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823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长乐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二历史(文科)试卷

命题内容: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西汉宣帝年间曾发生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说: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

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D.民主科学

3.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4.下图是《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那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专制皇权的加强

5.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

这些做法有助于()

A.改造传统儒学B.宣扬社会教化

C.打击豪强地主D.选拔实用人才

6.《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挑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段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材料反映了当时()

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

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

7.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该刻石为李斯所书,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书体是()

A.篆体B.楷书C.行书D.草书

8.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9.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

“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

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

”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10.—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笫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1.“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枰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1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广为接受

13.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1909年,欣然接受了淸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严复转而认可清朝统治B.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传播受挫

C.严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近代知识分子思想新旧杂陈

14.赫胥黎原著《天演论》的本意是:

生物学意义上的“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只适用于“生物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

“生物界”没有道德标准,而人类有着相亲相爱、互助互敬的本性,其发展模式必然不同于“生物界”。

但严复却在译著里公然宣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

严复的做法实质上反映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B.严复企图以进化论观点来宣传维新思想

C.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

”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改良主义

16.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17.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B.“创立民国”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为公”

18.“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19近年来,民族品牌361度异军突起,下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国科技一度落后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新中国成立仅20年,“两弹一星”就为我国科技的再度起飞奠定了基础

④“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的科学发展观加快了我国科技和经济再度起飞的进程

A.③④B.②④

C.①②D.①③

20.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

周恩来闻之,讲话指出: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

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

”周恩来的这些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1.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2.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最核心的观点是()

A.信仰得救B.《圣经》代表的是人的理性

C.宗教从属于国家D.反对赎罪

2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了查理一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些做法最符合()

A.伏尔泰的观点B.卢梭的主张

C.康德的理论D.孟德斯鸠的思想

24.18世纪一位著名启蒙思想家说: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树立人的权威B.肯定人的价值

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

25.彼特拉克说: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以上观点反映了 ()

A.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B.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6.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

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D.李四光地质力学

27.列宁评价近代某位科学家时说:

“(他)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他评价的应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B.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

C.英国科学家牛顿D.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29.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30.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

“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

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

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B.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力式D.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题(3题共40分)

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材料二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

“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竞成了牧羊人”。

而且声誉日增。

他编造了一套神话,骗取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妇女,使她还以为蒙受天使的垂爱。

但神父好计败露,成了过街老鼠。

——《十日谈——第四天,天使出丑》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

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4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指出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4分)

(3)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3分)

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在摆脱了思想的束缚之后,意大利人把自己的精力转向外部世界的发现。

他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无数的问题和奥秘促使他们去研究和观察周围的事物,甚至不少君主在建筑他们的宫室时,营造了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和动物的花园,这包含有观察的目的,推动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发展。

近代科学产生的又一条件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深刻变革,在这种经济上的进步之后,相继而来的是技术和科学的进步,例如,远洋贸易引起了对造船技术、仪器制造技术的需求,用于导航的天文学也更加受到重视;生产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并促使人们研究力学问题;而采矿冶金业的兴起则对地学和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世界近代前期科技》

材料二深重的民族危机,衰弱的民力国力,这一切使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难以从容。

强烈的忧患意识,解救民族危难的急躁情绪,使新文化运动的巨子们不可避免地带着对其持有的种种指责:

浮躁、肤浅、急功近利,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巨人”的水平和层次,影响了运动的深度和广度。

其活动只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通过办报创刊,向国人传播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

而在广大的文化科学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则无声无息,一片沉寂。

因此,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科学文化领域的推动力度远不能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摘编自李靖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科学勃兴的有利条件。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文化运动没有带动科学全面发展的原因。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科学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分)

33.(12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

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

同时,民主与科学从此也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

——《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

(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4分)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思想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长乐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二历史(文科)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5CCBCB6-10DADDD11-15DCDBC16-20CABBC21-25BABCB

26-30ADCCB

二、材料题(3题共40分)

答案31(15分)

(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

(4分)

(2)相似之处: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都抨击教会。

(2分)

背景:

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2分)

(3)思想:

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

(2分)

历史影响:

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2分)

(4)萌芽阶段:

强调人的价值;发展阶段:

主张发展个性;成熟阶段:

构建理想社会(3分)

32.(13分)

(1)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科学理性精神的复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学勃兴提供了物质保障;新航路的开辟和远洋贸易引起了对科技的需求和对近代科学的重视。

(6分)

(2)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力国力衰弱,缺乏科学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淡薄,缺乏科学发展的基础;新文化的知识分子急功近利,而且新文化发展时间短暂,缺乏积淀。

(4分)

(3)科学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优越的社会条件对科学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利的环境会抑制科学的进步。

(3分,酌情给分)

33.(12分)

(1)宗旨:

为统治阶级服务(或为国君提供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

(2分)

(2)儒学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不断吸收新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

(4分)

(3)变化:

由儒家思想变为民主和科学。

(2分)

(4)社会政治的需要;社会经济的推动;思想的交流、融合和创新。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