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8390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docx

福建福州三中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福建福州三中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福建福州三中2010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

其先隋未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州举有道,不应。

苏颈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以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

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注]兴圣皇帝:

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有道:

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靧(hui):

洗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颞……见白异之

异:

特别

B.帝爱其才,数宴见。

数:

多次

C.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奏:

进献

D.永王磷辟为府僚佐

辟:

征召

3.下面句子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的一组是(

)(3分)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益骜放不自修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

B.

D.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和吴筠关系友好,吴筠被诏进京他也到了长安;后经吴筠引荐得玄宗赏识,进而供奉翰林。

C.李白生平爱酒,在任城时为竹溪六逸之一,居长安时长在街市饮酒,成为酒中八仙人之一。

D.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磷幕下当僚佐,李磷失败李白论罪当斩。

由于当初李白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终于免于被斩。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3分)

(2)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滕王亭子

杜甫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

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

[注]滕王亭与南昌的滕王阁都是滕工李元婴修建的,位于四川隆州(今阆中市)。

6.

(1)本诗描绘了滕王阁怎样的景致?

(2分)

(2)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云:

滕王亭子‘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与

‘自’两字,则余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滕王也。

此两字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

你以为犹自妙处何在,请作简要赏析。

(4分)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7.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

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注]运: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

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2)结合下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3分)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派曹仁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三国演义》)

D.刘姥姥二进容国府,贾母带她游览大观园。

刘姥姥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华美的花园,惊叹不止。

贾母要惜春画下大观园的美景,后来众姐妹在商讨如何画的时候,宝钗揶揄说此图可名为《携蝗大嚼图》。

(《红楼梦》)

C.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

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

(《欧也妮·葛朗台》)

D.聂赫留朵夫很想像上次那样对待她(玛丝洛娃),但他不能像上次那样主动同她握手。

此刻他对她反感极了。

聂赫留朵夫对她反感的事因是,玛丝洛娃上诉案被大理院驳回后,他要把这消息告诉玛丝洛娃,当他赶到监狱医院时,被告知玛丝洛娃因与医务助理员勾搭,从监狱医院被赶回了狱中。

聂赫留朵夫不知玛丝洛娃受了冤枉,以为真有其事,因而很生气。

(《复活》)

E.《少年维特之烦恼》贯穿《子夜》全书。

它本是雷鸣和林佩瑶的初恋信物,雷鸣一直将它珍藏在身边,在前线遇难前,他叫林佩珊带这本书给已身为吴府少奶奶的林佩瑶。

林佩瑶倍加珍爱,吴荪甫却一直没有发现。

(《子夜》)

9.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孙子兵法》云: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是为连环。

《三国演义》中多次写到连环计的妙用,除了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之外,还有谁也使用过连环计?

请简述其过程。

(2)这时,只见他那只干涸、焦灼的眼睛里,滚动着大滴泪珠,然后沿着那张因失望而长时间皱成一团的丑脸,缓缓地流下来。

这不幸的人掉眼泪,也许还是他平生第一遭吧。

加西莫多为什么会留下平生的第一滴泪?

请简述相关情节。

(《巴黎圣母院》)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含蓄恬淡,神宁气静

——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看王维之入静(节选)

王维信佛,禅宗静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他。

他期望在神宁气静的心境中张扬自我,实现个人的人生追求、艺术理想。

佛的静,是个人心境的修炼,个人欲念的寂灭,个人俗念的绝弃。

如果说信奉是入门的话,入静是极致的话,王维一生,其实也是苦苦地在门槛内外徘徊的一生。

王维闲居蓝田辋川别业之时,与裴迪经常来往,两人志趣相映,赋诗唱和,共山水之娱,品自然之静。

也正是此,王维此时之半官半隐,是处在一种矛盾的,反复自我调剂的状态中。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却入禅宗,读其诗时,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要说有人,也不过是孤寂的主人公在长叹,王维或弹琴或长啸,自由得如周围的一株绿竹,露着本真的生命色彩,没有大唐高官的角色规定和意义附着,就是一个自在的人。

然而这种自在给王维带来的并不是灵魂的轻飏。

复是一种自由,但更是一种沉重的焦灼。

所以,这并不是王维能因禅入静的见证,这只是他暂却俗念的精神追求的一刻状态。

含蓄了自我困惑,以诗的恬淡慰藉了自我的心灵深处的忧思和无奈,难以排遣的厌世、愤世的苦闷。

现实生活无法求得心灵的平静,王维放开思绪。

冬天日短,春日临近,春日的辋川蓝田,该是何等的青草依依,小鱼喜跃,白鸥翔空,山青水润。

如有裴迪携手同游,该是何等的畅意啊!

