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969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docx

高三地理模拟题行星地球部分

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地月系是指地球与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银河系、太阳系B.太阳系、地月系

C.银河系、地月系D.太阳系、河外星系

2.图1中B属于()

A.恒星B.星云C.卫星D.行星

歌曲《祈祷》中唱到:

“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春夏秋冬;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

”据此回答3-6题。

3、春夏秋冬轮回的周期是()

A.365天B.366天C.1恒星年D.1回归年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歌曲中的“转动”指的是地球的绕日公转

B.歌曲中的“关天窗”主要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进入黑夜

C.如果太阳不西沉,全球各地都会发现北极星位于夜空中的天顶

D.黄赤交角的存在时春夏秋冬更替的根本原因

(2013·宁波模拟)《汉书·五行志》记载:

“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5.“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原创题)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

据此完成7~8题。

7.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B.太阳活动C.流星D.太阳辐射

8.下列说法符合景海鹏、刘旺、刘洋在神舟九号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  )。

A.金黄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B.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

C.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D.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

(2013·辽宁铁岭阶段测试)读右图,完成9~10题。

9.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②地日落时刻是(  )。

A.16时B.18时C.20时D.22时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升空。

下图为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

读图回答10~11题。

11.有关材料中所呈现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B.包括三级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1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在奔月征途中,能量主要来自太阳B.其在奔月征途中,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奔月途中其属于天体D.其将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12~13题。

13.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14.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A.拉萨B.重庆

C.大庆D.海口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

16.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

读右图,若阴影表示夜半球,且C点所在的经度为0°,完成:

17--18题

 

17、据图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0°,0°)B、(90°E,0°)

C、(90°E,23°26′N)D、(90°W,23°26′N)

18、下列关于A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C点的西北方向B、日期与C点在同一天

C、昼长为16小时D、正午太阳高度为0°

读201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回答19~20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7∶18

16∶48

6∶54

15∶30

6∶36

16∶50

8∶24

18∶56

 

19.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

20.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

下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

据此回答21~22题。

21、甲地时间为(  )                  

A.15时B.9时C.8时D.16时

2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今天”与“昨天”范围之比是(  )

A.2∶1B.1∶2C.1∶1D.3∶1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23~25题。

2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24.从①地到②地走最近路线,其方向是(  )。

A.一直向南B.一直向东南C.先向南后向北D.先向北后向南

25.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5时B.17时C.4时44分D.16时44分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26~27题。

2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B.0°,60°EC.30°N,30°WD.0°,120°E

27.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

C.0°、150°WD.150°W、180°

28.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10时、12时B.12时、18时

C.14时、16时D.18时、18时

29.若下图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这一天地球上极昼的范围是

(  )

A.82.5°N~90°NB.66.5°N~90°N

C.75°N~90°ND.75°S~90°S

30.若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P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还需(  )

A.约半年B.约三个月

C.约一个月D.约两个月

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31~32题。

3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2.从a到b的方向是(  )。

A.向东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D.先东南后东北

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读图完成33~34题。

33.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该岛经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是(  )。

A.北京时间、最短竿影长度B.最短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C.最短竿影方位、北京时间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34.一个月后,兴趣小组再次登岛,发现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相同。

那么,该日的日期可能是(  )。

A.5月21日B.6月7日

C.7月8日D.12月7日

35.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

根据上述意境判断,该标志是图中的(  )

(2011·郑州调研)读下表,完成36~38题。

类地行星

质量

(地球

为1)

体积(地球

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天

58.6天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逆243天

地球

1

1

5.52

1年

23时56分

火星

0.11

0.150

3.96

1.9年

24时37分

36.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

37.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4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E、F所代表的不连续面名称分别是:

EF

(2)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是③④⑤

(3)从图中可看出地震波的变化特征:

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

(4)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纵波。

48、2012年1月2日,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考察船顺利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目前已建有四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2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49.(2013·山东滨州调研)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A.等于1/2B.等于1/3C.小于1/2D.大于1/2

50.如图中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    月    日的地球光照情况。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时A地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4)这一天,B地    时日出,   时日落,昼长时间是   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是    日    时。

