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663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docx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

王伟

2011-03-1114:

41:

45   来源: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3期

  

  【内容提要】 “普京计划”是俄罗斯议会和总统大选前出台的一个政治概念。

它既是2000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总和,又是保证最高权力平稳过渡和交接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俄罗斯“强国富民”的大国发展战略。

“普京计划”是“统一俄罗斯”党和总统正式结盟的纽带:

政权党把“普京计划”作为最高政治纲领,确保普京离任后的“国家领袖”地位,普京则领导政权党参加议会大选实现一党占据绝对优势席位的目标。

“普京计划”使俄罗斯渡过“权力交接”困境,保证了俄罗斯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的可延续性,保证了最高权力交接的合法性以及精英阶层的稳定。

  【关键词】 俄罗斯 普京 梅德韦杰夫 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 王伟,197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

(北京 100007)

一 概念和背景

  2007年5月22日,“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在党的最高委员会和总部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做了题为《关于实施‘普京计划’的政治报告》,提出要把推进实施“普京计划”作为全党当前以及未来的最重要政治任务。

他指出了实施计划的三大历史条件:

第一,俄罗斯出现了普京这一当前以及未来的“国家领袖”;第二,有凝聚全社会力量的“统一俄罗斯”党,该党“有能力对国家领袖的发展战略进行政治支持”;第三,“普京计划”释放了全体俄罗斯人民的创造力。

  为迎接议会大选,该党正式打出了“普京计划——俄罗斯的胜利”竞选标语,拉开了大选年的序幕。

10月1日,普京在“统一俄罗斯”党八大上正式宣布领导该党参加12月2日举行的第五届国家杜马大选,并首次对所谓的“普京计划”做出正式回应:

“我同意你们将政党战略和现任总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从备战竞选的逻辑而言这有一定的意义。

但我对这个计划是否需要如此的个人化并不确定。

除此之外,这一计划的作者并非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集体。

实际上,它是联邦和地方各级政府、中央银行、联邦议会共同的工作成果”。

“几乎计划中的每一个措施都经过了数百万民众的广泛讨论和回应。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俄罗斯社会的计划,是长期的战略计划,是正在实施的计划。

沿着这一计划我们实现了社会的初步稳定,恢复了国家的完整和政体的行为能力。

”[1]

  由此可见,“普京计划”具有非常宽泛的概念。

  它是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现行国家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政策的总和,也是俄罗斯“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计划”[2]。

这些内容主要反映在普京的八次国情咨文、国家发展战略构想、政府发展纲要以及一系列的法规法令中。

许多计划是由“统一俄罗斯”党倡导并得到总统批准执行的。

  八年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成果。

普京唤醒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统一了民族思想,建立了一个将俄罗斯发展为超级大国的政治体制,也构建了以其为核心的新的精英统治集团。

消除了叶利钦时期议会和总统之间的激烈争斗,使所有政治力量都朝着“强国富民”的方向前进。

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多,经济总量增长了60%,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强国之列。

人口危机得到抑制,国防实力迅速恢复,国际地位迅速提升,走上快速复兴的道路。

俄罗斯一改20世纪90年代的孱弱面貌,以迅速崛起的姿态回到国际舞台。

二 权力困境

  “普京计划”被置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密切相关。

近两年俄罗斯出现了两个反常政治现象:

一是普京的影响力随着离任日期临近而日益增大,声望愈来愈高,没有能替代普京的政治领袖。

由于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三届,俄罗斯最高权力出现了“交班困境”,一时间有关修改宪法的讨论沸沸扬扬,连君主制的奇谈怪论都粉墨登场[3]。

二是普京明确表示不谋求连任,但他一再表示不会离开俄罗斯政坛。

这意味着下一位总统将工作在普京的强大“磁场”中。

  在现代政治体系中遵守宪政制度是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但在有着长期集权统治历史的俄罗斯,宪制初立,民主选举制度尚不十分成熟,强大行政权力“越宪”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尤其在权力交接过程中,宪法的尊严更是面临最高领导人意志的挑战。

