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761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焊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方案.docx

《焊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焊接方案.docx

焊接方案

1.工程概况

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分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两大部,主要构件有钢柱、平台梁、平台柱、屋面梁、箱形檩条等钢结构构件(本方案未含管桁架),板材厚最薄为8㎜,最厚为50㎜,全部为工厂制作构件,且以重型构件为主,构件材质以Q345B为主,钢管柱材质为Q390B。

工厂制作主焊缝皆采用埋弧自动焊进行焊接,筋板零件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工地现场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

除施工图注明外所有对接焊缝均为全熔透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

角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外观质量为一级,质量检查标准为《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中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本工程焊接量大,焊缝质量要求高,且Q390B钢板的焊接,对我公司而言,还是一项新工艺,在任务重和工期紧的情况下,为使焊接工程顺利进行,保证焊接质量,要求加强焊接管理工作,加大对焊工的培训,控制好焊接的工艺流程。

2.焊前准备工作

2.1焊工培训

凡参加工程的焊工,均应进行焊工的培训和考试,培训的重点是中厚板焊接和钢管全位置焊接,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焊接材质为Q345B和Q390B。

焊工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施焊,并只能焊接与自己所取得的合格证位置相同的焊缝。

2.3焊接施工技术交底

施焊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和焊接施工方案制定的焊接方法、工艺、质量、质量控制点、工艺纪律,对持证上岗焊工及有关工种人员进行焊接施工技术交底,焊缝在完成焊接工作后,应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钢印交检。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以保证焊接质量全过程的形成。

2.4焊接质量检测人员持证上岗

(1)焊缝外观质量检查,由专检质量员检查,且须持证上岗。

(2)无损检测人员,须持证上岗,严格执法。

3.焊接方法与设备

3.1制造厂采用埋弧自动焊方法,进行钢管柱和焊接H型钢钢梁主焊缝的焊接及板材拼接接头的焊接。

设备选用Mz-1250型埋弧自动焊机。

3.2制造厂其它与钢管柱、管桁架、钢梁相关构件焊缝,采用半自动CO2焊和手工电弧焊方法进行焊接。

设备选用NCB-400型CO2焊机和ZX7-400型逆变式直流弧焊机。

3.3安装现场采用手工电弧焊方法或半自动CO2焊的方法,进行安装焊缝的焊接。

设备选用ZXT-400型逆变式直流弧焊机。

4焊接材料及要求

4.1焊接材料选择见下表

焊接材料选择表7.3.1

序号

焊件材质

焊接材料

焊接方法

备注

1

Q345BQ390B

焊丝H10Mn2、焊剂431

埋弧自动焊

直径φ4.0㎜

2

Q345BQ390B

焊丝H08Mn2Si

CO2气体保护焊

直径φ1.2㎜

3

Q345BQ390B

E5016

手工电弧焊

直径φ3.2㎜、φ4.0㎜

4.2对焊接材料的要求

(1)焊丝、焊剂、焊条必须具备质量证明书,且应符合有关标准。

(2)焊前,焊条E5016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烘干时间1.5-2小时,然后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100-150℃。

(3)焊剂431使用前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00-250°C,烘干时间为1.5-2小时。

