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70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docx

作文范文之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

班里那点事作文800字

【篇一:

初中期中考前必看的十篇考场作文】

初中期中考前必看的考场作文!

涨知识!

语文作文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学生,尤其是期中考即将到来,家长和孩子就更着急了。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几篇比较优秀的考场作文,并且详细的讲解了文章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非常值得一看!

例文1

同在一个屋檐下

河南省一考生

我惊讶地问妈妈:

“为何在屋里走动时,总怕踩到地雷似的?

”妈妈笑着回答说:

“大家不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吗?

”我虽然理解妈妈的心意,却还是认为她过于讲究了。

妈妈见我一脸随意,挺认真地接着说:

“我们家的地面是张爷爷家的屋顶,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

”我撅着嘴反驳,为什么我们楼上的人不这样想,总是弄出“咚咚——咚咚——”的声音。

妈妈说,楼上有一个两岁的妹妹,她要长大,蹦呀跳呀,需要运动。

我的嘴撅得更高了——那受委屈的就是咱们家了!

妈妈紧紧地盯着我,更认真了,说:

“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

”接着,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年,妈妈从乡下奶奶家回城,在村头汽车停车点有三个人先后上了车——怀着5个月身孕的妈妈、一位中年妇女扶着一位老者。

车上还剩一个空位。

妈妈主动让那个中年妇女扶着的老人坐了那个座位。

刚坐下,老人又站起来指着妈妈说:

“你不方便,你来坐吧。

”妈妈不肯。

就在这当儿,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十分麻利地从老人背后挤过来,坐在了那个座位上。

老人盯着小伙子,很平静地说:

“小老弟,好好看看这个位子,你该不该坐!

小伙子抬头瞪了老人一眼,根本不在乎。

老人转过身,喃喃自语道:

“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啊。

”这回小伙子吱声了:

“你这老东西怎么骂人?

“我不是骂人,我是关心你爱护你呀!

”小伙子不领情:

“你算谁呀?

你活得不耐烦了——癌症!

”那个扶着老人的妇女气得眼里涌出了泪水:

“你说对了,我爸是个癌症患者,已经是晚期了。

”同车的旅客都被这个情景震动了。

大家纷纷站起来让座。

就在与老人相视时,妈妈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位老人竟是中学时代的老师。

老人兴奋地说:

“人生一等功夫,这是一句名言,我的学生都还记得啊!

听完了这个故事,我眼里闪着泪花,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书房,生怕惊扰了楼下的老人。

因为我的心里记下了一句话:

“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

【技巧借鉴】

考场作文,不在乎事件大小,也不在乎技巧的多少。

有时,一个成功的细节,便能救活一篇文章,甚至可能因此得到满分。

正如这位考生,面对“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一抽象的话题,没有空泛地议论或抒情,而是用一句“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自然地展开情节。

讲述家庭故事的时候,情真意切,内容极为朴实;插叙往事时,巧设悬念,震撼人心。

考生就是用这么一句看似寻常的话语,在文章中自由穿插,多次呼应,将“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这一主题,展示得极为深刻。

因此老师要提醒大家,要学会借助一朵鲜花、一声问候或是一个笑脸之类的细节,去挖掘动人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心中有句话”、“为他人着想”、“有一种美德”、“我变了”、“我学会了一一”、“心中的太阳”、“温暖”等作文题。

例文2:

班里那点事

昆明市一考生

老师一来到教室就对着我直笑,我知趣地抿着嘴笑。

许多同学注意到了,都惊奇地看着我。

含雪拧了我一下说:

“你这丫头,又有什么鬼把戏了?

”没人知道,昨天的考试,我得到的将是零分。

老师笑着对大家说:

“昨天的考试非常成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很特别的试卷。

这份答卷一百道题全错了,可我怎么也不愿给她零分,因为我不能轻易地伤害一种创新意识,为什么呢?

”台下一片寂静。

“零分,不会差到这种程度吧?

”有同学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是差吗?

”老师笑笑对大家说:

“我可不敢说这是差。

这个零分中隐含着答卷者不可小看的智慧。

它的答卷者就是我们的班长黄小玉同学。

”教室里一片哗然。

何玲同学站了起来,说:

“老师,如果是我,你是不是毫不客气地给一个‘鸭蛋’呢?

