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915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docx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

课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册]

1.下列物质:

①氢氟酸;②浓H2SO4;③烧碱溶液;④Na2CO3固体;⑤氧化钙;⑥浓HNO3。

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  )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⑤D.全部

解析:

选C。

SiO2不溶于除HF之外的任何酸,因此SiO2与浓H2SO4、浓HNO3不反应。

2.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Si3N4

B.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

C.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

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的个数之比为1∶2

解析:

选D。

二氧化硅晶体中,一个硅原子可形成4个硅氧单键,故硅原子和硅氧单键的个数之比为1∶4,故D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硅酸(H2SiO3)的酸性比碳酸强

B.陶瓷、玻璃、水泥容器都能贮存氢氟酸

C.石灰抹墙、水泥砌墙的硬化过程原理相同

D.玻璃窑中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解析:

选D。

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反应:

Na2CO3+SiO2

Na2SiO3+CO2↑,但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上述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CO2不断逸出,而促使了反应向右进行;玻璃、陶瓷、水泥中均含有SiO2,会与氢氟酸反应;石灰抺墙的硬化过程是因为发生了反应CO2+Ca(OH)2===CaCO3↓+H2O,而水泥砌墙是水泥与水作用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凝固变硬。

4.下列有关硅及硅酸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

B.反应①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应②Na2CO3+SiO2

Na2SiO3+CO2↑,两反应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都能发生

C.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泥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D.祖母绿的主要成分为Be3Al2Si6O18,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3BeO·Al2O3·6SiO2

解析:

选D。

A项,硅酸钠溶液本身是一种黏合剂,易造成磨口玻璃塞与瓶口粘结;B项,两反应条件不同,反应①是在溶液中进行,强酸可以制弱酸,而高温条件下,CO2是气体,逸出反应体系,能促使反应发生;C项,石英玻璃的成分为SiO2,SiO2是氧化物不是盐;D项正确。

5.硅烷(SiH4)在空气中易自燃或爆炸,可作橡胶等产品的偶联剂,硅烷的制备方法为Mg2Si+4HCl===2MgCl2+SiH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硅烷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硅烷自燃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iH4

C.硅烷自燃产生SiO2和H2O

D.制备硅烷时应隔绝氧气

解析:

选B。

硅烷自燃反应中的氧化剂是O2,B错误。

6.青石棉(cro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Na2O·3FeO·Fe2O3·8SiO2·H2O

C.1mol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8.5L2mol·L-1HNO3溶液

D.1mol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7L2mol·L-1HF溶液

解析:

选B。

青石棉既不能燃烧,也不溶于水;将Na2Fe5Si8O22(OH)2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即为Na2O·3FeO·Fe2O3·8SiO2·H2O,其中的Na2O、FeO、Fe2O3、SiO2均能与氢氟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而Na2O、Fe2O3可与硝酸发生复分解反应,FeO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FeO+10HNO3===3Fe(NO3)3+NO↑+5H2O,SiO2与硝酸不反应,根据1mol青石棉中各氧化物与HF、HNO3反应的情况及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可判断C、D错误。

7.寿山石主要成分为叶蜡石,叶蜡石组成为Al2O3·4SiO2·H2O,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寿山石雕刻作品要避免与酸、碱接触

B.寿山石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含有不同形态的金属氧化物

C.潮湿的空气可能导致寿山石作品表面溶解变质

D.置于干燥空气中可能会导致寿山石作品脱水变质

解析:

选C。

根据寿山石的主要成分,可知其能与酸或碱发生反应,A对;寿山石中含有不同形态的Al2O3,造成其色彩丰富,B对;其中的氧化物Al2O3和SiO2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不会溶解变质,C错;久置于干燥空气中,会造成其中的结晶水失去而变质,D对。

8.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B.SiO2和Si都是光导纤维材料

C.在硅胶中加入CoCl2可显示硅胶吸水是否失效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选C。

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为与酸和碱反应均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iO2与HF反应得到的SiF4不属于盐类,A项错误;SiO2是光导纤维材料,Si为半导体材料,B项错误;CoCl2在吸水和失水状态下显示不同的颜色,C项正确;制取Si的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9.在含2molNaOH、1molNa2SiO3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关于沉淀质量(m)与盐酸体积(V)之间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解析:

选C。

在氢氧化钠、硅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优先反应,因为硅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NaOH+HCl===NaCl+H2O,Na2SiO3+2HCl===2NaCl+H2SiO3↓。

硅酸不溶于盐酸,2molNaOH与2molHCl完全反应,1molNa2SiO3与2molHCl完全反应,本题选C。

10.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A.Na2SiO3B.Na2CO3、Na2SiO3

C.Na2CO3、SiO2D.SiO2

解析:

选A。

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发生反应:

2CO2+Na2SiO3+2H2O===H2SiO3↓+2NaHCO3;加热蒸干,高温灼烧时发生反应:

H2SiO3

H2O+SiO2;2NaHCO3

Na2CO3+CO2↑+H2O;Na2CO3+SiO2

Na2SiO3+CO2↑,所以最后所得固体物质是Na2SiO3,故选A项。

11.用足量的CO还原13.7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A.PbOB.Pb2O3

C.Pb3O4D.PbO2

解析:

选C。

设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为PbxOy,

PbxOy~y[O]~yCO~yCO2~yCaCO3

16y100y

m(O)=1.28g8.0g

所以m(Pb)=13.7g-1.28g=12.42g

x∶y=

=3∶4。

12.将含有0.1molSiO2的铝、硅混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前者可得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后者可得到6.72L气体(标准状况),则参加反应的n(HCl)与n(NaOH)之比为(  )