(6)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2011·昆明学情分析)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9~40题。

39.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40.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2011·南京质检)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

据此回答41~44题。

4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4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

4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  )

4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1·广州重点中学联考)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

据此回答45~46题。

45.此景象发生时(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D.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46.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A.4月18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C.8月11日前后D.10月6日前后

参考答案

1—4BDDC

解析 第5题,“黑气”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

第6题,太阳的外部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答案 5.A 6.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结合实际,考查了一些人类科技活动与天文现象之间的联系。

第7题,联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第8题,高层大气接近真空,没有大气的反射、散射,天空是黑色的。

答案 7.B 8.D

解析 第10题,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此外还有很多人造卫星绕地旋转;图中有

地月系及月球与绕月卫星构成的二级天体系统;材料中“嫦娥”奔月时间为2010年10

月,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

第11题,早已有证据证明

月球上无生命存在。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第10题,把全球经度平分为12份,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30°。

先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为6时,它与②点相隔30°,由此推断出②点的日出时间为4时,进而推断出②点的日落时刻为20时。

答案 9.B 10.C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

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

第13题,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

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答案13.C 14.A

解析 第15题,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知,该日昼长为11时48分,接近12小时,

因此节气接近春、秋分日。

第二天昼长为11时50分,昼渐长,说明太阳直射点正在向

北移动,故最接近春分日。

第16题,由上题可知,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故当天太

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答案 15.C 16.A

17---22CBABA

解析 第23题,由图可知,a、b、c三图中的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明是春(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

d图只能看出一部分地区是黑夜,不能确定昼夜长短情况,故选A。

第24题,①地在45°E经线上,靠近北极点,②地在135°W经线上,两地正好在一个经

线圈上,因此从①到②地的最近走法是先向北到北极点然后再向南,一直到②地。

第25

题,①地所在45°E经线正好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

5时。

答案23.A 24.D 25.A

26--30ADDAD

解析 第1题,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

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可知,这必定是从丁处观察的结果。

第2

题,由于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前一段路程离南

极点越来越近,向南,后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

西北。

答案 31.D 32.B

解析 第33题,兴趣小组必须要记录最短的竿影长度,这样才能根据竹竿和竿影的长度

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计算出当地的纬度;此外,还要记录最短的竿影出现的北

京时间,这样才能根据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计算出该岛的经度。

第34题,日

落时刻与上次相同,即太阳直射点仍位于上次所在的纬线上。

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

律可知,6月8日和7月8日,太阳都直射在北回归线之南不远的地方,且距北回归线

的距离大体相等,再根据“一个月后”可知,选C。

答案 33.A 34.C

35.B [注意找出关键提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

36.D 37.B 38.B [第2题,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

第3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第4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

39.A40.B[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2月3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月,故靠近乙点。

]

41.A 42.B [第1题,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处,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第2题,塔劳群岛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

]

43.A [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关,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界面传播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

]

44.A [由于原油主要是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时波速变慢。

]

45.A 46.B [“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

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天左右。

]

47.

(1)莫霍面古登堡面

(2)地壳地幔地核(3)增大(4)消失迅速减小

48解析 第

(1)题,中山站和昆仑站经度差44′18″,可以近似地认为两站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约11度,其实际距离约为11°×111千米≈1220千米。

(2)题,长城站与中山站均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两站之间的最短飞行航线应是过两地的大圆的那段劣弧。

第(3)题,从经纬度信息看,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他三个均位于东半球。

根据黄河站与中山站的半球位置,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根据黄河站的位置图,可以判断出其经度为东经10多度,根据第

(1)题题干可知中山站的经度为东经76度多,因而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

根据昆仑站与长城站的纬度可以确定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南方;在昆仑站和长城站的劣弧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此可判断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东侧,因而判断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

答案 

(1)C

(2)先向东南方飞,再向东北方飞

(3)长城站 西北 东南

49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日照图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仔细读图各小题比较容易解答。

49答案 

(1)南极点 12 22

(2)(23°26′S,90°W)(3)

 

(4)A>D>E 东(5)12 18 3 21(6)12 6(7)D(8)D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