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882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神经调节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二章神经调节达标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达标检测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

C.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D.人的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通常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3.某研究人员发现:

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

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

B.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C.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D.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没有生物膜的更新

4.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出了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

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

B.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

C.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5.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施加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  )

A.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不会发生偏转

6.如图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缩回来后并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若没有被尖锐的物体刺激,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是负电位,膜外是正电位

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

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具有“沉默突触”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递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处检测不到反应

8.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9.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10.研究表明,某神经细胞分泌的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大量内流(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B.甘氨酸由神经细胞释放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甘氨酸在突触后膜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回收或分解失活

D.甘氨酸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后,突触后膜更易产生动作电位

11.《自然神经科学》刊登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

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

D.抑制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1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调控这些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

A.小脑B.下丘脑C.脑干D.大脑皮层

13.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醉酒后语无伦次与小脑有关

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人的第一级记忆与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D.刻意“憋尿”体现了神经系统对排尿活动的分级调节

14.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第一级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

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

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

16.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比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  )

A.后天经过学习形成B.会发生消退

C.固定不变化D.脊髓参与调节

17.下列关于人体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时,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低于膜外

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兴奋

C.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主要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18.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

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19.下列对排尿反射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排尿反射

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

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20.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H区受到损伤,则不能听懂话

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C.第二级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D.一般情况下,第一级记忆经过多次重复,才有可能转化为第二级记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1.(共9分)某生物科研小组做了如下有关神经调节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科研小组的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装片,图1和图2是他在装片中看到的两个图像。

图1中看到的主要是神经元的    ;图2中看到的主要是    末梢及末端膨大结构,该结构能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

 

(2)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

该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

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表指针    (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若给b点一个强刺激,动作电位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3)该小组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

(2)题图中e点与d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刺激b点,预计d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        。

 

(4)该科研小组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使其踝关节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请分析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可能是        。

 

22.(共10分)如图是研究脑、脊髓功能及下肢活动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四个位点是供实验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位点,每次实验只阻断一个位点(当阻断位点功能恢复后,再进行第二次实验)。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若没有反应,医生让其踢腿,病人可以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2)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若能感觉到刺激,但不能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3)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既不能感觉到刺激,又不能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4)刺激⑤处,可引起踢腿活动,这种应答可称为    。

 

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

C.对刺激作出的反应D.随意运动

(5)刺激③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3.(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

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    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        ,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            ,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

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                                    (3分)。

 

24.(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④属于反射弧的    ,⑤属于反射弧的    。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三个部位中处于静息状态的是    。

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       。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递的原因是在A图的[ ]   结构中,它包括    、    和    三部分。

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过程为             (2分)。

 

25.(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铅中毒会影响青少年学习记忆,所以要减少摄食含铅多的食物如罐装饮料、烧烤等。

科研人员为验证铅对大鼠神经细胞有毒害作用,用如图水迷宫进行实验,60天后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

组别

醋酸铅溶液

浓度/g·L-1

脑组织铅

含量/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达原平台

水域时间/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实验方法:

将大鼠分为四组,饮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溶液,让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推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强弱。

研究发现,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兴奋性递质,所以测定脑组织铅含量多少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高低,也可以间接说明记忆能力强弱。

[AChE活性检测原理:

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表格可知,    (2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强。

水迷宫实验结论是           (2分)。

 

(2)ACh这种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该处的体液是    ,然后ACh会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内的电位发生    的变化。

 

(3)发挥效应后ACh在    的催化下水解,所以脑组织中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    ,进而影响记忆能力。

 

(4)短期记忆的形成与    (填“大脑皮层”“小脑”或“脊髓”)下的海马区有关,不重复就会遗忘。

因此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及时重复训练,以此建立    (2分)。

 

 

