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449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美贸易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不论是去欧洲的采购还是去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多,中国都向世界发出了经济崛起的鲜明信号。

这对于想要一直维持霸主的美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而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已经达到70%以上,其中美国是最重要的

9

出口国之一。

因此,美国借此机会对中国产品设关卡,征高额税,不仅想要保护本国的贸易,而且希望以此来牵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政治运作和利益集团的复杂性。

美国的政治运作,是在各利益集团相互牵制与操控下进行的。

而美国的选举政治体制,也受到了利益集团的深刻影响。

中国对美国的大量出口,必然会使其中一部分集团的经济利益受损,就会要求政府对中国加以限制和干预。

而每个政府的上台,不仅依靠着利益集团的力量,也会对选民有所许诺。

这样一来,中国商品问题就常常被拿来使政府做出保卫国家利益的姿态。

例如本届的奥巴马政府,在竞选时就声称中国必须提高汇率来改变对外贸的依赖。

而本次的轮胎特保案中,提出诉讼的正是奥巴马上台时的坚定盟友。

因此,中美的贸易摩擦在新形势下又掺入了政治的因素。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厩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

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

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由于中国的人世效应,出口快速增加,加上美国自2001年出现经济衰退,美国

“夕阳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

为了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明显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

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中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中国也因此成为美国国内政治问题的替罪羊,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的争议在所难免。

(2)美国对华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

由于美国仍然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所以,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用

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是不适当的,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这样就导致美国对世贸组织反倾销条款的滥用。

2003年美国加大对华反倾销调查力度,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实行配额限制,是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典型表现,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重要原因。

(3)中国威胁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美国的担忧,“怎样对付中国的崛起成为美国在21世纪初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美国一些利益集团认为,到2015年前后,中国将对现存的世界格局形成挑战,会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如新泽西州共和党众议员克里斯托弗·

史密斯担心,波音公司提供广泛的技术转让不仅会减少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而且会使中国获得增强其军事能力所必需的技术。

美国时不时挑起中美

贸易争端,其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国。

(4)美国政党私利驱使。

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还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影响。

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并不是把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目标,而是考虑到政治利益等诸多因素。

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原因是迫于国内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

或者是由于这项政策能够取悦与某部分人,能给政府带来某种政治利益,如小布什对钢铁征收保护税,是为了赢得西弗吉尼亚洲钢铁二人的选票,因为给选民以经济利益,是赢得选票的有效手段。

所以美国政府做出的外贸政策,即使引起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也在所不惜。

1.2中国方面

中国的进出口结构。

中国由于具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成本的低廉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而这些产品势必对美国相关产业进行冲击,带来的失业人数就更加容易引起美国的重视。

而在经济危机的作用下,中国的出口形势更加严峻,而向来秉承“薄利多销”的中国企业倾向于以更低的价格来增加出口量,而且中国对其中一些产品的补贴行为,这样一来,助长了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势头。

中国的内需状况。

受长久以来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中国的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中国居民一直对消费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带来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制约了中国的进口,加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而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受到波及,更加影响到中国的进口状况。

由此以来,贸易顺差的增大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贸易摩擦的增多。

2.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2.1中美贸易摩擦对象的转变

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

贸易摩擦的对象最初是初级产品。

然后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

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

再后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现在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

贸易摩擦对象呈现出“高附

加值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服务业在各国经济现代化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服务贸易发展加快,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比重和重要性日益提高。

促使服务贸易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对象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上。

2.2贸易摩擦手段的多样化

目前,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

美国以贸易逆差导火索,打着反倾销的旗号制造中美贸易摩擦。

例如,:

(1)2003年8月9日美国商务部受理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等组织要求对中国针织布、胸罩、袍服实施保障措施的诉讼案:

(2)2003年5月开始对中国彩电进行反倾销调查;

(3)

2003年12月21日。

美方裁定对中国出口可锻铸管征收反倾销税;

(4)2003年12月

23日美方最终裁定对中国出口的钾苯乙氢酸脂征收反倾销税:

(5)2003年10月31日美国家具厂商联合上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美国的木质家具征收158%--440%的反倾销税:

(6)2002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引用201条款对进口各国(包括中国)钢材加征8%一30%的关税;

(7)2003年2月19日,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薄页纸和皱纹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8)2003年美国南方虾业联盟控告中国等六国出口的冻虾“对美国虾业构成了损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月17日初裁支持了这一诉状。

