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727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docx

《经营之道》财务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5

一、实验对象5

二、实验目的5

三、实验步骤6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与内容6

一、整体流程分析6

1.观察行业动态6

2.研发资质认证6

3.产品设计6

4.销售渠道7

5.厂房设备7

6采购原料7

7定价、投入广告7

二、经营绩效分析8

1.市场情况分析8

2.财务综合分析8

第三部分经验14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一、实验对象

第三轮经营之道

运用经营之道企业运营电子对抗系统,建立模拟公司,从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了解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商业模型。

达到进一步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的知识的目的。

为以后大学生创业给与了一定的经验。

二、实验目的

通过经营之道的仿真模拟,对每个周期的不断分析与决策,让参加的同学在模拟经营竞赛中体会并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知识,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升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在面临不同的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待公司的战略与决策。

加强各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的,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

让我们明白公司的运营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是靠团队的力量。

  

三、实验步骤

首先,五人建立一个小组,分别担任企业的总经理、生产总监、营销总监、财务总监、研发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角色,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并负责完成相应岗位角色的管理决策。

其次,由老师开班,每组成员经营一家新创立的公司,公司经营之初,拥有一笔来自股东的300万创业资金。

再次,由老师决定任务进程。

完成信息研究、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渠道开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配送交货等各个环节,共八季度。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与内容

一、整体流程分析

1、观察行业动态

了解所处的市场环境,各类群体消费习惯及关注点,决定研发青少年和商务人士的产品;了解顾客愿意支付的平均价格,才能在后期更好的定价;通过对未来8季度需求总量预计,以及各市场分季度各产品需求走势。

我们小组决定开发华东,华中,华北市场三个市场。

2、研发资质认证

追加ISO90000认证和ISO14000认证的时候,要注意认证所需要的周期。

像华东市场在第四季度销售时就涉及ISO90000,第六季度涉及ISO14000。

只有把相关认证追加完成,才能确保有货可销,才能抢占市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产品设计

可以根据各组成员对产品的需求及偏好设计,在这里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在第一轮经营之中,我们团队开发了青少年,中老年产品,由于没有购买原材料,无法交货等原因,造成资金链断裂。

在第二轮中,一直生产青少年产品,产品太过于单一。

于此同时发现商务人士的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本轮,我决定生产青少年和商务人士的产品。

也可以说是在稳中求发展。

尝试开拓不一样的产品。

4、销售渠道

鉴于第二轮经营之道的经验,对华南市场投入大量广告费,以及价格优惠等政策,其表现仍然不佳,因此决定舍弃华南市场,增开华北市场。

选择了开发周期只有一个季度的华东市场和华中市场,还有开发周期两年的华北市场。

华东市场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管从市场需求,还是消费能力上看,都比别的市场更加突出。

华中、华北市场也是发展前景较好的区域。

这样可以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不断的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5、厂房设备

考虑到资金等问题,我们租用一个中型厂房,可容纳两条生产线。

因此购买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和一条半自动生产线。

因为商务人士有三个季度的开发周期,所以决定先购买青少年的生产线,等商务人士的开发完成,再将一条生产线变更为商务人士,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厂房及生产线,做到物尽其用。

为了避免紧急贷款情况的发生,我们选择追加100万的短期借款,缓解资金缺乏的困境。

出于保守,我们没有在后期继续购置厂房和生产线,我觉的是相当大的决策失误。

6、采购原料

两条生产线,最大产量为2500箱。

于是购买2500箱青少年原材料。

但是没有考虑到全自动生产线也有安装周期,原材料购买过多(不过也不影响,记得下季度少买材料)。

将1000箱原材料投入生产。

在开发网点时注意,每个销售网点的最大销售能力是100箱,所以不要盲目求多。

根据原材料多少,开设新网点。

适实调整销售网点。

即使撤销网点需要支付当季的人力成本,也比产生违约订单产生的违约金损失小,因此在8季度的运营中,我们始终谨记这一规则,所以并未发生任何违约情况。

7、定价及投入广告

我们小组一般从产品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中间值为基点,并根据其他的季度市场销售情况,对产品进行调整定价。

几乎所有的小组都采取低价策略,甚至还有低于规定的最低价,竞争相当激烈。

为了获取市场,我们对有些市场也采取低价策略。

广告投入决策中,广告投入与市场销售还是有一定的直接联系。

特别是华东市场,竞争大,更加要注重广告的投入。

所以必须在广告、价格上,双管齐下。

二、经营绩效分析

1、市场情况分析

华东市场:

青少年市场占有率在18.84%—21.58%之间,小范围的上下波动,排名第二。

商务人士占有率从20.2%降到17.92%。

主要原因是华东地区竞争力大,几乎每个组都在华东有一席之地。

我们小组在定价上也属于中间偏高的。

幸好广告投入较大,适当调低价格,占有率才不至于很低。

华北市场:

青少年市场占有率从36.34%降到21.19%。

商务人士占有率从16.85%降到12.63%。

竞争也比较激烈。

广告投入不如华东市场。

因为产品少,所以网点也较少,销售总量也可能不如其他组。

华中市场:

青少年市场占有率基本在44.74%—55.5%之间波动。

商务人士占有率,从最初的100%占有,降到53.96%,继续上涨到62.02%。

华中市场表现最佳。

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前景不错。

2、财务综合分析

下图是我们公司到第8季度的综合表现,没有紧急贷款,综合表现也达到了最高值,综合实力相对还是比较强的。

下图为第7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本想采用最后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考虑到8季度末,没有应付税金等科目,从而影响分析,所以选用第7季度)。

