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653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docx

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

2017年5月6日吉林长春市直机关遴选笔试

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知识测试》

考试时间:

8:

30—11:

00(150分钟)

一、单选题(50题,每题0.8分,共40分)

1.逐步脱贫是为了满足哪个目标的需要?

[参考解析]

逐步脱贫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什么措施属于全面反腐?

3.问两个地区一个恩格尔系数高一个低,说明了两地收入水平怎

样?

[参考解析]

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则表明

生活水平越高。

4.结尾出现合作字样的是哪类公文?

[参考解析]

邀请函

5.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人指?

[参考解析]

全体公民

6.和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同一哲理的句子?

[参考解析]

吹尽狂沙始到金

7.司机因为未清点校车幼儿数量,导致落下孩子窒息死属于?

[参考解析]

过失致人死亡

8.一单位工程师年薪,专利,炒股收入都属于哪类生产要素的收

入?

[参考解析]

获得的年薪,即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转让专利技

术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炒股需要投入本钱,属于按资

本要素分配所得。

9.如果政府失去权威,无论出台何种政策都会被人民反对,所以

政府要?

[参考解析]

加强公信力建设

10.道德和法律的地位作用异同?

[参考解析]

道德和法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都是一种行为规范,区别

在于表现形式不同,调整的范围不同。

11.降生一天就夭折的婴儿(遗腹子)的遗产继承权?

[参考解析]

我国《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

承份额。

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死体,保留的份额应按法定继承程序

办理。

这一规定说明,胎儿是有继承权的。

12.15岁的某起诉商家只给付其一半报酬的法律依据是?

[参考解析]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接受报酬不以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

限。

在本案中,尽管小李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订立劳动

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或《合同法》。

13.一国两制的内涵是?

[参考解析]

坚持一国是前提。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

的国家,即中国。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并存。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主体。

香港、

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特别

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4.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应的国策?

[参考解析]

求同存异

二、多选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原因?

[参考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市场经济的存在、劳动就业的需要、物质利

益存在差别。

2.宪法对于的国家的作用和地位?

[参考解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表示因果关系的诗句?

[参考解析]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4.反帝革命要驱逐鞑虏(大意)说明革命时期的民族观?

[参考解析]

在兴中会成立后到与华兴会合并为同盟会期间,孙中山提出“三

民主义”中的“民族”,含义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目标

直指满清王朝统治,其出发点是好的;但限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

观念中将少数民族视为“外夷”以及清朝自身腐朽的统治,使得

“民族”革命观念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某些民族仇恨情

绪。

在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在“民族”革命

观中加入了反帝内容,新的民族革命观亦因此更符合当时人民的

诉求。

5.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为做到人民服务?

[参考解析]

“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

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

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三、判断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此次客观题部分分值为60分,考查范围较广,涉及时政热点、

马哲原题、公文常识、法律常识、言语理解等。

四、材料分析与写作

材料背景:

材料1:

微博作为目前最成功的“互联网+”项目之一,正多方

位地覆盖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

共管理的重要媒介,凭借其发布主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和微博平台

本身的媒介特性不断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

沟通的平台。

据2016政务V影响力峰会上发布的《2015年政务指数微博影

响力报告》显示,2015年政务微博发博量达到2.5亿,阅读量

达到1117亿。

政务微博利用自身的媒介优势逐步形成完善的微

博发布机制。

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早期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

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到宣

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

伴随着

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

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

简言之,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

府与公民进行沟通交流的常态渠道。

材料2:

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不善经营,运作效果不佳,无人经营,沦为僵尸微博信息

发布信息发布不及时,更新不规律,时效性较差。

内容运作:

容单一,官话、套话较多,信息量小。

不少政务微博只是政府网

站内容的翻版,未考虑微博受众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互动交流:

以单向信息发布为主,与公众互动少,影响网民交流的积极性,

造成注意力资源的闲置。

宣传推广:

缺乏有效的宣传与推广,政

务微博的运用一般停留在初级阶段,影响力较低。

还有部分微博

无人经营,沦为僵尸微博。

怕担责,不敢随意发布微博。

(二)微博负责人新媒体素养缺乏,操作使用不当,引发舆情危机

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官员使用微博不当引发的舆情危机为数不

少。

例如,局长微博开房事件中,当事人错把微博当QQ使用引

发危机;又如个性官员伍皓,在微博中“公私不分”,多次深陷

“骂战”。

政务微博使用不当,体现了我国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

缺失,及其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话语权把握的失衡,其引发的

舆情危机对当事人及政府形象均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机制不完备,政务微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政务微博集合了微博时效性强、传播迅速、方便快捷的优点,有

助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导网络舆论。

但目前,我国政务微博

主体尚未形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导致其功

能未能充分发挥。

如南京秸秆焚烧造成污染事件中,南京环保官

方微博没有对污染事件及时预警,引起公众不满。

此外,在应对

谣言、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开展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公共外交

与政府网络形象等方面,政务微博相应的运作机制也较为匮乏。

材料3:

近日,有市民@D市南站综管办政务微博,内容为:

什么每次在火车站打车都难呢?

