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866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自贡)读世界小麦、玉米、水稻的主要产区和小麦输出方向图。

回答下题。

(1)下列地区属于世界粮食主要输入地区的是(  )

A. 中国、印度                   

B. 日本、美国                   

C. 加拿大、英国                   

D. 澳大利亚、泰国

(2)世界上水稻生产最集中的地区是(  )

A. 美洲                                     B. 欧洲                                     C. 亚洲                                     D. 非洲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世界粮食主要输入地区有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2)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水稻种植。

故选:

(1)A

(2)C

【点评】

(1)印度和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2)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水稻种植。

根据图例亚洲是世界上水稻生产最集中的地区。

2.路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运输通道。

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海岸经济”进入“路桥经济”阶段。

读“亚欧大路桥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条亚欧大陆桥(     )

A. 均经过中亚地区            

B. 东起点均在中国            

C. 连接亚欧所有国家            

D. 多经过临海国家

(2)亚欧大陆桥上多货运列车而少客运列车,其原因是铁路运输(    )

①运输量大 ②对旅客而言,不如航空运输省时、舒适

③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 ④旅客出行成本低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读三条亚欧大陆桥可知,两条经过中亚;两条的起点在中国,并不是连接亚欧所有的国家,如蒙古;多经过临海国家。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2)亚欧大陆桥上多货运列车而少客运列车,其原因是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对旅客而言,不如航空运输省时、舒适、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欧亚大陆桥为欧洲与亚洲两侧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铁路线。

现有三条已运行,两条正在规划中。

大陆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把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3.关于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 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 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D. 中部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中部地区因深居内陆,离海远,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故答案为:

C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沿80°E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东部髙、西部低             

C. 中部高、南北低             

D. 中部高、东西低

(2)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各地的景观、物产、民俗习惯、经济文化等也不同。

下列四幅世界地理事物图中,与其对应组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南极地区—冰雪高原—酷寒干燥烈风—淡水资源丰富—天然实验室

B. ②澳大利亚—孤立大陆—大自流盆地—混合农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C. ③美国—跨寒、温、热三带—五大湖—多元文化的交融—信息技术领先

D. ④巴西—全境为热带气候—亚马孙河—人口过亿—咖啡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

中间高、四周低。

故A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

 ①图中的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主要气候特征是:

酷寒干燥烈风,这里淡水资源丰富,是科研宝地,被称为“天然实验室”,A不符合题意;②图中的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

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当中,有著名的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发展了混合农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植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③图中的白宫位于美国,跨寒、温、热三带,有著名的北美五大湖;该国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信息技术领先;④图中的议会大厦位于英国。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

(1)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景观、物产、民俗习惯、经济文化等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足球运动是巴西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因此巴西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该国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澳大利亚,是世界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5.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D

【解析】【分析】A. 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四分之三,A不符合题意;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B不符合题意;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辐射状向四周分流,C不符合题意;

D.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气候显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高低悬殊。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地势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6.读“朝鲜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港口城市釜山与中国同纬度(35°N)的青岛是友好城市,但气候类型却不一样,请判断釜山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重要,据图示河流可判断半岛的地势特征为(   )

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C. 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                                

D. 以AB线为界,分为山地与平原

【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釜山与青岛位置相当,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两地都是季风气候,青岛是温带季风气候,釜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符合题意。

(2)图示河流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可判断地势为由东北向西南倾斜;A符合题意。

【点评】

(1)朝鲜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海。

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联邦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

朝鲜半岛是由朝鲜半岛本土和周围包括独岛在内的3300个大小岛屿组成,半岛本土占全境总面积的97%。

北部朝鲜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韩国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判断地势高低的方法:

①依据河流的流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通过水流流向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地势的变化;②利用等高线地形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的大小、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③利用温度的变化:

根据气温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反之,气温就越高。

7.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 欧洲西部                               

B. 中亚                               

C. 中东地区                               

D. 东南亚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新加坡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约占76%,故本题选D。

【点评】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特点是人口稠密,多华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

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这些华人、华侨大部分是祖籍广东省和福建省,这是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加上广东省和福建省人的胆识和拼博精神。

 

8.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答案】

(1)D

(2)A

(3)D

【解析】【分析】

(1)①为东南亚,人口密集;②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峻人口稀少;③为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人口稀少;④为极地地区,终年严寒,人口稀少。

(2)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时可能遇到“狂风暴雨”;②地为高原山地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为寒带气候,皆没有“狂风暴雨”现象。

(3)枣椰树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而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

(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夏季风西南风进退反常时,常造成旱涝灾害。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3)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缅甸因大米出口量较大而被誉为“世界米仓”。

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9.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是(   )

A. 季风性气候分布广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海洋性气候广布

【答案】B

【解析】【分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所跨热量带多,东西跨距长,海陆差异大,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亚洲气候问题,亚洲由于跨经纬度都很广,东西南北差异大,内部沿海差异大因此气候复杂多样。

10.(玉林)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

A. 温和干燥

                           

B. 温和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故选:

C

【点评】亚洲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其风向是西北风或东北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路径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1.下面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②亚洲西面以白令海峡与欧洲为界   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④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关于亚洲的说法,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部与欧洲陆地相连,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故答案为:

C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2.(东营)读亚洲略图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D. 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亚洲东部和南部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气候显著。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故选:

C

【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3.下列亚洲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

A. 长江                                

B. 印度河                                

C. 叶尼塞河                                

D. 湄公河

【答案】B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注入印度洋的大河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等;注入北冰洋的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大河有黄河、长江、湄公河。

故答案为:

B。

【点评】地形特点是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原因,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如长江、印度河等。

1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

A. 中南半岛                         

B. 亚平宁半岛                         

C. 阿拉伯半岛                         

D. 印度半岛

【答案】C

【解析】【分析】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亚洲三大半岛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西欧的三大半岛是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

故答案为:

C。

【点评】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面积为最大。

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

15.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受地形影响,河流是(   )

A. 自北向南流向海洋         B. 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C. 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D. 自南向北流向海洋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这种题目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充足,比较简单,提醒学生一定要有地理眼光来观察世界。

16.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世界最低的低地(死海-415米),这说明亚洲的地形特点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地势起伏大                      C. 以高山为主                      D. 以谷地为主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世界最低的低地(死海-415米),这说明了亚洲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大。

故答案为:

B。

【点评】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17.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④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和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18.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因素                              B. 经度因素                              C. 纬度因素                              D. 海拔

(2)下面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①②④⑤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丙                                B. ②—乙                                C. ④—丁                                D. ⑤—甲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图中①~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各地的纬度因素不同,纬度高的地区是寒带气候,纬度低的是热带、温带气候。

(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与图中甲的气候类型图相符;②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图中乙的气候类型图相符;④是位于中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图中丙的气候类型图相符;⑤是位于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与图中丁气候类型相符。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大洲

B. 中部受地形影响,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C. 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朝鲜半岛

D. 东部、东南部、南部是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