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475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Word下载.docx

“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3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2)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这样就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在天”的

“天命论”。

(3)孔子宣扬天命论,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

在这里,他并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企图,也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势力范围的思想,而是认为他的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

从这一点说,他也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4孔子的仁的特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1)孔子所谓“爱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O孔子肯定了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且是包括奴隶在内的一般人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孔子所谓的“爱人”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

但同是一个“爱”字,在不同的阶级那里却有着不同的内容;

(2)“克己复礼以为仁”。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

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克己复礼”的意思是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视听都合乎“礼”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通过外在的“礼”的强制作用,可以促使人们内在的品质修养和精神境界,达到“仁”的高度,而内在的品质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又会促使人们自觉的去按照

“礼”的要求行事。

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从而造就出完美的人格形象。

(3)“情”为“仁”之本。

把孝和弟看作是“仁”的根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常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在宗法制度下,族权与政权,君权与父权是完全一致的。

“仁”以“情”为本,在修养上要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5孔子的理想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

礼运》)理想是现实的折射,道学家由于对现实不满而提出自己的主张,描绘一番理想图景。

而理想的存在正是人生的目标和动力,有了对理想国的定义和憧憬,孔子一生的追求和奉献也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6试述孔子正名思想

具体内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处君之位,具备品性,享受权利。

1孔子认为要消除纷争和混乱,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正名。

2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a把握周礼的思想实质b补充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政令刑罚和礼治德化c在“亲亲”的原则下,一定程度下实行“贤贤”作为补充,“举贤才"

d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是其思想的核心,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

3他认为制止各级统治者之间的互相僭越,协调统治者之间关系,巩固登记制度,是当时政治上的根本问题。

7如何看待孔子中庸之道?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

1既无过又无不及,认识事物时,在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处理事物时,不应偏袒于某一倾向,应调和不同倾向,在不同人之间进行适当调和;

2行中庸之道必须以礼为原则;

灵活的“无可无不可”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有时必须采取权益甚至表面相反的方法,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3要求说话做事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偏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态度,避免主观,具有一定辩证法精神,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一“形而上学”,同时必须以周礼作为指导原则,周礼的主要精神是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

8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1、孔子主张重民食百姓足富而厉教,主张利民所利,见利思义,对劳动者要宽大,对他们讲一些服从的道理减弱剥削;

2、提倡德政,反对暴政,主张为政以德,加强人民自身行为道德感和人民自觉行为,反对专以政令,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忠恕,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忠恕之道德具体意义;

4、主张统治者要正己修身;

5、不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反对学生从事生产劳动;

6、宣传英雄史观和宿命论;

7、以维护周礼为毕生使命,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9论述孔子是如何把对天命的敬畏与人的内在的道德性及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结合起来?

(1)天与命:

1人生命运分解为贫富贵贱和是非善恶两种,贫富贵贱属天命,是非善恶属人为。

天涉及到人的本质和本性,首先是宗教性和道德性,天命与人为的终极一致推崇为一种信念;

2春秋时期,天的人格神的观念已开始动摇,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企图以不可认识的必然性去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

孔子宣扬天命论,但认为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的使命,所以对人的自身道德及价值是指导作用的。

(2)鬼神:

1放弃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权威;

2主张事鬼敬神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在对祖先的忠孝实际行动多下功夫,用以教化百姓,巩固统治。

10老子的道论

1、首先论述了各种意义的道,对于道的具体描述是没有形状的虚无缥缈,不为人民知又独立于人和整个物质世界的东西,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

2、道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源,宇宙的生成过程,即用道或无化生出元气,由元气产生阴阳三气,再由阴阳三气和合而产生天地万物;

3、道是有规律的,遵循对立转化的规律合循环运动的规律;

4、生后准则的道其基本特征和精神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特;

5、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是德;

6、最低层次的道是说言路;

7、天道自然,人道有为,天地作为现象界的有无,更接近本体界的常有,常无,所以比人更高;

8、道的具体方法,治人事天莫吝啬;

9、道之不变,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0、老子的道是脱离了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二》2008-01-1416:

2211简述老子对儒家批判及其政治理想和政治影响

批判: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

老子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

(2)对儒家神会结构的批评(治国方法论):

治国的目的是和谐,在老子看来,应该是自然无争的小国寡民;

治国的目的不是要增加些什么,而是不要增加些什么;

主术的自然无为,统一执众之术;

治术的自然无为。

政治理想:

“小国寡民"

的状态。

"

小国寡民"

的中心内容要求实现“无为而治”,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和作为,使人民自然生活放弃知识,才各得其所。

理想的社会和政治应该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消极无为的政治态度决定了对待人生看法也是消极无为的。

影响:

汉初,黄老之学受当时朝廷尊崇,《老子》为其经典之一,其代表人物曹参主张清静无为,儒家思想受排斥。

12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宣扬道家思想,又称老聃。

道德经有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荆门楚简,敦煌本,通行本。

关于老子有不同争议,章太炎肯定刘歆“诸子出于王宫”说,并认定老子之学出于“史宫”O但胡适否定,认为诸子之学是初秋战国之时势变化产生,其一家之言,及时变事异,后起文人乃张新帜而起。

