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7260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docx

整理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

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综合题训练

1.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授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

三种传粉方式所得的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的表现型是:

A 全部是高茎  B 高:

矮=3:

1  C A、B均有可能   D 无法判断

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

A、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B、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在染色体上

C、细菌等单细胞生物通常进行无性生殖

D、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

3.某育种科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以后获得160颗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不等于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假定小麦穗的大小与抗病不抗病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亲本自交得F1,在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的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是多少?

A.7/9B.7/12C.9/12D.7/10

4.某科学家分析一核酸的碱基含量的时候,A=T+U,你认为该核酸分子正在:

A、复制B、转录C、翻译D、解旋

5.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有遗传上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新基因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都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都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6.(2003年江苏高考)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

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D)

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1植株

7.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

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A、雄性黑马是杂合子B、雄性黑马是隐性性状

C、枣红马是显性性状D、枣红马是隐性性状

8.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N的质量数为14,下同)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A、:

(a+b)/2B、(a+b)/4C、(3a+b)/4D、(3b+a)/4

9.某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试计算该夫妇在理论上接连生出这样的两个男孩的几率为?

A.1/8B.1/16C.1/64D.1/32

生一个AA男孩为1/4*1/2=1/8,aa男孩也为1/8,1/8*1/8*2=1/32。

10.下列关于生物遗传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是正交实验还是反交实验结果都相同的,这一定属于细胞核遗传

B、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若父亲患有细胞质的遗传病,则子女均不会患此病

C、生物体的遗传现象,若属于细胞核遗传,均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D、线粒体遗传、叶绿体遗传的后代均没有一定的分离比

11.果蝇黑身对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由交配产生F2。

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

1:

1  B:

2:

1  C:

3:

1  D:

8:

12.诊断苯丙酮尿症选用的探针是()

A、磷-32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

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羟化酶

C、氢-3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

D、荧光标记的B-珠蛋白基因

1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一个基因变成他的等位基因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并且引起表现型改变

C、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突变大多有害,其余都是好的

14.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15.女性子宫瘤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复制速度约为4μ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min左右即完成,这是因为()

A、边解旋边复制B、一个复制点双向复制,使子链迅速延伸

C、以半保留方式复制D、复制起点多,分段同时复制

二.非选择题

1.(22分)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一)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___条染色体,它们是__________。

(二)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请选择交配的亲本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Ⅰ至图Ⅲ表示果蝇的减数分裂。

 

(1)图Ⅱ细胞叫___________,图Ⅲ细胞叫___________。

(2)若图示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请在图A中标出眼色基因。

(3)如果图示果蝇为红眼,图Ⅲ中a与一只红眼果蝇的卵细胞融合发育成一只白眼果蝇,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请在B图中画出c的染色体组成。

(四)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种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却成为残翅。

这种现象称为“表现模拟”。

(1)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只残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vv还是“表型模拟”?

请设计鉴定方案:

方法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5条(1分)3对常染色体各一条,性染色体X和Y(1分)

(二)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1分)

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分)

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分)

子代中雌、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分)

(三)

(1)次级精母细胞(1分)精子细胞(1分)

(2)(2分)(见图)(3)雄性(见图)(2分)

 

(四)

(1)不能遗传(1分)因为这种残翅性状是单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其遗传物质(或基因型)没有改变(2分)

(2)方法步骤:

让这只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基因型为vv)交配(2分)

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2分)

结果分析:

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为纯合vv(1分)

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出现,则说明这只果蝇为“表型模拟”(1分)

2.

(1)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③在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2)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请说明推导过程。

(3)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和推导。

3.(06江苏)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1)正交P红花♀×白花♂ 反交P白花♀×红花♂

     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

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无关。

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

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

1白或3白:

1红

4.下表列出6种纯系果蝇各自的特殊性状,以及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编号。

其中,野生型果蝇的各种性状均为显性,各个纯系果蝇的特殊性状为隐性,其它性状与野生型果蝇相同。

果蝇纯系

①野生型

②白眼型

③黑身型

④残翅型

⑤紫眼型

⑥粗眼型

特殊性状

灰身B

黑身b

长翅V

残翅v

红眼*

白眼w

紫眼p

细眼R

粗眼r

染色体

X

*果蝇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红眼(P)对紫眼(p)是显性,但白眼与紫眼不是相对性状。

⑴若用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翅和眼的性状,设计一组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实验时,应选择的纯系及其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通过一次交配实验,获得基因型为Vvw的长翅白眼雄果蝇,选作母本和父本的纯系果蝇及其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①野生型处女雌果蝇与③黑身型雄果蝇交配,其F1的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中野生型与黑身型的比例为________;从中取出全部的野生型雌雄个体,使之自由交配,下一代中野生型与黑身型的比例为________。

(1)④(vvRR)×⑥(VVrr)

(2)②(VVXwXw)×④(vvXWY)

(3)3:

1;8:

1。

13.(06全国卷I)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

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31.

