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617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docx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

[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建筑测量练习册答案

建筑测量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任何静止的水面在测量中称为水准面——。

2、在测量中,地面上的点位用—坐标———和高程—来表示。

3、地面点投影到水平面上,其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

4、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

2、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量(或测设)点位的工作。

(√)

3、地面点投影到椭球面上时,其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

(×)

4、测量中取任意一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为绝对高程。

(×)

5、无论是测量还是测设都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

(√)

6、不论进行何种测量工作,在实地要测量的基本要素都是距离、角度、

直线的方向、高程。

(√)

7、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

正好相同。

(×)

三、选择题

1、绝对高程是(B)

A、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B、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C、地面点到水平面的铅垂距离,

D、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在测量学中,点的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为(A)

A、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y为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

B、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y为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逆时针计。

C、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

D、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逆时针计。

第二章高程测量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用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称为绝对高程(黄海高程系统)。

2、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线(视准轴)。

3、水准仪上的望远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4、水准测量时,用十字丝中间的横丝读取水准尺的读数。

5、水准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的影响。

6、水准测量成果检核的方法有测站检核、水准路线检核。

7、DS3水准仪的水准器分为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过水准管零点与管内壁在纵向相切的直线称水准管轴。

(√)

2、旋转微倾螺旋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从而使视线精确整平。

因此这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

(√)

3、对于水准支线,应将高程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在往测和返测所得的高差值上。

(√)

4、对微倾式水准仪,当水准管气泡符合时,视准轴就处于水平位置。

(√)

5、微倾式水准仪上的水准器用于指示仪器或视线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

6、水准尺没有扶直,无论向哪一侧倾斜都使读数偏大。

(√)

7自动安平水准仪是一种不用水准管而能自动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

(√)

8、用DS3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合。

(√)

三、选择题

1、水准测量中,产生视差的原因是(A)

A、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B、尺像不清晰,

C、尺像与十字丝相对移动,

D、没有准确对准目标。

2、在DS3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D)

A、粗平时,先旋转两个脚螺旋,然后旋转第三个脚螺旋。

B、粗平时,旋转两个脚螺旋时必须作相对的转动,即旋转方向应相反。

C、粗平时,圆水准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和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一致。

D、望远镜照准目标,先旋转调焦螺旋使尺像清晰,然后再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3、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以这个基准测定的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

(C)

A、B、C、D、

4、水准测量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仪器误差(D)

A、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

B、调焦引起的误差

C、水准尺的误差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5、水准测量中,下列不属于观测误差的是(D)

A、估读水准尺分划的误差

B、扶水准尺不直的误差

C、肉眼判断气泡居中的误差

D、水准尺下沉的误差

6、在房建工程水准测量的容许高程闭合差公式

中,

Fh和L的单位分别是:

(B)

A、Fh的单位是mm,L的单位是mm

B、Fh的单位是mm,L的单位是km

C、Fh的单位是km,L的单位是km

D、Fh的单位是km,L的单位是mm

四、简答题

1、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件

(1)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3)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条。

2、水准测量时,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可以消除的误差。

(1)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

(2)调焦引起的误差;

(3)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消除视差的方法:

把眼睛稍作上下移动,如果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即读数有改变,表示有视差存在。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一面旋转调焦螺旋一面仔细观察,直到不再出现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即尺像和十字丝在同一个平面上。

五、计算题

1、调整下表中等外附合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测段

测点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备注

1

BM1

12

+

+

A

2

18

B

3

14

+

+

BM2

44

+

fh=∑h-(H终-H起)=()=m

fh<Fh,测量合格,可以将闭合差分配。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

高程计算:

HA=+=

HB=将各点高程填入相应的表格。

2、调整下表中等外闭合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测段

测点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备注

1

BM

10

+

+

A

2

6

B

3

12

C

4

8

+

+

BM

36

+

0

fh=∑h=

fh<Fh,测量合格,可以将闭合差分配。

第三章角度测量

习题三

一、填空题

1、角度可分为水平角和竖直角。

2、经纬仪安置工作有对中、整平两项。

3、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有测回法、方向观测法。

4、影响角度测量误差的因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5、竖盘顺时针增加注字刻划的经纬仪,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应

为90°,盘右竖盘读数应为270°

6、经纬仪中竖盘在望远镜视线方向的左侧时我们称之为盘左。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经纬仪对中后,用管水准器使经纬仪精确整平后,不需要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偏移。

(×)

2、用经纬仪照准目标时,尽可能照准目标的上部。

(×)

3、用经纬仪照准目标为提高照准精度,对细的目标,使目标平分双丝;对粗的目标,使单丝平分目标像。

(√)

4、经纬仪的观测误差主要有测站偏心、目标偏心、照准误差及读数误差。

(√)

三、选择题

1、竖直角是(B)

A、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

B、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地面上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

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

2、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A)处于铅垂位置

A、仪器的竖轴B、仪器的横轴

C、照准部的水准管轴D、视线

3、水平角是指(C)

A、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

B、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从空间一点出发的两个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

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

4、测量水平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所测的角度只有两个方向时,用测回法测水平角。