”教室内一片笑声。

老师说:

“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能叫小玉同学来回答了。

我站起来微笑了一下,大家给我鼓掌。

何玲似乎不服,我还没开口,她又抢先说话了:

“小玉班长,我知道你的微笑有很大的诱惑力,就如你上台演唱时只要一个微笑就能赢得一片掌声,但是今天你这个零分,我不希望你用微笑来解释。

面对大家,我还是从容地笑了笑,然后把脸转向何玲:

“其实,100分与0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同一个概念,如果我做不到100分,我能做到0分吗?

我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答题方式罢了。

”“哗!

”教室里又是一阵骚动。

何玲又站起来说:

“我知道你向来喜欢标新立异,但面对严肃的考试,你也不能如此戏弄老师啊!

”“我完全赞同!

”我带头给何玲鼓掌。

老师示意大家安静:

“同学们,我并不认为小玉同学有戏弄老师之意。

我希望大家注意的是,昨天我们进行的是‘创新杯’知识竞赛。

不放弃传统思维方式,我们能够突破自我么?

今天,我决定将第一名授予小玉同学。

”听完老师的话,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掌声。

下课了,何玲走到我面前,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班长,我服你了。

【技巧借鉴】

有谁读过这样的文章呢?

谁又会想到,这样的文章会成为佳作摆在眼前呢?

要知道,赞美一份零分试卷,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作者透过独特的分数找到的一个切入点——创新杯知识竞赛。

为了展示这个零分不一般,作者下足了功夫。

下笔便用老师的笑容,引出“我得到的将是零分”这一出人意料的事实;接着用老师对这份试卷的赞美,引发同学的种种猜测与不满;最后将主题定位于“放弃传统思维方式”,于是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

写记叙文,不能满足于写得细腻,写得逼真,还要做到写得巧妙。

这样,即使寻常事件,也能产生一波三折之感。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特别的考试”、“意料之外”、“那件事,有点意思”、“笑脸”、“做个智者”、“创新”、“我不一般”等作文题。

例文3:

垦香的魅力

山西省一考生

我徜徉于黑白相间的世界里,独享翰墨飘香的魅力。

这还得从爷爷说起。

他一笔好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看爷爷写字,是一种难得的

享受。

他虽年已七十,但精神矍铄;五指握管,轻轻展纸濡毫,落笔藏锋,运笔牵丝,收笔出勾,一气呵成。

每一招,每一式,恰如演练张三丰的太极拳,行云流水,出神入化,心意俱在其中……从那时起,一个梦想便在心中启航了。

七岁时,手捧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我用幼小的手握住了粗粗的笔杆。

别看毛笔没多重,柔弱的笔尖却像一个无法捕捉的精灵,肌肉绷得紧紧的,手臂时常酸痛不已。

渐渐地,那些横竖撇捺在我的眼里活泼起来。

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静动交融。

我爱上了书法,将心中的向往寄托于笔尖,凝神专注,写得秀丽而不柔靡,回锋时刚劲有力。

我的秉性和心境,开始融入到了跃动的墨迹中。

横,似流水,折射着舒缓的旋律;竖,似青山,昭示着无限的尊严;撇,似夏花,散发着绽放的芬芳;捺,似秋实,收获着璀璨的金黄……那些字,栖居在黑白的世界中,眼前或如蛟龙盘旋,或如银蛇舞动,或如春水泱泱,或如秋山辽阔,执笔流转间,似乎我在挥洒着绝美的传奇,顺锋如高山流水,逆锋如老树虬枝……陪在一旁的爷爷,也禁不住夸我“孺子可教”。

如今,书法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闲暇时刻,最喜欢于桌前点一滴清水,在砚台边轻轻研墨;最爱铺一张宣纸,于纸上挥毫泼墨。

任笔尖跌宕起伏,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矫若游龙,一气呵成……一切杂念抛于脑后,只倾心于波澜不惊的境界。

那一刻,我似乎穿越到了墨池边,与书圣神交,提笔一挥,豪迈之情自萦绕身边。

墨香飘逸,陪我走过日日夜夜,带给我心灵的慰藉。

徜徉于黑白世界,浸身于墨香,我愿用书写诠释人生,让那浓浓的墨汁流入我的生命。

【技巧借鉴】

写作,是需要扬长避短的。

正像这位考生,由于他选择了书法这一熟悉的话题,于是那散发着墨香的文字也便扑面而来了。

考生非凡的遣词造句能力,将书法的魅力展示得光彩四溢。

这种能力,或表现为四字词语的自然运用,或表现为长短句的交错出现,或表现为修辞的巧妙运用。

纵观全文,像“飘若浮云”、“行云流水”、“老树虬枝”之类的四字成语或短语,信手拈来,美不胜收;像“或轻或重,或缓或急”之类的句子,笔墨整齐,音韵和谐;像“横,似流水,折射着舒缓的旋律;竖,似青山,昭示着无限的尊严”之类的句子,长短交错,对应生辉。