比如叶利钦当初的离任表面上看遵守了宪法秩序,但实际上却是一次“起跑犯规”:

以提前离职的方式启动应急交接程序,将最高权力交给接班人,后者再以“代总统”身份“赢得”大选。

  普京执政之初曾有“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俄罗斯”的豪情壮志,但形式上他还不想通过修宪来延长总统任期。

为解决权力延续问题,“接班人”方案成为选择之一。

普京如果突然离开政治舞台,各派政治力量有可能重返街头政治时代,国家有可能会再次陷入动荡,这是全社会所担忧的。

  在此背景下,“普京计划”蕴藏了双重含义:

第一,为俄罗斯的稳定提供保障,维持2000年以来的发展态势,保证当前战略在未来10年的延续性。

普京一再强调,当前政策不能有任何改变。

第二,保证普京离任后对俄罗斯政治的实际影响力。

按照宪法制度,无论普京拥有多少社会支持,一旦离任就不能再合法地拥有最高权力。

但是在个人权威和道义基础上则可以延续实际权力。

这就必须有效利用政权党的力量。

三 强强联合

  “统一俄罗斯”党成立伊始,普京就把加强它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作为既定战略之一。

他不仅支持该党的成立,还是首创者之一。

他要求党“必须成为社会稳定的工具,保证未来议会和权力机关工作效率的工具,成为国家发展的引导者和行政机关完成既定战略的支柱”[4]。

而“统一俄罗斯”党则依托总统权力资源迅速成长为俄罗斯最显赫的政治力量,成为权力和商业精英俱乐部。

  普京和“统一俄罗斯”党联合的意义在于:

第一,总统将自己的选民资源赠与该党,达到政权党占据宪法多数席位从而控制议会的目的普京的参选使其他党越过杜马门槛——7%得票率的机会大为减少。

民调显示,在普京宣布领导“统一俄罗斯”党一周内,该党的支持率增加了6%,普京的支持率增加了8%。

强强联合,分进分击,各取所需,选举结果验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

“统一俄罗斯”党独占议会450席中的315席,而“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都以1%左右的微弱优势惊险过关[5]。

  “一党控制,多党并存”的议会格局既是俄罗斯当前政治力量的现实分配,也是克里姆林宫动用强大行政权力运筹帷幄积极选战的结果。

格雷兹洛夫的政治报告透出对异己的冷漠:

“‘统一俄罗斯’党是唯一有能力保证俄罗斯发展战略延续性和发展效率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政治力量。

我们保证政党体制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加强其他的政党力量是这些党的事,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代为完成这项任务。

”[6]

  第二,确保普京离任后的“国家领袖”地位精心策划并营造国家领袖的政治气候是应对交班变数的未雨绸缪,“普京计划”无疑是这场政治飓风的力量中心。

格雷兹洛夫称选举是“普京的胜利”,“本质上是支持普京的一次全民公投”[7],“国家领袖的发展战略获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他们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普京个人的高度信任”[8]。

要求全党把“普京计划”作为最高政治纲领,看作“俄罗斯未来总统的行动指南”,“任何政治家不仅要预见其前景,还要亲身力行”[9]。

  第三,绕过连任宪法壁垒,掌握实际权力,制衡未来总统选举是公民意志的程序化表达,是对道义合法性的规范和量化,避开这种制度安排,重新诉求于社会声望和权威基础之上的抽象道义力量,是对国家与公民已定契约的改变。

诚如普京所言:

“选民投‘统一俄罗斯’党的票,则意味着他们信任我,这种信任赋予了我道义权力质问未来杜马和政府所有成员执行当前的政策。

”[10]显而易见,“国家领袖”加上政权党控制的议会将大大抑制未来总统的宪法权力。

议会格局已定,未来总统“虚位”以待。

四 王车易位

  强强联合是一个应对与未来总统可能发生权力博弈的方案,这说明普京对“接班人”并无十足把握。

可以仔细回溯一下过去:

2007年9月12日普京突然解散政府,任用66岁的祖布科夫为总理,为过渡性总统方案做出铺垫,梅德韦杰夫和伊万诺夫“双接班”趋势一时搁浅;10月1日普京暗示有可能在未来政府中担任总理;10月18日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再次许诺不会离开政治中心。

普京不断向克里姆林宫内外的权力觊觎者传达明确的信号:

是他在牢牢控制俄罗斯的局势。

  以何种方式行使未来领袖的“道义权力”?

