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385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9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概论

1.1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xx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有关要求,根据xx城区发展需要,拟在该镇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

受xx管委会委托,我院对该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可行性研究。

1.2编制情况

垃圾压缩转运是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转运站建设的必要性;

(2)转运规模与转运模式的确定;

(3)转运站工程的厂址评价;

(4)转运站的工艺流程;

(5)转运站站主体工程研究;

(6)转运站辅助工程研究;

(7)工程投资概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

(8)财务分析及经济分析。

1.3编制依据

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城市规划原则、垃圾清运量、经济水平和运输距离等因素来规划建设,并依据以下资料:

(1)《xx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

(2)规划选址意见书;

(3)地形图;

(4)可研编制合同书。

1.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

(2)《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2006;

(3)《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9)《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建设部建成[1997]21号;

(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修改本);

(14)《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0;

(15)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1.5编制原则

以《xx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结合xx区环卫事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使工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技术成熟、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可靠的设备,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与xx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方针和定位相适应。

(2)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的原则,作到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在本工程中,符合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原则,采用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转运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经济指标

1

转运站规模(近期)

吨/天

100

2

转运站占地面积

平方米

约2100

3

劳动定员

9

4

工程总投资

万元

643.88

5

单位运营成本

元/吨

37.5

第2章基础资料

2.1城区概况

xx位于xx南部,由原吴店、夏店、罗集、双墩四个乡镇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近10万人。

系xx“141”组团发展北部组团的核心区域。

随着北环高速、蒙城北路、合水路建成通车,北城核心区4条“井”字型道路全面动工,双凤大道列入市大建设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大大提升了我镇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xx已被市委、市政府明确定位为xx北部现代化生态新城的主城区,制造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休闲之城的雏形即将显现。

xx地处皖中,依邻省会xx北郊,xx现代化大城市“141”组团发展之一,xx北部生态新城区中心。

1996年被国家体改委列为首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建设部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5年被安徽省列为省级发展改革试点镇。

先后经过三次大的区划调整,全镇辖19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建成5.8平方公里),人口一共约有8.78万人,驻镇人口有2.8万人。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淮南铁路、合水公路、市政荣事达大道贯穿南北,xx外环高速从镇区北侧横穿东西并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通,区内六纵七横的道路网络已经形成。

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

区内拥有6000亩优质水面的双凤湖和省内首座国内一流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旅游资源丰富,环境幽雅。

城镇水、电、路、通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小城镇综合改革成绩显著。

休闲旅游、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机电工业五大重点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工业正在向园区集中,产业正在向集群化发展。

xx系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部批准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xx卫生星城,xx经济中心。

镇区距xx区仅8km,

2.2自然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丰富。

镇内建有1万门程控电话目标端局、日产3万吨自来水厂、110KV供变电所各一座,容量充裕,道路网密布。

区内拥有双凤湖400hm2优质水面和省内首座国内一流的国际准高尔夫球场,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目前,正按工业园区(5km2)、中心商贸区(4km2)、政务文化区(4km2)、休闲旅游度假区(7km2)等四大功能区进行政规划定位与建设,各区域均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迅猛。

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良。

享有国家级试点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系安徽省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单位,机制灵活,运转高效,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强。

多业并举,经济发达。

xx是xx北郊最大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是xx政府明确定位的最适宜购物、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度假、最适宜兴业的理想之地。

目前已形成了以食品、建化工、机械、建筑、旅游和房地产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2003年,实现工商税收3200万元,连续四年居市辖三县各乡镇之首。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香港元一集团、安徽海螺集团、xx公交集团、江淮汽车集团、省粮油进口集团、省化工集团、安徽丰大集团、丰乐种业等一大批企业集团纷纷进镇发展,近三年,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20余家,协议引资28亿元,现到位资金7亿元。

为双墩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

2.3生活垃圾收运现状

目前xx环卫部门主要有180名环卫人员,90辆人力板车,1辆垃圾运输车,清洁池、垃圾箱200个,由于资金短缺方面的原因,至今仍然没有建成一座设施完备的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基本是靠人工铲至转运车,然后运至露天简易填埋场,由于传统的垃圾收集、转运不能够达到卫生化、无害化处理要求,垃圾处理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第3章转运站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的环境卫生,不仅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甚至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

xx区城市建设进度迅猛,各功能区建成后,本转运站周边区域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为了避免污染港区环境,必须及时高效环保的将这部分垃圾送到指定区域处理。

