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130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docx

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导游基础

 

2009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旅游

所属专业类名称旅游管理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旅游管理、导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校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2009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九年三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

4.课程设置

4-1课程性质与作用

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在旅游相关企业从事接待、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导游基础”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导游、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学基础》和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导游基础”作为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

一是服务于考证需要;二是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三是不断满足旅游行业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四是充分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导游”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与南浔古镇旅游公司、湖州四季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

同时,更加注重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根据旅游企业导游岗位工作调查,明确“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基础知识、职业素质的要求,把工作岗位要求转换成课程教学目标;其次,了解为“导游”起支撑作用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从而选择具有可操作、学生能够“做”的工作内容,结合课程内容体系和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设计课程项目;第三,以如何完成项目任务,设计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课程评价方法,重点突出学生的项目成果评价;第四,创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的课程平台,为学生学习导游基础课程提供条件保障。

(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方案详见附件)

5.教学内容

5-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构建,是建立在课程组对省内外近百家旅游企业、景点和300多名导游、近300名毕业生的调研基础上。

课程组紧扣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需要,基于导游员职业岗位基本要求,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本课程设计的“四大模块、九个项目”是针对“导游”职业岗位,作为“导游”文化基础的铺垫,也是针对“导游”的能力培养,并且赋予教学内容实践性要求。

课程内容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

二是为“导游实务”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

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

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课程实践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完成,通过旅游资源调查、景点考察、模拟导游室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服务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所以,课程内容适用岗位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5-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密切联系我国导游人才市场变化的新趋势,根据导游服务人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结合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导游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详见下表:

主题模块

教学项目

项目成果

课时分配

训练方法

历史与民俗宗教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

专辑编写

6

本课程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建立“导游基础博客”平台,通过“博客”写作相关导游知识、模拟导游讲解等方式达到巩固导游基础知识的目的;通过旅游资源调查、景点考察、模拟导游室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服务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中国民族民俗

风貌展览

资料展览

6

宗教文化

导游词设计

导游词设计

12

自然与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调查

调查报告

6

中国古建筑文化

导游

导游词设计

8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导游词设计

8

饮食与风物特产

“中国美食”

信息资源搜集

专辑编写

6

构筑“中国风物特产

精品屋”

专辑编写

6

旅游与文学艺术

旅游文学赏析

旅游诗词、楹联介绍

6

综合实训

实地参观、考察、导游综合项目

综合

实训报告

8

总计

72

说明:

(1)“导游基础博客”设置的栏目与教学项目相一致,每项教学项目的成果,通过“博客”平台展示交流。

(2)教学项目设计采用分总式的方式,分9个单元项目和1个综合项目,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最后通过一个综合项目对全部文化知识进行强化。

(3)顶岗实习项目和社会服务是利用教学课时之外的课程训练,学生有训练计划,策划方案,活动总结等,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

“导游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1.一条主线: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本课程以导游职业能力为主线,将“知识总结、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导游考证相结合,实践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与创业特色课程(校园导游农家乐旅游与管理)有机结合,全面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2.两个基点:

“文厚”、“技湛”

根据学校确立的“文厚、技湛、商慧”的育人目标理念,本课程教学立足于两个基点:

其一,“文厚”,即“思想情操高尚,内外关系和谐,塑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的‘文厚’品质”。

其二,“技湛”,即“能力结构清晰,专业技能娴熟,突出职业标准和岗位需要‘技湛’内涵”。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

3.三大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

教学中,紧抓“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三大环节,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课堂教学环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贯穿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理念。

能力训练环节:

利用学校先进的“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开展情景性、体验性学习和能力训练;同时,结合景点调查、考察、参观、实地讲解等形式,达到熟练掌握导游基础知识的能力并能对其进行运用的目的。

专业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对导游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和掌握导游基础技能。

4.“四段式”教学过程:

课堂导学——情景体验——项目实践——总结提升

(1)课堂导学

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变“灌输”为“领悟”,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推荐相关书目和文章资料,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2)情景体验

在此基础上,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开展参观考察、模拟训练等体验性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

例如,参观基督教教堂,在寺庙讲解宗教知识等,学生带着问题去考察,回来后回答问题与完成作业,最后教师进行相关归纳。

(3)项目实践

以“工作项目”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现理论内容与实际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体化安排。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知识要素来设计教学实训项目。

项目力求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有代表性。

项目设计采用分总式的教学方式,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通过项目训练提高能力。

(4)总结提升

经过以上三个环节后,最后通过综合项目实训----著名景点景区(普陀、绍兴、杭州)三日实地旅游考察与导游实训,以佛、古建筑、园林、民俗、历史、地理及土特产知识的综合强化,加深印象和反馈(课外见习、调查,课内交流,综合报告)将所学的知识点、素质点和能力点进行总结提升。

5-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1.主选教材:

(1)甘恒彩、廖井丹主编:

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五”规划教材《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版),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年版。