考场作文的用词如此精妙,获取满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我的爱好”、“走近____”、“有一种风景”、“我的世界”、“谢谢你给我的快乐”、“美”、“有了你”等作文题。

例文4:

美在其中

安徽一考生

经不起春天的诱惑,我随着伙伴们来到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胜地——碧潭。

碧潭并不大,在青山的掩映之下,却显得分外美丽,尤其是在这明媚的春光中。

碧潭的美,在一个“静”字。

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水,而是一片晶莹葱翠的绿茵,蓝天、白云、青山、绿树,都把曼妙的倩影投进了她的怀抱,静静的水面泛起点点涟漪。

在春姑娘轻柔的手臂里,她像酣睡的少女,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那么香,那么甜。

水底的游鱼、沙石,都毫无遮掩地映入了你的眼帘。

碧潭的美,又在一个“动”字。

潭中的水草和树木的倒影相互映衬,就像一块变幻不定的五彩丝绸,映着阳光,泛起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玉。

一片片小光斑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闪烁。

阵阵微风吹来,泛起道道波纹,缓缓地从一边推向另一边。

岸上虫子的叫声忽高忽低,像在演奏着古老的曲子,又像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碧潭之美,还在一个“早”字。

当别处还显轻寒的时候,你不妨来碧潭漫步,聆听一下这里最先演奏的春之歌吧!

瞧,近岸的小草在悄悄地更换新衣,潭中的水草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露出了嫩芽,露出盎然生机。

翩翩起舞的蝴蝶不知何时收到了盛会的请柬,匆匆赶来了,一会儿停在水面的草茎上荡秋千,一会儿扇着翅膀飞来飞去,偶尔还会掠过几只呢喃的燕子,于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的句子就会涌上你的心头。

春雨中的碧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千丝万缕的银线,密密麻麻地在天空斜织着,淅淅沥沥,纷纷扬扬。

雨花仙子迫不及待地摇动花篮,那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留恋的一刹那间飘落水面,水面上原本清晰的界限像是宣纸中的一点淡墨,渐渐扩散,俄而竞模糊不清了。

“刷刷刷”,那声音,似在耳边,又恍若隔世,像母亲对娇儿的絮絮细语,又像明月下的清风拂过荷塘,低回婉转。

碧潭之关,美不胜收。

她让你尽享春色,流连忘返。

【技巧借鉴】

这篇写景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满分,除了结构上的美感,主要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

纵观全文,像“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玉”、“水面上原本清晰的界限像是宣纸中的一点淡墨”之类的比喻,精美贴切,读来诗意盎然。

精美的拟人句比比皆是,像“曼妙的倩影投进了她的怀抱”、“翩翩起舞的蝴蝶不知何时收到了盛会的请柬”之类的句子,情感充沛,生机盎然,洋溢着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

再加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诗句的引用,语言更是锦上添花,美得让人惊讶了。

透过这篇佳作,大家或许会明白一个道理:

修辞,不失为美化语言的法宝。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最美的季节”、“美景”、“记忆里的风景”、“风景如画”、“色彩”、“有一种生活”、“绿色”等作文题。

【篇二:

中考前必备的十篇优秀作文】

例文1推荐理由:

切入角度小,主题小中见大

同在一个屋檐下

我惊讶地问妈妈:

“为何在屋里走动时,总怕踩到地雷似的?

”妈妈笑着回答说:

“大家不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吗?

”我虽然理解妈妈的心意,却还是认为她过于讲究了。

妈妈见我一脸随意,挺认真地接着说:

“我们家的地面是张爷爷家的屋顶,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

”我撅着嘴反驳,为什么我们楼上的人不这样想,总是弄出“咚咚——咚咚——”的声音。

妈妈说,楼上有一个两岁的妹妹,她要长大,蹦呀跳呀,需要运动。

我的嘴撅得更高了——那受委屈的就是咱们家了!