根据《xx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实际需要,在该片区建设一座规范的垃圾压缩转运站是非常必要的。

该站服务半径约为3公里。

第4章转运规模与转运模式的确定

4.1转运规模

根据《xx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的有关规定,结合实地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确定:

本转运站近期日处理能力约100吨,远期日处理能力150吨。

根据xx目前主流环卫设备特点,拟配置2套压缩设备。

4.2转运模式

根据国内垃圾转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转运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可按物料被装载、转运时的移动方向分为卧式或立式两大类;可按转运容器内的垃圾是否被压实及其压实程度,划分为填装式(兼压缩式)和压缩式两大类。

填装式:

采用回转式刮板将物料送入装载容器。

由于机械动作原理及作用力所限,其主要功能是将装载容器填满,兼有压实功能。

此类填装设备过去通常与装载容器连与一体(如后装式垃圾收运车),现在为了提高单车运输效率,出现将填装/压缩装置与装载容器分离的趋势。

填装式多用于中型及其以下转运站。

压缩式:

采用往复式推板将物料压入装载容器。

与刮板式填装作业相比,往复式推压技术对容器内的垃圾施加更大的挤压力。

大中型转运站多采用压缩式。

还可进一步按垃圾被压实的不同工艺路线及机械动作程序,分为直接压缩(压装)式和预压式,等等。

(1)直接压缩工艺

工艺路线:

接收垃圾直接压装进入转运车厢转运

作业过程为:

首先连接转运容器(车厢)和压装设备,当受料器内接收垃圾达到一定数量后,启动压实设备,推压板将垃圾直接压入转运车厢。

其间可根据需要调整压头压力大小或推压次数,车厢装满并压实后,与压装设备分离,由转运车辆运至目的地。

直接压缩式既有水平式也有垂直式的,相比较而言,国内转运站现以水平式较多。

(2)预先压缩工艺

工艺路线:

接收垃圾在受料器(或预压仓)内压实推入转运车厢转运作业过程为:

垃圾倾入受料容器,被压实成包;被推入转运容器(车厢);由转运车辆运至目的地。

车厢内可装入的垃圾包数量由其箱体容积和垃圾包体积等技术参数确定。

预压式多用于中型以上的转运站。

根据目前xx其他各镇垃圾转运站的使用情况,结合xx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水平分体式垃圾直接压缩转运模式。

 

第5章场址评价

5.1转运站场址

拟建立双墩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场址,位于北三环高速公路以南,艾亭路以北,阜阳北路以西,用地情况:

规划总用地约2100m2。

如下图所示:

站址距离阜阳北路仅200米,规划用地性质为绿地,位于水塘西侧,无拆迁量,可以尽快实施。

目前场地周围无城市道路,需新建便道进入项目区。

5.2场区自然概况

(1)交通状况

目前场地周围无城市道路,但距离阜阳北路较近,未来交通较为便利。

(2)供水排水条件

供水:

场区的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

排水:

场区内设化粪池,生产及生活排水均排入化粪池,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场区北侧的排水沟。

(3)供电条件

转运站周边电力设施齐全,供电可靠。

(4)通讯

xx的电信网络覆盖率高,传输功能齐全,技术结构先进,规模布局合理,通讯容量较大。

(5)场址评价

综合有关资料分析,该生活垃圾转运站场址评价如下:

1)场址交通便捷,运距适中,便于垃圾的运输;

2)场地的供水、排水及供电条件均较好;

3)场区周围人口密度低,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垃圾转运站选址基本可行。

第6章工程建设内容

6.1转运站规模

近期转运站日处理规模为100吨,远期为150吨,转运站处理对象为xx生活垃圾与办公垃圾。

预建2个压缩机位,以备远期垃圾量增长之需。

转运站工作制度为365天,1班/日,8时/班。

6.2工艺设计基本条件

(1)转运站工程设计规模为近期100吨/日,远期150吨/日;

(2)转运站工作制度为2班制,每班作业时间8h;

(3)垃圾进站高峰持续时间为3小时;

(4)转运站距离垃圾焚烧放电厂约15km,车辆平均速度为40km/h,考虑发电厂卸料时间30min,则转运车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90min;

(5)垃圾转运车卸料方式:

后部自卸式;