普京说:

“有各种方案,如果能出现我所期待的结果,则就有这种可能性”[11]。

  12月10日谜底揭晓。

梅德韦杰夫以四党推荐、普京“钦定”的方式被宣布为总统候选人。

接着他的民意支持率在两周的时间内达到了70%。

  2000年以来一直由普京所专有的支持率成功地挪移到他的接班人身上。

第二天,梅德韦杰夫宣称,如果赢得选举将请求普京担任总理,17日普京做出回应,同意领导政府。

王车易位的态势顿现端倪。

  对于普京而言,这是一个“离任不离权”的安全过渡模式。

理由有三:

一曰合理,已经通过议会大选取得“道义权力”;二曰合法:

以总理之职行总统之实;三曰“合约”:

以“普京计划”为纲(“统一俄罗斯”党的党纲),以“议会”为目,纲举目张,未来总统反目翻牌的机会微乎其微。

  两人新组合将对以总统为核心的垂直权力体系产生一定影响。

相同的宪法制度,不同的权力分配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总统实际权力向总理倾斜的情况下,立法权和行政权力分支都将得到加强,形成以普京为核心的“总统—总理—议会”三层权力平台,议会将成为普京离任后领导国家的强大工具。

但上述变化不足以导致俄罗斯的政体向议会制转变。

  选择梅德韦杰夫不仅“瞻前”而且“顾后”,有深层的原因。

  第一,保持现有大政方针和未来发展战略的可延续性

  普京一再强调当前政策和发展战略不容任何修改。

在不能连任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政策的延续性是俄罗斯面临的最根本政治任务。

梅德韦杰夫作为普京战略的忠实执行者将按现有模式推进俄罗斯的发展。

普京现在确定要离开总统位置,也是他相信找到了一个具有同样政治意志的领导人。

  第二,维持精英集团的稳定

  普京的执政班底是新权力精英集团的核心。

  其中最显赫的一支力量当属所谓的“强力派”。

以原国防部长、现政府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谢欣为代表,主管庞大的军工产业和“俄罗斯石油”公司。

另一重要派系就是以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法律派”,在经济领域他们监督“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

这一派是“统一俄罗斯”党在克里姆林宫的“保护人”,而且与掌管财政部、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的“自由经济派”较为接近。

  普京离任后必须维持这个集团的稳定,防止统治阵营的内部分裂和权力斗争,保证当前的政治经济利益格局不出现大的变化。

作为普京阵营中的一员,梅德韦杰夫为各方所接受,他将最大限度地保持普京的原有权力阵容,维护这一集团的共同根本利益。

  第三,抑制强力部门一家独大

  普京一直高超地维持各派力量的平衡。

选择梅德韦杰夫是对“强力派”的抑制。

有两层含义:

第一,伊万诺夫成为强势总统的可能性大于后者,这将给普京以“领袖”身份管理国家带来潜在的威胁;第二,在强力部门代表不能出任总统的前提下,他们必须继续依靠普京来协调与未来总统的关系。

这样,普京依然保持“总保护人”和“仲裁人”的身份。

  第四,缓和与自由主义的矛盾

  普京致力于俄罗斯的强大和现代化,但他坚信,这一目标必须由强有力的政权自上而下地推动而实现。

“他不是西方眼中的民主派,也不是言论自由的标杆,他所代表的是稳定,他把稳定放在自由和选择之上。

”[12]

