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177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x

精神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名称:

德江康复精神病医院

1.2建设单位:

德江康复精神病医院

1.3项目位置:

德江县城北片区

1.4设计单位:

重庆何方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1.5建设规模:

用地面积:

14609m2,总建筑面积:

18532.9m2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16637.7m2,地下建筑面积:

1895.2m2)

2、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规划部分》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4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9业主提供的地块周围道路界线综合图

2.10国家和铜仁市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2.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2.12《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2.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2.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16《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2.17《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

3、用地概况

3.1区域概况

德江县属贵州铜仁市下辖区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

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

全县辖7镇13乡345个行政村(社区),国土面积2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

县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6.8万。

根据国家和贵州省规划,“十二五”期间,有三条高速公路、五条铁路在德江交汇,建成500万吨级共和港口。

随着“三高五铁一港口”的逐步建设,德江作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3.2自然条件

这里被喻为“天麻之乡”“傩戏之乡”,她属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市下辖区县之一,东与印江相邻,南与思南接壤,西与凤冈交界,北插沿河、务川之间,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

全县辖20个乡镇,355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聚居着汉、土家、苗、仡佬等16个兄弟民族。

这里江资源富饶,是一个开发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阳光地带”。

县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硫铁、萤石、大理石、高岭土、土陶泥、石膏和特级石灰石等。

已探明储量的有:

煤9724万吨,铁矿石4426万吨,硫铁矿19180万吨,土陶泥540万立方米,萤石矿770万立方米。

其中,德江仁发煤矿和沙溪煤厂是全区规模最大的产煤基地;优质石灰石、重晶石集中分布在乌江沿岸,为开发建材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理石分布集中,品种繁多,品位上乘,极具开发价值。

全县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除乌江外,尚有天然落差较大的大小河流78条,全长489.6公里,河网密度每100平方公里23.6公里,径流量14.8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82450千瓦,土质优良,气候环境好,具有典型农业发展优势。

3.3气象状况

(1)气温、雨量

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年降雨量1160毫米,无霜期达295天。

(2)气候

德江气候宜人。

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无霜期达295天。

德江地理优越。

地处黔北和黔东接合部的县辖重镇煎茶,以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东沿303省道出湖广,北顺326国道达巴蜀。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自南而北,流经县域五个乡镇67公里,200吨级的船舶可以直驶长江。

3.4抗震设防烈度

德江县抗震设防烈度为非抗震。

4、规划设计

4.1设计思想

本医院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城北片区,所处区域为德江县规划的区域,交通环境便利。

医院用地基本呈矩形,东北、东南侧临城市道路,用地平坦,高差很小,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地布置建筑地块。

用地东北侧是即将规划的城市主干道,直线最近距离为14.7米。

用地东南侧也是即将规划的城市道路,直线最近距离为10.0米。

建设用地内无拆迁房,四周环境宁静、幽美,很适合病人疗养。

4.2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4.2.1从医院用地的现状实际出发,结合地形、地貌、地物及周边环境,体现其特色与创新性。

4.2.2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环境相兼容。

4.2.3满足内部不同区域建筑总量和空间使用的限定要求。

4.2.4充分利用周边已形成的自然生态林。

4.2.5内部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做到通畅自然、人车分流,避免往返迂回,满足消防车环通要求,有利于医院内部的功能划分和有效利用。

4.2.6适应迅速发展的精神卫生市场需求。

4.3总体布局

充分遵循规划设计条件,强调生态环境概念,注重绿地布局和生态功能,通过绿化的穿插和交织,形成优美恬静的疗、养环境。

景观设计:

设计与环境融合的铺地、小品,采用热带植物巧妙间隔,如耸立棕榈树的排列式种植、婀娜椰树的点缀,组成宽敞的景观空间,丰富景观视线。

体现“近与都市交融,退与自然一体”的疗、养理念。

交通组织设计:

医院利用现有的道路,以道路系统组织交通。

车行道环绕医院内部,和城市道路相结合,使整个医院的车流通畅。

在医院的西南方向,是综合大楼的人行主入口,各栋建筑的车行及人行出入口均设置在东南侧。

医院中庭不设机动车道,避免了车流的干扰,给医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医院内部道路和外围道路紧密结合。