对与裴迪同在的愿望,再也不能含蓄了。

裴老弟啊,愿与君同游啊!

这时,王维再无法含蓄了,他在文字上热情相邀。

王维一生,几番沉浮。

人世沧桑,仕途无常,但他终没能彻底放弃官场,人生之暮,还官至尚书右丞。

所以,王维求静之心,较之陶潜更强烈,也更不彻底。

王维对禅的参悟,是自我调剂的神奇的催发剂。

据此,王维在半官半隐,仕途几番沉浮的人生中寻得静,创作出大量的禅意浓浓的山水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这是塞外边漠一个无风无声的暮色,旷远荒凉的静寂,如果静的禅意里有了旷远荒凉,那还会不苦闷吗,那还彻底吗?

但这,丝毫不影响王维在艺术上的成就。

对比史上的众多文人而言,王维简约的语言更加含蓄,以恬淡的外在,造成了很多人对此信的曲解,如果我们在诵读时被诗人所建构的和谐幽静的境界所感化,所陶醉,留在脑海里的只有风清月朗,莺鸣鸟啼的大自然,感受到的只是神宁气静的幽闲氛围,仅仅认为这只是以诗人的语言、构思写就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那是远远不够的。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在半官半隐之际,是处在一种矛盾的,反复自我调剂的状态中。

他以诗的恬淡慰藉了自我心灵深处的忧思和无奈与难以排遣的厌世、愤世的苦闷。

B.王维信佛,他期望在神宁气静的心境中张扬自我,但其实他的——生也只是苦苦地在门槛内外徘徊的一生。

C.王维在半官半隐,仕途几番沉浮的人生中寻得彻底的静,创作出大量禅意浓浓的山水诗。

D.王维求静之心,并不彻底。

他对禅的参悟,只是自我调剂的一种方式,但这丝毫不影响王维在艺术上的成就。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以含蓄的语言,恬淡的外在,使很多人感受到了禅学静的本真,也就是个人欲念的寂灭,个人俗念的绝弃。

B.禅宗静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王维,他期望在神宁气静的心境中张扬自我,实现个人的人生追求、艺术理想。

C.王维是一个自在的人,然而这种自在给王维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灵魂的轻飓,更有一种沉重的焦灼。

D.其实,王维借诗歌的恬淡慰藉了他心灵深处的忧思和无奈与难以排遣的厌世、愤世的苦闷。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工维是信佛的,而且由于受到禅宗静的理念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做到了人静,真正地参透禅之人静。

D.王维对禅的参悟使他在仕途几番沉浮的人生中彻底寻得静,创作出大量禅意浓浓的山水诗,最终放弃了官场。

C.王维简约含蓄的语言,恬淡的外在,使很多人对《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曲解,认为它只是和谐幽静的境界的再现,感受到的只是神宁气静的幽闲氛围。

D.王维闲居蓝田辋川别业之时,与裴迪经常来往,两人志趣相映,赋诗唱和,共山水之娱,品自然之静。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芒种

周海亮

(1)小满过后是芒种。

芒种,该种庄稼了。

(2)却没有庄稼。

土地被炮火翻起一层,又翻起一层。

焦土上散落着弹壳,弹片,水壶,断臂,炸烂的脑袋,凌乱缠绕的肠子。

远方,有河。

河套里,有芦苇。

那里不是战场,芦苇半人高,连成了片。

(3)山子趴在芦苇丛中,听潺潺的水声。

他感觉自己就要死了。

他受了伤,白森森的腿骨上,落几只贪婪的绿蝇。

他抬手去轰,却轰不走。

他就不轰了。

他不敢碰自己的骨头。

(4)山子是被打散的。

两天前,山子拖一条伤腿,钻进芦苇丛,就一直躲在里面。

他听见远处有队伍打过去,几小时后,再有队伍打过去,半天后,又有队伍打过去。

终于,枪炮声稀下来,直至沉寂。

却不敢爬出去。

山子搞不清楚,现在,这里是红区,还是白区?