妈妈紧紧地盯着我,更认真了,说:

“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

”接着,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年,妈妈从乡下奶奶家回城,在村头汽车停车点有三个人先后上了车——怀着5个月身孕的妈妈、一位中年妇女扶着一位老者。

车上还剩一个空位。

妈妈主动让那个中年妇女扶着的老人坐了那个座位。

刚坐下,老人又站起来指着妈妈说:

“你不方便,你来坐吧。

”妈妈不肯。

就在这当儿,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十分麻利地从老人背后挤过来,坐在了那个座位上。

老人盯着小伙子,很平静地说:

“小老弟,好好看看这个位子,你该不该坐!

小伙子抬头瞪了老人一眼,根本不在乎。

老人转过身,喃喃自语道:

“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啊。

”这回小伙子吱声了:

“你这老东西怎么骂人?

“我不是骂人,我是关心你爱护你呀!

”小伙子不领情:

“你算谁呀?

你活得不耐烦了——癌症!

”那个扶着老人的妇女气得眼里涌出了泪水:

“你说对了,我爸是个癌症患者,已经是晚期了。

”同车的旅客都被这个情景震动了。

大家纷纷站起来让座。

就在与老人相视时,妈妈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位老人竟是中学时代的老师。

老人兴奋地说:

“人生一等功夫,这是一句名言,我的学生都还记得啊!

听完了这个故事,我眼里闪着泪花,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书房,生怕惊扰了楼下的老人。

因为我的心里记下了一句话:

“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

【技巧借鉴】

考场作文,不在乎事件大小,也不在乎技巧的多少。

有时,一个成功的细节,便能救活一篇文章,甚至可能因此得到满分。

正如这位考生,面对“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一抽象的话题,没有空泛地议论或抒情,而是用一句“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自然地展开情节。

讲述家庭故事的时候,情真意切,内容极为朴实;插叙往事时,巧设悬念,震撼人心。

考生就是用这么一句看似寻常的话语,在文章中自由穿插,多次呼应,将“能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这一主题,展示得极为深刻。

因此老师要提醒大家,要学会借助一朵鲜花、一声问候或是一个笑脸之类的细节,去挖掘动人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心中有句话”、“为他人着想”、“有一种美德”、“我变了”、“我学会了一一”、“心中的太阳”、“温暖”等作文题。

例文2推荐理由:

巧设悬念,情节波澜迭起

班里那点事

老师一来到教室就对着我直笑,我知趣地抿着嘴笑。

许多同学注意到了,都惊奇地看着我。

含雪拧了我一下说:

“你这丫头,又有什么鬼把戏了?

”没人知道,昨天的考试,我得到的将是零分。

老师笑着对大家说:

“昨天的考试非常成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很特别的试卷。

这份答卷一百道题全错了,可我怎么也不愿给她零分,因为我不能轻易地伤害一种创新意识,为什么呢?

”台下一片寂静。

“零分,不会差到这种程度吧?

”有同学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是差吗?

”老师笑笑对大家说:

“我可不敢说这是差。

这个零分中隐含着答卷者不可小看的智慧。

它的答卷者就是我们的班长黄小玉同学。

”教室里一片哗然。

何玲同学站了起来,说:

“老师,如果是我,你是不是毫不客气地给一个‘鸭蛋’呢?

”教室内一片

1

笑声。

老师说:

“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能叫小玉同学来回答了。

我站起来微笑了一下,大家给我鼓掌。

何玲似乎不服,我还没开口,她又抢先说话了:

“小玉班长,我知道你的微笑有很大的诱惑力,就如你上台演唱时只要一个微笑就能赢得一片掌声,但是今天你这个零分,我不希望你用微笑来解释。

面对大家,我还是从容地笑了笑,然后把脸转向何玲:

“其实,100分与0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同一个概念,如果我做不到100分,我能做到0分吗?

我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答题方式罢了。

”“哗!

”教室里又是一阵骚动。

何玲又站起来说:

“我知道你向来喜欢标新立异,但面对严肃的考试,你也不能如此戏弄老师啊!

”“我完全赞同!

”我带头给何玲鼓掌。

老师示意大家安静:

“同学们,我并不认为小玉同学有戏弄老师之意。

我希望大家注意的是,昨天我们进行的是‘创新杯’知识竞赛。

不放弃传统思维方式,我们能够突破自我么?

今天,我决定将第一名授予小玉同学。

”听完老师的话,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掌声。

下课了,何玲走到我面前,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班长,我服你了。

【技巧借鉴】

有谁读过这样的文章呢?

谁又会想到,这样的文章会成为佳作摆在眼前呢?