A.1∶1     B.1∶2

C.2∶1D.3∶1

解析:

选A。

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n(H2)1=

=0.5mol,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n(H2)2=

=0.3mol,混合物中只有铝能与盐酸反应,由此可求出n(Al)=

n(H2)=0.2mol,硅、铝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铝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氢气也是0.3mol,故硅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氢气是0.2mol,由此可求出n(Si)=0.1mol。

铝完全反应消耗0.6molHCl,三种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0.6molNaOH,故n(HCl)∶n(NaOH)=1∶1。

13.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在元素周期表中,A位于族,与A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的元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B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2)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写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A的化合物F。

①写出生成D和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D.铁坩埚

(4)100gC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100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

解析:

(1)A元素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某化合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可知A为硅元素,C为SiO2,D为Na2SiO3。

比硅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同族元素B为碳。

(2)C为SiO2,能与SiO2反应的酸只有氢氟酸。

(3)SiO2与Na2CO3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含SiO2的材料(普通玻璃、石英玻璃)以及Al2O3等都能与Na2CO3在高温下反应,故不能用以上材质的坩埚熔融Na2CO3。

(4)若SiO2恰好完全反应或过量,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有一个,即CaCO3+SiO2

CaSiO3+CO2↑。

若CaCO3过量,除发生上述反应外,还会发生反应:

CaCO3

CaO+CO2↑。

总之,CaCO3的多少决定了CO2的产量,可通过以下关系列式求解:

CaCO3  ~  CO2

100g22.4L

m(CaCO3)11.2L

m(CaCO3)=50g

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00%=50%。

答案:

(1)ⅣA 

 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

(2)氢氟酸 SiO2+4HF===SiF4↑+2H2O

(3)①SiO2+Na2CO3

Na2SiO3+CO2↑,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②D

(4)50%

14.晶体硅是信息科学和能源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可用于制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等。

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填反应代号)。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

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1373~1623K反应,生成化合物W,其化学方程式是。

(4)A、B、C三种气体在“节能减排”中作为减排目标的一种气体是(填化学式);分别通入W溶液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5)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H2的制法是先把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再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反应①为石英砂和焦炭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的反应:

SiO2+2C

Si+2CO↑,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是Si+3HCl

SiHCl3+H2,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是SiHCl3+H2

Si+3HCl,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④为特定条件下的反应:

CO+H2O(g)

H2+CO2,不属于置换反应。

A、B、C分别为CO、CO2、HCl,其中CO2是温室气体,是节能减排的目标气体,CO2和HCl通入W(硅酸钠)溶液中能够生成白色沉淀(硅酸)。

答案:

(1)①②③

(2)SiHCl3+H2

Si+3HCl

(3)SiO2+Na2CO3

Na2SiO3+CO2↑

(4)CO2 CO2和HCl

(5)CO+H2O(g)

CO2+H2、

CO2+Ca(OH)2===CaCO3↓+H2O

15.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传统材料发展到信息材料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

工业上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H2的作用下,使SiCl4与N2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种用工业硅(含少量铁、铜的单质及化合物)和氮气(含少量氧气)合成氮化硅的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硅的熔点是1420℃,高温下氧气及水蒸气能明显腐蚀氮化硅。

①N2净化时,铜屑的作用是:

硅胶的作用是。

②在氮化炉中反应为3Si(s)+2N2(g)===Si3N4(s) ΔH=-727.5kJ/mol,开始时须严格控制氮气的流速以控制温度的原因是。

③X可能是(选填“盐酸”、“硝酸”、“硫酸”或“氢氟酸”)。

(3)工业上可以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制取纯硅: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SiHCl3遇水剧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假设每一轮次制备1mol纯硅,且生产过程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Ⅰ中HCl的利用率为90%,反应Ⅱ中H2的利用率为93.75%。

则在第二轮次的生产中,补充投入HCl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解析:

(1)工业上采用化学气相沉淀法制备Si3N4的反应中,反应物是H2、SiCl4和N2,根据质量守恒,除了Si3N4外,还有HCl气体生成,从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氮气中含有少量氧气及水蒸气,高温下氧气及水蒸气能明显腐蚀产品Si3N4,因此需将氮气净化,用Cu除去氧气,硅胶除去水蒸气。

②氮化炉温度为1200~1400℃,硅的熔点为142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严格控制氮气流速,以控制温度为1200~1400℃,防止硅熔化成团,阻碍硅与氮气充分接触。

③Si3N4与氢氟酸反应,而硝酸不反应,且稀硝酸可将硅块中的Fe、Cu杂质溶解而除去。

(3)①SiHCl3与H2O反应生成H2SiO3、盐酸和H2。

②制取1mol纯硅第一轮次:

反应Ⅰ Si + 3HCl

SiHCl3 + H2,

1mol3mol/90%1mol1mol

反应Ⅱ SiHCl3 + H2 

 Si + 3HCl,

1mol1mol/93.75%1mol3mol

第二轮次生成中,需补充HCl物质的量为3mol/90%-3mol,需补充H2物质的量为1mol/93.75%-1mol,则n(HCl)∶n(H2)=(3mol/90%-3mol)∶(1mol/93.75%-1mol)=5∶1。

答案:

(1)3SiCl4+2N2+6H2===Si3N4+12HCl

(2)①除去原料气中的氧气 除去水蒸气 ②这是放热反应,防止局部过热,导致硅熔化熔合成团,阻碍与N2的充分接触 ③硝酸

(3)①SiHCl3+3H2O===H2SiO3+3HCl+H2↑

②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