B、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可根据测角精度的要求,测多个测回取平均值。

C、在一个测站上需观测多个方向时,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D、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不需要归零。

四、简答题

1、一测回测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1)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上半测回,用盘左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L;

(3)下半测回,倒转望远镜,用盘右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R;

可根据需要测量多个测回。

2、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计算时取盘左盘右的平均值可以抵消哪些误差

可以抵消视线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照准部偏心差;

竖盘指标差。

3、经纬仪应满足哪些理想关系

(1)、照准部的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2)、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

(3)、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

(4)、视线应垂直于横轴

(5)、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6)、光学对中器的视线应与竖轴的旋转中心重合

(7)、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应为90°或270°

五、计算题

1、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水平角值和平均角值

测站

测点

盘位

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值

平均角值

O

A

85°30′12″

55°12′04″

55°12′11″

B

140°42′16″

B

314°25′54″

55°12′18″

A

259°13′36″

A

O)

B

2、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竖直角与竖盘指标差。

注:

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字

测站

测点

盘位

竖盘读数

竖直角

平均竖直角

指标差

O

A

97°16′30″

-7°16′30″

-7°16′39″

-9″

262°43′12″

-7°16′48″

第四章距离测量

习题四

一、填空题

1、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仪测距。

2、地面上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称距离。

3、精密丈量所得的长度应加上尺长改正、倾斜改正、温度改正等三项改正。

4、测距时,发光管发出的高频波,经过调制器改变其振幅,形成的测距信号称

调制波。

5、在距离测量中,一般丈量读数要求读至厘米。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

2、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

3、精密丈量是指要求精度高,读数至毫米的量距。

(√)

4、钢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尺长改正数不会发生变化,是一个定值。

(×)

三、选择题

1、水平距离是(C)

A、两点间的连线的长度,

B、两点间的连线,在任一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C、两点间的连线,沿铅垂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D、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准面上投影的长度。

2、在钢尺量距中,下列能使距离量短的误差有:

(D)

A、钢尺不水平的误差

B、定线误差

C、风的影响

D、钢尺的实际长度大于钢尺的名义长度

3、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成果计算时要加改正,下列改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加常数及乘常数改正B、温度改正C、气象改正D、倾斜改正。

4、在尺长方程式

中,

表示:

()

A、钢尺在标准温度t0℃时的尺长改正数

B、钢尺在温度t℃时的尺长改正数

C、钢尺在温度(t—t0)℃时的尺长改正数

D、钢尺在温度20℃时的尺长改正数

5、在钢尺精密丈量中,量得的长度应加上改正,下面哪一项改正由于丈量时已采用可不予考虑其影响:

(D)

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拉力改正

四、简答题

1、试述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测距的基本原理。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是依据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两点间的距离。

在A点上安置的测距仪发射测距的调制光波,经B点上的反光镜反射后,又被测距仪在经过时间后接收,两点的距离为D=1/2ct,c为光速。

五、计算题

1、有一钢尺长30m,尺长方程式为30++×10-5×30×(t-200C),某一尺段的外业丈量成果为,l=,温度t=12oC,高差h=,计算各项改正及尺段全长。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倾斜改正

尺段全长d=l+△ld+△lt+△lh=+第五章直线定向

习题五

一、填空题

1、确定直线方向的方法有方位角、象限角。

2、由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

方位角。

3、我国规定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标准时,即东经120○的地方平时,又称为

北京时间。

4、国际上还规定经度为0°的地方平时作为世界统一的时间,称为世界时或

格林尼治时间。

5、直线与基本方向构成的锐角称为直线的象限角。

6、在直线定向中,在直线终点量得该直线的方向称直线的反方向。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自由旋转的磁针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为真子午线方向。

(×)

2、以观测者为中心,半径无限大的假想圆球称为天球。

(√)

3、世界时是零时区的标准时,世界时与北京时间相差8h。

(√)

4、象限角的角值和方位角的角值都是自0°~360°。

(×)

5、采用象限角时,象限的顺序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象限角由基本方向的指北端或指南端开始向东或向西计量。

(×)

三、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能作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

(B)

A、真子午线方向B、本初子午线方向

C、磁子午线方向D、坐标纵轴方向

2、同一条直线,在第四象限角R和方位角A的关系为:

(D)

A、R=AB、R=180°—AC、R=A—180°D、R=360°—A

3、直线定向中,采用象限角时,若以坐标纵轴方向为基本方向,正反象限角的关系是:

(A)

A、角值不变,象限相反B、角值不变,象限相同

C、角值改变,象限相反D、角值改变,象限相同

4、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形图上的三北方向:

(C)

A、磁子午线方向B、真子午线方向C、本初子午线方向

D、坐标纵轴方向

5、在直线定向中,象限角的角值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0°~360°B、0°~180°C、0°~270°D、0°~90°

6、同一地点的磁子午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的夹角为(  B  )

A、子午线收敛角B、磁偏角C、磁方位角D、真方位角

第六章测量误差理论

习题六

一、填空题

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2、观测值的最可靠值是最接近真值的值称为最或然值。

3、观测值的最或然值x与观测值Li之差称为最或然值误差。

4、两等精度观测的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10″,每一个角的中误差

是+7″。

5、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其长度为150m,中误差为±20mm,相对

误差为1/7500。

6、一测回一个方向的中误差为±6″,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

2、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

3、观测值与其真值的差称为观测值的真误差。

(√)