医院主道路宽4m,人行流与车行流道路合用,方便管理。

5、建筑设计

5.1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根据《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并结合德江县精神病人口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为18532.9m2,其中住院综合大楼为6492m2、后勤保障楼706.4m2、康复托养中心9265.7m2。

根据现在实际情况再结合医院长远发展,本项目先完成综合住院大楼和后勤保障楼建设,二期再完成康复托养中心的建设。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住院综合大楼、康复托养中心、后勤保障楼、室外铺地及绿化、围墙等附属设施。

5.2平面功能设计

根据铜仁市的气候条件和对项目定位的研究,设计确定了“在满足功能、美观、经济”的前提下,突出舒适、安静所需要的疗、养空间。

本设计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精心地营造室内每一个空间,讲究动静分区,公共与私密空间分区,使每个房间都有直接采光通风,满足设计要求及疗养环境要求。

本项目定位为首席精神病医疗和康复地,为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

5.2.1平面布局

本项目根据《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和《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并结合德江康复精神病医院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功能性用房主要有:

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工娱疗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

本项目住院综合大楼床位数为70床,康复托养中心床位数为200床,床位数总共为270床,床均建筑面积按60㎡/床进行布置。

各功能房的比例等指标、面积见下表:

表1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床均建筑面积指标(m2/床)

建设规模

70-199床

200~499床

500床及以上

面积指标(m2/床)

58

60

62

 

表2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规模

部门

70-199床

200~499床

500床及以上

急诊部

0

2

2

门诊部

12

12

13

住院部

54

54

52

医技科室

18

16

17

保障系统

8

8

8

行政管理

4

4

4

院内生活

4

4

4

注:

使用中,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住院综合大楼面积指标表(m2)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比例

70床

指标(㎡)

实际面积(㎡)

住院综合大楼

门诊部

12%

792.0

882.2

医技科室

18%

1188.0

1200.2

住院部

54%

3564.0

3555.3

行政管理

4%

264.0

308.1

院内生活

4%

264.0

451.2

用房建筑面积合计

92%

6072

6492

保障系统面积表(m2)

名称

实际面积(㎡)

保障系统

后勤保障楼

706.4

垃圾处置

23.6

污水处理

150.0

面积合计

880

康复托养中心面积指标表(m2)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比例

200床

指标(㎡)

实际面积(㎡)

康复托养中心

门诊部

12%

1152.0

1209.1

医技科室

18%

1728.0

1783.3

住院部

54%

5184.0

5201.1

行政管理

4%

384.0

554.1

院内生活

4%

384.0

518.1

用房建筑面积合计

92%

8832.0

9265.7

根据甲方要求并结合有关标准和图集进行平面功能布局,平面布局流线清晰,合理,方便使用,具体的平面功能布置如下:

1、住院综合大楼:

(1)一层主要功能用房为门诊部和医技科室,具体包括门厅、挂号收费、药房、精神科门诊、社区防治、精神医学鉴定科、职工餐厅、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脑电图与睡眠功能检测室、中心供应室、病案室、心电图室工娱疗室。

建筑面积:

1417.3㎡,层高:

3.6米。

(2)二层主要功能用房为住院1单元,具体包括、病房和护理单元、餐厅、活动室。

建筑面积:

1368.8㎡,层高:

3.6米。

(3)三、四层为2单元和3单元住院病房,餐厅、活动室。

建筑面积:

1417.3㎡,层高:

3.6米。

(4)五层主要功能用房为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具体房间为办公、计算机房、图书馆、浴室和单身宿舍。

建筑面积:

719.2㎡,层高:

3.6米。

2、后勤保障楼:

(1)一层主要功能用房为设备机房、传达室、锅炉房、消防控制室。

(2)二层主要功能用房为总务库房、总务修理、库房、洗衣房。

建筑面积:

683.6㎡,层高:

3.6米。

3、康复托养中心:

(1)康复托养中心一层主要功能用房为门诊部、医技科室,具体包括门厅、挂号收费、药房、精神科门诊、社区防治、精神医学鉴定科、职工餐厅、厨房、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脑电图与睡眠功能检测室、中心供应室、病案室、心电图室工娱疗室、。

建筑面积:

