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6635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 凝 土 实 训 报 告副本.docx

混凝土实训报告副本

 

混凝土实训报告

 

实习班级:

材料108

指导教师:

孙咏梅

实习学生: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学院

二0一一年十一月

混凝土实训操作方案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是学生对混凝土的制作过程及设备有个初步了解,认识,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了解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

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掌握实际操作流程,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顶岗实习做好心理准备。

为自己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准备工作:

1.试模准备模具刷油插刀硬纸笔毛刷

2.工具铁铣(两把)塑膜板搅拌混凝土场地-塌落筒捣棒(上述工具用之前必须用水润湿)

目的:

防止工具吸水,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

三称料流程:

1.原料准备:

石子砂子水粉煤灰泵送剂

(把砂子中的石子挑出)

2.称料操作:

先称石子再称砂子其次水泥粉煤灰后泵送剂(石子砂子水泥粉煤灰轻搅慢伴)

目的:

搅拌均匀,防止灰尘,为加水拌料做好准备。

水分三次加:

便于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泌水性,黏聚性。

四塌落度实验:

一、混凝土由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而成。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性能。

由于它的内涵较为复杂,根据我国的现行标准规定,采用“坍落度”和“维脖稠度”来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

这里先进行“坍落度”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骨料粒径不大于40mm混凝土伴和物)。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标准坍落度筒和弹头型捣棒(图4—1)、铁锹、直尺、镘刀、磅称等。

三、实验步骤

1、按比例配出15Kg拌和材料,(如水泥:

1.9Kg; 砂:

4.2Kg;石:

7.7Kg; 水:

1.2Kg。

)将它们倒在拌板上并用铁锹拌匀,再将中间扒一凹洼,边加水边进行拌和,直至拌和均匀。

2、用湿布将拌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滑,并将筒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板上。

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置固定。

3、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之一。

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

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

每装一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渐向中心。

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

每层插捣时应捣至下层表面为止。

4、插捣完毕后卸下漏斗,将多余的拌和物用镘刀刮去,使之与筒顶面齐平,筒周围拌板上的杂物必须刮净、清除。

5、将坍落度筒小心平稳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离过程约5~10s内完成,将筒放在拌和物试体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试体最高点与筒的高度差(以mm为单位,读数精确至5mm),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如图4—2所示)。

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在150s内完成。

6、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试件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如第二次仍然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该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案。

7、测定坍落度后,观察拌和物的下述性质,并记录。

粘聚性:

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拌和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如果锥体逐步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石子离析,则为粘聚性不好的表现。

保水性:

当提起坍落度筒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拌和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保水性不好。

如无这种现象,则表明保水性良好。

注意细节:

注意时间速度要快慢了影响塌落度会凝结硬化

先测塌落度后装模(装模时垫上硬纸方便拆模标号)

五实验结束(打扫卫生)

1.把上述模具用清水清理刷洗干净

2.整理地面

3.收工

4.回去整理数据

六第五组成员:

李宏亮柳晓男刘学崔婷婷高丽娟

小组分工:

李宏亮负责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崔婷婷主要负责记录数据。

李宏亮高丽娟主要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称量

柳晓男刘学负责试验搅拌,工具洗刷,试块刷模

及塌落度检测等

 

混凝土试验一

设计要求: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

(普通C30,不掺外加剂,不加粉煤灰)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碎石

外加剂

材料型号

复合32.5

1级粉煤灰

中砂

粒径31.5

自来水

——

计算用量Kg/m3

7升

3.429

——

3.78

8.02

1.575

——

实际用量Kg/m3

7升

3.43

——

3.78

8.02

1.58

——

砂率

0.32

试验编号

831

成型日期

2011年12月11日

委托日期

2011年11月14日

设计强度等级

C30

龄期

28天

配合比

(质量比)

mw:

mc:

ms:

mg

0.46:

1:

1.104:

2.344

水泥品种

强度等级

P.c32.5R

水灰比

0.46

砂子

品种规格

中砂

水泥用量

3.43

石子

品种规格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掺合料

品种掺量

级粉煤灰

外加剂

品种掺量

——

坍落度

(mm)

170

试件规格

(mm)

100×100×100

养护条件

标养

试验项目

抗压强度

总结:

实际塌落度110mm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泌水性良好

改进方法:

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的用量。

教师意见:

混凝土试验二

设计要求: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

(普通混凝土C30,不加外加剂)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碎石

外加剂

材料型号

复合32.5

1级粉煤灰

中砂

粒径31.5

自来水

减水剂

计算用量Kg/m3

7升

2.8

0.31

3.72

8.605

1.365

——

实际用量Kg/m3

7升

2.8

0.31

3.7

8.6

1.365

——

砂率

0.30

试验编号

83A

成型日期

2011年12月13日

委托日期

2011年11月16日

设计强度等级

C30

龄期

28天

配合比

(质量比)

mw:

mf:

mc:

ms:

mg

0.44:

0.1:

1:

1.33:

3.09

水泥品种

强度等级

P.c32.5R

水灰比

0.44

砂子

品种规格

中砂

水泥用量

2.24

石子

品种规格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掺合料

品种掺量

级粉煤灰

外加剂

品种掺量

——

坍落度

(mm)

55——70mm

试件规格

(mm)

100×100×100

养护条件

标养

试验项目

抗压强度

总结:

实际塌落度50mm,凝土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泌水性良好,

改进方法:

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的用量。

教师意见:

混凝土实验三

设计要求: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

减水剂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碎石

外加剂

材料型号

复合32.5

1级粉煤灰

中砂

粒径31.5

自来水

减水剂

计算用量Kg/m3

7升

2.36

0.26

3.25

9.08

1.2

0.02

实际用量Kg/m3

7升

2.36

0.26

3.92

9.1

1.2

0.02

砂率

0.30

试验编号

83B

成型日期

2011年12月13日

委托日期

2011年11月16日

设计强度等级

C30

龄期

28天

配合比

(质量比)

mw:

mf:

mc:

ms:

mg

0.44:

0.1:

1:

1.641:

3.82

水泥品种

强度等级

P.c32.5R

水灰比

0.44

砂子

品种规格

中砂

水泥用量

2.36

石子

品种规格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掺合料

品种掺量

级粉煤灰

外加剂

品种掺量

减水剂0.75%

坍落度

(mm)

60mm

试件规格

(mm)

100×100×100

养护条件

标养

试验项目

抗压强度

总结:

实际塌落度80mm,该组混凝土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出现泌水现象

改进方法:

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

教师意见:

设计要求: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用量:

减水剂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碎石

外加剂

材料型号

复合32.5

1级粉煤灰

中砂

粒径31.5

自来水

减水剂

计算用量Kg/m3

7升

2.77

0.7

3.9

8.28

1.162

0.02

实际用量Kg/m3

7升

2.77

0.7

3.9

8.28

1.162

0.02

砂率

0.32

试验编号

83C

成型日期

2011年12月13日

委托日期

2011年11月16日

设计强度等级

C30

龄期

28天

配合比

(质量比)

mw:

mf:

mc:

ms:

mg

0.44:

0.1:

1:

1.641:

3.82

水泥品种

强度等级

P.c32.5R

水灰比

0.44

砂子

品种规格

中砂

水泥用量

2.36

石子

品种规格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掺合料

品种掺量

级粉煤灰

外加剂

品种掺量

减水剂0.1

坍落度

(mm)

60mm

试件规格

(mm)

100×100×100

养护条件

标养

试验项目

抗压强度

总结:

实际塌落度55mm,该组混凝土流动性良好,黏聚性良好,泌水性好。

改进方法:

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

教师意见:

 

混凝土检测一

试件

序号

破坏载荷

(KN)

试件长度

(mm)

试件宽度

(mm)

抗压强度

(MPa)

强度代表值(MPa)

1

178.2

100

100

16.9

16.9

2

214.6

100

100

20.4

20.4

3

176.2

100

100

16.7

16.7

结论

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

16.9

混凝土检测二

试件

序号

破坏载荷

(KN)

试件长度

(mm)

试件宽度

(mm)

抗压强度

(MPa)

强度代表值(MPa)

1

250.4

100

100

23.8

23.8

2

238.2

100

100

22.6

22.6

3

239.8

100

100

22.8

22.8

结论

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

23.1

混凝土检测三

试件

序号

破坏载荷

(KN)

试件长度

(mm)

试件宽度

(mm)

抗压强度

(MPa)

强度代表值(MPa)

1

256.2

100

100

24.3

24.3

2

268.4

100

100

25.5

25.5

3

243.0

100

100

23.1

23.1

结论

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

24.3

混凝土检测四

试件

序号

破坏载荷

(KN)

试件长度

(mm)

试件宽度

(mm)

抗压强度

(MPa)

强度代表值(MPa)

1

275.6

100

100

2

210.4

100

100

3

100

100

结论

28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级%

备注

 

实训总结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正所谓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的灵魂之所在,它的错误直接导致实验的成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配合比设计马虎不得,还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可塑性,易密性,保水性,及耐久性等综合性能。

操作原因:

在实际搅拌中,原料是否拌合充分,加水是否合理,水有没有外溢,工具是否清理干净是否达到润湿,搅拌时间是否适当。

原料:

原料称量是否准确,有无误差,塌落筒是否垂直提起,等都有直接原因。

原料取样时,砂石是否干燥,石子取样是否均匀。

发现:

混凝土密实性好,和易性好,表面易磨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结束语

首先感谢孙老师能给我们带来这次难得的实训机会,您是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我们这些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但却不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

让我们天天去丈量自己,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有处处学习的榜样。

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经过将近两周的实训与努力,我们在实训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问题和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的解决了。

以前对混凝土技术认识模糊不清,通过这次实训,我体会到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

以前只是明白理论,没有经过实践,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明确。

过这次实训的顺利完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训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项完整的事情,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要有耐心,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来充足自己,同时我也认识到,在对待一个新事物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完成一步之后再做下一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