  普京绝不允许右翼势力重掌政权,但也不完全扼杀自由主义价值观。

在漫长的“接班”之战中,原总统办公厅主任、被称之叶利钦“大管家”的沃罗申和右翼领军丘拜斯都曾是梅德韦杰夫的“游说”者。

普京没有扳倒丘拜斯,还扶梅德韦杰夫上位可谓是对叶利钦家族的最后交代,对西方国家所珍视的原则和观念的安抚。

他们应该不会忘记在“尤科斯事件”——这场重建权力与大资本游戏规则的战争中,梅德韦杰夫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怜怜相惜[13]。

  第五,缓和与欧美的冲突自由主义和西方世界血脉相连。

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的讲话和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几乎使俄罗斯和北约再次陷于冷战边缘。

普京对西方的强硬是有底线的,其中的外交平衡只能由其来掌握。

梅德韦杰夫温和的自由主义风格成为西方世界能接受的人物,也成为俄罗斯与欧美缓和紧张关系的信号。

西方媒体也一反激烈批判大选的做法,一边倒地对梅德韦杰夫好评如潮可以用来作为佐证。

五 优先工程

  政治统治的实际业绩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之一。

“普京计划”的一切运作均与庞大厚实的社会发展工程同步进行。

  2005年年底普京倡导实施“医疗、教育、住房、农业”四大国家优先发展项目,分别以“现代化的医疗体系”、“高质量的教育”、“舒适宜居的住房”、“加快畜牧发展、提高农业产量”为首要建设目标。

2006年俄罗斯政府正式启动优先项目,2006年至2007年,政府对上述四大工程的投资分别是2224.5亿卢布、781.6亿卢布、847亿卢布、473·26亿卢布。

并计划在2010年前,继续投资2500亿至3000亿卢布用于四大工程建设。

四大工程是俄罗斯未来五年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的社会发展项目,是“普京计划”中的核心内容。

  两年来俄政府在上述领域取得了显著政绩。

俄罗斯的出生率增加了8%,自然死亡率下降两倍。

“亲属”计划覆盖92%的产妇,为130万妇女、30万儿童提供了医疗保障。

在教育领域,57所高等院校、6000所中学得到资助,全俄所有中小学生都实现了互联网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了近7000辆校车。

2007年新建住房600万平方米,发放住房抵押贷款4000亿卢布,一次性投资2500亿卢布设立危房改造基金,这一数目超过了过去历年总和。

据统计,2004年只有9%的家庭有能力购买住房,200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20%。

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增加了9倍,改造并新建了2140个畜牧场,畜禽肉类产量增加了100万吨,奶类产量增加了130万吨。

政府计划2010年前对农业领域的总投资达到5500亿卢布。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丰沛财力是大规模社会建设的前提,对于普京而言,优先项目首先是一个最高权力和政治管理得到社会和民众认可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大动荡时期社会发展的停滞给国家权威带来了严重损害。

如普京所指出的:

“转轨以来俄罗斯国内政治生活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民众对国家权力机关和大资本缺乏信任”[14]。

“福利工程”的实施首先要恢复国家的权威和对权力的信任,是“取民心”之作。

民生状况的迅速改善,使所有受益人群都成为支持普京的选民。

  其次,通过优先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领域的平衡发展,这是政治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普京在2006年的国情咨文中把以“家庭、妇女和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发展问题和优先项目共同列为今后国家发展的重点内容,要求在2011年之前彻底解决俄罗斯的贫困问题。

通过社会发展建立“公民社会”和“公正社会”。

普京认为,优先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投资于人,提高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资助弱势群体,持续提高工资和退休金,扩大全民福利,严厉打击腐败,提倡“社会和睦”、“富人对社会的责任”。

“激励社会活力和积极性,支持首创精神。

通过高效的司法机制,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力,实现人尽其能”[15]。

  最后,优先项目是“接班人工程”。

它稳定了普京的社会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为最高权力按预设条件交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梅德韦杰夫走出神秘的克里姆林宫被“空降”为第一副总理,是和优先项目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的。

优先项目给民众带来的实惠使伊万诺夫主持的军事和国防工业改革略显逊色,梅德韦杰夫因此而稍胜一筹。

六 发展战略

  “普京计划”真正要解决的是俄罗斯未来发展战略问题。

在优先项目的基础上有三个重点领域:

