿元降到了730亿元,不良率从3.79%降到了0.94%。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信贷成本率(减值计提与贷款总额的比值)从2006年的0.83%下降到2011年的0.41%。

信贷成本率的明显下降,进一步带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拨备前利润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30.88%下降至2011年的10.34%,下降了20.54个百分点。

我国商业银行如果没有资产质量的改善,也就不可能有近年来的利润增长。

从工商银行的情况看,不良贷款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按照2011年底7.79万亿的贷款余额计算,相应地不良贷款余额将从730亿元增加到1,500亿元。

如按1:

1的比例提取减值准备,即不良贷款每增加1亿元相应提取的贷款减值准备也增加1亿元,那么不良贷款的增长将会使得提取贷款减值损失相应增加770亿元,而不良贷款减值准备的提取需计入当期损益,这意味着税前利润将下降770亿元。

从信贷成本的角度测算,如果没有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信贷成本率还停留在2006年0.83%的水平,税前利润将减少330亿元。

  第五,有效的经营成本控制巩固了利润增长。

工商银行成本收入比自2006年以来呈稳中有降的态势。

2006年成本收入比是36.32%,到2011年降至29.91%,下降了6.41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国际银行业50%以上的平均水平。

假如没有对经营成本的严格控制,该行的成本收入比从30%上升到50%,那么在营业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工行一年的成本支出将增加约940亿元,相应地税前利润也将减少940亿元。

  第六,国际化综合化经营的稳步推进使工商银行的盈利来源进一步多元化。

截至2011年末,该行境外经营网络延伸到33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39家,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网络布局基本形成。

境外机构总资产从2009年末的522亿美元增至2011年末的1,247亿美元,税前利润从2009年的9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4亿美元,除个别当年新设机构外,其他境外机构均实现盈利。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还致力于推进跨市场、多元化的综合经营战略,非银行子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2011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基金资产规模增至约690亿元,保持中国最大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市场地位;工银租赁以飞机、船舶和大型设备租赁为特色,业务规模居国内租赁行业首位;工银国际充分发挥香港全牌照投资银行的优势,成功参与普拉达(Prada)及菲拉格慕(Ferragamo)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IPO项目,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此外,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银行按照“名录管理、统一定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对本行现行收费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规范,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工商银行服务价目表(2012年版)》,将于4月1日正式发布并开始执行。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主动适应全球金融监管变革要求,融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大局,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巩固了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大型上市银行地位,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业务概况]

  截至年末,工商银行拥有397,339名员工,通过16,227家境内机构、203家境外机构和遍布全球的逾1,562家代理行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分销渠道,向412万公司客户和2.59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2010年末,总资产达134,586.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5.69亿元,增长14.2%;总负债达126,369.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308.46亿元,增长13.8%;总市值达2,335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之首。

2010年实现净利润1,660.25亿元,较上年增长28.4%,增幅同比加快了12.0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球最盈利银行地位;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分别为1.32%和22.79%,处于全球银行业领先水平;每股收益为0.48元,较上年增加0.10元;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11年保持双下降,不良率降至1.08%。

受益于经营结构的优化、再融资的完成以及利润留成比例的适当扩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2.27%和9.97%,资本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金融业务]

  2010年,工商银行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推进公司金融业务转型。

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加强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互动,发展投融资顾问、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银团贷款业务,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

加快现金管理、资产托管、养老金和对公理财等业务发展,优化公司金融业务结构。

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项目,拓展海外业务市场,加快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推进分层营销体系改革,构建差别化客户服务体系,提升优质客户服务水平。

荣获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最佳公司银行”称号。

2010年末,公司客户41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1万户;有融资余额的公司客户10.2万户,增加1.8万户。

  对公存贷存款业务方面。

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年末境内公司类贷款余额47,003.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425.57亿元,增长18.8%。

利用机构网络优势,加强对产业链客户集群、城市圈客户群等营销,吸引和集聚客户资金,年末境内公司存款余额54,713.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28.19亿元,增长14.3%。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0年末,工商银行公司类贷款和公司存款余额保持同业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12.2%和12.8%。

  中小企业业务方面。

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扩展专营机构覆盖面,累计建成1,200余家小企业专营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荣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优秀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称号,蝉联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组委会“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奖项。

2010年末,有融资余额小企业客户63,081户,比上年末增加18,838户。

  机构金融业务方面。

与多家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第三方存管开户预约等新产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客户数及资金量均居同业首位。

