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81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 每周一测 新人教版.docx

高中生物每周一测新人教版

每周一测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一、选择题

1.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B.蛋白质中N原子数目与肽键数目相等

C.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

D.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发生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

2.下列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结构千差万别无关的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C.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3.下图是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磷酸、五碳糖、碱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T2噬菌体增殖时所需要的①、②、③都是自身携带的

C.T2噬菌体中的①、②、③代表遗传信息

D.T2噬菌体中有5种③,2种②

4.下列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的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B.干燥的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

C.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D.植物抗旱过程中细胞中的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升高

5.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DNA都具有多样性的共同原因是都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

B.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

C.不同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元素种类差异较大

D.因为C在细胞干重中占的比例最高,所以C是最基本元素

6.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肝细胞中含有葡萄糖和蔗糖

C.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7.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功能发生改变

B.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

C.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D.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升高

8.噬藻体是一种能感染蓝藻的病毒。

它能在蓝藻细胞中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藻体。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B.噬藻体和蓝藻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噬藻体的核酸中只有4种核苷酸

D.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B.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

C.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都进行无氧呼吸

D.真核细胞的核DNA为链状,原核细胞的拟核DNA为环状

10.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是:

C-92.393%、O-3.518%、N-2.754%、H-1.214%、S-0.006%、Fe-0.115%,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B.用示踪原子标记某种元素,希望被标记元素只被组合到蛋白质中而不被组合到核酸中,应选择35S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减小

D.在一个活细胞中,有机物保持不变,无机物变化比较大

二、非选择题

11.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了质壁分离,为了更方便辨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12.抗体由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结构。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C)和可变区(V)两部分(如下图所示)。

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1)合成此抗体时,氨基酸之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反应;若某种抗体的一条H链有450个氨基酸,一条L链的有212个氨基酸,则该抗体中含有________个肽键。

(2)同一个体中抗体的结构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V区中的___________不同。

(3)抗体中_______区具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根据图中该区的形状判断,此抗体能与抗原______(填“a”“b”或“c”)结合。

(4)在生产上常用Na2SO4从血清中盐析并分离出所需抗体,获得的抗体仍有活性,这说明在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改变。

(5)蛋白质除具有免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1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构成小分子a和c的小分子b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小分子a和小分子c特有的含氮碱基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生物大分子D由m个小分子d构成,含有n条链状结构,则大分子D最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___________个;连接小分子d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在生物大分子D中,该化学键共有________个。

(3)生物大分子A和C主要分布场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种类和数目相同的小分子d构成的大分子D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糖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1)作为细胞核内染色体组成成分的单糖主要是____________。

(2)作为细胞内主要能源物质的单糖是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____________是一种多糖,对植物细胞有支持作用。

人体细胞中也贮存着多糖,这些多糖的主要贮存部位是___________。

15.根据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可知,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_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______成分较多。

(3)在秋季收获玉米后,农民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晒种时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

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加热烘烤,直至碳化,此时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C

正确;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只发生在核糖体,D错误;答案是C。

【名师点睛】技巧点拨:

用“一、二、三、四、五”巧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个通式”指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两个标准”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具备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数量标准,二是位置标准。

“三个数量关系”指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3个数量关系:

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四个原因”指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量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五大功能”指蛋白质分子有5个功能:

细胞的组成物质、催化作用、免疫作用、运输作用和调节作用。

2.【答案】A

【解析】蛋白质千差万别,但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相同,A错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之一,B正确;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正确;多肽链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D正确。

3.【答案】A

【解析】T2噬菌体含DNA,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T2噬菌体是侵入大肠杆菌内部,把它的DNA打入大肠杆菌内部,然后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场所、能量和酶等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遗传信息是指遗传物质中DNA上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错误;T2噬菌体中只有DNA,只有4种③,1种②,D错误。

【名师点睛】注意:

T2噬菌体只含一种核酸——DNA,即它的遗传物质,所以它只含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4种含N碱基——A、T、G、C。