要知道,赞美一份零分试卷,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作者透过独特的分数找到的一个切入点——创新杯知识竞赛。

为了展示这个零分不一般,作者下足了功夫。

下笔便用老师的笑容,引出“我得到的将是零分”这一出人意料的事实;接着用老师对这份试卷的赞美,引发同学的种种猜测与不满;最后将主题定位于“放弃传统思维方式”,于是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

写记叙文,不能满足于写得细腻,写得逼真,还要做到写得巧妙。

这样,即使寻常事件,也能产生一波三折之感。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特别的考试”、“意料之外”、“那件事,有点意思”、“笑脸”、“做个智者”、“创新”、“我不一般”等作文题。

例文3推荐理由:

用词讲究,句式交错生辉

书香的魅力(必背)

我徜徉于黑白相间的世界里,独享翰墨飘香的魅力。

这还得从爷爷说起。

他一笔好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看爷爷写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他虽年已七十,但精神矍铄;五指握管,轻轻展纸濡毫,落笔藏锋,运笔牵丝,收笔出勾,一气呵成。

每一招,每一式,恰如演练张三丰的太极拳,行云流水,出神入化,心意俱在其中?

?

从那时起,一个梦想便在心中启航了。

七岁时,手捧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我用幼小的手握住了粗粗的笔杆。

别看毛笔没多重,柔弱的笔尖却像一个无法捕捉的精灵,肌肉绷得紧紧的,手臂时常酸痛不已。

渐渐地,那些横竖撇捺在我的眼里活泼起来。

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静动交融。

我爱上了书法,将心中的向往寄托于笔尖,凝神专注,写得秀丽而不柔靡,回锋时刚劲有力。

我的秉性和心境,开始融入到了跃动的墨迹中。

横,似流水,折射着舒缓的旋律;竖,似青山,昭示着无限的尊严;撇,似夏花,散发着绽放的芬芳;捺,似秋实,收获着璀璨的金黄?

?

那些字,栖居在黑白的世界中,眼前或如蛟龙盘旋,或如银蛇舞动,或如春水泱泱,或如秋山辽阔,执笔流转间,似乎我在挥洒着绝美的传奇,顺锋如高山流水,逆锋如老树虬枝?

?

陪在一旁的爷爷,也禁不住夸我“孺子可教”。

如今,书法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闲暇时刻,最喜欢于桌前点一滴清水,在砚台边轻轻研墨;最爱铺一张宣纸,于纸上挥毫泼墨。

任笔尖跌宕起伏,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矫若游龙,一气呵成?

?

一切杂念抛于脑后,只倾心于波澜不惊的境界。

那一刻,我似乎穿越到了墨池边,与书圣神交,提笔一挥,豪迈之情自萦绕身边。

墨香飘逸,陪我走过日日夜夜,带给我心灵的慰藉。

徜徉于黑白世界,浸身于墨香,我愿用书写诠释人生,让那浓浓的墨汁流入我的生命。

【技巧借鉴】

2

写作,是需要扬长避短的。

正像这位考生,由于他选择了书法这一熟悉的话题,于是那散发着墨香的文字也便扑面而来了。

考生非凡的遣词造句能力,将书法的魅力展示得光彩四溢。

这种能力,或表现为四字词语的自然运用,或表现为长短句的交错出现,或表现为修辞的巧妙运用。

纵观全文,像“飘若浮云”、“行云流水”、“老树虬枝”之类的四字成语或短语,信手拈来,美不胜收;像“或轻或重,或缓或急”之类的句子,笔墨整齐,音韵和谐;像“横,似流水,折射着舒缓的旋律;竖,似青山,昭示着无限的尊严”之类的句子,长短交错,对应生辉。

考场作文的用词如此精妙,获取满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我的爱好”、“走近____”、“有一种风景”、“我的世界”、“谢谢你给我的快乐”、“美”、“有了你”等作文题。

例文4推荐理由:

善用修辞,语言美不胜收

美在其中(必背)

经不起春天的诱惑,我随着伙伴们来到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胜地——碧潭。

碧潭并不大,在青山的掩映之下,却显得分外美丽,尤其是在这明媚的春光中。

碧潭的美,在一个“静”字。

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水,而是一片晶莹葱翠的绿茵,蓝天、白云、青山、绿树,都把曼妙的倩影投进了她的怀抱,静静的水面泛起点点涟漪。