改善人口和社会状况;恢复强大工业;提高军事能力。

除此之外,在理念上也有所变化更新,这些内容值得关注。

  

(一)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强大国家”、“政治独立”、“主权民主”的基础上,强调“俄罗斯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主权概念的延伸,它比国家的概念要深入而广泛,它往往成为民族和国家精神的内在力量源泉。

相同的文明可以把不同的国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相异的文明可以成为一国分裂的诱因。

  一个强大而有凝聚力的国家必定拥有全球的文明影响力。

普京在2007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俄语世界”,强调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影响,号召统一价值观和俄罗斯文明基础上的各族团结。

他指出,“人民精神的团结和统一的道德观是和政治经济稳定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国家发展要素”。

“俄罗斯为欧洲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俄语存在于千千万万俄罗斯人世界的现实空间中,远比俄罗斯国家本身的概念广泛。

”[16]格雷兹洛夫在其政治报告中把“俄罗斯文明”作为“普京计划”的核心。

他指出:

“俄罗斯认为自己是远在其境外的俄罗斯人世界的大中心,并将这个世界团结在自己周围,这是完成使命的文明回归。

”[17]

  以文明为基础的“俄罗斯人世界”是一个超越主权和国界概念的新媒介,对于拥有俄语背景和大量俄罗斯族人的独联体地区而言,俄罗斯文明的延伸是一个敏感的地缘话题。

通过俄语和文化的桥梁俄罗斯要传递何种政治影响将是令人关注的话题。

正如英国《周日时报》所指出的:

“俄罗斯的历史和自豪感将这片领土上的所有人团结在一起,这才是俄罗斯强大的源泉,而不是核导弹和大桶的石油”[18]。

  

(二)经济领域,强调“创新”、“多样化”,鼓励高新技术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格雷兹洛夫把“创新经济”作为“普京计划”的第二关键要素:

“发展有竞争力的经济。

我们不能满足于这样的论调,即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被局限于开采和输送能源的地位。

国家未来之出路在于走创新发展道路,为此,必须扶持科技,扩大对高新领域的投资,发展基础设施,激励中小企业。

”[19]俄罗斯中小型企业是当前发展最快的行业。

但是,这类企业72%以上集中在服务和贸易领域。

为改变行业失衡状况,俄政府决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推广型中小企业,计划设立350亿卢布的技术推广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总值超过2800亿卢布的直接投资基金。

与此同时,加大特区经济建设,把其作为俄罗斯经济的增长点,降低俄罗斯经济对世界能源价格的依赖,在2010年前把特区企业从当前的54家提高到500家。

  (三)进一步推进工业现代化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工业

  重组传统工业,加快产业调整,发展高新技术。

在原子能、船舶制造、能源、航空、航天、电子和信息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分别建立大型国家控股集团公司,建立国家科技中心。

集中资源进行大工程建设,增强俄罗斯在国际高科技市场的竞争力。

  (四)重点发展纳米技术,关注其军事应用意义

  俄政府早在2006年9月就通过了《2007~2010年纳米技术联邦发展纲要》。

2007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纳米技术的重要性,建议成立国家纳米技术集团,呼吁政府及议会全力以赴进行资金、组织、人力及法律支持[20]。

2007年6月21日,伊万诺夫在发展纳米技术政府会议上称:

“纳米技术在航空航天、高精度武器、卫星和地面通讯、导航以及安全系统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我们当前正站在纳米革命的门槛边,它的重要性可与苏联时期‘原子弹计划’、‘太空开发计划’给国防能力带来的影响相提并论”[21]。

一个月后俄国家纳米集团正式宣告成立。

2007年俄政府斥资1300亿卢布用于纳米技术发展,并宣布至2015年前将继续投资2000亿卢布支持纳米技术发展。

计划在未来15年内,在纳米技术基础上研制出对抗放射和生化武器的新式装备。

  (五)进行包括铁路、油气管道、港口、机场等传统设施在内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发展包括航天发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普京许诺,“在未来几年,我们要彻底改善能源领域、道路建设、基础设施的整体状况”[22]。