4.【答案】A

5.【答案】B

【解析】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与肽链的数目、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有关,而DNA都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A错误;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缓冲对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B正确;不同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C错误;C链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故C元素是细胞的最基本元素,D错误。

6.【答案】C

【解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约占85%~90%,蛋白质占7%~10%,A错误;动物细胞中不含有蔗糖,B错误;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形成化合物或络合物等,如镁参与形成叶绿素分子,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分子,D错误。

7.【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空间结构改变,功能发生改变,A正确;脂质中除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外,胆固醇也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B错误;纤维素为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故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C正确;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升高,D正确。

8.【答案】C

【解析】噬藻体是一种病毒,其化合物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没有RNA,而组成蓝藻的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DNA和RNA等,A错误;噬藻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噬藻体只有一种核酸,其由4种核苷酸组成,C正确;不同生物的组成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常常差别很大,D错误。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分析,含C、H、O、N、S以及Fe等元素的化合物最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由于蛋白质中含S,DNA中不含S,所以为了标记蛋白质而不标记DNA,最好选择35S,B正确;与细胞代谢有关的主要是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越多越旺盛,所以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减小,C正确;在一个活细胞中,有机物往往变化比较大,而无机物常常保持不变,D错误。

11.【答案】

(1)长度或宽度

(2)D

(3)左上方“q”

(4)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BC

【解析】分析图形:

A是口腔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B是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C是绿色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是真核细胞;D是哺乳动物的血细胞,是真核细胞。

(1)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物体面积或体积。

(2)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显微镜内的视野太亮,为了增加对比度,应调暗视野,即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

(4)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是口腔上皮细胞,B是蓝藻,C是植物的维管束细胞,D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科学家依据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只有B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2.【答案】

(1)脱水缩合1320

(2)空间结构(或氨基酸种类或氨基酸排列顺序或氨基酸数量)

(3)Va

(4)没有

(5)催化功能、运输的载体、细胞的结构物质、信息传递功能

(5)蛋白质除具有免疫功能外,还具有催化功能、运输的载体、细胞的结构物质、信息传递功能等功能。

【名师点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基因的多样性;

(2)直接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3.【答案】

(1)脱氧核糖、核糖胸腺嘧啶、尿嘧啶

(2)m+n—CO—NH—m-n

(3)细胞核、细胞质

(4)小分子d的排列顺序及大分子D的空间结构

【解析】分析题图,大分子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说明A为DNA;大分子C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说明A为RNA;小分子b有C、H、O构成,且与磷酸和碱基一并组成小分子a和小分子c,进而构成大分子DNA和RNA,说明小分子b为五碳糖,小分子a为脱氧核苷酸,小分子c为核糖核苷酸;小分子d有C、H、O、N四种元素构成,进而构成大分子D,最可能是氨基酸(d)和蛋白质(D)。

(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小分子a和c分别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参与构成二者的小分子b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T、G、C四种,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U、G、C四种,二者特有的碱基分别是胸腺嘧啶(T)、尿嘧啶(U)。

(2)结合前面的分析,d是氨基酸(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2个氧原子),生物大分子D是蛋白质,则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有n条链状结构的蛋白质中最少含有的氧原子数=m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脱去水分子数=2m﹣(m﹣n)=m+n个;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简式是—CO—NH—。

在生物大分子D中,该化学键共有(m﹣n)个。

(3)生物大分子DNA主要分布场所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场所在细胞质。

(4)有种类和数目相同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14.【答案】

(1)脱氧核糖

(2)葡萄糖

(3)纤维素肝脏、肌肉

15.【答案】

(1)氢和氧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2)糖类

(3)自由水结合水

【解析】活细胞中由于水分较多,所以H、O元素含量较高;干细胞中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C元素含量较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

(1)由表中数据可知,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水中,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2)与人体细胞相比,玉米中糖类(淀粉和纤维素)较多。

(3)种子入库前晒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水是自由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新陈代谢作用越强,反之亦然,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加热烘烤,直至碳化,此时失去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