(6)每个容器的有效容积为12立方米,额定装载量为8吨;

(7)充分考虑转运站除臭要求。

6.3转运站转运工艺流程

转运站将负责接收提供服务的镇区生活垃圾,并使用固定式压缩机将其压缩后用集装箱由转运车运至垃圾最终处理场。

6.4转运站工艺流程描述

(1)进站垃圾

转运站主要有两种卸料方式:

一种是手推车或小型机动车直接在卸料台卸料,另一种是将垃圾桶通过翻斗装置卸料。

对于直接卸料方式,进入转运站的垃圾收集车进入后侧的卸料平台,将垃圾直接卸入料斗内。

关于翻斗卸料方式,进入转运站的垃圾收集车在压缩机旁将垃圾卸在翻转机构的料斗内,翻转机构将垃圾倒进压缩机的压缩腔内,收集车卸完垃圾后离开转运站。

翻转机构可接收人力收集车卸料,也可接收标准垃圾桶卸料。

要求卸料过程中充分考虑隔断因素,创造密闭的卸料空间,尽量减少臭气外泄,减少臭气污染。

推荐选用直接卸料式。

(2)垃圾的压缩装箱

垃圾卸料进入卸料口时,压缩腔顶部配备降尘除臭系统降尘喷嘴,可自动喷出雾化药水以降低扬尘、去除垃圾异味,防止蚊蝇滋生。

同时,可增卸料辅助装置制造密闭空间并将臭源产生的臭气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

在压缩间轨道上的空集装箱与压缩机对接在一起,压缩机将连续向集装箱内压入垃圾,直至垃圾装满集装箱为止。

集装箱设有污水排放管道,在压缩垃圾的过程中可将垃圾渗沥水有序排放,减少车辆的运输重量。

集装箱则采用一块板式后门(称为推板)。

集装箱与压缩机对接后,推板自动脱离集装箱后门,分别与压缩机推头联锁在一起。

压缩机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来控制垃圾装载量。

集装箱装满后,推板脱离压缩机并将集装箱后门封死,从而有效的防止集装箱后门产生垃圾拖挂现象。

(3)集装箱的装卸操作

集装箱装满后,与压缩机自动分离,然后由转运车把装满垃圾的集装箱运至最终处理场把垃圾卸出。

具体步骤如下:

1)当集装箱装满后推板从压缩机推头自动切换至集装箱后门后将集装箱关闭,然后与压缩机分离。

2)站内拉臂车将空集装箱运到集装箱导轨上,准备下次装载。

3)空集装箱在压缩机前方就位后,集装箱推拉机构以机械(液压)方式将空集装箱拉到锁定位,由集装箱锁定装置自动将集装箱与压缩机锁紧成为一体。

4)推头靠近集装箱后门推板,并自动与后门推板锁定,这时集装箱的后门推板与压缩机推头连锁在一起,作为推头的推板使用。

5)集装箱存储台上的满载集装箱由拉臂车运往垃圾填埋场。

6)运至垃圾最终处理场后,拉臂车卸料装置将垃圾自动倾卸。

7)倾卸垃圾后,拉臂车将空集装箱运回转运站,放置在集装箱存储台上。

6.5转运站的主体设备选择原则及基本设备构成

(1)转运站工艺设备选择原则

1)降低运行成本

2)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减少垃圾搬运量

4)减少尘、烟和臭气的排出量

5)便于倒卸垃圾和垃圾装载作业

6)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

7)整体构思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2)基本设备构成

在如上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为实现垃圾转运站的工艺流程与工艺步骤设计可接收直接卸料和翻转卸料的垃圾压缩转运站的主体设备。

水平垃圾压缩转运站的主体设备主要由:

压缩机组、垃圾集装箱、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拉臂钩车)、除尘系统、生物除臭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压缩机组主要由主压缩机、拔销机构、锁紧机构、闸门机构、推拉机构、防尘罩、翻料机构、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集装箱路轨等组成,是转运站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