在春姑娘轻柔的手臂里,她像酣睡的少女,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那么香,那么甜。

水底的游鱼、沙石,都毫无遮掩地映入了你的眼帘。

碧潭的美,又在一个“动”字。

潭中的水草和树木的倒影相互映衬,就像一块变幻不定的五彩丝绸,映着阳光,泛起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玉。

一片片小光斑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闪烁。

阵阵微风吹来,泛起道道波纹,缓缓地从一边推向另一边。

岸上虫子的叫声忽高忽低,像在演奏着古老的曲子,又像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

碧潭之美,还在一个“早”字。

当别处还显轻寒的时候,你不妨来碧潭漫步,聆听一下这里最先演奏的春之歌吧!

瞧,近岸的小草在悄悄地更换新衣,潭中的水草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露出了嫩芽,露出盎然生机。

翩翩起舞的蝴蝶不知何时收到了盛会的请柬,匆匆赶来了,一会儿停在水面的草茎上荡秋千,一会儿扇着翅膀飞来飞去,偶尔还会掠过几只呢喃的燕子,于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的句子就会涌上你的心头。

春雨中的碧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千丝万缕的银线,密密麻麻地在天空斜织着,淅淅沥沥,纷纷扬扬。

雨花仙子迫不及待地摇动花篮,那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留恋的一刹那间飘落水面,水面上原本清晰的界限像是宣纸中的一点淡墨,渐渐扩散,俄而竞模糊不清了。

“刷刷刷”,那声音,似在耳边,又恍若隔世,像母亲对娇儿的絮絮细语,又像明月下的清风拂过荷塘,低回婉转。

碧潭之美,美不胜收。

她让你尽享春色,流连忘返。

【技巧借鉴】

这篇写景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满分,除了结构上的美感,主要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

纵观全文,像“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玉”、“水面上原本清晰的界限像是宣纸中的一点淡墨”之类的比喻,精美贴切,读来诗意盎然。

精美的拟人句比比皆是,像“曼妙的倩影投进了她的怀抱”、“翩翩起舞的蝴蝶不知何时收到了盛会的请柬”之类的句子,情感充沛,生机盎然,洋溢着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

再加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诗句的引用,语言更是锦上添花,美得让人惊讶了。

透过这篇佳作,大家或许会明白一个道理:

修辞,不失为美化语言的法宝。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最美的季节”、“美景”、“记忆里的风景”、“风景如画”、“色彩”、“有一种生活”、“绿色”等作文题。

例文5推荐理由:

情景交融,内容宛如画卷

不能没有你

傍晚时分的云,就像天边悬挂的织女锦缎,用太阳的色彩染得通红通红的;又像儿时最爱吃的棉花糖,

3

感觉触手可及,其实仍在远处飘着。

“万云归西”的景色令我陶醉。

不远处的黄豆田里,一个单薄的身影正在暮色下忙碌着。

夕阳的余晖洒在空旷的田野和她的身上,这橘红色的余光让她原本瘦小的身影更显苍凉。

这画面仿佛是一幅油画,尽管火红的天空占了一大半,可主角却是那小小的身影。

咦,为什么这么晚了外婆还在田里?

“外婆!

”我呼喊着跑向外婆。

外婆转过身来,似乎很惊讶。

“外婆,天都要黑了,你怎么还在田里呀?

”外婆指着身后的黄豆田说:

“敲黄豆。

要是现在不敲完,到了明天太阳一出来,这些黄豆壳就自己裂开了。

”我似懂非懂地往后一看:

呀!

好多黄豆呀!

它们都被外婆割下来堆成一堆一堆的了,在暮色中一动不动,像沉睡的小宝宝。

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我感到一丝心疼。

快步跑回家把妈妈也叫了出来。

“你们来干什么?

”外婆看到我刚走了又回来,还把妈妈带来了,似乎有些生气,“这儿挺热的,你们快回家吧!

”我和妈妈没有理会,将外婆推开,立刻敲起黄豆来,敲得不亦乐乎。

“唉,你们哟。

”外婆没办法,只好拿起竹竿和我们一起敲。

我拿着竹竿,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敲,“呼嚓?

?

呼嚓”的摩擦声、击打声此起彼伏。

一会儿,我就有些累了,汗水浸湿了衣服,额前的碎发也粘在了前额上。

外婆看了很是心疼:

“你一个小孩子来干什么?

累坏了怎么办?

”外婆把衣服铺在垄上:

“来,坐下来歇一会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