(1)基因

(2)正交和反交(3)3;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Ⅰ)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

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蝇

3

1

0

0

雄蝇

3

1

3

1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②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

(Ⅱ)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列出了研究课题名称,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

某地区某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研究

(1)请你拟定一个较小的具体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你研究该课题的两点主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

  (3)对所选课题提出一种假设:

________________

(4)你所选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

(Ⅰ)①BbXAXaBbXAY(各1分)②B或b(2分)

(Ⅱ)

(1)具体课题名称:

(2分)

××市(县)××遗传病的调查研究(最好选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2)主要意义:

(4分;答对两点即可)

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为人口教育提供素材;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对遗传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当地遗传咨询提供数据资料;

(3)假设:

(2分;必须与具体的课题相统一)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或××遗传病的发病率(基因频率等)的变化可能与生育观念有关;……

(4)调查研究方法:

(2分;答对一点即可)

小组合作完成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资料查询等。

5.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硕果累累。

如:

(1)1995年,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棉花新品系。

科学家要将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首先要获得杀虫蛋白基因,其方法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分子提取出来,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成很多DNA片段(其中包括杀虫蛋白基因),再植入受体细胞中。

若此基因中碱基A+T占45%,而编码区中碱基A+T占60%,由此基因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碱基A占25%,则此信使RNA中碱基U占______%。

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整合在细胞质的DNA分子中,还是整合在核DNA分子中,可以通过有性杂交试验的方法,观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

若如下图所示,则表明杀虫蛋白基因整合在_______________分子中。

P抗虫(♀)×不抗虫(♂)不抗虫(♀)×抗虫(♂)

↓↓

F1抗虫抗虫

试验一试验二

杀虫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来实现的,而后一阶段所需原料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含N部分主要是由根系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吸收运输而来的。

(2)如果抗虫棉不耐盐碱,而有另一棉花品系不抗虫而耐盐碱,两品系经有性杂交获得F1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既抗虫又耐盐碱的棉花新品系用于推广,应采用常规而可靠的_________________育种法。

(3)如果将

(2)中的两个棉花品系进行体细胞杂交,第一步是要用纤维素酶等处理去掉____________________,再通过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然后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杂种植株。

6.甲豌豆表现为绿豆荚红花、乙豌豆表现为黄豆荚白花,已知两株豌豆为纯合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豌豆的花粉为甲豌豆授粉后,甲豌豆植株上均结绿豆荚,其中种子种下后,F1代均开红花,由此可判断出的显隐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豌豆自交后代中,如果出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则可能是__________的结果。

如果将乙豌豆植株的根切片进行组织培养,其长成的植株的性状表现最可能是___________。

(3)设绿豆荚由基因a控制,花色由B、b基因控制,让甲、乙豌豆(亲代)杂交,花色将在___________代植株上出现性状分离。

F2代植株中,与甲豌豆基因型相同的占总数的___________,代植株上出现性状分离。

F2代植株中,与甲豌豆基因型相同的占总数的_________,与乙豌豆表现型相同的占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尽快由甲、乙豌豆杂交获得黄豆荚红花的纯合体(AABB),那么在获得F1后应采用的方法步骤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多答出豆荚的显隐关系不给分)

(2)基因突变黄豆荚白花

(3)F21/163/16

(4)①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出单倍体幼苗(2分)

②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处理幼苗(2分)

③选出黄豆荚红花植株(2分)

7.分析回答下列

(1)

(2)小题

(1)女娄菜为雌雄异株的植物,雌株的性染色体为XX,雄株的性染色体为XY。

在女娄菜中存在着一种金黄色植株的突变体,这一突变由隐性基因a控制,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使含有该基因的雄配子致死。

分析下列杂交组合的结果回答问题:

①若杂交后代全部为绿色雄性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交后代全部为雄性,且绿色与金黄色个体各占一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后代性别比例为1:

1,绿色与金黄色个体的比例为3:

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杂交组合①②的后代全部为雄性的原因是: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使这两个杂交组合中的雄性个体没有__________型的雄配子产生,只能产生含__________的雄配子;而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两种。

(2)从事玉米研究的遗传学家有3个纯种品系,其基因型分别是甲:

aaBBCC,乙:

AAbbCC,丙:

AABBcc。

由于基因a、b、c所决定的性状会提高玉米的市场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定三个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玉米可以自交和杂交)

①获得aabbcc个体的杂交方案有多种,请写出其中简便有效的杂交方案。

(如果用遗传图示表示,要有简要说明)

②此杂交育种方案中,aabbcc表现型个体出现时的概率是___________。

(1)(12分)

(2分)②

(2分)③

(2分)

④突变基因a使雄性配子致死(2分)

(1分)Y(1分)

(2分)

(2)(10分)(如果写成括号内的组合,并一一对应,也得分)

①第一年:

甲与丙(甲与乙、乙与丙)杂交,获得F1代种子。

(2分)

第二年:

种植F1和纯系乙(丙、甲),让F1与纯系乙(丙、甲)杂交,获得F2代种子。

(2分)

第三年:

种植F2,让F2自交,获得F3的种子。

(2分)

第四年:

种植F3,植株长成后,选择aabbcc表现型个体,使其自交,保留种子。

(2分)

遗传图示法回答(只表示了其中的一种,其他组合只要正确可以得分)

P甲×丙

aaBBCC×AABBcc(杂交后获得F1种子)(2分)

↓乙

F1AaBBCc×AabbCC(种植F1并和纯系乙杂交,获得F2代种子)(2分)

F2AABbCCAABbCcAaBbCCAaBbCc(种植F2,让F2自交,

获得F3的种子)(2分)

↓(自交)↓(自交)↓(自交)↓(自交)

F3无aabbcc无aabbcc无aabbccaabbcc(种植F3,植株长成后,

选择此表现型,自

(2分)

15.(06全国卷Ⅱ)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

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

1:

1:

1(用遗传图解回答)。

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

3:

3:

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用文字回答)

 

(2)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

 

(3)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

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

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子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子粒。

由此可推测,黄色子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________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4)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___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

该目的基因与作为___________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________和连接酶。

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

(1)AABB×aabbF1AaBb×aabb

F1AaBb(1分)AaBb:

Aabb:

aaBb:

aabb(2分)

1:

1:

1:

1

前一个实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F1进行自交(2分)。

(2)选择黄色非糯玉米为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2分)。

在以F1为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2分),获得的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2分)。

或答:

AABB♀×♂aabbF1AaBb♀×♂aabb

F1AaB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