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8849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x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

⑵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⑶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⑷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⑵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

⑶通过列表等形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表演小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正确判别和评价。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⑵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重点突破:

利用书中的地图、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化等方面讨论分析总结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从而加深理解统一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突出作用和秦的统一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

焚书坑儒及其评价;对历史事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难点突破:

对历史事、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中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初一的学生,思维认识比较片面和局限,因而利用多个名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把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和认识的方法。

●教学方法

⑴提问引导法。

⑵材料归纳法。

对焚书坑儒的评价,提供不同人的见解和评论材料,既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⑶讨论法。

⑷讲解法。

对于本中一些学生通过看书、讨论等法仍然不容易掌握的内容,采用此法。

如秦统一全国原因里关于秦始皇个人的作用。

焚书坑儒的背景;

⑸故事穿插法。

如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⑹多媒体辅助教学。

●前导学

⑴分组安排学生查找秦灭六国的过程的历史资料,秦始皇、李斯、荆轲等重要人物和长平之战的故事、蒙恬抗击匈奴的故事;

⑵了解我国古代封建制度与秦朝的渊;

●教学渗透点

⑴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事物的方法。

⑵使学生加深理解统一的重要性和历史渊。

⑶联系今天现实,使学生初步具备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责。

●教学资料

⑴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⑵书籍《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

⑶书籍《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朱绍侯主编);

⑷从相关网站下载的与本相关的音乐、图片、字资料。

●板书设计

第10“秦王扫六合”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过程:

时间:

前230年-前210年

灭亡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

前210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原因:

重用人才、正确决策、国富兵强、顺天应人等

二、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秦朝

 

2、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3、化:

统一字

4、思想:

焚书坑儒

、军事:

北筑长城,抗击匈奴

6、边疆和少数民族关系:

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三、秦朝疆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新

播放歌曲《红颜》作背景音乐,引导学生看书导言部分荆轲刺秦亡的故事;

引入新“秦王扫六合”

展示秦灭六国示意图;

提问“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秦能灭六国吗?

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书上P6页材料;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从秦国与六国当时的经济条、军事条、政治条的对比及秦王本人的素养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教师总结:

秦国统一六国或者战国混乱局面的结束,在当时的历史条下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长达00多年历史纷争的必然结果,荆轲刺秦王无论成败都不能阻挡历史发展的车轮,秦国是当时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的最佳条。

下面我们做一个情景再现的活动,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充当秦始皇,,体会一下当时秦王的心情,谈谈此时他最想做什么?

该怎么做?

其他同学充当当时的大臣,想一想该如何建议。

(注:

此处应提前让学生前准备,应分配好角色,提供书籍和查阅资料的方向。

)可以表演,图片展示,资料分析等多种形式展现。

教师给出幻灯片——秦王图像,李白诗句。

引导学生思考。

 

提供当时以淳于越为首的儒生“师古就今才能长久”的思想言论,以臣相李斯为代表的“师今就今”的思想言论;

 

给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图示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数种货币图片和字图片等材料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总结和描述出当时秦统一后国内的状况,体会秦王嬴政的心情和解决的措施。

引导学生从统一后秦国即将面临的复杂局面思考(如政治局势、经济局势、化思想、边疆少数民族等多种局面)统一的作用。

 

幻灯片给出统一后的货币、度量衡、字的图片。

 

给出修建长城的图片、灵渠的图片

 

教师总结、点评、归纳。

要求学生以表格或图式的形式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从政治、经济、化、思想、军事、边疆和少数民族六个方面总结罗列。

 

教师过渡:

通过秦始皇的治理秦王朝成为当时世界的大国,看秦疆域图,以图式的形式列出秦的疆域。

 

小结:

本重点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和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统一度量衡、字、货币、君主专制制度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古今罕有之人物;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手段残忍,焚书坑儒,耗尽人财,大修土木,修长城、建骊宫、阿房宫、秦陵墓、兵马俑、民不聊生,古今罕有之暴君;说说你的看法?