4、中误差、容许误差、闭合差都是绝对误差。

(√)

5、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

(√)

6、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在测量中都可以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

(√)

三、选择题

1、用钢尺丈量两条直线,第一条长1500m,第二条长300m,中误差均为+20mm,问哪一条的精度高(A)

A、第一条精度高,B、第二条精度高。

C、两条直线的精度相同。

2、在三角形ABC中,测出∠A和∠B,计算出∠C。

已知∠A的中误差为+4″,∠B的中误差为+3″,∠C的中误差为(C)

A、+3″B、+4″C、+5″D、+7″

3、一段直线丈量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cm,若要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还需要丈量多少次(C)

A、4次B、8次C、12次D、16次

5、用经纬仪测两个角,∠A=10°′∠B=81°′中误差均为

±′,问哪个角精度高(C)

A.、第一个角精度高B、第二个角精度高C、两个角的精度相同

6、观测值L和真值X的差称为观测值的(D)

A、最或然误差B、中误差C、相对误差D、真误差

7、一组观测值的中误差m和它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关系为:

(C)

A、

B、

C、

D、

8、在误差理论中,公式

中的△表示观测值的:

(C)

A、最或然误差B、中误差C、真误差D、容许误差

四、简答题

1、偶然误差的特性。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即超过一定限值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

五、计算题

1、在斜坡上丈量距离,测得斜距s=,中误差ms=+,

测得倾斜角α=15○34′,中误差mα=+1′,计算水平距离及中误差。

D=α=×cos15°34′=

2、对一段距离同等精度丈量四次,其结果为,,,,计算这段距离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误差。

次序

观测值L(m)

v(mm)

vv(mm)

1

-2

4

2

-15

225

3

+13

169

4

+4

16

0

414

算术平均值x=

中误差

相对误差==1/41700

第七章控制测量

习题七

一、填空题

1、相邻两导线点坐标之差称坐标增量。

2、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求坐标增量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

3、已知两点坐标求边长和方位角的计算称为___坐标反算_____。

4、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主要有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

5、闭合导线测量中,实际观测所得的内角总和不等于其理论总和,其相差的数值称为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6、解析交会法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距离交会。

7、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8、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测区内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称为

水准点。

9、在小区域内布设平面控制网,在测区中最高一级的控制称为首级控制,最低一级即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称为图根控制。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导线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检验导线测量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

2、支导线由于没有检核条件,故只能用于图根控制。

(√)

3、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

(×)

4、附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

(×)

5、观测导线右角时,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都是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右角。

(×)

三、选择题

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是(A)

A、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上,

B、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同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上,

C、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角上,

D、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同符号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角上。

2、导线坐标增量的调整是(C)

A、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

量中去;

B、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同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

C、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反的符号,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

D、将增量闭合差取相同的符号,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

3、计算坐标方位角,己知αAB=85°06′,β右=45°,αBC=(C)

A、130°06′B、40°06′C、220°06′D、311°06′

4、下列哪项不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B)

A、导线测量B、视距测量C、三角测量D、三边测量。

5、在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中,公式

中,K表示:

(B)

A、导线全长闭合差B、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C、相对闭合差D、导线相对闭合差

四、简答题

1、何谓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如何调整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由于角度观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含有误差,所以实际观测所得的内角总和不可能等于闭合导线多边形内角总和理论值,其相差的数值称为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2、何谓前方交会法

如图,A、B为已知坐标的控制点,P为待求点。

在A、B两点用经纬仪测量了两个角α、β,根据A、B两点的坐标和α、β角,通过计算可得出待求点P的坐标。

3、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视线长度不超过100米,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⒈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⑴、⑵、⑶;

⒉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⑷;

⒊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⑸、⑹、⑺;

⒋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⑻。

五、计算题

1、闭合导线1234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下表,

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坐标方位角。

点号

观测角[右角]

改正数

调整后右角

坐标方位角

备注

1

124°59′43″

2

107°48′30″

+13″

107°48′43″

197°11′00″

3

73°00′20″

+13″

73°00′33″

304°10′27″

4

89°33′50″

+12″

89°34′02″

34°36′25″

1

89°36′30″

+12″

89°36′42″

124°59′43″

2

359°59′10″

+50″

360°00′00″

2、附合导线BA12CD的已知数据及观点数据列入下表,

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坐标方位角及其象限角。

右角观测值

改正数

调整后右角

坐标方位角

象限角

B

263°39′34″

南西

83°39′34″

A

102°29′16″

-8″

102°29′16″

341°10′26″

北西

18°49′34″

1

190°12′12″

-8″

190°12′12″

330°58′22″

北西

29°01′38″

2

180°47′48″

-8″

180°47′48″

330°10′42″

北西

29°49′18″

C

79°12′44″

-8″

79°12′44″

70°58′06″

北东

70°58′06″

D

552°42′00″

-32″

552°4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