推广银银平台业务,延伸同业合作领域,国内代理行数量增至109家。

深化银保业务合作,提升代理保险业务量,推动在资产托管、现金管理和银行卡等多个业务领域合作。

巩固与政府机构客户合作关系,保持代理财政收付业务和预算单位公务卡发卡量同业领先。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方面。

推广结算积分和结算套餐服务,提升“财智账户”品牌知名度,把握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机遇,积极营销非金融机构支付代理业务。

2010年末,对公结算账户50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5万户,全年实现对公人民币结算量87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2%,继续领跑同业。

依托全球现金管理系统功能,巩固同业领先优势,连续第四年分别被《财资》、《金融亚洲》授予“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称号,并荣获《亚洲银行家》首届“中国现金管理成就奖”。

2010年末,现金管理客户50.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7.0%。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

加快投资银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创新推出股权投资基金主理银行业务,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

拓展债券承销业务,全年主承销各类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070亿元,稳居境内市场第一。

投资银行业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蝉联《证券时报》“最佳银行投行”称号。

2010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5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方面。

累计完成53家境内外机构单证业务集中,新设合肥、成都单证分中心,提升单证和贸易融资业务集约化经营能力。

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在本行开立境内人民币清算账户的境外机构和代理行覆盖至31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全球人民币同业清算网络。

2010年,境内分行贸易融资累计发放9,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国内贸易融资6,244亿元,增长66.8%。

境内分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7,827亿美元,增长43.4%,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资产托管业务方面。

托管保险资产规模近万亿元,市场占比提升至39%。

全球托管业务稳步发展,托管QFII客户数位居中资银行首位,托管QDII资产规模保持市场领先。

推出“安心账户”资金托管业务,推广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和股权投资基金托管等新兴托管业务,优化托管业务结构。

蝉联《全球托管人》、《环球金融》和《财资》等知名财经媒体中国最佳托管银行奖项。

2010年末,托管资产总净值28,7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2%。

  养老金业务方面。

发挥综合竞争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推出“如意养老3号”企业年金计划产品,丰富业务和产品体系,扩大品牌影响力。

投产养老金综合管理系统,提升养老金服务和业务管理水平。

2010年末,共为22,790家企业提供养老金管理服务,比上年末增加4,470家;受托管理养老金427亿元,管理养老金个人账户912万户,托管养老金基金1,487亿元。

  贵金属业务方面。

形成实物类、交易类、融资类和理财类四大产品系列,推出多款品牌贵金属产品,推广品牌金积存业务,推出账户白银产品和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延期交收业务。

开展黄金租赁和黄金质押融资业务,推出首支挂钩实物贵金属理财产品——“如意金”复合型理财产品。

2010年,贵金属业务交易量2.44万吨,比上年增长23.6倍。

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清算量1,288亿元,继续保持同业领先。

  对公理财业务方面。

推出收益递增型分段计息理财产品、可赎回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拓展股票收益权理财产品、结构化证券投资理财产品等资本市场类投资产品,提升理财产品收益水平。

推出“如意人生”养老金系列理财产品,延伸理财产品功能。

荣获《21世纪经济报道》“最佳资产管理团队”称号。

2010年,累计销售对公理财产品2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个人金融业务]

  2010年,工商银行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管理体制转型,推进“强个金”战略实施,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

积极开发以商品交易市场为代表的新市场,拓宽个人金融业务领域。

构建工银商友俱乐部等新型营销平台,创新客户拓展方式,探索新的客户关系模式。

推动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良性互动发展,巩固储蓄存款和理财业务市场地位,扩大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

依托自身金融资源优势,加快银行卡、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加快个人客户星级评价服务体系应用,拓展优质客户,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称号。

2010年末,个人客户2.59亿个,其中个人贷款客户685万个。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0年末,储蓄存款和个人贷款余额均列同业首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7.1%和14.5%。

  储蓄存款方面。

以工银商友俱乐部、名人理财俱乐部等新平台为载体,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拓宽存款资金渠道。

加强与对公业务联动营销,通过代发工资业务,推动集团式、批量式客户拓展。

2010年末,境内储蓄存款余额52,436.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832.25亿元,增长12.5%。

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增加4,444.77亿元,增长24.6%;定期储蓄存款增加1,387.48亿元,增长4.9%。

  个人贷款方面。

紧密结合商品消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

在商贸集群、产业集群资源丰富地区,拓展商户经营贷款。

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出个人小额贷款。

加快产品创新,推出个人循环贷款“卡贷通”和网络融资业务“网贷通”,充实个人信贷产品体系。

2010年末,境内个人贷款16,331.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63.42亿元,增长35.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加1,099.30亿元,增长69.7%。