(5)离他不远处的芦苇在动,有节奏地,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6)山子端起枪,闭上一只眼。

手指扣紧扳机。

身体绷紧成弓。

山子没有开枪。

枪膛里只有一颗子弹。

山子一直在等。

他不敢开枪。

芦苇丛很密。

他不知道对方是谁,自己人,还是敌人。

他终于发现对方的脑袋,看清对方的军装。

几乎同时,对方的枪口,几乎顶上他的脑袋。

(7)山子还是新兵。

(8)两个人近在咫尺。

他们狠狠对视着。

对方的枪,几乎触及山子的眉心;山子的枪,几乎碰到对方的牙齿。

山子牙关轻颤,听到的却是对方沉重急促的喘息。

山子恐惧到极点。

他想扣响扳机。

可是他想起家乡的妻子。

这么近的距离,两个人,必将同归于尽。

(9)山子不想死。

他没有开枪……

(10)山子集中意志,盯着对方的脑袋。

那脑袋变得模糊,丈变得清晰,变得很大,又变得很小,变得很近,又变得很远……太阳渐渐毒热起来,山子的神志开始恍惚。

好几次,他的面前,突然翠绿一片,火红一片,金黄一片,漆黑一片。

(11)山子决定同归于尽。

(12)他扣着扳机的手指,慢慢加着力气。

(13)对方突然笑了。

扔下枪。

(14)那一霎间,山子想扣响他的枪。

他认为自己是胜利者。

他甚至看到对方的脑袋爆开,溅出红和白的血。

可是他的手指突然僵直,不能弯曲。

(15)对方爬到山子面前,他说,咱们都不是打仗的材料。

(16)山子的枪,顶着他的嘴。

他的口水,将枪口打湿。

(17)他伤得很重。

一条腿肿得很粗。

溃烂处流着腥臭的脓液,爬着密密匝匝的蛆虫。

他从山子面前爬过去。

爬几步,停下,解开干粮袋,留下一块饼。

他说,谢谢。

然后,继续爬。

(18)山子的枪,始终瞄着他,直到他彻底消失在芦苇丛。

(19)那块饼,救了山子……

(20)几个月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山子再一次发现他。

他的头歪着,脖子上,两个并排的枪眼。

身上到处都是血。

血已凝固。

他像个千年的陶俑。

(21)那两枪,也许是战友打的,也许是山子打的。

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山子和他的战友,没一人受伤,他们不需要饼。

(22)山子想起他爬走时,还说过一句话。

山子就哭了。

(23)他说,今天芒种,咱们该回家,种庄稼了。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始对战场的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了战争凄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悲怆基调。

B.负伤的山子在僵持中,神志开始恍惚,体现山子的紧张,他毕竟只是一个新兵。

C.他杀死山子轻而易举,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他负伤太重,希望借此能获得山子的高抬贵手。

D.文章中有许多关于芦苇的描写,如芦苇半人高,连成了片,这些描写为山子在芦苇丛中躲藏以及山子和他在芦苇丛中相持等情节做了铺垫,使情节设计合理可信。

E.他的饼救了山子,而山子却很可能是杀死他的凶手,可见战争让山子变得冷酷无情。

借此展现战争原罪的主题。

14.从小说看,山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5.小说结尾提到他说,今天芒种,咱们该回家,种庄稼了,请结合小说,探究这句活在文中的作用。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红尘小曼

——《图说陆小曼》读后

读陆小曼的传记,是出于好奇。

一代名媛与一代才子的故事,本身就能够诱人,更何况大诗人徐志摩身后的才女,个个都名闻遐迩。

贤慧能干的张幼仪,美慧而才华盖世的林徽因,芳名远播而多被人诟病的陆小曼,这背后该是怎样的因缘?

一生繁如烟花,被千夫指。

一生浪漫风情,身世飘零。

一生率真执著,难免孤独。

挥霍、吸毒、捧戏子,种种恶习却与这样曼妙的女子结缘。

她的另一面又是如此令人神往,绝世容貌,能歌善舞,精通英法两国语言,擅长工笔山水画……

也许,这样黑白两面的陆小曼,才更真实。

大家闺秀林徽因,集众多优秀素质于一身,阳光、美丽、大方,既是建筑学家、文学家、诗人等,也是个好媳妇。

张幼仪大度、贤慧、忍辱负重,既是理财能手,也是标准的好媳妇。

可陆小曼就不那么光彩了。

交际花?

尽管她挥霍的都是自己的钱,确切地说是徐志摩挣的钱。

吸毒者?

世人可知那是因为要缓解折磨终身的病痛。

捧戏子?

作为戏剧迷的她如此,很自然。

尽管有着理由种种,但这些嗜好已足够把小曼打入史册,也决定了她在世人心目中,永远无法与前二人相企及。

于是,红颜祸水便很自然地与小曼画了等号。

其爱也真,其悔也深。

徐志摩死后,小曼立即也成了众矢之的,成了罪魁,众多朋友因此离开了她。

可她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向志摩的亡灵痛下决心:

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

从此素衣服丧,绝迹欢场,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孤独度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惩罚自己曾经的任性、挥霍的荒唐。

解放后,她更是振作精神用画笔支撑着自己的余生。

她在《哭志摩》诗中诉道: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因此,为搜集出版《徐志摩全集》,她更是吃尽苦头,拼尽了毕生精力。

承受着世人的冷眼和指责,她从不为自己分辩。

前半生的红极一时与后半生的极尽孤独,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有凡人能消受?

