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8170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1.docx

谷坪乡中心小学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1

谷坪乡中心小学2014年暑期中小继教师德教育教案

新时期师德修养

 第一课时

课题: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早上第一节

培训内容: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还有人说,老师是渡人的小船,把一批批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这一声声赞誉,饱含着对人民教师师德的莫大崇敬。

然而暑假期间的师德大讨论却让我们很多人为之汗颜。

确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部分教师都能恪守陶行知先生的教诲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社会的一些不正之风,也有些意志薄弱的老师没有经受住考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

热衷于有偿补课,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不够;热衷于打牌娱乐,备课、教学钻研得不够;热衷于经商炒股,对学生教育的耐心不够;热衷于打骂体罚,对学生的爱心不够等等。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形象,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使我们愧对“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也使我们意识到再铸师魂乃当务之急。

经过集中学习、培训和领导的教导,我认识到,要真正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就应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无私奉献的师魂。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也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

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也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更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甘为人梯,为教清廉,以园丁的品格和“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终生。

第二、教书育人的师艺。

教书容易育人难,尤其是育文明人、爱国人、现代人更难。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所以,教师除了对自己的教学业务要精益求精、练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之外,还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多才多艺,你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智慧的化身”`“知识的偶像”,才能不负使命,培育出祖国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第三、严谨求实的师风。

无论是哪一科教师,都应成为学生尊敬的长者。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一丝不苟、因材施教,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处理学生问题,敢于负责、敢于承认错误,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才能以心动人,以情育人,要用“信任”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真情”的大门。

第四、身正为范的师德。

人们常说:

知识就是力量。

我说:

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产生力量。

因为教师不仅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品行的培育者、塑造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对正处成长期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正直、兢兢业业,都是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的砝码;以人为本、学生为重,对真善美的由衷景仰、对假丑恶的无情鞭笪,都可折射出人格美的光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使学生能以教师为榜样,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总之,我们要以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规范锤炼自己、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二课时

课题:

新时期呼唤师德教育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早上第二

内容:

新时期师德修

 培训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发展,师德为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国家的振兴关键在教育,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界,竞争无孔不入,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但所有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都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最终还都是人才的竞争,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

因此,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观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系统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教育发展的质量,正如邓小平所言: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

” 

       教师发展,师德为先。

师德,作为社会、教育本身及教师这种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规定性要求,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广义地说: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

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师德又融入了培养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性人才等更丰富的内涵。

因此,今天的教师,不但应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努力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

其概括为八个字:

师品、师智、师能、师表。

    1、师品,德高为师。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教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2、师智,学高为师。

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

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

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

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要有创新的精神。

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师表,身正为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

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

“师者,人之模范也”。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

“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

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课时

课题:

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早上第三

内容:

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感

师德问题广受社会关注,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活动的成效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得人们不敢对其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年来出现的教师职业道德明显滑坡现象令人忧虑。

      一、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

道德性决定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必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

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努力。

我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堪称楷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广泛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

然而,目前教师队伍中也存在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教育行为功利性太强等问题。

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

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

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强化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引导教师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努力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奉献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

 

第四课时

课题:

师德教育的误区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早上第四节

内容:

现阶段师德建设的误区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升华,随着师德教育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师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目前,师德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五重五轻”的倾向:

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体验;重政治,轻情感;重应然,轻实然;…造成的后果是:

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知情分离;情意不合;双重人格;双面人生……。

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的误区。

    误区之一:

在师德本质的认识方面:

重社会层面的“习惯性道德”轻个体层面的“内省性道德”。

 

    在现实的道德建设实践中,道德教育所依托的宣传媒体、机构及教育者,更多地是宣传道德对于社会层面、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而忽略以致无视道德对于个体层面内心世界的平衡、调节、净化乃至整合作用。

表现在师德建设中,则是更多地研究和关注教师对于民族、对于国家、对职业、对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群体、对学校领导等外部世界诸种关系中所应具有的职业信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良心、职业责任、职业义务等,而较少地研究和关注教师个体的内心世界可能产生的冲突、失衡,所应采取的态度、信念及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

这样就造成了师德理论宣传和师德建设实践的某种程度的脱节和背离,使人们误以为师德只是约束教师行为督促教师自觉为国家、民族、社会、学生的利益而尽职尽责的外在手段,而忽略其对教师个体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承担教师责任、践行教师行为、优化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精神境界、保持内心世界平衡、安宁、和谐,幸福的影响和调控作用。

影响到教师师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误区之二:

在师德规范体系的研究方面重教师对学生群体道德规范的研究轻教师对教师群体道德规范的探讨。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大体上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正确对待教师职业或工作;二是要正确对待学生;三是要正确对待教师群体;四是要正确对待家长;五是要正确对待自己。

这五个方面的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二和三。

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始终扮演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需要遵循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

在学生面前是师长,在教师面前是同事或下属。

作为师长,教师要研究为师的学问。

即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作为同事或下属,教师要正确地处己待人,妥善处理好教师群体中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

正确地看待学生群体,即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又严格要求、管理学生,其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格魅力均得到学生的好评,是衡量一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位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得到承认和尊重的重要条件。

但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境况并不完全取决于其与学生群体相处的境况。

一个教师可能书教得很好,学问做得也很好,很有人格的魅力,很受学生群体的爱戴和尊敬,在学生面前是成功的教师。

但不一定能保证这位教师在教师群体中也能得到本人期望得到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但却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使得有些教师在尽心尽力做好自本职工作;很受学生欢迎之时也得不到校方和教师群体的认可,因而感到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感到委屈、不平、气愤、懊恼,乃至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人为地造成了教师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间接地影响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第五课时

