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84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docx

地理新高考综合集训35

综合集训35 世界重要国家

A模拟精选

[2021·烟台市高三调研]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

C.夏季风D.冬季风

2.当地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

A.持续除草B.植树种草

C.修筑防浪堤D.从外地运沙

[2021·云南师大附中一模]巴库为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下图为巴库附近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点线框内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B.中间低,四周高

C.南北两侧高,中间低D.东高西低

4.M地冬季气温高于N地的原因是(  )

①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 ②太阳辐射强 ③受暖湿西风影响 ④受暖流影响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B真题汇编

[2020·浙江7月选考,12~13]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

A.投入劳动力较多B.专业化程度低

C.产品商品率较低D.以牧牛业为主

[2018·全国卷Ⅲ,9~11]澳大利亚(图a)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b)。

据此完成3~5题。

图a

 

图b

 

3.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a所示的(  )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4.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5.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015·四川卷,11~12]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

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6~7题。

6.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7.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8.[2020·上海卷,21

(2)(3)(4)]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是印度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的原因。

(6分)

 

(2)比较金奈1980~2010年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的影响。

(6分)

 

(3)列举金奈在减轻洪涝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8分)

 

9.[2018·北京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1)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8分)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2)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10分)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3)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10分)

 

A 模拟精选

1~2.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鸟取沙丘位于日本本州岛临日本海的一侧,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主要动力因素不可能是夏季风,C错误;日本鸟取县位于35°N附近的大陆东岸,不是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影响区域;鸟取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在它的影响下形成了东西长、南北宽的鸟取沙丘。

第2题,由材料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所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的面貌,采取的措施必须是持续除草,保持沙漠特色,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

答案:

1.D 2.A

3~4.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点线框内区域的南北两侧为山脉,地势较高,中间河网密集,说明地势较低,故选C。

第4题,M、N两地所处纬度相当,太阳辐射强度差别不大;两边的水域面积较小,没有明显的寒暖流;M地冬季因北部大高加索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及西风的影响,气温较N地高。

故选B。

答案:

3.C 4.B

B 真题汇编

1~2.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读图可知,①②两地分别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即40°N~50°N的大陆东部,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处于23.5°N~30°N的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综上,A项正确。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美国农业技术水平高,大牧场放牧业不会投入很多劳动力,A项错误;大牧场放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B、C项错误;甲农业带人口稀疏,牧场广阔,土地租金低,故放牧业以牧牛业为主,D项正确。

答案:

1.A 2.D

3~5.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及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推知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该类住宅可能分布于②地区。

第4题,地下住宅的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人员的正常活动,同时可以把地下住宅的废气排到地面。

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第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地下住宅的“屋顶”和“墙壁”都是相当厚的土体和岩石,这种“墙壁”传热慢,使得地下住宅能保温也能隔热。

地下住宅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地下住宅口和通天井直接和外界接触。

因此,地下住宅里的气温变化总是滞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变化不大。

夏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低,冬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高。

因此与地面相比,地下住宅冬暖夏凉。

黄土高原的窑洞与此类似。

答案:

3.B 4.D 5.B

6~7.解析:

第6题,贝加尔湖每年封冻期长、冰层较厚,其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且北部纬度高于南部,封冻期会更长;湖面边缘受陆地影响大,降温快,结冰较早。

故选D。

第7题,水体结冰时释放热量,融冰时吸收热量,排除A、B选项;湖面结冰减少了水分进入大气中,因此降低了空气湿度,排除D;水域比陆地热容量大,可以减小气温年较差。

故选C。

答案:

6.D 7.C

8.解析:

(1)题,气候:

据图2分析,金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11月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大量降水。

地形:

“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说明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

河流:

据图1可知,该地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广,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夏季受季风影响,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加剧涝灾发生概率。

(2)题,对比1980年、2010年湿地、已开发区域面积可知,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

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对洪涝的影响表现在:

湿地减少,蓄洪区面积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汇水速度快,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

第(3)题,减轻洪涝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运用技术手段,运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等异常天气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修建水利基础设施,蓄洪防洪;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城市的排涝能力;增加人工湿地和植物面积,减缓流速,增加调蓄洪水能力,城市建设渗水路面,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控制城市开发规模,进行合理城市规划。

答案:

(1)气候:

金奈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10~11月);夏季容易遭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地形:

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

河流:

该地区河流众多,河网密集,容易造成短时来水量增加。

沿海地区河流容易遭受海水顶托,入海不畅。

(任答三点,共6分)

(2)湿地不断减少,己开发区域不断增加(2分);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增加了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每点2分)

(3)运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等异常天气的监测和预报;修建水利(水库)基础设施,加大城市的排涝能力;增加人工湿地和植被面积,增加调洪蓄洪能力;城市建设渗水路面,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控制城市开发规模,进行合理城市规划。

9.答案:

(1)海陆兼备;地处低纬,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2)全年高温,蒸发强;湖泊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1月和7月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较高;5月和10月降水多,水位升高,盐度较低。

(3)市场需求广阔;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大,环境污染小。

综合集训36 中国地理概况

A模拟精选

[2021·四川成都摸底]成都一驴友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北骑行前往嘉峪关市。

沿途可见雪山在身旁绵延,仿佛触手可及。

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景象,枝条不见星点的绿。

20时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

据此完成1~3题。

1.绵延的雪山可能是(  )

A.祁连山B.昆仑山

C.天山D.阿尔泰山

2.“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景象,枝条不见星点的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光照

C.水分D.热量

3.“20时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2021·山西考前适应性测试]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反映该农产品在各省(区、市)之间贸易的相对规模,其数值越大,说明该农产品分布越集中。