(4)焊丝使用前,应进行除油除锈处理。

4.3焊接接头及坡口型式

4.3.1钢管柱纵环缝为对接接头,对接焊缝采用不对称X型坡口。

如图4—1所示

图4-1a不对称X型坡口图4-1bV型坡口

4.3.2焊接H型钢梁四条焊缝为T型接头组合焊缝或角焊缝,采用K型坡口。

如图4—2所示。

4.3.3现场钢管柱组装焊缝为对接接头,对接焊焊缝采用单边V型坡口。

如图4—3所示

图4-2K型坡口图4-3单边V型坡口

5焊接

5.1埋弧自动焊

埋弧自动焊主要用于制造厂,焊接钢管柱纵环缝、钢梁主焊缝及板材拼接焊缝。

(1)焊前准备

a.焊接设备确认,检查埋弧自动焊机的焊接电源、控制箱、焊车是否完好,电源线、控制线、地线紧固牢靠,焊车轨道平直,铺置稳固。

b.转胎确认。

检查转胎传动系统是否正常,焊车工作台应能满足环缝焊接需要。

c.船型胎架确认。

检查胎架是否牢固可靠,焊车行走工作台是否正常。

d.焊接材料确认。

焊丝、焊剂牌号须符合工艺要求,焊丝应保持干净,焊剂应按规定达到烘干条件。

e.焊缝清理。

所焊焊缝及其两侧5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不得存在油、锈、水、泥土等污物。

f.装配引、熄弧板。

钢管柱纵缝、钢梁主焊缝、板材拼接焊缝,焊前须在焊缝两端装配引、熄弧板。

引、熄弧板厚度、组对形式、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焊接

a.钢管柱的纵缝置于平焊位置,进行内外焊缝焊接;钢管柱及管桁架的环缝,在转胎平焊位置,进行焊接。

b.钢梁的主焊缝在船型胎架上进行焊接。

c.焊接规范参数

焊接规范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直径、焊丝干伸长度等,依据板材厚度、坡口形式、钝边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焊接规范参数。

具体焊接规范参数,待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确定。

(3)焊后清理检查

a.焊完后,须将焊缝表面熔渣清理干净。

b.焊完后,应及时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发现表面缺陷须进行处理。

5.2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主要用于安装现场及制造厂部分构件焊缝的焊接。

(1)焊前准备

a.焊接设备确认。

检查焊机是否完好,一次线、二次线、地线接触良好,极性正确。

b.焊条确认。

所用焊条应达到烘干条件,型号符合施工方案焊接工艺要求,且应作到焊条存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c.焊缝清理。

所焊焊缝及其两侧5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不得存在油、锈、水、泥土等污物。

(2)焊接

a.引弧、熄弧。

引弧、熄弧应在坡口内,不得在坡口外母材金属表面引、熄弧。

b.打底层焊接。

打底层(第一层)的焊接,宜采用稍小直径焊条进行焊接,且应控制焊缝金属现金侧及接头的焊接质量。

c.多层多道焊。

采取多层多道焊接方式,进行安装现场钢管柱组对环缝的焊接。

d.层层打渣。

每一层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层间渣。

e.连续焊接。

安装现场钢管柱组对环缝一旦开始焊接,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允许中途中断焊接。

若遇特殊情况,焊前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C。

f.焊接规范参数。

焊接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及焊条直径等。

待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确定。

g.焊接操作过程中,时刻观察金属熔池形状和大小,以调节焊接操作三个动作。

(3)焊后清理检查

a.手动电弧焊焊完后,及时清除溶渣和金属飞溅。

b.焊完后,应及时对焊缝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表面缺陷要进行处理。

5.3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主要用于制造厂平焊或平角焊焊缝的焊接。

(1)焊前准备

a.焊接设备确认。

检查焊接电源、送丝机构、焊枪等是否完好。

b.焊丝确认。

焊丝牌号、直径是否正常,焊丝盘装好焊丝送到位。

c.CO2气体瓶。

CO2气体瓶到位并装上减压表及流量计,调节至所需流量。

d.焊缝清理。

所焊焊缝及两侧20毫米范围内,应清理干净不得存在油锈和油漆等污垢。

(2)焊接

a.引熄弧、引弧熄弧应在坡口内,不得损伤母材金属表面。

b.防风、焊接作业区域应设置防风屏,避免风的危害。

c.平焊及平角焊位置。

若无特殊装备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平焊及平角焊位置进行焊接。

d.焊接操作。

焊工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金属熔池形状与大小,及时调整焊枪运行与停顿动作。

e.焊接过程中,注意随时清理焊枪导电咀上的金属飞溅,防止焊丝堵塞输送中断。

f.CO2气体保护焊焊接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直径、焊丝干伸出长度等,待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确定。