课题:

师德教育的研究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下午第五节

内容:

现阶段师德教育研究两大体系

教师师德规范的研究应该包括两大体系,其一是应研究教师与学生群体应该具有的规范,其二是应研究教师与教师群体的规范,帮助教师很好的认识两个不同的群体利益的不同,规范的不同,正确地对待学生,正确地对待同事,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处理教师生活中各种利益冲突,帮助教师在两大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均处于主动、自觉、自立、自主、自省、自律的状态。

但目前对教师师德规范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教师与学生群体的规范,论及教师与教师群体的关系时只是一般地、泛泛地强调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要遵循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等,缺乏深入,到位的研究和思考。

 

    首先,高尚的师德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

以教师的职业感情为例:

刚刚步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要求他们一定要热爱教师工作是不实际的。

因为,人们对一个事物从认识到了解到热爱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的。

所以,初为人师,只能要求他们对工作尽职尽责。

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能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升华,才能不仅视教师工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且将教师工作视为事业、视为生活和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人生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而孜孜不倦的奋斗和追求。

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谈得上热爱教师工作,也才能谈得上高尚的师德。

现今教师队伍中,几十年十几年如一日,热爱教师工作,以高尚的师德,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教师不乏其人。

正是得益于这样一批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师者,才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其次,高尚的师德应成为教师调节内外部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指导教师以积极正确的方式谋求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的动力和指南。

 

    学校理应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追求真理、传扬真理的高雅殿堂,教师队伍也理应是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文明之旅。

但不可否认的是:

教师队伍中也有正义和邪恶之争,也有真假、善恶之辩,也有高尚和卑劣之分,也有腐败和廉洁的抗衡。

因此,高尚的师德的标准是什么?

良好的教师形象是什么?

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人格理想,是否以中庸、贵和和不争为最高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师德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目前的师德建设中,仍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即忽略了师德实践精神的传扬。

在广大教师的内心理念中,良好的师德形象似乎就只是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专心做学问,而在矛盾和冲突面前,则是不争,以谦让为美,以忍耐为德,以超脱和回避为重要选择。

虽然这种选择可以解释为自我牺牲、顾全大局,但是否也可解释为消极循世、回避矛盾呢?

 

       我们认为,如果我们的师德建设仅仅是鼓励教师自省、自立、自律、慎独。

而在矛盾和冲突面前,无所适从、只能选择逃避和超脱,不仅不是顾全大局、自我牺牲,而恰恰是目无大局、明哲保身。

因此,在面临激烈的矛盾冲突之时,教师勇敢地挺身而出,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正义和邪恶面前教师能够弘扬正气、坚持真理,正是具有高尚师德的表现。

因此,在师德建设中,在师德的价值导向中,鼓励教师不仅以积极的方式教书育人、著书立说,而且以积极的方式去参与生活、战胜困难、解决矛盾,自觉地增强自身师德主体精神的塑造、加强道德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合乎道德的,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第六课时

课题:

师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分析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下午第六节

内容:

目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职业倦怠。

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

教师职业倦怠专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产生的倦怠。

    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们从“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理健康”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五个方面对教师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截至2005年9月6日24时,总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

并对教师生存状况综合分析。

现摘录关于教师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调查报告。

    A、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B、根据国际上这一标准的分类,我们从工作倦怠、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三个方面情况进行了分析。

工作倦怠已在前面论述。

情绪衰竭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在工作中会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

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是指个体会刻意与工作以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象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会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贡献,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有49.70%的被调查教师人有较明显的情绪衰竭,只有24.4%的被调查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出现情绪衰竭的情况。

可以看出,国内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有比较累的感觉,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情绪衰竭的程度比较严重。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开展。

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值得教育部门与学校的进一步关注。

      

第七课时

课题:

师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下午第七节

内容:

师德教育现状亟待改观

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

这种期望过高而人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亟待改观。

      ★从教不廉。

补课、家访、吃请等。

      ★价值取向功利化。

用金钱、利益和荣誉来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思想。

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满堂灌、关注分数忽视成长。

      ★缺乏合作。

由于竞争等因素,交流少,相互进步的思想淡泊等。

      ★只教书不育人。

只看到教材没有看到学生。

      ★道德失范。

体罚、变相体罚、工作态度等。

第八课时

课题:

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

梁广才

培训地点:

谷坪乡中心小学

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培训时间:

2014年7月9日下午第八节

培训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教师职业道德。

      

(一)在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问题要放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才行,离开这个背景谈论师德问题,只会流于空谈。

      1、师德建设的政策导向:

      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修订重颁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0年教育部引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的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

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

      3、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与特征

      ▲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化;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

      ▲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

      ▲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

      ▲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等等。

 

      4、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特征

      ▲多元化

      ▲国际化

      ▲信息化

      ▲知识化

      5、时代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转型。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多元化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运动

      ▲师德发展的现实

      ▲师德建设的政策导向

      6、社会转型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市场经济

      ▲多元价值观

      ▲知识经济

      ▲信息化

      ▲学习型社会

      

(二) 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师德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2、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教师观念的更新  

      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多元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促使教师职业道德走向多元化和谐发展的方向;

      4、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三)理想主义价值观与现实主义价值观的整合(20页)

      理想主义的教师价值观

      ▲起点高

      ▲精神价值突现

      现实主义的教师价值观

      ▲起点高

      ▲互相功利主义

      两种价值观的整合

      (四)、主体性的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张显

      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提倡“安贫乐教”,用“蜡烛”等自我牺牲来赞颂教师的无私精神,把教师当成了“圣人”,这虽是对教师职业教育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