期末资产总计为4,809,765元,相比期初数4,012,09元有所上升。

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增加。

我们小组购买原材料数量基本相同(产量有限),因此,应付账款也就大致相同,不会对资产负债表有太大的影响。

纵观8个季度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呈现出的是上升的趋势,财务状况良好。

2.1盈利能力分析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我选择的是用销售净利率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销售净利率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从下图可以看出,尚衣阁的销售净利率第三季度开始明显上涨的趋势,基本保持在25%到32%之间。

在经营前期,影响销售净利润的原因可能是:

两次贷款(共142万)、对市场的开发投入、产品研发的投入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去周转。

即使销售扩大,企业净利润也不一定会同比例的增长。

至于各季度的费用(折旧费,行政管理费,人力成本等)。

都是系统自动扣除,相差无几,所以不考虑在影响的原因之内。

在经营后期,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销售净利润总体处于攀升趋势,经营状况较好。

2.2经营能力分析

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主要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我选择的是用总资产周转率对经营能力进行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好。

上图可知,第四季度的总资产周转率骤增,原因是本小组研发的商务人士在第四季度正式开始销售,并且占领了全部华中市场,使总的销售收入大增。

 

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呈现上升趋势,第四季度达到顶峰状态。

第五季度开始有所下降,有其他组进入华中市场与我们抢占市场。

甚至有些市场开始打起价格战,因此影响销售。

但其他两个市场营运能力一般,所以三个市场综合起来,还是不错的。

2.3偿债能力分析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我选用流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对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上图显示,流动比率(CR)和速动比率(QR)几乎都是一路攀升。

最后一季度分别达到最大值489%和454%

CR<1andQR<0.5资金流动性差 

  1.5

  CR>2andQR>1资金流动性好

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反映的都是单位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快速偿还到期负债的能力和水平。

一般而言,流动比率是2,速动比率为1,较为合理。

流动比率偏高。

但是本公司的存货并不多,所以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应收账款等变现能力较强。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

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

也能避免了变现时间长的项目。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的比值在1比1.5左右最为合适。

本公司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的比值在0.93左右,接近1.所以说本公司的偿债能力还是比较乐观的。

3.资产负债表科目

本公司资产的资产基本上是随着季度的增加而增加。

至于第八季度有所下降,是因为季末还有大量应收账款还未收回。

我们公司综合情况较好,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有发展实力。

 

第三部分经验

在第三轮经营之道,我担任的是总经理一职。

在本轮中综合表现第一,但是据老师分析,本轮的最高成绩并没有超过前两轮的成绩。

因此我也没有骄傲的资本。

把小组成绩至于纵向对比中,就知道自己的不足。

这的确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对此,我做了以下经验总结。

1、要认真阅读行业动态,明确每个市场在不同的季度有不同的认证要求。

如果有达到相应认证要求,则失去该市场的销售能力,这样就意味着浪费了这一季度的所有投入。

对于ISO90000认证,应该从第一度开始追加(共两季),但必须保证第四季度完成两季认证。

对于ISO14000认证,可以从第四季度开始追加认证,因为在第六季度,市场才有认证需求,同时也可避免大量资金支出,防止资金断裂。

2、在产品选择上,我认为选择两种产品是最好的组合。

青少年已研发完成,所以不管是选择老年或是商务人士,都只需研发一种产品,不同的只是研发周期。

如果选择一种产品,则过于单一,很可能在某些市场是去相应的竞争能力,不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

3、在购置生产线上。

第一季度购买了一条全自动的和一条半自动的青少年生产线,但是忽略了全自动的生产线有安装期,所以到全自动的在第三季度才能投产,然而第三季度又要把半自动生产线变更为商务人士的。

因此三个季度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扩大生产的效果。

还不如直接购买两条半自动生产线,到第三季度再进行变更。

或是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再购买第三条生产线。

在公司经营的中后期,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的产品太少。

三个市场,青少年只有1500箱,商务人士只有1000箱。

考虑到如果再购买生产线,可能造成资金不足,这也是我们小组战略太保守的体现。

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贷款,而是坚持能不贷款就不贷款的原则。

忽视了负债,其自有的杠杆作用,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发挥其作用。

这样一来就放弃了扩大生产的机会。

所以每个季度收入大体差不多。

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资金越来越多,速动比率相当的大。

如果有下次,我会果断扩大生产线规模,促进生产。

这也是我在本轮经营中,走的做后悔的一步棋。

4、在经营决策中,分析竞争对手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关键是在定价环节,要参考上一季度各个小组的报价,分析市场销量多与少的原因,并对此做纵向对比,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相应的市场占有量,和获得更多的利润。

以第四季度的华中市场为例,我们商务人士的产品占领了全部市场,所以认为只有我们一家进军华中区,所以进行抬价,结果第五季度有其他小组进入。

导致销售大减。

对此,我们没有前瞻性。

针对销量少的市场,可以增加广告的投入,或是适当降价,这样才能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综合实力。

像华东市场,在中后期,产品都比较饱和了,可以适当的减少网点,广告费也无需再提高。

此时,可侧重于销量好的市场,根据原材料的多少,增减网点。

一句话,就是通过竞争对手,不断更新我的战略政策。

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经营管理经验。

5、在这次担任总经理期间,由于有了前两轮的经验,自我感觉还不错。

缺乏公司战略的问题也是我们主要的问题。

通过经营之道的演练,相信对公司管理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在真正的商业社会中,我相信会远比这个困难的多。

因为所有的商业数据都要靠自己去分析,不像在模拟公司中,任何数据都有体现、都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走。

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或许有那么一点机遇,但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这需要的就是实力,更重要是能识“时势”,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位置,从而坚持达到目标。

这不是一纸空文,而是将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中去,要站得高、看得远,也要脚踏实地,从低做起。

商业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对公司战略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总结过去,着眼当前和预测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