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371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

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

有关八年级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

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

五、教学准备

2

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六、教学过程

3

七、板书设计

4-1温度计

1、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2、摄氏温标的规定:

(1)符号:

℃.

(2)一个的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3、温度计

(1)构造:

玻璃泡、玻璃管、毛细管等。

(2)工作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4、体温计

(1)量程:

35-42℃

(2)分度值:

0.1℃

(3)结构:

弯曲细玻璃管,用前甩一下。

4

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说明:

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

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授

第一节温度

2、学生实验一

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引导学生总结出

温度的概念:

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老师:

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

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

(一):

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老师:

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

它的构造是什么?

(说明: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

(说明:

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

1.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

老师:

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

老师:

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后回答。

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学生观察现象。

老师:

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学生:

热胀冷缩。

老师: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

这个装置叫做什么?

学生:

温度计

老师:

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

老师:

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

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

(说明:

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

老师:

这支温度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

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计,你们满意吗?

老师:

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

(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P69并讨论:

0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2.摄氏温度的读写:

出示天气预报稿,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谁愿意?

宁夏2012年1月26日天气预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3—4级,气温-15℃到2℃.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

(学生阅读,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认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使用

老师: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做到哪些事项?

学生阅读课本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

老师:

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学生阅读P49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

(说明: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体温计

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老师:

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

学生:

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几下

老师:

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

(说明:

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学生阅读P69“体温计”

知识小结:

学生自结。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摄氏温度的规定

(2)温度计的构造

(3)温度计的使用

(4)体温计及其使用

篇三: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案

第一节温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

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今天好热啊!

”“是啊,秋天都快到了,温度怎么还这么高?

”“可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却又很冷”

师: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他们是在讨论什么呢?

生:

冷,热。

师:

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师:

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

生:

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师:

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

生:

有。

师:

很好!

那么像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结合课本P47想想做做介绍温度计的原理。

师: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根据测温环境的不同,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一般也不同,可以是酒精、水银、或者煤油。

让同学们观察图3.1-2各种常用的温度计

师:

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

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师:

既然温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那么它就应该有自己的单位,让我们通过观察温度计找出答案。

A.字母“℃”的意思:

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

C.100摄氏度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

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

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

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温度读作:

100度,1600度。

你认为妥当吗?

出个题目考考你:

“25℃”,你会读吗?

“28摄氏度”怎么写?

“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

师:

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A:

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B:

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C:

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D:

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E:

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F:

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师:

非常的棒哦!

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

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

-2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

35℃~42℃。

B.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

师:

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

生A:

(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

(注意单位)。

生B:

(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

师:

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生:

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师:

回答的很好!

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

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

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

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生:

(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作归纳)

结束语:

同学们,了解了温度,认识了温度计,那么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学习温度计的使用,请同学们回去后先做好准备。

附练习:

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

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_(列举两种)。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

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

2.该选哪一项?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8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8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

(1)回忆已经认识的几个数。

(2)引出8。

(多媒体或实投显示l~7和0的活泼可爱的八个数字娃娃)比一比,这几个数谁最小,谁最大?

(电脑讲话并动态显示:

数字娃7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

”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0的脸涨得通红,圆圆的眼睛里流下一滴又大又圆的眼泪,恰巧挂在0圆圆的眼睛下边。

7惊讶地发现身旁多了一个比自己大的数字8。

[评析:

针对入学不久学生的特点,运用先进教学技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

2.出示课题。

在我们已经认识过的数字以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数字(板书:

8),你认识吗?

像认识7一样,你想学习哪些知识本领呢?

[评析:

引入阶段旨在沟通新旧知识联系,明确新知识问题,组织主动学习动机。

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二、展开

1.认识8。

多媒体或实投、板贴显示放大的有关8的主题图,仔细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图意。

(l)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要注意交流的`充分性和广泛性,同时结合进行健康安全教育,还要强调数数的策略,即有序性。

(2)试一试:

用8说一句话。

(突出基数与序数,注意表述的广泛性,特别要为内向型学生提供机会。

(3)提问小结:

从用8说一句话中,你知道8的用途吗?

数字8可以是八个任意物体的数目,也可以是第八个、第八名、第八……

2.数序和数的大小比较。

(l)从学具盒中数出任意8个图形。

(指名在磁性板上贴图,亦可实投学生所取的8个图形。

(2)(多媒体或实投、板贴显示有刻度的直尺)观察讨论:

从0到8有几个格子?

与7相邻的是哪两个数?

从0~8,再从8~0读数,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读的。

(3)画点子表示7和8,在○内填上“>”或“<”,再说一说为什么?

8○77○8

3.课中1分休息。

(放表演唱录音:

“国旗,国旗真美丽”,渗透爱国旗、爱祖国的教育。

4.教学8的组成。

(1)每四人一组,把8个○分成两堆,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注意小组协作及分法的函数思考水平。

(2)讨论:

从这四种分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看到每一组你还有什么想法?

(注意讨论的充分性和反馈的广泛性。

(3)课中1分游戏,师生拍手组成8。

(要关注准确和敏捷,培养注意力品质。

5.练习。

(l)(多媒体或实投、板贴放大的课本小动物图)互相说一说。

小兔排第几?

谁排第三?

小猴排第几?

共有几个小动物?

谁排

第八?

(2)指导写8,练习写8。

(注意写字姿势和书写方法)

三、全课总结

1.目标检测。

(1)填空

(2)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

7○88○88○6□○8

(3)○◇●□○◆★☆

一共有()个图形,()排第8。

[评析:

即时性目标检测,有利于教学反馈。

这是改革评价方法的尝试。

]

2.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2)带“8”字说一句话。

[评析:

用“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再告诉大家”的方法组织讨论,符合低年级学生好胜的学习心理特点,适合在低年级实施讨论式教学。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创造性教学的最终基本环节。

]

3.布置课外活动题。

张开想象的翅膀,用8根小棒创造美丽的世界。

[评析:

以动激趣,培养作为创造性思维要素的想象能力。

这是开发活动课程的尝试。

课外活动题一定要能激起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眼、口、手、脑”真正“动”起来。

一定要能使学生综合运用已具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

[总评:

本课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教学的引入阶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发现8的学习情境;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的小组合作活动,交流汇报主动发现的8的组成,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操作技能以及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总结阶段放手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培养成功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根据入学不久学生的特点,创设以激趣克服认识抽象数8的学习难点的愉悦情境,以智力源泉的操作实践活动为基本认知手段,组织学生参与操作交流、归纳、练习等数学活动,指导学生人人参与汇报学习成果的学习,全面达到学习目标。

这是一节比较好的创造性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听课评语之精选篇

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图片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3、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6、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7、建议:

①板书;②引导学生做笔记;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激情”);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8、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9、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

10、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1、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13、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14、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15、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16、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17、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18、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19、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20、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1、建议:

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23、体会:

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24、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5、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

26、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7、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8、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29、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

谆谆诱导,创设情景:

引发学生思维,

30、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1、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32、建议:

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课堂容量较大;注意板书;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

33、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

34、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35、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教师教学设计听课评语之精选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

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准确的判断出各种图形,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关于角的感性认识。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形象思维为主,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困难,但学生在抽象出角的过程中,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

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与数学意义上的角,如可能会跟钉子尖混淆,因为那些东西摸出来也是扎扎的。

还有可能出现认为两条边长的角就大。

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以及突破学习角的难点。

最后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得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

3、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

难点:

并能理解交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