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362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docx

A9物理16学生版压强和浮力复习翟丽芸

源于名校,成就所托

压强和浮力

知识精要

一、压强

1.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

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

(物体所受压强的普适公式),式中p的单位是:

帕斯卡,简称:

帕,1Pa=1N/m2,压力F单位是:

N;受力面积S单位是:

m2

3.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

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4.压强单位Pa的认识: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4Pa。

它表示:

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

1.5×104N

5.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2)F不变,S↓(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

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10.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P0,即P0=1.013×105Pa

1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15.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6.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晴天时比阴天时气压_高_,冬天比夏天气压_高_。

17.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10m高的水柱,在1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m高。

再高,水是抽不上去的,除非加大压强。

二、浮力

1、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即:

F浮=F向上-F向下__。

3、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用公式可表示为F浮=G排液=ρ液gv排。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__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①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即:

__F浮=F向上-F向下__。

②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称得的重力。

即:

_F浮=G物-G浸_

③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即:

__F浮=G排液=ρ液gv排_

④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浮=G物,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6、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①如果F浮﹤G物,物体下沉;②如果F浮﹥G物,物体上浮;③如果F浮=G物,物体悬浮。

7、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叫浮体,对于浮体有F浮=G物,浮体公式:

ρ液gv排=ρ物gv物

8、浮力的应用:

应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若保持浮力不变而减小自身重力,或保持重力不变而增大排水体积。

(1)轮船:

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其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2)潜水艇:

是靠改变水舱中水的多少,即靠改变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3)气球和飞艇是通过充气、放气调整气囊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热身预习

1、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其中,所处位置如图4所示,且两液面相平。

下列措施中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       ()                   

A 可能是分别抽出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 一定是分别抽出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 可能是分别倒入了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D 一定是分别倒入了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2、如图所示,是一本物理教科书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500cm2,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

A、6PaB、60PaC、200PaD、600Pa

3、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4、用50N的水平力将重8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压在竖直的墙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是N,压强是Pa.

5、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长江水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长江水的密度(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对堤坝的压强,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了,加大了防汛的难度.

6、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

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

A.△F甲一定大于△F乙

B.△F甲可能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

D.△F甲可能小于△F乙

7、一块实心合金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4N,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6N,则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它的体积是m3,此合金的密度是kg/m3.

8、如图所示,一个不漏气的薄塑料袋平放在桌面上,一根饮料吸管插在袋口边缘,把袋口折几折后用胶带封住,使塑料袋口不漏气,把两块正方形的硬纸板相隔一定距离平放在塑料袋上,大纸板的边长是小纸板的两倍.在大纸板上放两个1元的硬币,在小纸板上放一个1元的硬币,然后用嘴慢慢向吸管吹气.则_______(选填“大”或“小”)纸板会首先被塑料袋“抬”起来;若要使两个硬纸板同时被举高,不改变纸板的大小,你的做法是.

9、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凸起的棱的作用是.

10、如图,是利用压强计测量某液体内部压强的四种不同情况:

(1)通过比较(a)(b)图可得出结论:

(2)通过比较(b)(c)(d)图可得出结论:

图19

精解名题

例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测力计悬挂着体积均为200厘米3的不同物体逐渐浸入到重力均为1牛的不同液体中,实验过程如图19所示,他们观察并记录了测力计的示数及量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密度(克/厘米3)

实验序号

测力计示数F1(牛)

测力计示数F2(牛)

F1-F2

(牛)

液体体积V1(厘米3)

液体体积V2(厘米3)

V2-V1

(厘米3)

1.0

1

5

4.5

0.5

100

150

50

2

5

4

1.0

100

200

100

3

5

3

2.0

100

300

200

4

5

0

5

100

300

200

1.2

5

1.8

1.2

0.6

125

175

50

6

1.8

0.6

1.2

125

225

100

7

1.8

0

1.8

125

275

150

在此实验中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F1-F2)、量筒中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V1)分别表明了。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③分析实验序号4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⑤要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需要运用公式   进行计算(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然后再归纳得出结论。

例2、如图1所示,一梯形截面容器重10N,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倒入4Kg水的高度是30cm。

(g=10N/Kg)

求:

(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

(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例3、质量为1.5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例4、2011年安徽春晚舞台上,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表演的《东方天鹅》将芭蕾舞的高雅、优美与杂技的高难度技巧揉为一体,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如图16所示是“天鹅”轻盈立在王子的肩上的情景,若女演员的质量为45千克,脚尖与男演员肩膀接触面积约为1×10-3米2,男演员的质量为65千克,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3.5×10-2米2。

求:

⑴女演员的重力。

⑵男演员对地面的压强。

⑶《东方天鹅》的成功背后凝结着演员们辛勤的汗水。

由于男演员要承受较大压强,肩上甚至出现了溃烂,但还是忍着伤痛进行排练。

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吗?

