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931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推荐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2.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

皇帝御览

lO.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D.国家面临边疆危机

4.

右图是目前我国比较权威的一本罗马法研究专著。

在书中作者

有可能涉及到的论点是

A.《十二铜表法》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罗马人一律平等

C.罗马法蕴含了一些平等、公正的法律观念

D.罗马法完全服务于罗马帝国的统治需要

5.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6.《中国社会史》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以下最能说明上述论断的现象是

A.当时中国是东亚、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

B.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

C.当时中国生丝、茶叶、瓷器畅销世界各地

D.当时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

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8.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

9.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10.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

马克思说:

“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文明不会彼此隔绝,而是不断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

在这种碰撞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6世纪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

”这种碰撞开始时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冲击了东西方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B.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资本的原始积累

C.西欧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D.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2.“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得以“傲视全球”的直接原因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D.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13.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业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14.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

1780年为100;1812年一1815年为32;1860年为13。

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B.棉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15.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

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为3/5。

这组数据主要说明

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16.马克思认为“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

”“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主要是指垄断

A.排斥了企业竞争,干扰了经济秩序并使企业日益失去活力

B.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根本否定

C.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社会财富的寡头式占有

D.资本家开始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

17.下图体现了某国某资源消耗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推断能够成立的是

A.该图反映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该图反映出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资源的枯竭

C.该图体现出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新能源

D.该图反映出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新能源的要求

18.以下对图15的解读,正确的是

A.德国工业化进程始终缓慢B.列强侵略造成中国工业产值不断下降

C.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工业产值落后于德国D.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两国经济地位的逆转

19.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

“(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④

20.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这是基于

A.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B.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

C.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21.有学者说“(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从生产力角度看,文中的“历史性转变”是指

A.专制社会转向民主社会B.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C.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D.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

22.按照1787年宪法原则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做了8年两届总统(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四年)

后卸任,为美国民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弥补了宪法内涵上的空缺。

这种“总统轮着坐,

明年到你家”的文化

①源头在古代雅典文明中②近代英国是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的

③罗马法始终贯彻该精神④体现这种精神的古雅典法律文件是《贝壳放逐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

23.有学者指出,“发生在1688年的历史事件,并不仅仅是一场普通宫廷政变,而是一场改变了英语民族历史、改变了世界进程,甚至改变了一切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这主要是因为它

A.直接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结束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形成D.否定了君权神授,确定了“议会至上”

24.1894年,年迈的恩格斯在回顾欧洲1848年与1871年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结局时意味深长地指出: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恩格斯这个评价的基本视角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

B.阶级关系的特征和工人政党的成熟程度

C.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并实现了经济革命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尚无自己的理论体系

25.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10~12)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作者:

宋朝法国西班牙

B.类别:

文人画印象画立体派

C.艺术特点:

“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D.评价:

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26.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岁月。

下列说法能够佐证“辉煌”的是

A.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B.殖民帝国开始形成

C.责任内阁制初步确立

D.现代主义文学盛行

27.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28.“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29.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

“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

”下列事件最能佐证这一史观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

C.巴黎公社革命D.欧盟的建立

30.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

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

二、综合题(包括2小题,31题15分,32题25分,共40分)

31.(15分)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

……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

——摘自樊树志《国史精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

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

……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自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

……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

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

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

——摘编自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

(2分)

 

(2)材料一、二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4分)

 

(3)相较于材料一,法国启蒙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结合材料二予以简要说明。

(3分)

 

(4)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依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6分)

 

32.(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丹尼斯·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

……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值,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

……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

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

……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电量多11%,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刘靖北《关于苏共灭亡的思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分析有关英国工业革命原因。

(4分)

 

(2)概括材料二、三,英国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四与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10分)

 

(4)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实现工业化?