答案全解全析

1.C

2.B

3.D

4.B

5.A

6.B

7.B

8.C

9.C

10.D

11.C

12.D

13.A

14.D

15.ABC

16.AB

17.ABC

18.BCD

19.ABC

20.ABD

1.C 由题表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A正确;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断交感神经后心率降低的变化并不明显,说明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B正确;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无论是阻断副交感神经,还是阻断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下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均可以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正确。

2.B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B错误;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C正确;人的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通常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3.D 根据题意可知,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A正确;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因此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能加速心脏活动,该过程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会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化学物质,该过程中有生物膜的更新,D错误。

4.B 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完成信息传递,A错误;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引起小鼠脊髓里的神经元兴奋,导致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有抓痒行为,B正确;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具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由题意分析可知,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会加强瘙痒,D错误。

知识归纳 神经递质:

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1)合成:

在细胞质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逐步合成,合成后由突触小泡摄取并储存起来。

(2)释放:

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3)结合:

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受到影响,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4)失活:

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神经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神经递质。

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神经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

(5)类型:

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5.A 在c处施加一个强刺激,当兴奋传到b处时,此时a处仍处于静息状态,电位计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a处时,此时b处已恢复静息状态,电位计还会发生一次偏转,方向与前一次相反,所以电位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6.B 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可知,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错误。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a处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即内负外正,B正确。

由题图可知,乙中的兴奋不会传至甲,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

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D错误。

7.B “沉默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因此神经中枢内不一定具有“沉默突触”,A错误;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都不能完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因此可能形成“沉默突触”,B正确;该反射弧可以不经过③结构而完成信息传递,C错误;若题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刺激①可以通过③左侧的结构完成反射活动,因此,能引起e处电位变化,同时⑤处能检测到反应,D错误。

8.C 由题图可知,①表示神经中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受器,A错误。

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B错误。

④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C正确。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③④,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D错误。

9.C 由题图可知,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通透性瞬间增大促进了过程①即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过程②只能说明Na+进入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被回收进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

10.D 由题图可知,甘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Cl-内流。

甘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A正确;甘氨酸通过胞吐由神经细胞释放,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为了避免神经递质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甘氨酸在突触后膜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回收或分解失活,C正确;甘氨酸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后,使Cl-大量内流,突触后膜更不易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易错提醒 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根据甘氨酸引起突触后膜Cl-大量内流可知,甘氨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11.C 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只能暂时减缓瘙痒感,说明这类药物不能阻止也不能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A不符合题意;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可推知,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12.D 小脑与人体运动平衡有关,与学习和记忆无关,A不符合题意;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与学习和记忆无关,B不符合题意;脑干与人体呼吸、心脏功能有关,与学习和记忆无关,C不符合题意;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调控这些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D符合题意。

13.A 醉酒后语无伦次与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有关,A错误;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正确;人的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正确;刻意“憋尿”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即神经系统对排尿活动的分级调节,D正确。

14.D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A正确;记忆是将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B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第一级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第二级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15.ABC 光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所以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A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眼中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会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B正确;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图示的视觉产生过程中只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高级中枢,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16.AB 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形成的,A符合题意;条件反射是会发生消退的,B符合题意;非条件反射是固定不变化的,而条件反射是可以变化的,C不符合题意;非条件反射由脊髓等参与调节,而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参与调节,D不符合题意。

17.ABC 静息时,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低于膜外,A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兴奋,B正确;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兴奋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的,D错误。

18.BCD 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正确;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不是倒置的,C错误;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错误。

19.ABC 排尿反射的过程: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排尿,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A错误;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但不能向脊髓传导,B错误;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D正确。

20.ABD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H区受到损伤,则不能听懂话,A正确;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正确;第二级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一般情况下,第一级记忆通过多次重复,才有可能转化为第二级记忆,D正确。

21.答案 

(1)细胞体和树突 轴突 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2)不会 不变 减小 (3)持续性的兴奋或抑制 (4)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解析 

(1)结合题意可知,图1显示的是细胞体和树突,图2显示的是轴突及其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