白天难,晚上更难,每次在火车

站基本上都打不到的士!

看到空的士拦下来一问都是只到武当山

或者六里坪,不去市区!

用嘀嘀打车也是没人接单!

很多时候只

能坐黑车!

但是黑车经常遇到半道把人扔下的情况。

打举报电话

有用么?

打了别人的士该拒载还是拒载!

就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

方案来减少此类情况么?

此条微博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与讨论。

问题1:

结合材料3,假如你是这个政务微博的负责人,你将如

何利用微博新媒体化解舆情,请谈谈你的工作思路。

(300字左

右,10分)

[参考答案](335字)

正确使用微化解社会矛盾,是新时期官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

力。

利用微博新媒体化解舆情,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要把握动态,积极引导。

要全面掌握微博舆情的传播规律,并

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使微博成为事件真相发布的重要途径。

时,加强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微博舆情监测,准确把握微博舆

情的动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启动预案快速作出反应,充

分掌握话语主动权,减少虚假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要多方联合,共同应对。

一方面,要借助权威机构、媒体或专

业人士等的微博,第一时间联合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准确信

息,避免谣言造成网友的恐慌和愤怒。

另外,借助传统媒体的专

业优势,引导舆情、披露真相和澄清谣言。

针对打车难的问题,我将调查了解有关问题,反应属实的,转交

相关单位调查处理;不属实的,予以及时澄清。

问题2:

请以“权力上网的质和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

少于800字,30分)

[参考范文](1064字)

权力上网的质和量

那些下放的审批事项在地方执行的如何?

有没有堵在“最后

一公里”?

实施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确保简政放权更深入、

更有效的一项重要举措。

政府的行政原则应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搞清楚“权”“职”的边界尤为重要。

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就是要

为地方政府部门的权力设定界限、划定红线,把权力的运行程序、

环节、期限等晾晒出来,供社会监督。

这无疑是非常好、非常必

要的制度安排,但更关键的,是要让制度在现实中发挥效力——

要明确权力红线在哪儿划、划定后怎么执行、越线了怎么办。

权力清单“含金量”几何,取决于各级政府权力设置的标准。

李克强总理说,“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

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但在实际操作

中,不舍得下刀的大有人在。

比如,有些部门玩“合并同类项”

的数字游戏,把一些本该取消或下放的权力事项捆扎打包,以减

少项目数量;有些单位把没用的或风险大的推出去,有利可图的

攥着不放;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将部分审批权力转移至中介机构。

地方权力清单是个新事物,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从一开始就

制定科学、严格的设置标准至关重要。

权力清单要避免“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

按照

“全面梳理”、“大力清理调整”、“依法律法规审核确认”原

则确立的权力清单,是地方政府的一道“紧箍”,但要想不成为

摆设、真管住“孙猴子”,还得有“紧箍咒”。

这“咒”谁来念,

怎么念?

简政放权被称为政府的“自我革命”,权力清单是对政

府部门权力的“自我割肉”,这意味着各级地方政府既是执行者,

也是被执行者。

这种“二合一”的身份,决定了落实地方权力清

单不能单靠政府部门自律,必须有他律。

责任清单正是为此而生。

“有权必有责、用权必负责”,在

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

机制。

虽然从一开始,简政放权就强调“放”“管”结合、两个

“轮子”一起跑,但“甩手掌柜”依然存在,“一放就乱”仍未

杜绝。

没有强有力的监管、问责,简政就容易变成懒政,放权就

可能变成放任。

除了内部监管,也要借助外部力量,通过推进行

政职权网上运行,加大公开透明力度。

依托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

机制,打击为官不为,铲除权力寻租,实现“有进有出”的权力

动态调整。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话简单,道理简单,落实起来却

实实在在的不简单。

随着地方权力清单的推行,简政放权迈出了

更大、更坚定的步伐,清权、减权、制权、晒权到了更关键的节

点。

唯有保证地方权力清单的落实质量,才能真正用“制度理性”

遏制住“权力任性”,实现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

的“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