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900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docx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根据下面的话画一个结构图)

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

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

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3、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1、心理学的任务:

A确定心理事实B揭示心理规律C揭示心理机制D揭示心理本质

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A、理论意义:

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a、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

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879年,冯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注意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区别)。

(要理解以下各种心理学理论的内容)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主张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张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华生(行为主义的首次提出者),他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引发了一场“行为主义革命”,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第二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第三势力”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的重要特:

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主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综合;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主义)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好的,人有自我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7、现代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

皮亚杰

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主张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他们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将注意的分类各部分清晰理解)

重点: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分类注意看,不要记混了)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一、选择题:

1、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客观)②人本身的状态(主观)

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合理组织活动③对兴趣的依从性④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5、产生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6、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相似、集中、规则)②当时的知觉任务(如从事编辑和校对工作时的注意范围)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根本途径)

7、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取决于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的程度)②有无坚定的目的③个人的主观状态(意志、身体)

8、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

①原有注意的紧张度②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③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④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6、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7、注意的起伏(注意的摇动):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到12秒。

8、注意的分散(分心):

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9、注意的分配:

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10、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三、简答题:

1、注意分配的条件:

答:

①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③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论述题: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置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新颖、教学形式多样、教学组织生动有趣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问,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

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使用有意注意,容易引起疲劳,而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如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以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如边听课边记笔记的习惯等。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

重点: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2)

一、选择题:

1、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似动的主要形式:

①动景运动(两条直线)②诱导运动(浮云和月亮)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注视一个光点)④运动后效

二、名词解释:

1、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3、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4、绝对感受性:

是指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5、差别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6、差别感受性:

是指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7、感觉适应:

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8、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感觉后效:

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电影,电视的播放)。

10、联觉:

是指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1、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2、空间知觉:

是指物体的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13、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物体的速度。

15、似动: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6、诱导运动:

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17、运动后效:

是指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转向注视一个静止的物体,看到静止的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8、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9、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是直观教学的类型之一,是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三、简答题:

1、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联系:

一方面,两者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都是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另一方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

因此,知觉比感觉更复杂。

2、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①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②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如:

板书字迹不宜太小,线条不要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使学生都能看清楚。

③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知识终究要通过学生头脑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切实参与的热情。

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四、论述题:

1、知觉的基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

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成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画出重点)

影响因素:

(客观)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和奇特性。

(主观)知觉有无目的的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

②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③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一叶知秋)

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

包括:

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

第三节记忆

重点: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简1)

一、选择题:

1、影响识记的因素:

(主观)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③识记的方法(客观)④活动任务的性质⑤材料的数量性质

2、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艾宾斯浩,提出了“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

4、瞬间记忆的特点:

①时间极短(0.25~1秒)②容量较大(9~20比特)③形象鲜明④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5、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

6、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的特点:

①时间极短(不超过一分钟,一般为30秒)②容量有限(5~9个项目,品均值为7)③意识清晰④操作性强⑤易受干扰

7、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8、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复述分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精细复述而不是机械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

9、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容量无限②信息保持时间长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意义编码(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11、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2、良好的记忆品质的特点:

①敏捷性②持久性③准确性④准备性

二、名词解释:

1、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过程。

2、无意识记: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

3、有意识记:

是有明确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4、机械识记:

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5、意义识记: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6、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7、遗忘:

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8、系统位置效应:

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好。

9、前摄抑制: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0、后摄抑制:

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1、回忆: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的过程。

12、有意回忆:

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

13、无意回忆:

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

14、再认:

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5、瞬时记忆:

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端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

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记忆。

16、短时记忆:

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也叫工作记忆。

17、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三、简答题:

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或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简答或论述)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在学习中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理解记忆材料,应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观点、论据以及逻辑结构标示出来,然后以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论述题:

1、结合识记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

(即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针对遗忘规律,学习新材料后及时进行复习。

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难度小的材料科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科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

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运用多种感官可以激活多种相关的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果。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可以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帮助学习者及时检查识记效果在重新阅读时就会有针对性地集中精力攻克难点,纠正错误,不至于平均用力。

第四节思维与解决问题

重点: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能力:

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活动能力的培养。

(简456)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7)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论1)

一、选择题:

1、思维的特点:

间接性和概括性。

2、创造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核心)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

3、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4、问题解决的特点: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5、问题解决的阶段:

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二、名词解释:

1、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借助言语实现的)

2、创造思维:

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

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4、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策略:

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策略:

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探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5、常用的启发式策略: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②爬山法③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

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成总目标。

爬山法:

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

1、思维的种类

①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②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③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④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⑤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2、良好思维的特点

①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③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②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1年省考简答)

①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②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

如列举报纸的用途。

③独创性。

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如曹冲用石头称象。

5、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⑤开设具体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

头脑风暴、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6、创新性活动能力的培养

①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条件,激发创造需要。

②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③鼓励学生独创行为。

④培养创造性个性。

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

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有积极也有消极)。

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③原型启发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④已有知识经验⑤情绪与动机⑥个体的认知结构、各项特征和问题的特点等

四、论述题:

1、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①考虑练习的质量②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斯文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第五节言语与想象

重点: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简1)

一、选择题

1、言语的特点:

①目的性②开放性③规则性④离散性⑤个体性

二、名词解释

1、言语:

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2、想象:

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想象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