(2)徐可:

《导游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本课程教学团队结合所主持的省教育厅“导游基础”教改课题,与湖州四季旅游有限公司、南浔古镇旅游公司、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发、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导游基础》教材,以项目教学形式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主题模块和相应的教学项目,各主题模块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案例学习、提示与思考、基本知识、知识拓展、项目训练、导学平台”等项目,力求突显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校企合作等教学改革特点。

本教材内容的选取及“知识拓展、导学平台”等项目的设计,还充分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从而为他们日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3)实训教材建设:

编写《导游基础教学项目实训手册》,用于实践教学。

2.选用辅助参考教材: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浙江省旅游局编: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用书《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3)王昆欣:

《旅游景观鉴赏》,旅游教育出版社。

(4)徐云松:

《浙江省著名景点导游词》,浙江人民出版社。

(5)王玉成:

《导游考试习题集·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6)李鸿:

《导游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3.扩充性教材建设:

自2004年起,课程组成员根据导游服务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基础上,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编撰了以下教材作为本课程的扩充性参考教材。

(1)沈健:

《文化湖职院——校园文化导游手册》(自编校本教材),2005年。

(2)李海平:

《浙江旅游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副主编。

(3)李海平:

《南浔》,古吴轩出版社,2001年,独著。

(4)徐可等:

《湖州文化概论——湖州文化与人文素养教程》,中华书局,2003年,副主编。

(5)徐可:

《湖州民俗文化》,杭州出版社,2007年,独著。

(6)李海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模拟试题库》(自编)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保障及使用情况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视野,学习新知识,建立相关资料库:

1.网络资源息库:

(1)《导游基础》课程网站自2007年5月建成至今,已进行2次全新改版。

通过课程网站上传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录像、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网络课件、习题试卷、实训手册、参考文献、考核方案、项目成果、特色教材、景区视频、旅游图库、职业考证、行业动态等相关资料。

“教学论坛”侧重于疑难问题的交流与探讨;“导游基础学习指南”的功能侧重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

(2)本课程网站链接近10个旅游网站,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旅游行业和本课程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利用学校图书馆“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等电子论文库,为学生查找旅游专业论文提供指导性栏目,不断吸收最新的信息。

(4)逐步建立起“导游知识库”,将有关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的5A、4A景区、我国的世界遗产等文化资料,作为《导游基础》课程网站的一个栏目,以充实学生的课外学习。

2.专业图书资料库:

(1)建立旅游专业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旅游专业图书及国内著名导游词、特级导游的专著等目录,便于学生查询有关资料。

(2)旅游图片库:

收集各民族建筑、节庆活动、工艺品等图片,扩展学生知识面。

3.电化教学资料库:

收集丰富多样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VCD、DVD等电化教学资料和相关教学课件等。

三、配套实训实习教材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制定的实训教学指导书和《实训教学大纲》等配套实验教材,在实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做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程序安排,对实训的教学项目提出了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2.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明确各阶段的实训内容。

3.按制定的实训教学程序、步骤、要点要求学生完成各环节的实训,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4.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6.教学方法与手段

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十分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知识总结、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导游考证相结合,实践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课程目标设计:

基于导游服务员职业岗位要求,设计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

2.课程项目设计: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包括“历史与民俗宗教”、“自然与人文景观”、“饮食与风物特产”、“旅游与文学艺术”等主题模块和相应的实训项目。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采用分总式的方式,分9个单元项目和1个综合项目,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最后通过一个综合项目对全部文化知识进行强化。

3.教学与训练方法设计:

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设计教学与训练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旅游资源调查、景点考察、模拟导游室训练、综合实训、工学结合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

教学与训练方法侧重于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导游文化知识的内涵,并应用于导游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

4.考核方案设计: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项目式的考核方式,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综合部分与素质部分的要求,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性项目式考核;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中的表现等)。

平时考核、项目考核、期末考试各占总分数的20%、50%、30%。

确立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项目成果评价、课堂展现、笔试、口试、现场导游等。

“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创新: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能力目标、课程项目、能力训练方法和考核方案,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导游考证相结合,实践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与人文素质、创业特色课程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导游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本课程重点采用项目教学,配合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实践体验、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项目教学:

以课程设计的九大项目为主题,每个项目整合课程中的知识点、任务内容,完成成果等内容,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

案例导学:

通过案例导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概念、原理等。

情境教学:

运用校内模拟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动感模拟技术、情景回放技术及微格教学等手段,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运用导游基础知识去赏析旅游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通过角色扮演,吟诵名人诗词,使山水意境真切再现,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充分发挥了情景教学表现力。

实践教学:

课程教学设计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

(1)感知。

通过课程中安排的参观考察、调查调研等实践活动,进行认知性实践,初步感知导游行业所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感知旅游专业大致情况。

(2)训练。

通过科学设置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和校外导游实训基地等平台的模拟训练,达到熟练掌握导游基础知识的能力并能对其进行运用的目的。