排除道家出于史官的可能,冯友兰基本认同刘歆并修正:

道家出于“隐者”而非“史官”o

13简述老子与庄子的联系与差别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且把老子的思想发展成虚无主义,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

1、庄子和老子一样,注重对宇宙本原和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的探讨,庄子得出“物物者非物”的结论,老子直接把道看成是世界的本源。

2、庄子继承老子道的学说并有所阐发,老子的道是无可名状,虚无缥缈的,庄子的道比天地更古老,超越时空,凌驾于万物之上。

3、老子指出道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变化中,庄子在探索变化时,触及了时空的有限及无限。

4、老子在说明矛盾统一时,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庄子进一步发展成完整的相对主义,庄子提出“齐万物而为一”,最后从齐万物齐是非走向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怀疑,直到后来对自己的存在也产生了怀疑,总之庄子的认识论也是相对主义的认识论,老子的认识论是虚,静,玄,鉴的认识论。

5、老子否认实践认识,轻视文化,反对技术进步,采取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而庄子对一切都抱着无任何是非的态度,一方面屈从于命运安排,另一方面又幻想超脱现实,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14论述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指出,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遵循着“反”的规律运动变化的。

“反”,有两层意思:

一是相反的意思;

二是循环的意思。

正是在这种“反”的观念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一种状态,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2事物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如果失去了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就因为失去了依据而不存在了。

3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经常互相转化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

这两方面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

4事物的转化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

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困难,分析问题。

处理问题要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要随时观察事物变化的苗头。

以便防患于未然。

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老子的辩证思想是不彻底的,他所理解的运动变化,只是往复循环。

同时,老子也忽略了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条件,他强调“柔弱胜刚强”,但他未区分新生事物的“柔弱”与腐朽事物的衰弱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没有说明“柔弱”怎样才能胜“刚强”O

15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

孟子指出对一般人的修养方法是制民之产,教之以人伦,而对于士,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寡欲,养气,配义与道,磨炼心志。

1、为了使人的思想品德符合宗法伦理的要求,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保存“四端“,少与外物接触,减少各种欲望。

2、由于善端存在于心中,而欲又是人的一种本能,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起来的“浩然之气”。

3、为发展善性提出存夜气的修养方法,保存因内省所发现的良心,一种纯洁善良的清明之气,是神秘的自我修养方法。

4、配义之道,一方面对儒家之道的明确认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去实行仁义。

5、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心志,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担当起国家大任。

6、反求诸己,根本问题在于主观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o7、求放心,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

“心”,找回来,恢复本性。

16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

1、孟子回答并发展了孔子的人性问题,提出性善论,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但基本倾向是人性本善,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

2、进一步发展了孔子所保留的对天命信仰的思想,把天命说成是最高主宰,另一方面从性善论出发,赋予天以道德属性,天的道德属性包含在人性善中。

3、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理论,提出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以德服人,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17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其人性论的联系。

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

主张实行仁政,反对霸政。

仁政学说的中心是“重民”O民心向背及天下得失,民心乃天意的表现,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国家政权、君主的统治地位都将落空。

行仁政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就是要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死徙无出乡”,孟子把他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同时,孟子人性论有其自己特色。

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就人的本质历程肯定价值意识内在于人的自觉心。

四端是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以心善证明性善。

孟子就价值自觉的四种表现说四端,人之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自觉皆是当前自觉生活中随时显现的价值自觉,这种自觉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成为各种道德的根源。

18孟子性善论

人性善恶这一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说人生来是否具有统治阶级所要求的那些品质。

性善论认为有,性恶论认为没有。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所以他说人的本性是善的。

在孟子看来,人本性虽善,但并不是每个人生来都是道德完善的,只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里都有善的因素或萌芽。

这些因素和萌芽被他称为“端”。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具有天生的善的萌芽,有自觉的道德观念,禽兽则没有。

19试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

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

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

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四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就是仁义礼智四德。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由人们先天固有的本性决定的,并不是任何外力强加给每一个人的,所以它是不可改变的。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为他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封建剥削制度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做了论证。

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标准。

它不是先天的本性,而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荀子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含义。

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

所谓恶就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性中是没有的,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他表示,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强加给人的。

所以他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人的良知,保持善性的的天赋道德论。

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孟子讲的性善只有圣人君子才能保持,而荀子讲的性恶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去掉。

他们所谓的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他们都有明确的阶级界限,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0墨子的非命论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不矛盾。