1902.6㎡,层高:

4.2米。

(2)二、三、四层主要用房为康复用房和住院病房。

建筑面积:

二层:

1830.4m2

三、四层:

1902.6m2

层高:

3.6米。

(3)五层平面功能主要为行政办公用房和院内生活用房,具体包括办公、计算机房、图书馆、浴室、单身宿舍。

建筑面积:

1620.9m2,层高:

3.6m

平面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平面房间规划方正,开间、进深与层高比例适宜,每间病房及工作房间都能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使用功能合理,动静分区、公私分区、洁污分区和干湿分区明确。

5.3立面设计

建筑在满足功能的舒适性和使用性的基础上,建筑立面应体现现代城市特征,简洁、明快是立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手法上,主要采用了柱子突出墙面的设计思想,增强建筑竖向线条感。

此外利用构架、连梁等元素结合部分挑板以增加建筑竖向的挺拔感和韵律感。

利用简洁的女儿墙及顶部挑板统一并简化建筑形态,使整个建筑简洁、干净,富于变化又充满韵律感。

外立面上运用灰白色外挂铝塑板,符合传统医院一贯的特点。

5.4技术经济指标

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单位)

数值

1

红线面积(㎡)

14609

2

总建筑面积(㎡)

18532.9

 

记入容积率部分(㎡)

16637.7

A

主体建筑

16464.1

a

住院综合大楼(㎡)一期

6492

b

康复托养中心(㎡)二期

9265.7

c

后勤保障楼(㎡)一期

706.4

B

公共配套面积(㎡)

173.6

a

污水处理站(㎡)

150.0

b

垃圾池(㎡)

23.6

不记入容积率部分(㎡)

1895.2

A

地下室部分(㎡)

1895.2

3

建筑占地面积(㎡)

3661.6

4

容积率

1.14

5

建筑密度

25.1%

6

绿地率

35%

7

建筑层数(层)

-1~5

8

建筑最大高度(m)

20.4

9

总病床数

270

一期(住院综合大楼)

70

二期(康复托养中心)

200

10

停车位(辆)

91

A

地上

11

B

地下

80

表2住院综合大楼面积明细表

编号

楼层

建筑面积(㎡)

1

一层

1417.2

2

二层

1368.9

3

三层

1417.2

4

四层

1417.2

5

五层

719.2

6

楼梯间

152.2

总建筑面积

6492

表3康复托养中心面积明细表

编号

楼层

建筑面积(㎡)

1

一层

1902.6

2

二层

1838.1

3

三层

1902.6

4

四层

1902.6

5

五层

1620.9

6

负一层

1895.2

7

楼梯间

98.9

总建筑面积

11160.9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现行的各设计规范及建筑方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质2003-81号)

其它现行相关规范和规程。

2、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B级

3、结构类型

根据建筑高度及使用功能,本工程上部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基础形式

视地质情况采用桩基、独立柱基或柱下条基,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5、自然条件

5.1抗震设防烈度:

本工程位于德江县,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德江县属于非抗震区,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精神病院为应为重点设防类;因此该建筑按6度设防进行结构计算,按6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

5.2基本风压:

0.3KN/m2

6、本工程设计计算程序

PKPM系列设计软件(2013版)

7、本工程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住宅:

2.0KN/m2

办公室:

2.0KN/m2

活动室:

3.5KN/m2

阳台:

2.5KN/m2

楼梯间:

3.5KN/m2

上人屋面:

2.0KN/m2

屋顶花园:

3.0KN/m2

不上人屋面:

0.5KN/m2

8、主要结构构件材料

8.1钢筋:

HPB300、HRB400。

8.2墙体和砂浆:

墙采用1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MU5.0,容重不大于8KN/m³,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强度不小于Mb5.0。

8.3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C30.