俄政府制定了《2030年前俄罗斯铁路发展战略》,计划在2030年前新建2万公里干线,铁路货运能力增加70%,客运能力增加30%,总投资在10万亿卢布以上。

2007年政府急剧增加对道路建设、城市和村镇安居项目的投资,道路建设资金达到了2000亿卢布。

  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改造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使其成为配备现代化的航空航天飞机的一类发射场,能起降最大降落重量达220吨的伊尔-76和图-154重型运输机,发射所有型号的运载火箭。

2007年俄实现了“格洛纳斯”导航定位系统对俄全境的覆盖,计划至2009年完成24颗星的部署实现对全球的覆盖;2007年7月,俄罗斯宣布斥巨资在太平洋堪察加半岛建设现代化的核潜艇基地。

  (六)国防现代化和建立强大军队

  普京认为,加强国防能力是“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全球挑战要求加强国家观念、提高管理效率。

俄罗斯支持多极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应有尊敬的位置,有能力保障领域安全,保护国民,使其免受任何威胁。

正因为如此,俄罗斯需要无可争议的进一步提高国防能力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

”实现军事大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是军队职业化,装备现代化和战略全球化。

保证俄罗斯军事力量在太空、海洋、陆地三大领域均有战略制高点。

根据2015年前国家装备计划,首先,计划投资5万亿卢布用于俄军装备的改造更新和升级换代;其次,重点发展太空武器,发展以“白杨-M”多弹头洲际导弹为代表的战略核突防力量,组建航天军,确保在外层空间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最后,加快发展以航母和战略核潜艇为代表的海上进攻力量。

  “普京计划”给俄罗斯带来稳定,也使俄国重返世界强国之林。

许多大型建设项目,比如“新伏尔加—顿河运河”、“国家第二次电气化”、“发展纳米工业”等其规模和力度可与苏联时期的工业化和宏大的军事工程相比,是苏联式的第二轮建设高潮。

普京认为,堪比美国的“罗斯福计划”。

  大规模的建设主要依靠集中国家资源、大力吸引私营投资(包括国际投资)的方式进行。

和政权亲近的私营投资集团均有所获。

比如波塔宁的“英特罗斯”投资集团负责索奇2014年冬奥会城市建设;科瓦利丘克家族的“俄罗斯银行”参与四大优先工程;普罗霍罗夫的“奥涅克西姆”财团投资国家纳米工程等等。

“普京计划”中的多数建设项目都是官僚集团、寡头财团、社会民众和国家发展均受益的“四赢”方案。

  毋庸置疑,“普京计划”使俄罗斯当前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得以持续发展。

在经济领域以权力控制为特点的资本集中趋势也愈来愈明显。

  高度的中央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使俄罗斯至今难以摒弃“粗放式”建设的历史痼疾。

庞大、低效的官僚执行体系为腐败提供了土壤。

  “普京计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独立以来所构建的以总统为核心的三权分立体制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现代政治体系如何在具有长期专制和集权文化传统的国土中生存仍是需要探寻的深远课题,西方民主能否解构权威文化,俄罗斯正在演绎独有的版本。

俄罗斯的发展推动世界大国力量格局的变化,关系亚太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中俄作为战略协作伙伴,在全球、地区以及双边关系层面都有着积极的合作,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俄罗斯的未来发展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责任编辑 常 玢)

注释:

[1]2007年10月1日,普京在“统一俄罗斯”党八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http:

//www.edinros.ru/news.html?

id=124221.

[2]2007年4月26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的讲话。

[3]全俄民意研究中心在俄境内46个地区、153个居民点的定期调查显示(每次采样人数1600人,统计误差不超过3.4%),2007年1月至10月,愿意继续选普京作为下届总统的选民比例在56%~65%之间。

9月至11月期间,这一比例固定在65%~66%之间。

10月1日,普京宣布领导“统一俄罗斯”党参加下届杜马选举一周内,普京的支持率增加了8%。

就是说,在普京确定不参加下届总统大选的前提下,仍然拥有超过70%的支持率。

[4]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