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555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x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专题十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大联考)“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经济危机的理解。

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故选C。

2.(2013•宿迁调研)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

“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答案】C

【解析】抓住题中的时间:

1933年,可知西方大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知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故选C。

3.(2013·汕头质检)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

”法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尔斯·里克特则说:

“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

”这里所讲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危机的理解。

据题干提示“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和诺贝尔物理奖”可以判断应是在20世纪初,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

4.(2013·河北五校联盟调研)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答案】C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来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由此可排除B、D两项。

材料表明,在新政初期“老绅士”(指资产阶级)对“朋友”(指新政)“千恩万谢”,只是危机过后才“斥责他的朋友”,故又可排除A项。

因此,C项较为符合材料的本意。

5.(2013·浙江名校联考)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

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

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大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A项正确。

B、C、D三项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

6.(2013·河南新乡调研)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0

4

17

17

6

1.7

美国

33

20

53

9

6.7

3.5

由此可以判断

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

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

【答案】C

【解析】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实力逐渐超过了英国,而从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时期,英国的关税税率整体上低于美国,故A不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世界金融体系,与关税税率升降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

从表格信息看,与其他时间相比,1931时,英国和美国的关税税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和两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

7.(2013•扬州模拟)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

他在书中宣称:

“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

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

A.政府的作用B.消费的作用C.生产的作用D.道德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个人的奢华消费会促进市场供求关系发展,而勤俭节约会抑制生产者的积极性,故选B。

8.(2013·河南南阳期中)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长期战争的影响B.国共对峙的影响

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

材料的时间是20世纪中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

9.(2013·徐州调研)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

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①建立福利制度②调整农业③复兴工业④以工代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建立福利制度符合广大选民的利益;调整农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复兴工业有利于保障城市工人的利益;以工代赈体现广大选民利益。

故选D。

10.(2013·山西模拟)1933年3月,英国财政大臣张伯伦说:

“仅在几个星期以前,任何注视美国形势的人,只能心怀极其沉重的忧虑。

今天有新总统的倡导、勇气和智慧,已经发生了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变化。

新的有希望的感觉……正在回到美国人民心中,这种信心正在伦敦引起反响。

…‘奇迹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美国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干预经济的思想得到国际社会认同

C.美国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弊端D.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新的有希望的感觉……正在回到美国人民心中”反映的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对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成效。

11.(2013·潍坊模拟)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知,只有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可见“蓝鹰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这一行动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故选B。

12.(2013·山西模拟)《全球通史》中写道: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答案】A

【解析】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材料反映了农产品价格大跌,罗斯福采用的措施是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13.(2013·广州海珠区测试)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

“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答案】B

【解析】据题干罗斯福主张限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工人工资,这反映在新政措施中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选B。

14.(2013·贵州一模)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

后来罗斯福新政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据题干情境说明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A为治理纳西河流域,符合题意。

15.(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

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

这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题干中“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分析,应选A项。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了金融、工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C项说法片面;D项与题干内容方面不符。

16.(2013·湖北名校调研)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

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1935年与1929年相比,美国税收的税率增长了3倍多,过快增长的税率使得民众的实际收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的消费能力,影响到经济发展,故选B项。

17.(2013·临沂期中模拟)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

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

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

”它表明当时

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答案】C

【解析】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

托拉斯的发展,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会影响国计民生;但托拉斯也会采取市场调查,改进技术管理等措施,从而减少生产的无计划性。

这也是人们对它态度变化的原因。

ABD项与题目无关。

18.(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其表现有

①混合经济的出现②社会福利国家建设的加强

③出现经营者革命④人民资本主义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故①正确;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形成福利国家,故②正确。

在企业经营方面,出现出现经营者革命和人民资本主义的兴起,故③④正确。

因此选A。

19.(2103·河北高中联考)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D.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推行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依据相关教材知识考点再现以及根据“二战后”的时间关系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其主要原因,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

20.(2013·辽宁五校联考)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

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经营者革命B.福利国家的出现

C.国有化的推动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归纳能力。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控制。

由于二战后企业经营方面,出现了“经营者革命”,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

21.(2013·武汉调研)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

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

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

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具体表现

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的凯恩斯理论失灵,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滞胀的现象,AB项排除;70年代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项说法错误;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是80年代的经济滞胀,D项正确。

22.(2013·福建联考)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

国民生产总值)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

此题用排除法,这一时期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排除②,选A。

23.(2103·湖南模拟)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

由此可见()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答案】B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

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方式有: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

联系表格材料,本题选B项,由于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使各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

24.(2013·威海一模)在英国,福利项目之多、政府向国民提供的津贴和补贴名目之繁杂,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

二战后,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A.强化了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D.淡化了资本主义性质

【答案】B

【解析】二战后西方国家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其中突出特征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是其表现之一,故选B项。

25.(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下面照片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美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

A.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B.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

C.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显著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归纳能力。

根据题干中四图的主要信息特点分析,其共同点是“国营”企业,这是二战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体现,其产生的背景应归结到西方社会的严重危机,国家只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才能消除这些危机。

26.(2013·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

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15.85%

4.26%

1973

27.08%

27.017%

18.023%

 

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答案】A

【解析】考查学生分析和知识运用能力。

从表格看出,美国的经济量下降,欧共体和日本经济上升。

B、C、D的分析符合史实。

A选项说法材料不能体现。

故A符合题意。

27.(2013·浙江名校联考)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C

【解析】观察表格,其数据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工业比重变化的趋势。

A、D项表格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项表述有误,故排除。

从1960——2000年发达国家积极开展科技革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结果使得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故选C项。

28.(2013·黄山联考)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

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

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理解能力。

据所学史实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福利制度是对下层民众,并非是对大资产阶级,目的是为缓和阶级矛盾,并不会导致C项的结果。

故选C。

29.(2013·广东百校联考)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肯尼迪认为,在“自由社会”里,能够帮助众多的穷人,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即实行该政策的本质目的更在于保全少数的富人,这体现了福利政策的实质。

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们是否“失业”,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D。

30.(2013·烟台模拟)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

“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

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

”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D.富人乐于输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的理解。

根据题干税前和税后工资差距明显缩小,反映的是通过国家税收政策可以起到缩小贫富悬殊的现象。

故选C。

31.(2013·南京调研)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

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

”“魔力”是指()

A.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D.知识经济

【答案】B

【解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使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涨”,发展放缓,故选B。

A项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C项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D项出现在九十年代。

32.(2013·武汉模拟)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

新经济带来的影响有

①经济持续增长②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③物价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④进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则在逐年走低,故①②正确;③④与史实不符。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3.(2013·广东百校联考)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破坏性经济政策的代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二:

著名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曾评论说:

“或许,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它也许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机”。

垄断巨头梅隆哀吧:

“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害。

”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终前哀叫:

“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材料三:

1947年10月30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23个发起国签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

“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