下图示意1978~2018年中国粮食、蔬菜、水果、糖料四类主要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统计。

据此完成4~6题。

4.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糖料、水果、粮食B.糖料、粮食、水果

C.粮食、水果、糖料D.水果、糖料、粮食

5.四类主要农产品中(  )

A.蔬菜种植面积最大

B.甲在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C.乙是居民的主要食物

D.丙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

6.丙农作物地方化系数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B.适宜种植范围小

C.种植技术复杂D.单位面积产量高

7.[2021·安徽合肥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

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少。

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位置特点。

(4分)

 

(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6分)

 

(3)研究表明,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

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

(6分)

 

(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

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末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

(6分)

 

B真题汇编

[全国卷Ⅱ]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2020·新高考山东卷,3~4]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2020·北京卷,1~2]粮画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某同学选取各省级行政区主要作物为材料,创作《我的祖国》粮画。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序号代表省级行政区,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③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该山脉南北坡(  )

A.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

B.基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

C.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

D.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7.[全国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6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8分)

 

8.[2018·北京卷,40

(1)]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京杭运河简图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0分)

A 模拟精选

1~3.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驴友沿河西走廊骑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沿途绵延的雪山只可能是祁连山,选项A符合题意。

昆仑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离河西走廊太远,排除B。

天山和阿尔泰山位于新疆,离河西走廊较远,排除C、D。

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该驴友的家乡位于南方地区的成都,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春季来得早,草木发芽早,而河西走廊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春季来得晚,草木发芽晚,选项D符合题意。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经度接近120°E,而河西走廊位于100°E附近,两地地方时相差1个多小时,北京时间为20时,河西走廊才18时多,所以此时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

1.A 2.D 3.A

4~6.解析: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作物的分布。

丙作物的地方化系数数值大,说明该作物分布较为集中;甲作物的地方化系数数值小,说明该作物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市都有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糖料、水果、粮食三类作物中,粮食作物的空间分布最为广泛,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市)有种植,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的空间分布最为集中,由此可判断,甲表示粮食作物,丙表示糖料作物,乙表示水果,则C项正确。

第5题,据图可知,甲(粮食)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最小,说明该作物分布比较分散,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市)都有,B项正确;蔬菜的地方化系数也比较小,其分布也相对分散,没有信息显示其种植面积的大小,A项错误;根据上题可知,乙为水果,不是居民的主要食物,故C项错误;丙为糖料,我国主要是甜菜和甘蔗,受气候条件制约,主要分布在南方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及北方的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很少分布,D项错误。

第6题,我国糖料作物种植范围小,导致甘蔗和甜菜在各省(区、市)之间贸易的相对规模较大,地方化系数高。

答案:

4.C 5.B 6.B

7.解析:

(1)题,依题意,冰盛期是一个极端寒冷期,则大陆气温更低而冬季风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弱,会使大陆自然带位置向东、向南移动。

(2)题,首先明确末次冰盛期以来,气温总体是升高的,则海岸线变化表现为向陆地后退;据此分析原因即可。

第(3)题,夏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即大陆夏季温度高而为低压区。

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夏季风弱,可从陆地增温慢,或夏季风难以到达两方面分析。

第(4)题,石器制品数量减少说明当时人口减少。

由“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可确定分析思路为“人口数量—食物—自然带变化”。

答案:

(1)位置偏东、偏南。

(2)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海岸线后退。

(3)末次冰盛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冻土覆盖面积增大;夏季,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冰川冻土融化吸收热量多,夏季陆地增温慢,亚洲低压势力减弱等原因,吸引夏季风的能力降低;黄河中下游地区离海距离增大,夏季风减弱。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

(4)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自然带由温带森林草原带变为温带草原带;渔业资源减少,植物生物量减少,动物南迁,食物数量减少,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大地湾石器遗址中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

(或单位面积资源量不足,采集和渔猎需要更大面积、更长距离,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每点3分,共6分)

B 真题汇编

1~2.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

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7月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

答案:

1.A 2.C

3~4.解析: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农地杨树化”的原因,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由材料可知,当地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无人耕种容易撂荒,浪费土地资源,才在土地上栽植了杨树。

杨树栽植后不用看管自然生长,与种植粮食和蔬菜相比,栽植杨树收入虽然低,但劳动投入少,C正确。

农民在土地上栽植杨树不是由于生态效益高,A错误。

材料中没有木材销路好和种树有补贴的信息,B、D错误。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的解决措施,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农地杨树化”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撂荒无人耕种,因此需要进行土地流转,让种田大户进行集中管理,以避免土地浪费,D正确。

加大开荒力度和增加粮食进口与题意不符,A、C错误。

“农地杨树化”的初衷不是增加木材,B错误。

答案:

3.C 4.D

5~6.解析:

第5题,本题考查中国的农业和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

读图分析,①为黑龙江省、②为西藏自治区、③为广东省、④为台湾省,其中黑龙江省是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于前列的粮食生产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6题,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的相关知识。

读图分析,③代表广东省,广东省北部的山脉是南岭。

D项,南岭南坡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北坡位于冬季风迎风坡,热量差异大。

故D项正确;A项,南岭南北坡都位于外流区。

故A项错误;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岭位于第三阶梯,基带海拔小于1000米。

故B项错误;C项,读图分析,南岭位于东部季风区,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

5.A 6.D

7.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布不均且多集中于东部的特点。

(2)题,可从我们熟悉的城市或地区为例,从位置、科技、交通、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举例(略)。

优势条件(略)。

(说明:

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8.解析:

京杭运河沿线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