下一阶段.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可能将由目前的以反倾销为主转向“特保条款”与保障措施的运用方面转移。

“特保条款”是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在中国出口激增对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的条件下.允许WTO成员对中国产品实行撤销减让和限制进口的条款,与保障措施不同在于,后者对产业影响的认定是

“严重损害”。

并针对所有国家,前者对产业影响的认定是“市场扰乱”,并

只针对中国。

由于“特保条款”启动程序简单。

导致中国产品出口很容易受到限制,预计它将成为今后美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是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

2.3贸易摩擦宏观层面化、政治化

在美国贸易逆差中。

按照美方统计。

2003年中国对美贸易逆差高达1240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23.2%,美方认为它导致了美国一些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增加,并以美中贸易不平衡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改变现有汇率。

在现今中美贸易摩擦中,不仅有构成中美贸易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等宏观经济摩擦,而且有美国对华贸易中人为造成摩擦的制度性因素。

以及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政治因素。

美方将贸易问题与人权等政治问题挂钩,力图用贸易迫

使中方在政治问题上对美国妥协,双边政治关系的好坏对贸易摩擦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3.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对策

3.1建立有效的贸易安全预警机制。

(1)未雨绸缪,建立产业安全预警机制。

现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立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更应该建立重点行业的产业进出口预警系统,未雨绸缪,防范可能的发生贸易风险。

贸易制裁都有前兆,如果能提前搜集

到相关资料信息,对相关出口行业可能遭遇制裁的系统性风险进行预评估和预发布,让各行业的出口企业做到心中有底,就可以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争端向企

业发出警示。

同时我国要认真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建立国外贸易保护的数据库,及时向企业传递有关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及早应对反倾销调查。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根据WTO解决争端机制的特点,任何成员方想要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就必须有完善的行业组织。

在我国的贸易活动中,竞争失调,秩序混乱的现象比比

皆是。

要预防这些情况。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至关重要。

WTO倡导的公平竞争原则,

是对整个产业而言的。

而对于个别企业利益的保护,就必须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式来实现。

中国国内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在规范、服务企业出口行为中的作用,要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通过为出口企业提供进口方有关反倾销法律,进口方相关产业的市场价格、市场份额、生产数量、产品利润及产业工人就业情况等信息,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灵活的行业协会反倾销预警机制,自主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

3.2启用WTO争端解决程序。

(1)充分理解WTO规则,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作为WTO成员,中国现在应该按照WTO规则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WTO成为保护自身的武器。

我们提倡积极应诉,但不是盲目应诉,这意味着在应诉前应该做充分准备,准备工作是多方面的,对于WTO反倾销协议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对于美国法律法规的了解研究,实施应诉的资料文献准备等。

提出磋商要求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

如果通过磋商仍无法解决争端,则中方有权采取第二步行动,即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专家小组审理争端,就美方措施展开调

查并进行裁决。

(2)改变被动地位,争取主动优势。

大国利益具有对等性,中美贸易本身对美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贸易谈判的代价大于反制出击的损失.那就不妨打贸易战。

中国毕竟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且其贸易和产品对世界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

可我国在之前的中美贸易争端解

决中往往处于被动位置,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利益,我们必须改变态度,在每个阶段都要竭力做好准备,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运用WTO规则“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原则,对抗不合理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运用WTO反倾销规则对抗美国反倾销的不适之处,以及运用WTO关于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限制规定对抗美的不合理保障措施,改变被诉的被动地位,争取主动优势。

3.3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1)改变经营战略。

在微观层面上,我们的企业经营战略有欠缺,我国的一些企业经营战略缺乏远见,一窝蜂抢市场,容易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形成恶性循环的价格战。

企业要在世界范围内看行业的供给状况,是否有实现利润的空间或者增值的价值链条,还要建立自己的分销网络。

无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还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都应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

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建立现代化的生产、经营、销售与决策管理体系,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技术改造,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2)调整贸易政策。

在宏观层面上,我们的外贸政策也值得反思,不能一味的崇尚以鼓励出口而限制进口,实际上至今我国还在奉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战略.这就必然引起贸易伙伴冲突,市场秩序混乱等。

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我国就面临着较大的贸易风险,只有在出口不是单一的贸易政策的前提下,才能游刃有余的化解风险,解决争端。

因此我国的整体外贸政策的导向应该有待转变,要与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接轨,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市场开发,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贸易战略,增加出口的同时,适

当增加进口,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先进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