首先,墨子“非命”“尚力”的人生观中,力指个人主体创造性,命指人生境遇的固定性,反对宿命论,主张命运由人自为。

历史经验证明“命”是不存在的,人们的直接经验也证明“命”是不存在的,在经验中不能看到或听见命的具体表现,就不能肯定命的存在。

实践上,命定论是十分有害的。

人们如果认为命定论,那么就会认为智愚富贱都是生来如此,由命决定的,就没有后天的努力,而人就不能进步,不能改善“恶”的本性。

其次,“天志”“明鬼”的天人关系是,天能对人赏善惩恶,人也能以其行为感应天,鬼也能与人交通,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学说,必从外在寻一个保证,就是天志。

墨子根据历史传说和众人“耳目之实”,证明有鬼,他之所以重鬼,是因为鬼能赏善惩恶。

墨子坚决否认命运的存在,他认为人在乎个人努力或不努力,不在于命运。

21简述墨子的认识论

墨子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倾向是经验论,但对于理性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1墨子肯定了人们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

2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首先把

“名”“实”问题提到了认识范围,并做了唯物主义论证。

墨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反应实的,是第二性的,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

3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问题。

判断利害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墨子认为这个标准有三个:

第一个标准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o第二个标准即“下元察百姓耳目之实”。

第三个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4与认识论相联系,墨子在逻辑思想上首先提出了“类”、“故”的概念,作为明辨是非,审察异同的方法。

22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1、庄子发展了老子的玄同思想,根本取消事物彼此差别得出齐万物为一体的相对主义结论,他强调认识主体多元性,由存在论上的多元论,导致出认识论上的多元,齐物论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中有一种现象即成心,有了偏见,就是是非,有无数主观是非的争执产生武断的态度与排他现象。

2、庄子认识论的出发点,是他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相对主义理论。

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

3、他认为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一切都是对主观而转移,是相对的。

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主张多元并存,各适其性,顺应自然之道德仁义。

这就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

最终导致不可知论。

23庄子的人生境界

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自然是自由,人性非主宰性,所以他崇尚逍遥游。

他认为“逍遥”的境界是“无所待”,真正的自由是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所待而游于无空,这既是庄子追求的生活境界,即道的自由世界,要达到这样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不仅要摆脱一切客观条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要摆脱个人肉体的和精神的条件限制,真正做到“无己”O庄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即“与道同体”的解脱自在,“各适其性”的自由观的前提是“与物同化”的平等观。

24庄子的天道观

1、从天道观上来看,庄子集成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性多元论对老子道一元论有所消解。

2、庄子认为这个自本自根而又天生天地的道并不完全在万物之上,而就在万物之中。

3、道为宇宙本源,具有逻辑的存在性,普遍性,超越性。

4、道是一个整体,其特征为通。

5、道是自本自根的。

6、道是不可感知与言说的,庄子有时以道为全以万物为偏,具体事物有成有毁,而万物则无。

25庄子的政治哲学

1、庄子对人类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持全盘否定态度,主张回归原始自然无为,反对仁义是非2、他从相对主义出发,不承认有判断社会政治制度是非善恶的客观标准,主张多元并存,各适其性3、从天人关系出发,认为自然是最完善的,人为加以改变会损害其本性,认为知识是造成天下动乱的主要原因4、庄子理想世界与群兽居,与万物并5、庄子理想的政治统治是对什么都不闻不问,推崇的统治方法是不用心思,顺应自然6、对战国时剧烈的政治斗争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虚无主义出发,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道德制度竭力反对,认为是违反人性的。

26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恶论?

1人之性恶,其善也,伪也。

人本性是恶的,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

圣人把“性”和“伪“结合起来,制定出了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建立封建统治秩序。

2礼义法制,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强加给人的,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良知”,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是后天才有的。

3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错误的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人的生理要求,没有认识到人的好恶欲望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27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如何批评

荀子用他的唯物主义认识理论批评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思想的片面性1、他批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即只强调实际内容的用处而不懂礼乐形式的重要2、”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即盲目崇拜天道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然无为不懂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3、对于名家诡辩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发展了古代逻辑,指出诡辩中的三大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混淆概念间的关系,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或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即用概念的不同否定事实,他认为诡辩的根本错误在于“蔽于辞而不知实”,不知道用客观事物来验证概念推理是否符合事实。

28谈谈荀子的“制名之枢要”

就是名实统一。

1约定俗成,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2同则同之,异则异之。

不同的名词或概念反映不同类的事物。

3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

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

4对名相分类,荀子把概念的基本种属关系分为两级,高级的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称为别名。

5稽实定数,也就是说要考查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

6三类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

29谈谈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天人关系论从本体论意义上是人道与天道不同,从认识论意义上是人可以认识天道,实践论意义上是人可以改造自然。

他反对宗教意义的天人感应,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之乱。

1天行有常,强调自然界有它自身固定的客观规律和法则。

2明于天人之分,对天和人的职能有明确的区别,指出天的职能在于产生万物以及时今的变化等,人的职能在于治理万物及人类社会。

3制天命而用之,人们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能够掌握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4、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与地相对的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

5、人和万物虽然都是自然的产物,但和万物有根本的区别,区别在于人有道德和智慧,能按义的原则,形成社会组织。

6、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也克服了道家的自然无为的片面观点,同时也避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