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7567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docx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主题图,第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

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

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

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教师:

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1

  教师:

同学们买过气球吗?

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

(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教师:

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教师:

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

90,100,110,120,130。

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

  教师:

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教师: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

(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

80-50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

  提问:

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练习

  39页例1下面“试一试”

  3教学例2

  

(1)出示例2主题图:

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

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

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

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

……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

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

(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

  4练习

  39页例2下面“试一试”

  5小结

  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六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40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例3和例4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下列口算各题。

  70+20=

  80-50=

  35+15=

  70+80=

  800-200=

  870-70=3

  00+400=

  000-600=

  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

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3

  教师:

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

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

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

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教师:

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可以把400+500再算一遍,看能否得到900,如果两次加起来都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我可以算500+400,如果500+400也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我可以算900-400看能不能得到500,如果得500,说明我算对了。

……

  小结:

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检验。

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2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教师:

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

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

  教师:

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

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小结:

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把600-400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

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

  课堂活动1~3题。

  练习六第5~8题。

  加减法的估算

  第1课时

  加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教学目标】

  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2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加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3认识约等号,并学会正确读写。

  4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引导谈话,揭示估计

  

(1)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

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级某班有多少个同学。

教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

这位同学真细心,我们可以说二年级某班大约有50人。

  

(2)教师:

同学们再猜一猜二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

  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而猜测它大约是多少,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

  2教师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要给每个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支乙肝疫苗,仔细想一想需要先估计哪些数据。

  小结:

刚才我们估计了每个年级的人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

  3教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估算

  华村小学也要为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

  (播放或出示挂图)

  

(1)看一看:

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2)猜一猜:

大约要准备多少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议一议:

要求大约要准备多少支乙肝疫苗该怎样列式?

  列式后请同学们来研究怎样进行估算,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一个人先试试,如果不能想到好的办法就应该和同一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自己想到了好办法,那就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能估算出结果。

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方法多。

  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学生中可能有以下方法:

  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地帮医院的阿姨估算出了结果,那估算的结果该怎么写呢?

  认识≈,介绍≈的读写,试写≈,比一比谁写得又好又美观。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把式子补充完整。

  初步练习:

45页“试一试”。

  2实践操作,巩固估算方法

  同学们估算得真不错,但果园的张大叔遇到了一个小难题,

  张大叔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怎么解决?

  怎么估算?

自己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来帮助张大叔。

  谁愿意向全班介绍一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估算?

  把自己的估算方法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一听。

  初步练习:

46页“试一试”。

  三、愉快活动,发展认识

  

(1)完成第46页课堂活动,多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估算问题?

还有什么遗憾?

  第2课时

  减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情景导入:

(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元去买学习用品。

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

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随身听,标价为187元;一件是复读机,标价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板书)

  ①随身听和复读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②张强有326元,如果买1台随身听大约还剩多少元?

  ③如果买1台复读机,大约还差多少元?

  (3)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汇报)

  (4)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方法多。

(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

  (5)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好?

  (6)学生汇报。

  (7)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

  (8)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

  (9)总结:

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或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0)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11)初步练习:

47页“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还有什么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