9、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

施工图设计前,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提供专业医疗、特殊荷载、以及环境卫生方面的设计依据。

第三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现行的各设计规范及建筑方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甲方及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2、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排水管道及灭火器用水设置,室外总水表井至城市给水管和本工程最后一个污水检查井至市政污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3、水源

本工程水源为市政给水管,供水管径为De160mm,供水压力为0.35MPa。

室外给水管采用两路进水连接成环网,室外消火栓设置在室外给水环网上,SS100/65型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20米。

4、用水量

 

一期用水量

用水项目名称

使用人数或单位数

单位

用水量标准(L)

小时变化系数(K)

使用时间(h)

用水量(m3)

最大日

最大时

1

办公

60人

每人每日

40

1.5

8

2.4

0.5

2

病房

70床

每床每日

300

2.5

24

21

2.2

3

绿化用水量及未预见水量

按本表1、2之和的10%计

2.34

0.27

4

合计

25.74

2.97

二期用水量

用水项目名称

使用人数或单位数

单位

用水量标准(L)

小时变化系数(K)

使用时间(h)

用水量(m3)

最大日

最大时

1

办公

60人

每人每日

40

1.5

8

2.4

0.5

2

病房

200床

每床每日

300

2.5

24

60

6.3

3

绿化用水量及未预见水量

按本表1、2之和的10%计

6.24

0.7

4

合计

68.6

7.5

本次项目总用水量为:

95m³/d

5、热水系统

5.1拟建项目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出水温度为40-50°C,并分套设置冷水表和热水表。

5.2生活热水用水量

用水量标准为50L/d.bed,床位数为270床,生活热水设计小时量为:

4L/床*h。

6、污水量

6.1生活污水量

室内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排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算,则本工程生活污水处理量为91.4m³/d。

6.2医用污水量

本医院按270张床位设计,每张床位约产生0.3m3/d,入住率平均为90%,加上门诊、值班室等的污水,考虑医院发展需要,按90m3/d废水量设计,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故每小时设计的处理流量为:

3.8m³/h。

污水处理流程:

7、医疗废弃物

7.1处理方式

主要污物包括一般可燃及不可燃垃圾、感染可燃及不可燃垃圾、资源回收性垃圾与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污物的处理本着减量化、安定化和安全化的原则,采取委托有处理资质的公司或医疗机构处理。

7.2废弃物的储存

医疗废弃物的储存与清运将依事业废弃物储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规划、执行,并说明如下:

7.2.1.废弃物彻底分类,以不同容器储放,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密封盛装。

7.2.2.储存设施应有防止地面水、雨水及地下水流入渗透的设备及措施。

7.2.3.在容器装满八分满时,使用单位应实时将垃圾捆扎,准备清除。

7.2.4.所有废弃物绝对禁止抛弃于户外或捡拾、变卖行为。

7.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7.3.1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7.3.2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包装袋和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7.3.3医务人员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破损、渗液和其它缺陷。

当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实、严密。

7.3.4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记和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等。

7.3.5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任意取出。

7.3.6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院内临时贮存室;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7.3.7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进行过称、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等。

7.3.8临时贮存室的医疗废物,由专职人员交由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指定的专门人员处置,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并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7.3.9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专职人员应当对临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做好记录。

7.3.10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医疗机构,可以毁形,在1:

50的84消毒液中浸泡6小时后,焚烧处理。

7.4废弃物的清运

7.3.1.不同颜色容器储存的废弃物分开清除。

7.3.2.感染性垃圾运送时密闭,禁止囤积运送。

7.3.3.运送过程不能压缩或任意开启,且应遵循规定的路线。

7.3.4.每日定时将废弃物送往储放区,严防储存过久。

8、污水排水系统

本项目医用污水和生活污水采用分流制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统,医用污水经院区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统。

9、雨水排放

建筑雨水基本采用外排水雨水系统,雨水经建筑边沟和场地雨水沟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沟。

10、给水排水和消防的相关要求

10.1给水排水、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的管道应在管道井、吊顶和墙内隐蔽安装,当不能满足上述安装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0.2淋浴喷头应采用与墙或吊顶平齐的安装方式。

10.3当在病房或医护人员监管不便的场所设置自动喷水喷头时,宜采用隐蔽式喷头。

10.4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设施应设置于便于医护人员监管的区域,当所在位置不便医护人员监管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0.5生活热水宜采取供水温度恒定和防烫伤的技术措施。

10.6供患者使用的水龙头宜采用自动感应龙头。

第四章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现行的各设计规范及建筑方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

甲方及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2、设计范围

220/380V配电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火灾报警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和电视电话网络系统。

3、负荷级别

本工程除应急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