(5分)

 

1-5DDBCD6-10DADBB11-15BDABD

16-20DADDB21-25CBCAD26-30ABCBD

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根据题干与“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宰相为政府领袖”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明清。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题干观点相反。

2.【解析】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职责仅为“跪受笔录,上承下达”,无专断、决策等权力,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材料正反映了军机处的职能。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从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出现这种消费结构与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息息相关。

古代中国,是专制集权政治,许多生产服务于皇室、政府,用于军事、行政和奢侈享乐,选B。

4.罗马法的形成发展,体现了在法律执行中按律量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

《十二铜表法》是将风俗习惯成文化,并非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习惯;《查士丁尼法典》保护贵族统治,不可能规定罗马人一律平等;罗马法的发展完善经历了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转变的历程,不可能完全服务于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

5.【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第①项“自然经济已经瓦解”说法错误,近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瓦解;第④项“丝织业发展”在材料中未能明确体现。

本题选②③项,租佃关系在明代进一步发展,明中后期江南部分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6.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交易的情况,故A、C与材料不符。

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不正确

7.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

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依据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的选出正确答案。

8.解析:

从材料中“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等信息中可知是赞成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

故D错误。

9.【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是人类有分散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10.17世纪并未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①项说法错误的。

1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6世纪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和所学史实西班牙和葡萄牙确实是新航路的开辟者,但是他们把殖民掠夺而来的金银用于享乐,而没有用于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此题应该选择B。

12.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下两个世纪”是指18、19世纪。

这两个世纪英国“傲视全球”的“直接原因”是其“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其所以能确立这个地位,根源在工业革命。

13.【解析】从时间界定看应该是在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表格反映了英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说明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对外出口大量的机器和工业品。

14.【解析】题干中的棉布价格迅速下降是在1780-1860年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使用机器生产,物美价廉。

15.A项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与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并不是完全相同;B,C两项与题意不符合。

17.【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能源消耗量的变化发生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由此判断应该是煤的使用量的变化。

18.【解析】本题要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读图,直观地反映两次工业时期中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经济的落后,究其原因是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是落后腐朽地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时机;而德国工业产值在世界中的比重则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德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究其原因则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的发展。

19.【解析】注意题干限定的要求:

“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

而提供的选项中①②③都是经济领域的变化。

答案为D。

20.【解析】B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才使得英国可以提出自由贸易,降低关税。

当然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21.【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提干要求:

生产力角度。

A是从政治文明化角度分析,B是从社会形态演进角度分析,D是从开放程度分析。

只有C是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在18、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从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

根据材料中生产力角度,可知选择C项。

23.A项的表述不正确,《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议会权利,此后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导致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步确立。

B项只是对英国的影响,与题意不一致。

C项符合材料中“改变了世界进程”等要求。

D项“确定议会至上”是在1689年的《权利法案》之后,故选C。

25.解析:

考查基础知识,识图辨别能力。

图10画的是竹,中国文化人经常以竹喻人,是文人画;莫奈是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是《日出·印象》;毕加索是立体派代表人物。

26.【解析】从时间(1837-1901年)来看,此时的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而殖民帝国开始形成应该至少是在18世纪中后期,排除B。

责任内阁制初步确立是在1721年沃尔波尔担任首相开始,排除C。

D的产生时间也不符合,排除D。

正确选项为A.

27.【解析】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0.【解析】本题考察家谱的作用,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体现了家谱能够弥补正史等记载的缺陷。

本题选D项。

31.

(1)否定专制,倡导民主。

(2分)

(2)都兴起于封建时代末期,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性日益显现;商品经济都有显著发展,都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4分)

(3)①为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对民主社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政治构想。

③指出了走向民主社会的方法和途径。

(3分)

(4)政治:

法国封建统治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中国的封建统治相对稳,法国有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中国新阶级力量尚未形成。

(2分)经济: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充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

(2分)文化:

法国启蒙思想传播快,范围广;中国的新思想却未能传播开来。

(2分)

32.

(1)以立法促进发展(答圈地运动可得1分);以科技带动进步;(4分)

(2)城市化带动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答加速贫富分化也可得分);导致环境严重恶化。

(6分)

(3)同牺牲农民利益来推动工业化;走粗放发展的道路。

异①英国由资本家完成;苏联由政府完成。

②英国首先发展轻工业;苏联首先发展重工业。

③英国通过自由竞争而发展起来,苏联则依靠行政手段,忽视商品、市场、价值规律。

(10分)

(4)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②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立足本国实际,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发展新型产业。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