请说出一种方法。

 

例5.如图10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容器A中盛有0.1米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1.6千克的酒精。

(ρ酒精=0.8×103千克/米3)

①求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求容器B中酒精的高度h酒精。

③若要是使容器A和B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可在容器______倒入金属细颗粒(选填“A”或“B”);求倒入金属细颗粒的体积V金属。

 

巩固练习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

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Pc。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A、B中,盛液体的柱形容器相同,将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如图4所示。

可以确定小球取出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A.FA=FB,pA>pBB.FA

C.FAFB,pA>pB

3、体积为5×10-4米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牛;若它在水中静止不动,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14.7牛,则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为________牛;当它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增加时,它所受浮力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打捞沉船时,常先将金属浮箱注满水,沉入水底,再用钢绳将其固定在沉船上,然后向浮箱中压入气体排出浮箱内的水,这样浮箱就可上浮把沉船拉起。

某次打捞作业中,所用的浮箱边长为2m的正方体,自重2000N。

当浮箱上表面沉到距水面20m处时(g取10N/kg),

求:

(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浮箱受到水的浮力;

(3)当把浮箱内水全部排出,浮箱与沉船一起匀速上浮时,浮箱对沉船的拉力。

 

课堂总结

 

自我测试

1、一个密封的墨水瓶内装有一定量的墨水,若把它倒置,则墨水对瓶口盖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力增大 B.压强增大  C.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

2、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A一定为0.3NB可能为0.2NC一定为0.5ND可能为0.4N

3.打捞江底的沉船,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使沉船与水底淤泥尽量分离B.使用费力的机械把沉船拉起来

C.清除船体中的泥沙,使船变轻D.将浮筒与船绑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内的水

4、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  )。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一样大

5、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6、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7、一个充满氢气的玩具气球,松手后升上高空中,在气球上升过程中将不会产生的现象( )

A.气球体积变小  B.球内氢气压强减小

C.球外空气压强减小 D.气球最终将破裂

8、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确定

9、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现将它沿图示虚线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在水中,则()

A、大块下沉,小块上浮B、大块悬浮,小块上浮

C、两块都悬浮D、两块都下沉

10、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

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脚疼得越为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11.如图3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一定是()

A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B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C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D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12.一艘轮船由东海驶入长江,所受到浮力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该船在南京港卸下货物前后,船的吃水线深度减小0.2m,该船在水面附近的水平横截面积平均为4500m2,则卸下的货物的质量约为________t。

1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Ap甲

Bp甲m乙。

Cp甲>p乙;m甲>m乙。

Dp甲>p乙;m甲=m乙。

 

14.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正确的推理是()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15、小明带着一壶水和一把刀在公园里划船。

当小明不小心把刀掉进湖里去之后,湖面将会(选择“上升”“下降”“不变”),如果小明把壶里的水倒掉之后,湖面将会(选择“上升”“下降”“不变”)。

 

16、在盛满不同液体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8所示。

当小球静止时,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4牛和0.5牛,则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为牛,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后两空均选填:

“>”、“=”或“<”)

 

17、如图2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18,如图1为同一密封的小包袋装食品的两张照片,(a)图摄于海拔200米的地方,(b)图摄于海拔3200米的地方。

小包袋装食品袋内气体不变的是()

①质量②惯性

③密度④体积

A.①与②B.③与④

C.①与④D.②与③

19、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2米和0.4米,密度分别为4×103千克/米3和1×103千克/米3。

求:

(1)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3)若设想将正方体甲作竖直切割、正方体乙作水平切割,切下部分体积都为原来体积的1/2,如图13所示。

再分别将切下的部分置于对方的上表面,通过计算求出放置后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与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的比值。

 

20、如图10(a)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物体,甲是正方体,质量为0.5千克.乙是长方体,质量为0.5千克.求:

(1)甲的密度;

(2)甲对地面的压强;

(3)①若将乙物体平放在甲物体上,则甲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最大压强.

②若将乙物体平稳叠放在甲物体上,并使甲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最小,乙物体该如何放

置,请在图10(b)中甲物体上表面用阴影大致绘出受力面积.

 

创新三维学习法让您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