给出材料郭沫若的对焚书坑儒的评述,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述。

教师总结评述的标准是否对历史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如经济的发展、政权的巩固)等;评价的方法是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认识,要从事物的两方面去看,要看到事物的主要方面。

思考与讨论:

1、秦朝的统一和巩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2、影视剧中的秦始皇和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3、目前祖国未完成的统一大业是什么?

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学生看书

 

思考

 

生答:

“韩、赵、魏、楚、燕、齐”

 

学生激烈讨论后回答一:

秦不能灭六国;

理由是:

秦国会混乱,势力削弱。

回答二:

秦依然能灭六国;

理由是:

秦国和秦王对人才都很重视,不拘一格任用出身卑微的人;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长平之战后,六国在军事上无力与之抗衡;在军事上采取了正确的决策,先小后大,先远后近的策略,避免了他国的联手围攻;连年的征战百姓厌烦,渴望和平安定的局面;

 

学生讨论以分组的形势回答;(表演、或展示)

 

秦王:

“我结束长达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从未有过的丰功伟业,我要好好的纪念,并永传后世,众臣听好,你们要给我立一个从古未有的名号,以显我的功德。

臣:

“大王你的功劳已经超过三皇五帝,不如就称您‘皇帝’,此号为你所有,可传千世万世;您是上天赐与这个世界的天子,是如此的高贵和威严,我们都甘愿俯首与你,你所用之物怎能与我等相同?

您应称自己为“朕”,您下的命令就是“圣旨”。

秦始皇:

“我此时最忧虑的是六国旧王国的残余势力的叛乱,各位应给我如何的建议?

淳于越:

“诸国刚灭,楚、燕、齐三地离京城都很远,应当分封诸王,才能稳定。

李斯:

“周王当时大封天下,仍然不能阻挡相互之间的攻击和残杀,现在,天下在我皇的领导下归为一统,应设郡县,天下不会再乱”

秦始皇:

“今天下平定,再立诸侯,如同树兵,怎能安宁?

朕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位大臣帮我处理国家政务。

在地方设郡县,由我任命。

臣:

“现在天下初定,六国的度量衡均不统一,,出现了大量缺斤少两的现象,,一些不法商贩投机倒把扰乱了市场的交易,货币也不统一,市场极为混乱,交易不便,百姓有很多的怨言。

秦始皇:

“如此,朕命你即刻做个整齐划一的规定,好让我的子民都生活的满意。

李斯:

“今日有一战报,微臣实在看不懂,请皇上您裁夺。

秦始皇:

“这是燕国的字,讲的是北方匈奴犯;字如此不通,将贻误国家大事。

你立即整理全国的字,统一为一种字全国推行。

淳于越:

“皇上你不能丢掉祖宗圣贤的规矩呀,分封诸侯才是圣贤之道,你应该以仁德化民,不能对百姓太苛刻了,动不动就株连九族,剁手砍脚,你这样是不能长久的。

秦始皇:

“你这个儒生,总在这妖言惑众,扰乱朝纲,我要把你们这些儒生活埋了,我要把你们读的书籍都烧了。

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敢议论我的朝政了李斯你去把这事办了。

蒙恬:

“臣奏报,匈奴已被我打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微臣建议在北方修筑一道城防抵御匈奴的进攻,最好再迁一些居民过去在那里种田,充实边防。

秦始皇:

“南方广阔的地区我也要让他们臣服于我,我要建立一个巨大无比的帝国,我要能随时方便巡游,最好能畅通无阻的走水路。

臣:

“南方交通不便,经济也不发达,民族多野蛮;您真要去,不如开一条人工河道,就是在湘江与漓江之间,这样可以从长江一直通到珠江,还可以带去我们先进的物产和技术,促进那里的发展。

 

学生罗列

 

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辩驳。

 

学生讨论总结。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本主要内容“秦统一的原因”作铺垫

 

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场景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伟大历史人物的赞叹的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有可能准备不充分,学生表演或展示不会太理想,教师要注意适时鼓励和引导并讲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表演或展示,充分挖掘书中所有的材料和信息,进行历史想象、描述、再现,体会当时的历史真貌,学会分析归纳。

 

培养学生列表整理知识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以图示的形式灵活展现知识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后衍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