5.4焊缝返修

(1)焊缝外观质量及外形尺寸,若发现存在超标缺陷,应及时采用碳弧气刨或电动砂轮将缺陷清除掉,采用手工电弧焊方法进行焊接。

(2)经超声波检测的焊缝超标缺陷,应及时采用碳弧气刨或电动砂轮将缺陷清除干净,用手工电弧焊方法进行焊接。

(3)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若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4)若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会同有关人员)查明原因,订出返修工艺后方可处理。

5.5碳弧气刨工艺

碳弧气刨是清理焊根,排除未焊透、气孔、夹渣等根部缺陷的一种有效方法。

要求焊透的焊缝,均要采用碳弧气刨工艺。

(1)气刨设备;

选用功率较大的直流弧焊机(26千瓦)和配备一台空气压缩机。

(2)气刨材料

碳弧气刨专用碳精棒,规格为ф6~ф10×355。

(3)规范参数;

气刨过程中,规范参数常因所需刨槽的形状尺寸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时调。

整。

下面提供的数据,供参考选择:

<1>.气刨电流:

320A~400A。

<2>.气刨弧长:

1~3㎜。

<3>.碳棒伸出长度:

80×100㎜。

<4>.气刨速度:

10㎜/秒~18㎜/秒。

<5>压缩空气压力:

5~6㎏/平方厘米

(4)气刨操作技术要点

<1>.避免“顶碳”,刨削速度不能过快或碳棒下进过猛。

<2>.减少“粘渣”,刨削速度不能过慢或倾斜角过小。

<3>.控制槽的形状尺寸,碳棒运动时,左右、上下的波动尽量小一些,保持均匀性。

<4>.防止刨偏,以焊逢间距为准线,做为刨削的指引路线。

(5)气刨质量

气刨以清理焊根,排除根部缺陷为目的,刨槽的深度、宽度以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得损伤坡口外表面,应在坡口内或焊根上引燃碳弧和熄灭碳弧。

气刨的质量按《焊接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检查。

(6)气刨后清理:

气刨完后,要及时把残留在刨槽上及两侧的熔渣清除干净,对于刨槽的尺寸及形状不合适部位,采用手砂轮砂磨至符合要求,若在清理时,发现根部缺陷,要及时处理。

5.6焊接质量标准

5.6.1焊接质量标准

5.6.1.1外观质量标准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

5.6.1.2内部质量标准

除施工图中注明外所有对接焊缝均为全熔透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角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外观质量为一级。

5.6.2定位焊质量标准

立、横、角焊缝的定位焊质量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焊缝质量要求编制。

<1>.焊缝金属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2>.焊缝金属与母材过度区域咬肉深度不大于0.5㎜,连续长度不大于总长10%。

<3>.焊接区域不允许有金属飞溅和电弧檫伤现象。

<4>.焊缝金属不宜高出坡口,其厚度宜是坡口深度的2/3。

<5>.定位焊应分布均匀,立焊定位长度为80~100㎜,但不得小于80㎜。

间距为300~400㎜,但不得大于400㎜。

横焊缝定位焊长度300~500㎜,不得小于300㎜,间距不得大于1000㎜。

<6>.若定位焊处发现缺陷应及时清除掉,重新焊接。

5.6.3碳弧气刨清根质量标准

采用碳弧气刨清根是减少或排除缺陷保证焊缝内部质量的一种有效工艺措施,除特殊情况外,其碳弧气刨的深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a.刨槽不得有“顶碳”“粘渣”缺陷。

b.槽内应光滑、深度宽度均匀,深浅之差不得超过3㎜,宽窄之差不得小于3㎜。

c.刨槽中心线应于颃缝中心线重合,最大偏差不应超过2㎜。

d.刨槽不直度允许偏差:

立焊缝≦3㎜,横焊缝≦4㎜。

e.刨槽1米内产生S型弯曲时,不允许偏差≦3㎜。

f.槽的宽度以碳棒直径+2~+3㎜为宜。

j.刨槽内应无夹层、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根缺陷,若发现要及时除掉。

5.6.4除锈、清渣质量要求

(1)焊前除锈

<1>.坡口及其两侧50㎜范围内,不允许存在氧化铁、熔渣、油、水、泥土及其它危害质量的杂子。

<2>.采用砂轮打磨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但不得损坏坡口形式,母材损伤厚度不得大于0.2㎜。

<3>.凡属除锈部位,经打磨应呈现金属光泽。

(2)层间夹渣处理

<1>.焊接过程中,层间和道间不允许存在熔渣、金属飞溅物及其它杂子。

<2>.若发现焊缝存在缺陷,应及时清除。

(3)焊后清理

<1>.焊后必须将残留在焊缝或附近的熔渣、飞溅物清除干净。

<2>.若发现焊缝表面成型不良,用砂轮修磨时,不得出现阶梯现象,应圆滑过度,损伤母材厚度不得大于0.2mm。

5.7探伤工艺

5.7.1探伤方法及标准

(1)采用超声波探伤方法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2)超声波探伤执行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5.7.2操作者

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持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超声波Ⅲ级,Ⅱ级资格证。

报告必须由持证人签发。

5.7.3探伤仪器与试块

(1)探伤仪用一台CTS-3600型和三台CTS-22型(经重庆市超声波探伤计量站检定发证),仪器和探头符合JG/T3034.1-1996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2)试块采用CSK-1C.RBJ-1型试块,用于测定探头仪器组合性能,调节时基线,制作距离—波幅(db)曲线。

5.7.4操作

(1)探伤时间的选择:

探伤时间必须选择在焊后24小时。

(2)探伤表面要求:

在探头移动表面区域内,无影响探伤的飞溅,锈蚀及其它污物。

表面应平整,必要时应打磨出金属光泽,以保证良好的声学接触,便于探头扫查。

5.7.5超声波探伤工艺流程:

 

6.焊接管理

本工程焊接量非常大,焊缝质量要求非常高,面临的各种困难较多。

为此,就需要我们加强焊接的各项管理工作。

焊接的质量,焊接的进度,将直接影响制作、安装的质量和进度。

为创优质工程,特编制以下各种管理制度。

6.1焊缝返修管理

6.1.1焊接接头,经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验,凡属于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返修,使之达到验收标准。

6.1.2返修前,应对不合格的焊缝进行质量分析,查明缺陷产生原因,拟订返修措施并经焊接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返修。

6.1.3返修工作应由具备焊工合格证者承担,并应遵守返修工艺,不得随意处理。

6.1.4焊接接头表面缺陷允许修磨,但缺陷清除后修磨处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

6.1.5缺陷修磨后,应进行外观检查,但其中的裂纹性缺陷修磨后,还应进行表面探伤检查。

6.1.6修磨后的表面要光滑平整,均匀过度母材与焊缝余高量之间不得出现阶梯现象。

6.1.7缺陷的消除,可采用碳弧气刨或角向砂轮进行。

6.1.8返修部位的刨削技术质量要求如下:

<1>.刨削长度应不小于80mm。

<2>.坡度应在1/4(约14度13分)以下。

<3>.槽的形状为u形,两端应均匀过度。

<4>.两返修部位间距应大于100㎜,否则应通长刨削。

<5>.缺陷的挖补深度应在厚度的2/3以内,如果挖补到厚度的2/3处还残留缺陷时,应在该状态下进行焊接,然后在另一侧再次挖补缺陷。

<6>.槽内不允许存在顶碳、渗铜缺陷,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阶梯现象。

<7>.若该焊缝焊前已预热,返修时的预热温度应适当提高。

预热范围距修补部位周边应不小于150㎜。

<8>.二次刨削时,应将焊缝返修部分和最初焊接部分完全清除。

6.1.9在无技术措施的情况下,不得进行下一次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部位一般不应超过两次。