这是真性情、真率性!

一个人活得世故很容易,活得真实却需要不凡的勇气。

小曼一直做着真实的自己,不饰伪装。

徐志摩说她:

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

也许,他爱她,就在于此吧。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胡适如是说。

或许,红尘痴爱,与尔何干?

我也算是庸人自扰。

(选文有删节)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之所以读陆小曼的传记,纯粹是好奇一代名媛于陆小曼与风流才子徐志摩之间传奇的爱情故事。

B.挥霍金钱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借口缓解病痛吸食毒品,以戏剧爱好者的身份追捧戏子,这些嗜好使陆小曼在世人心目中,永远无法与张幼仪和林徽因二人相媲美。

C.徐志摩死后小曼成了众矢之的,她承受着世人的冷眼和指责,从此郁郁寡欢,几乎放弃了与红尘俗世的任何关联,以此来惩罚自己的错误。

D.徐志摩说陆小曼:

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

也许,他爱她,就在她的这份流露于外的真性情、真率性。

E.前半生的红极一时与后半生的极尽孤独,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陆小曼以一直用自己的真实与勇气默默承受。

14.文中说也许,这样黑白两面的陆小曼,才更真实。

黑白两面指的是什么?

(4分)

15.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请结合全文,探究胡适先生的不可不看四个字含义。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毛病,请写出错误的句子的序号,并改正这些错误。

(3分)

这几年,扬州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同时也留下了—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国外的许多旅游者到中国来,就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风情的,因为他们到扬州,除了浏览瘦西湖,还要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板铺成的路……而我们一些人总认为这些太土,登不了大雅之堂。

其实,扬州的这些土,在外国人眼里恰是难得一见的雅。

(1)序号

订正

(2)序号

订正

(3)序号

订正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浙江今年起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政策,浙江省教育厅不再评选省级优秀学生。

对政策加分考生,今年首次实行考生所在地和省考试院两级公示和省级主管部门会审制度。

此举得到专家认可,专家指出高考加分应逐步取消。

福建省人大代表不久前也提出了关于‘奥赛’、‘创新大赛’、‘省优秀学生’与高校招生加分脱钩的建议,认为应取消高考奥赛加分。

但由于遭到部分奥赛获奖学生家长的抵制,取消和降低奥赛加分的政策最终没能得到执行。

材料二

北京市今年1.3万多名高考考生中,有九百多名考生符合加分等高考录取照顾条件。

按照最新的政策,符合一定的招考条件,奥赛获奖考生、台籍考生等最高加20分;省级创新大赛获奖选手等考生加10分;教师子女等考生加5分;散居少数民族等考生获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惠政策。

此举备受社会各界,争论不断。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请你谈谈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看法。

(7分)

五、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问师父:

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

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

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天,大雪纷飞,积在几盆龙柏上,师父吩咐徒弟合力把盆搬倒,让树躺下来。

小沙弥不解地问道:

龙柏好好的,为什么弄倒?

师父笑笑:

雪把柏叶压塌了,再压龙柏就断了,为了保扩它,教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霁再扶起来。

那不是‘放倒’,是‘放平’。

天寒,加上全球金融危机,香油收入少多了,小沙弥紧张地问师父怎么办。

师父还是笑笑:

别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

你要放心。

‘放心’不是

‘不用心’,是把心安顿。

春天果然跟着来了,大概因为冬天雪水特别多,春花漫烂,更胜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渐渐恢复往日的盛况。

师父出外云游,小沙弥追到山门:

师父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师父笑着挥挥手:

你们能放下、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要求选取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人:

福州三中

张璐)

福州三中卷

1.

(1)樯橹灰飞烟灭烽火扬州路

(2)此情可待成追忆

骐骥一跃、

(3)道之所存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个空缺1分,有错别字该空缺不得分。

2.A(应为惊异之意)

3.C

4.B(并非吴引荐,而是贺知章)

5.

(1)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深以替李白脱鞋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来激怒杨贵妃。

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加以阻止。

(耻、摘、官各1分)

(2)到这时候,郭子仪请求革除官职来赎(李白之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

(是、赎、流各1分)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

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

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

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李白)十岁时就通读诗文,到了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

当时所在的州郡已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

苏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