翻料机构主要由料斗、翻转架、液压油缸和液压管路等部分组成。

是压缩机的送料机构,负责接受垃圾并向压缩机送料。

垃圾集装箱是压缩后的垃圾的装载容器。

拉臂钩车为垃圾集装箱的配套运输车辆。

二者结合完成转运站压装垃圾的转运,从而降低垃圾直接转运的运营成本。

液压动力系统主要由油泵、电机、电磁阀、油箱、冷却器、液压油缸和管路组成。

它是压缩机组的动力源。

由电机带动的液压油泵驱动液压油缸,再由油缸推动压缩机组进行压缩作业。

集装箱路轨是集装箱的限位装置,可使地面不会因集装箱滚轮的来回运动而压坏,同时还可减少集装箱运动的阻力。

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控制器,负责压装设备的控制及工况显示,实现整个压装设备组的控制、手动与自动控制。

降尘除臭系统主要由压力泵、溶液输送装置、雾化喷嘴装置等组成。

其主要实现转运站内扬尘的抑制、垃圾恶臭气味的净化、转运站内蚊蝇的灭杀等功能。

生物除臭系统由风机、抽风管道、臭气处理装置、臭气吸收装置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站内产生的臭气,并将其收集集中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6.6转运站主要配置设备介绍

转运站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性能

计量单位

工程数量

主要性能

1

垃圾压缩脱水处理系统

压缩脱水处理机

2

单机额定处理量75t/d,功率11kw

动力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2

称重系统

称量垃圾

1

3

垃圾过滤压装箱

过滤压装垃圾

3

有效容积12m3,全密闭双控自动卸料

4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运输垃圾压缩箱

2

额定总质量16吨

5

一站式自动进料系统

一站式自动进料装置

2

容积大,防尘、防撒落

自动装载关启闸门机构

全自动控制关启闸门机构

6

关键臭源阻断隔离系统

垃圾臭源阻断装置

2

对关键臭源采取科学手段阻断隔离,确保臭味无扩散。

污水单向导流隔离装置

7

负压式纳米生物催化氧化除尘除臭系统

臭气中央收集装置、不锈钢收集风道及中间控制设备(变频控制)

1

恶臭气体负压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整个处理过程无需耗材,无需排污,运行成本低,总功率15kW。

循流式负压发生机

纳米生物滤塔

等离子体-活性氧滤塔

自动控制柜

8

天然臭味中和液喷雾净化系统

天然中和液动力站

1

使用天然中和液净化静态污染空间

自动喷雾装置

9

洗车设备

冲洗车辆

1

功率6kW

10

地面高压冲洗设备

冲洗站内地面

2

功率6kW

11

其它附属设备

导轨、不锈钢地漏、预埋件、护栏、不锈钢扶手、灭蚊设备等

1

 

部分设备简介如下:

(1)压缩机组简介

压缩机组结构组成见下图。

压缩机总图

1.推板机构2.锁紧机构3.压缩机箱体4.开门机构5.推箱机构

压缩机组结构组成简图

压缩机组是转运站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

其在液压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完成对散松的源垃圾的压缩减容、压缩减重。

其中拔销机构的作用是在集装箱于压缩机结合时,将集装箱后门框上的拔销拔出,使集装箱后门框上的活动门换位到压缩机推头上作为压缩垃圾的推板使用;在集装箱装满垃圾后,推头停留在换位的位置,拔销机构将拔销插入箱体的后门框中,使推板与集装箱连为一体,并作为箱体的后门板封闭垃圾。

锁紧机构的作用是将集装箱与压缩机锁紧连接为一体,便于压缩机向集装箱装填垃圾。

闸门机构的作用是在压缩机向集装箱装填垃圾前向上运动,增大垃圾装填口利于装填垃圾,在装满垃圾后闸门机构上下和推头前进后退反复交替运运动将压缩腔和集装箱内的垃圾彻底分离,避免了分箱垃圾留在集装箱后门上。

压缩机装载垃圾示意图

主压机的放水与排污设计。

主压机的后腔在设计上采用了底板内倾斜式的方式。

后腔底板往排污口方向倾斜,便于对设备的清洁维护。

压缩机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

压缩机组主要参数

序号

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1

单机每日垃圾处理量

75t/d

2

压缩机料腔容积

3.6m3

3

压缩机推板最大推力

36t

4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18MPa

5

电机功率

11KW

6

电源

50HZ 3相380V

压缩机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元件、按钮、现场控制柜和控制电缆等组成。

根据垃圾站的工艺和设备要求,选用当今原装进口品牌PLC系统。

要求除输入出16~256点的独立用途外,还可以适用于在多个基本组件间的连接,模拟控制,定位控制等特殊用途,是一套可以满足多样化广泛需要的PLC。

触摸屏具有显示和操作功能。

根据控制工艺要求,将预先编制的所有控制功能命令标志及所需显示内容:

集中、半集中、单画面、多画面图程序,存储在触摸屏内存中。

操作者可以通过手按触摸屏上各种命令标志键向PLC发出操作指令。

PLC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程序。

同时触摸屏可以将PLC发送的相关信息,以事先约定的画面信息显示出来。

(2)垃圾集装箱简介

集装箱用来装载和存储垃圾,并随转运车将垃圾从转运站运往最终垃圾处置场。

集装箱在装载垃圾时与压缩机连接锁定,装载垃圾工作由压缩机完成。

垃圾集装箱采用流线型设计,外观更时尚,受力更均匀。

整箱采用进口优质钢板,经过严格的水洗、酸洗、磷化及整箱打砂、喷涂防腐漆,能很好的防止变形,抗腐蚀。

箱体后门密封装置采用Ω型密封,与独特的后门结构及排污水结构相结合,可保证车厢良好的密闭性能,在运输过程中达到无渗漏标准要求。

箱体设计保证卸料完全;独特的双重导流设计保证箱体装载严实,箱门关闭紧密。

垃圾集装箱底部有污水定向排放系统,可直接排往城市管网。

杜绝二次污染。

垃圾集装箱主要参数

序号

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1

容积

12m3

2

外形尺寸(mm)

L4400×W2500×H1800

3

自重

2100kg

4

箱体臂厚

4mm,底板厚5mm

5

密封性能

100%

6

密封条更换时间间隔

≥0.5年

(3)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是在国内知名底盘基础上加装液压拉臂钩,并通过液压拉臂钩完成对垃圾集装箱内垃圾的装卸。

它主要往返于压缩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之间,作为压缩垃圾站必不可少移动设备,为垃圾的迅速、及时、无泄露的转运提供了保障。

其性能的可靠程度直接关系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

采用二类载货底盘,全车钢件酸洗磷化处理,自动液压控制方式全驾驶室操作,尤其是液压部分采用国际领先技术的拉臂钩,不仅减轻整车自重,延长整车使用寿命,而且整车重心布置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主要性能及优点:

1)配备国际领先技术的拉臂钩,自重轻,使用寿命长。

2)全驾驶室操作可实现全部功能,使用简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

3)由于车与厢可分离单独使用,一车可配多厢,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车辆的使用率,减少车辆的配置量,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行费用。

4)车辆转弯半径小,车辆机动性强,道路条件要求低。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主要参数

序号

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1

燃油类型

柴油

2

额定总质量(T)

约16

3

载质量(T)

约8.5

4

最高车速(km/h)

90

5

百公里油耗(L)

≤24

(4)臭气处理设备

垃圾转运站的功能决定转运站必须设置在居民区附近,而散发的臭气主要来自垃圾的腐烂和挤压渗滤液,如不进行除臭处理,臭气对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转运站除臭系统由两个分系统组成,分别是雾化喷淋除臭系统和臭气处理系统。

本着节能、环保、先进、高效的设计原则,除臭系统的工艺设计采用了作业时全自动喷淋除臭、整体负压吸收和处理的方式,分别针对垃圾压缩站的作业时臭源产生点、主要臭源产生的臭气进行完全彻底的处理。

上述两种垃圾站臭气处理工艺的作用和特点如下:

1)全自动喷淋除臭系统:

作业时分别对垃圾站垃圾暴露处臭源进行喷洒除臭,采用优质除臭液,通过喷淋装置使其雾化散布于空气中后,与臭气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臭气分子的结构,使之失去臭味,反应后生成对人体无害、无味的产物。

2)整体负压吸收和处理系统:

作业时启动该系统,通过负压发生设备产生负压,收集室内空气,使室内臭气通过管道收集不致外溢;然后处理和吸收系统处理臭气,最后达标排放。

为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拟选用除臭效果理想,且节水环保,无需或极少排污,运行成本低的除臭产品。

6.7转运站土建

根据地形情况及实际功能需要,转运站总图布局如下:

以上布局图根据场地现状地形图和项目用地界限制作。

拟建场地,现为水塘旁边的绿地,转运站建设前将做必要的地基处理(地基处理项目不在本项目内),未来的场地交通条件便利,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