经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部位如再进行返修,需经技术总负责人的批准,返修部位应按原探伤方法进行复查,无超标缺陷为合格。

6.1.10返修后,应将返修次数、部位和返修情况记入技术资料。

6.2焊接材料管理

6.2.1焊接材料是焊接结构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焊接结构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焊接材料的管理。

本规定是对本工程在制造厂和现场使用、保管材料的特殊要求。

6.2.2制造厂、现场应具备材料库房,并符合以下条件:

<1>.库房应是防雨的建筑,室温应保持在10度以上,相对温度应小于60%。

<2>.库房应配备高温烘烤箱和焊条保温筒。

<3>.库房内应安置焊条存放架及配备温度计和台秤。

6.2.3焊接材料库房应选派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焊工负责,工作内容包括:

<1>.焊条的验收入库、登记、保管。

<2>.焊条的烘烤、保温。

<3>.焊条的发放、回收等。

6.2.4保管、发放、回收

<1>.凡属于本工程所用的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说明书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人库。

<2>.所有焊接材料应按批号、牌号、规格及日期分类存放保管,并建立台帐。

<3>.焊条应存放在货架上,其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00㎜,距墙壁不应小于300㎜。

<4>.焊条的发放一律采用限额的办法,同时做好限额发放登记。

<5>.焊条回收后,应按其批号、牌号、规格及日期分类储存并填写回收记录。

<6>.低氢焊条一次发放量及回收时间如下

温度%

一次发放量㎏

回收时间h

<80

≦8

5

80~90

≦4

3

>90

≦2

1

6.2.5焊条烘焙。

<1>.焊条应按产品说明书和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烘焙、保温。

<2>.烘焙焊条时,焊条应铺放成层状,每层焊条不能太厚。

<3>.烘干的焊条应存放在保温箱内保温,其温度为100℃~150℃

<4>.烘焙焊条时,禁止将焊条突然地放进高温箱内或从箱内突然取出。

<5>.焊条烘焙温度及时间如下:

焊条类型

烘焙温度

烘焙时间

保温温度

低氢类焊条

350℃~400℃

2~2.5小时

100℃~150℃

<6>.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放置超过4小时应重新烘焙,但其重复烘焙的次数不应超过2次

<7>.焊条的烘焙应做好原始记录。

<8>.对于受潮、药皮破裂、变质的焊条不得进行烘焙使用。

6.2.6焊条的领用。

<1>.焊工应规定的限额数量领取焊条,领取前须进行核对,确认所需焊条的型号、规格及其质量是否符合焊接工艺规定。

<2>.焊工领取的焊条应放在焊条保温筒内,施工中随用随取,不得任意存放。

<3>.当天领用的焊条如有剩余,必须当天退回焊接材料库,以统一处理。

6.3焊接设备管理

6.3.1焊接设备是制做安装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为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转,使之安装顺利进行,结合现场施工的具体条件,特制定本规定。

6.3.2制作和安装区域应设电焊机房,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防雨水,而且通风良好的特点。

<2>.应有硬实的地面。

<3>.应备有防火器材

6.3.3焊机房应委派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焊工和电工负责。

其工作内容包括

<1>.电焊机的启动、停止及维护保管。

<2>.焊接电流的调节。

<3>.电焊机一、二次线的布置、检查。

6.3.4电焊机的保管、维护。

<1>.电焊机应摆放整齐,其间距不小于500㎜。

<2>.每台电焊机应编号、挂牌。

<3>.焊机的底部应用绝缘材料垫上,并将滚轮塞牢,以免滑动。

<4>.焊机的一次线应由电工进行,要求接头牢固,绝缘性好。

<5>.每台焊机应接上零线,以免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6>.焊机的二次线要接牢固,并按一定的走向架设整齐,避免机械损伤和烧坏。

