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273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docx

《长亭送别》教案12套doc

《长亭送别》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三. 难点、重点分析:

 

(一)《长亭送别》是如何完成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的?

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分析: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

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折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

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

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

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幸福爱情,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因此,临别时,她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总之,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作品撼人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灵。

 

课文中有四处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 

【朝天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 

    科白: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 

(二)如何体会剧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分析:

《长亭送别》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

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的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

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

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

“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

夕阳古道,原来还有切切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

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

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

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

“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衬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

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如何理解《长亭送别》中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的和谐统一?

 

   分析: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

 

  1.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

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憔悴;“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 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化用名句中的优美成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俊语。

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

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

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

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与飞雁、霜林一起,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完全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

【收尾】“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是对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境的再创造,极其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所承受着的感情重压。

【叨叨令】【快活三】两支曲子,出语当行,极富生活气息。

【脱布衫】前两句是诗词的格调,写莺莺眼中的秋景;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写莺莺眼中的张生。

正是这萧瑟的秋色,映衬着愁苦的张生。

既抒写了莺莺的情绪,也描写了张生的神态。

在《长亭送别》中,这两幅笔墨,交替并用,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为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的情感节律,提供了成功的艺术手段。

 四.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二)主题、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1. 主题。

 

    《长亭送别》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

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一种心灵上的契合。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本文的主题及《西相记》的思想内容,可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了解剧情的基础上作准确的把握。

 

2. 情节结构。

 

    全折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3. 人物形象。

 

    《长亭送别》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

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的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

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

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

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莺莺这一形象的把握,要跟剧情紧密地联系起来,要重视她感情所经历的起伏变化。

 (三)曲词的鉴赏。

 

    要引导学生根据鉴赏重点有选择地鉴赏曲词。

 

    例如,【叨叨令】一曲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耍孩儿】一曲有多处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可着重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鉴赏。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近紧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再如,【朝天子】【二煞】两曲,可着重从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方面鉴赏。

 

【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显示了她的反抗精神。

 

【二煞】一曲将莺莺与离愁别恨纠结在一起的深深忧虑和盘托出,进一步袒露了她的内心世界。

 

又如,【端正好】【一煞】两曲,则可着重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端正好】寓情于景,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她内心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煞】中“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

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凄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发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画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使“长亭送别”留下了境界深远、意味无穷的余韵。

 

鉴赏曲词时,教师应注意在学生不易觉察之处适时进行点拨。

 

(四)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的鉴赏。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注意鉴赏时,不要搞成修辞方法的辨析或语句出处的考察,而要结合课文的语境,揣摩语义、情味,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表达效果。

 

    还可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关汉卿的《窦娥冤》进行比较,体会两位大师的不同语言特色。

 

    《长亭送别》语言华美典雅,以富于文采为特色:

(1)善于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情、景交融,情、境合一,富于意境美,语言委婉隽永;

(2)较多地借用或化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善于将古代诗词中典雅凝炼的语句与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语言更具有诗化的特点;(3)修辞方法多种多样。

 

    《窦娥冤》语言朴实无华,以“本色”见长:

(1)直抒胸臆,感情浓烈,语言直白;

(2)多用白话,多用方言词语,语言通俗,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3)较少使用修辞方法。

 (五)诵读课文。

 

    注意引导学生在把握作品哀怨抒情基调的前提下,读出人物感情的起伏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几支曲子(如开头三曲、结尾两曲)背下来。

 (六)积累词语。

 

  1. 余荫:

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这里有长辈保佑的意思。

 

  2. 萋迷:

同“凄迷”,(景物)凄凉而模糊。

 

  3. 厮守:

相守,相聚。

 

  4. 狼藉:

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也作狼籍。

 

5. 罗帏:

床前罗帐。

 

6. 青鸾:

古代传说中能报信的鸟。

据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青鸾先来报信。

 

7. 残照:

落日的光辉。

 

8. 胸臆:

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9. 举案齐眉:

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见于《后汉书·梁鸿传》)。

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10.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指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

语出苏轼《满庭芳》词的头两句。

“蜗角”和“蝇头”,都是形容极小。

 

11. 淡烟暮霭:

傍晚的云气。

  【小资料】 

(一)“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

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西厢记》就由此加工创造而成。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圆满结果的一对青年。

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

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二)“秋思之祖”。

     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

“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谒扑地,遂死。

”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真是无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

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模拟试题】 

基础练习 

  1. 阅读(端正好),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端正好)是莺莺去十里长亭路上所唱,为全折唱曲的领起,以景物描写为主。

  

    B. 浅蓝的天空,飘动的白云,黄色的野菊,血红的枫林,劲吹的秋风,南飞的大雁,上下互遇,纵横相连,构成了一幅深秋的风景画。

所谓“情乐则景乐”的道理,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心情舒畅,山光水色,逗人流连忘返。

  

    C. 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许美景在莺莺眼里,着眼点却是“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这景物更增强了她的悲凉感和离愁。

融情于景,以深秋的景物陪衬莺莺的离愁别绪。

  

    D. 这首曲词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语句,融情于景,渲染出了整折戏的情感氛围,奠定了全折的情感基调。

  

2. 阅读(叨叨令),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这首小令以红娘的问话为引题,通过莺莺作答,揭示了女主人公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

  

    B. 这首曲词仍以心理刻画为主,揭示莺莺赴长亭路上思前想后的情景,眼前的离愁别恨,今后的孤独恓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C. 这首小令运用了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D. 本曲运用了大量叠音词和儿化词,具有典型的民间口语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戏曲创造上属于“本色”派的写作风格。

