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562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docx

高考化学必修有机相关试题

高二有机化学复习

一、必修有机化学方程式

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2、乙烯通入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使溴水褪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3、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4、甲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醇与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乙醇催化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8、乙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11、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12、由乙烯制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二、高考中出现的选择题:

1.(全国新课标Ⅱ卷2015第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4H22O5D.C14H10O5

2.(2013·新课标I卷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题3图

3.(2014重庆卷5)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题3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A.Br2的CCl4溶液B.Ag(NH3)2OH溶液

C.HBrD.H2

3.(2015全国新Ⅰ卷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

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1:

1B.2:

3C.3:

2D.2:

1

4.(2015安徽7)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2O3

B.分子中含6个σ键

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

5.(2013·山东高考)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6.(2015山东卷第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

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7)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9.(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Ⅰ,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0.(2012·新课标全国卷Ⅰ,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11.[2012·海南化学卷5]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2.(2014.新课标1)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

13.2015·新课标全国卷II,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14.(2010·海南卷,8)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

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B.乙醇C.丙烯D.苯

15.(2011·海南卷,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甲醇B.乙炔C.丙烯D.丁烷

16.(2011·课标全国卷,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2015·山东卷,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8.(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

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1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20.(2014·山东卷,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21.(2014·全国大纲卷,7)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遇到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A )

2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23.(2013·全国Ⅰ卷)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24.(2013·海南)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三、有机实验:

1.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浣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CH3CH2OH

CH2===CH2↑+H2O②CH2===CH2+Br2→BrCH2CH2Br(1,2-二溴乙烷),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在此实验中,要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浣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产物应在______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洗涤除去;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

(5)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NaOH+Br2═NaBr+NaBrO+H2O。

(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

【答案】

(1)d;

(2)c;(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下;(5)b;(6)蒸馏;

(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2.(2014·全国I卷)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橡胶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异戊醇

88

0.812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2

118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的异戊醇,6.0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abcd

(7)本实验的产率是:

a.30℅b.40℅c.50℅d.6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______(填高或者低),原因是。

 

3.(2013·全国Ⅱ卷)正丁醛是化工原料。

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 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离水时,水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全国I卷)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

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oC。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初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环已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环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5.(2014·全国大纲卷)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

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

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mL三口瓶a中加入70mL70%硫酸。

配制此硫酸时,

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

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

加人冷水的目的是。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

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26.(2015全国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2-5答案:

2.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浓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D

(4)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5)干燥(6)b(7)d(8)高,会收集到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3.

(1)不能,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容易溅出伤人

(2)防止液体暴沸;冷却后补加;

(3)分液漏斗;冷凝管(4)c(5)下(6)为了将正丁醛及时分离出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并减少正丁醛进一步氧化。

4.

(1)直形冷凝管

(2)防止暴沸;B  (3)

(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6)CD(7)C

5.

(1)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滴加苯乙腈、球形冷凝管、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便于苯乙酸析出、BCE

(3)重结晶、95%

(4)取少量洗涤液,先加人稀硝酸,再加AgN0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5)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