<7>.经常对焊机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断开电路,采取措施。

<8>.拉开闸刀开关时,应戴好干燥手套,头部偏斜一点,以免推拉闸刀时遭受电弧的烧伤。

6.3.5焊接电流的调节

<1>.根据操作者的需要,应及时准确地将焊接电流调节到合适的程度。

<2>.调节电流时,应本着慢慢增加和减少的原则,不得急剧的增加和减少。

<3>.若需要粗调节,应在断开电路后进行,以防止损伤焊机。

<4>.为使之准确的达到调节电流的目的,宜在刻度盘表面做上不同的焊接位置所需的焊接电流大小的标记。

6.4氧气瓶管理

6.4.1氧气瓶是易燃易爆物品,为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证工程顺利地进行,在高炉壳制造厂和安装现场,必须加强对氧气瓶的管理工作。

6.4.2结合高炉壳制造厂和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应设置氧气瓶房,且要符合以下条件:

<1>.是单层、轻质层顶的耐火建筑。

<2>.地面应以土质为宜,不得铺盖金属板。

<3>.氧气瓶房应距易燃易爆品和明火10米以上。

<4>.房内或附近应配备防火和防炸装置。

<5>.房内不得存放其它物质。

6.4.3氧气瓶的管理、使用。

<1>.氧气瓶应放置牢靠整齐,直立(或倾斜)放置时,应有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以防止倾倒。

<2>.氧气瓶上应有两个防震胶圈和一个安全帽,搬运或移动时,禁止剧烈撞碰。

<3>.有氧气瓶无氧气瓶要分开存放,避免混乱。

<4>.氧气输出胶管挂置在墙壁上,避免混乱及机械损伤。

<5>.每个氧气表和氧气输出胶管尽可能统一编号,挂牌以便识别更换。

<6>.氧气表应完好无缺,经常检查高压、低压表是否工作正常,若发现失灵现象,要及时修理更换。

<7>.安装氧气表时,应站在氧气瓶的侧面,以免气流射伤,要缓慢地打开阀门,将瓶嘴的灰尘和金属物吹掉。

<8>.氧气表和氧气胶管接头要旋紧,不得有松动和漏气现象。

<9>.操作者绝对不能用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和工具等去接触氧气瓶及附件。

<10>.氧气瓶嘴处,若有冻结现象气体流量不均匀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和用红铁块烘烤,以免氧气瓶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6.4.4氧气瓶房应选派责任心强且有一定安全技术操作水平的焊工负责,其工作内容包括:

<1>.负责看管氧气瓶,监督、检查安全情况,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2>及时更换氧气瓶以满足操作者的需要。

设备材料工具表

序号

名称

型号或规格

单位

数量

1

埋弧焊机

MZ-1250

8

2

CO2气体保护焊机

NBC-400

30

3

直流弧焊机

ZX7—400

30

4

焊条保温筒

TRB—2.5(背包式)

60

5

电缆快速接头

KJ-2(50m㎡)

45

6

大功率碳弧气刨枪

84—4(800A)

11

7

空气压缩机

6mз/分~9mз/分

3

8

轻便气动打渣机

CZ-2

10

9

手工去渣锤

ZC-1(防震)

20

10

角向磨光机

电动

11

焊缝多用量规

5

12

气割质量标准样板

144×60×5

20

13

头盔式组合电焊面罩

WZ84-1

68

14

双防电焊护目镜片

WZ79

100

序号

名称

型号或规格

单位

数量

15

焊钳

500A

200

16

焊缝放大镜

5倍

5

17

钢卷尺

3米

10

18

温度计

0~500℃

2

19

温度计

0~200℃

2

20

风速表

1

21

台秤

TGJ—100

2

22

无线电通话机

K840型

3

23

毛刷

100

24

原盘钢丝刷

200

25

钢字码

英文字母(字高8)

5

26

钢号码

(数字)

5

27

手榔头

1磅半

5

28

工具包

68

29

防尘帽

85

30

平光眼镜

68

31

电焊手套

200

32

电焊脚套

33

电焊白玻璃

2×50×107

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