  

  3. 阅读(幺篇)和(上小楼),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两首曲子都是刻画莺莺在酒宴上的心理活动,眼见张生别离前的痛苦,女主人公又怎不肝肠寸断,思绪万千,于是通过心理活动,细致地描绘了自己的离愁别恨,与前两首曲子写张生的痛苦相互映衬。

  

    B. (幺篇)刻画女主人公理智与情感的交锋。

虽然明知“久后成佳配”,但仍然“悲啼”不已,甚至一夜之间就“清减了小腰围”,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言自己的离情别意。

  

    C. (上小楼)中“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是总说,“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是分说,且陈情紧凑,一句紧似一句,既极好地陈述了时间之短促,又有“一唱三叹”之哀情,使曲末的抒情水到渠成。

  

    D. 莺莺哀婉的倾诉,字字句句蕴涵着她对破坏她和张生的爱情、拆散他们的团聚、造成她的离愁的上天的幽怨和愤懑,与窦娥的控诉一样,都有对封建统治的否定精神在里面。

  

  4. 阅读(四边静),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霎时间”照应(滚绣球)中的“怨归去得疾”,(满庭芳)中的“顷刻别离”,再次表达了女主人公“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心情。

  

    B. “知他今宵在那里?

”大有柳永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但“有梦也难寻觅”一句,凄迷苦情则更胜一筹。

  

    C.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一句联想到漫漫征程,由此引起后面(五煞)的叮嘱,在结构上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D. 这首曲子主要写酒宴结束,人将散,曲将终时女主人公眼睛看见的杯盘狼藉的场景。

  

  5. 阅读(快活三)和(朝天子),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快活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女主人公临别前的味觉感受,虽有酒食,却不如泥土,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了。

  

    B.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点明其之所以难以下咽,多半是酒里流进了太多的相思泪,这是承接上一首曲子继续写味觉失灵。

  

    C. 作者巧妙地化用苏轼《满庭芳》的词句,再次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的重爱情胜过重功名的进步思想。

  

    D. 这两首曲词通过茶饭不思,肠胃里塞满的只有愁和恨,淌进酒杯的相思泪和宴席前的长吁短叹,让人生动形象地感受到了张生临别前的痛苦而复杂的心情。

  综合练习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张珙(  )  玉骢(  )  揾(  )做  谂(  )知  

    玉醅(  )  泠泠(  )  谨赓(  )  暮霭(  )    2. 阅读第二首(幺篇)和(二煞),判断以下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幺篇)这首曲子是莺莺给张生斟酒时对张生说的话。

充满了女主人公对张生的殷殷叮嘱之情。

(    )  

  

(2)(幺篇)曲中谈到了“轻别离”和“始乱终弃”,(二煞)中谈到了“停妻再娶妻”,可见莺莺对张生此一去,充满了担心和疑惑,对这段爱情的牢固产生了怀疑。

(    ) 

  (3)在封建社会里,历来是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女人成为男人的玩物,所以(幺篇)中说妻荣夫贵应改为夫贵妻荣。

(    )  

  (4)莺莺在这两首曲子里反复叮嘱张生不要“始乱终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是封建社会常见的事,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

(    ) 

  (5)女主人公在这两支曲子里提到“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等句,反映了女主人公重爱情而鄙薄功名的进步思想。

(    )  

  (6)这两首曲子分别反映了女主人公对张生的两次叮嘱,虽然时间不同,但内容却是大致相同,都集中表达了莺莺内心相同的担心和思想倾向。

(    )  

  (7)(二煞)是莺莺在张生临行前最后的谆谆告诫。

虽只说了七句话,却前后共用了四个“休”字,可见她对张生的嘱咐是何等的殷切。

(    )  

  (8)四个“休”字归纳为两点:

一是不要以功名为重而丢掉爱情;二是不要因贪恋异地花草而停妻再娶。

这说明莺莺对她和张生在凄风苦雨、艰难曲折中建立起来的爱情,比对功名的获取更为珍视。

(    )  

3. 阅读(满庭芳),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第一首小令(端正好)的“晓来谁染霜林醉”和后文最后一首小令(收尾)的“一鞭残照里”来看,长亭饯行已经过一整天的时间。

可为什么莺莺却还说“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子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曲子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思考在“饯行酒宴”上这一部分红娘的言行,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在此场合下,夫人两次叫红娘替“正旦”把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红娘的两次言语?

  

  第一次: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红娘在情节安排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把下列曲词与引用的原诗作品对应起来。

  

原诗歌作品:

 

①白居易《琵琶行》 ②乐府诗《东飞伯劳歌》 ③秦观《鹧鸪天》 ④范仲淹《苏幕遮》 ⑤李清照《声声慢》 ⑥宋人《鹧鸪天》 ⑦柳永《雨霖铃》 ⑧苏轼《满庭芳》化用后的曲词: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    ) 

(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    ) 

(3)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    ) 

(4)知他今宵宿在那里?

有梦也难寻觅。

(    ) 

(5)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    ) 

(6)碧云天,黄花地。

( )  

(7)阁眼泪汪汪不敢垂。

( )  

6. 对“前往长亭”从开始一直到(叨叨令)这一部分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开篇的这一场景,作者先以(端正好)这一情景交融的曲词烘托整体氛围,渲染感情色彩,因此这一首曲子统领了这一部分,也统领了全折戏。

  

  B. 范仲淹有句云:

“碧云天,黄叶地”,苏轼《水龙吟》亦曾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