(3)实践。

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一般为2-3个月。

将相关的导游基础运用到实地的导游过程中去,结合旅游实践活动对导游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及对导游基础知识认证、反馈,加深印象。

团队学习:

在“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中国民族风情展示,旅游诗词楹联手册编写、中国古典园林PPT制作等教学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体验了团队合作的责任分工、互助、有效沟通和相互信任。

师生互动:

通过教学提问、小组讨论、学生搜集资料交流、项目成果展示、网络学习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实现师生互动教学。

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1.校内模拟导游微格实训中心,采用电影制作中的蓝屏抠像技术、动感模拟技术、现代音像合成技术、情景回放技术及微格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蓝屏抠像技术营造仿真环境。

即采用人物与实景(知识点)合成技术,使知识点讲解内容与录像融为一体,使其具有强烈的真实感、直观性和图文并茂,从而对导游基础知识(点)有感性认识。

(2)利用数字化多功能模拟导游。

精选导游基础知识的景观,营造出一种立体化、全息化的特定情境,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导游基础知识的可观性、艺术性和美感。

在创设的虚拟环境中让学生学习知识,强化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

例如把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难以直观到的资源和文化内涵通过视频、图片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人机交互作用下,在融声像、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中,更有效地发挥了学习的主体作用。

(3)采用微格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形式。

在创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讲解与运用,以音像资料、光盘、录像带等形式保存下来,学生可以通过回放或现场讲解过程中同时看到自己的表情、表现,直观地听到自己知识运用程度。

教师记录不正确之处,及时纠正,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及提高学习的兴趣。

2.依托学校“数字校园”的优势。

利用网络资源等扩充性资料,在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要求学生掌握网上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基本方法技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电子图书馆“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开放式网络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开展,自我测评提供了便利,可操作性强。

3.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将抽象、枯燥的概念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图像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都可以连接国际互联网,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导游基础”课程提供了开阔的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多媒体、网络、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建立起以课程文本(教材)、电子文本(PPT)、网络课程和资源库为基本构架的立体化课程,并努力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网络教学资源环境。

2007年完成“导游基础”课程网站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学录像、习题试卷、教学改革等栏目内容,备有全部内容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等。

2008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更新改版,进一步充实了教学资源,新建了“整体设计、项目成果、特色教材、景区视频、旅游图库、职业考证、行业动态、教学论坛、教学博客”等栏目内容。

如新增的“教学论坛”、“导游基础教学博客”加强了教学探讨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功能,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

网络教学资源的硬件环境

(1)本课程教学具备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自从1999年学校一期校园网建设完成后,至2005年,学校投资450余万元,建成1200个节点的两个校园局域网升级改造工程。

校园网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乃至电子教案,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在“数字校园”环境中已没有了办公室和学科之间的界线。

师生可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流答疑。

(2)我校80%以上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实训室都可以连接国际互联网,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3)校园网中“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等网络资源,学校“教学在线”等都为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4)旅游实训中心配备了许多旅游教学软件(包括课程组教师自主开发的四条湖州旅游线路现场考试软件),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教学资料,提升了《导游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同时也为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7.实践条件

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导游基础”课程的校内实践设备与实训环境,包括校内导游微格实训中心等硬件设施、“园林型、”的校园、课程组集资创办的旅行社、课程组指导学生“浔梦旅行社”,能够充分满足导游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

(1)由课程组主持开发的、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的导游微格实训中心,其面积为200多平方米,可供100名学生同时使用。

实训中心配有“SONY”全数字摄像机、蓝箱、奥维逊U-cut虚拟演播室系统、微格教室等硬件设施,课程组教师与湖州旅游培训中心合作开发了四条旅游线路导游现场考试软件。

“导游基础”实践教学利用电影制作中的蓝屏抠像技术、动感模拟技术、现代音像合成技术、情景回放技术及微格教学手段,使“导游基础”课程情景教学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不仅能满足校内学生训练,而且能满足社会培训、考试之需要。

(2)课程组集资创办的湖州四季旅游有限公司,完全按照正常的旅游企业的运行模式对外开展旅游经营业务,为课程组搭建了一个教师企业实践和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平台,解决了引进生产型企业的难题,创新了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为学生的全真实习提供了条件。

旅行社每年容纳200余人次带团实训;保证了课程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

目前旅行社运行良好,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2009年4月获得浙江省团委“实践创业基地”称号。

(3)2004年课程组指导、与湖州新国际旅行社合作创建学生创业公司“浔梦旅行社”,按旅行社机制运营,为校内师生提供旅游服务,每年为学生提供50余个实习岗位,不仅完善了课程全真教学环境,而且走出了一条创业实践的新路子,多次被评创业园优秀企业。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4)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丹桂绿茵,具有典型的山水园林型校园特色,是江南水乡、湖州文化的袖珍浓缩。

课程组沈健教授主持开发的《文化湖职院校园导游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