  个人理财业务方面。

加快银行类理财产品创新,相继推出中秋、国庆主题理财产品,可转债理财产品等。

大力推广期交、保障型保险产品,全年代理个人保险产品销售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3,561亿元,保持同业领先。

代理国债销售715亿元,稳居同业首位。

2010年,境内销售各类个人理财产品23,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中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18,577亿元,增长109.4%。

  私人银行业务方面。

为个人金融资产在8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涵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顾问咨询、私人增值以及跨境金融等内容的私人银行服务。

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家私人银行分部,形成覆盖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业务布局。

荣获《欧洲货币》“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和《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中资优秀私人银行品牌”称号。

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8万户,管理资产3,543亿元。

  [银行卡业务]

  2010年,工商银行加强市场拓展,加快银行卡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进一步巩固同业领先地位。

2010年末,银行卡发卡量3.5亿张,比上年末增加6,560万张。

全年银行卡消费额2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49.5%;银行卡业务收入136.87亿元,增长45.5%。

  信用卡业务方面。

启动星级客户信用卡营销活动,加大交通卡、联名卡等优质项目推广力度,扩大发卡规模。

境内首家推出网上办卡业务,拓宽发卡渠道,提升发卡效率。

VIP客服中心新增34家,电话服务白金卡专线和集团专线投入使用,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蝉联美国《读者文摘》信用卡发卡银行类信誉品牌金奖。

2010年末,信用卡发卡量6,366万张,比上年末增加1,165万张;实现年消费额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境内信用卡透支余额915.61亿元,增加546.85亿元,增长148.3%。

信用卡发卡量、消费额、透支额均保持同业领先。

  借记卡业务方面。

加快借记卡产品创新,推出工银商友卡、杨澜•灵通卡、嫣然天使基金灵通卡和淘宝灵通卡等主题卡,以及电信联名卡、公积金卡等联名卡,丰富灵通产品线,扩大发卡量。

发挥芯片卡业务科技领先优势,推出亚运灵通卡、宝贝成长卡等多款芯片借记卡,提升产品竞争力。

开展多种专项主题和区域性营销推广活动,增强客户刷卡消费意识,扩大刷卡消费额。

2010年末,借记卡发卡量2.91亿张,比上年末增加5,395万张;年消费额16,012亿元,增长52.7%。

  [电子银行业务]

  围绕全行发展战略,推进电子银行向集交易、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平台转型。

全年共推出49项新产品,优化和完善155项原有产品功能,巩固电子银行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2010年,电子银行交易额比上年增长37.2%,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比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至59.1%,交易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

  网上银行方面。

推出企业网上银行跨境外汇汇款、个人网上银行在线财务分析系统以及同时覆盖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的全球账户管理业务,丰富网上银行产品体系开展网上银行资产业务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平台、网贷通等新功能。

加快海外网上银行推广,在15家境外机构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2010年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比上年末增长26.5%,年交易额增长46.6%;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增长27.7%,年交易额增长60.1%。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网上银行”、《环球金融》“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等奖项。

  电话银行方面。

完成一体化电话银行工程建设,完善电话银行运营管理,实现全行坐席资源灵活调配。

推出短信客服,有效分流电话银行座席业务量,拓宽95588服务渠道。

电子银行中心(合肥)和电子银行中心(石家庄)投入运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海外电话银行中心建设,在工银加拿大、工银印尼和法兰克福分行开通电话银行服务。

  手机银行方面。

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移动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推出手机银行理财、贷款和向境外VISA卡汇款等新功能,丰富手机银行产品体系。

推进手机门户、电子地图等产品创新,拓展移动营销服务外延。

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和交易额保持快速增长。

  自助银行方面。

优化自动柜员机选址布局,优化自助终端交易流程,丰富自助终端业务功能,提高自助设备使用效率。

2010年末,拥有自助银行11,414家,比上年末增长30.8%;自动柜员机42,868台,增长25.8%。

自动柜员机交易额33,753亿元,增长64.9%。

  [国际化经营]

  工商银行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2010年国际市场布局取得新突破,抓住后金融危机阶段的有利机遇,新兴与成熟市场并举,加快境外机构申设和并购步伐。

河内分行、工银马来西亚和阿布扎比分行相继开业;完成对加拿大东亚银行、泰国ACL银行的股权收购并分别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银亚洲私有化;收购富通北美证券清算部门成立工银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盛人寿股权买卖交易相关法律协议;巴黎分行、阿姆斯特丹分行、布鲁塞尔分行、米兰分行、马德里分行和巴基斯坦机构(卡拉奇分行、伊斯兰堡分行)申设境外监管审批顺利完成;韩国、印尼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