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思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089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思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三上思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思品.docx

《三上思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思品.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思品.docx

三上思品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

(1)课(小节)第()小时

课题

我长大了

课型

综合课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组织学生的活动,从而有序进行。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学生收集到的儿时用品、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没一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学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课题:

我长大了

二、小组调查。

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然后各小组介绍:

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三、故事会。

选择一件自己幼时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情,并且展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如小衣服、玩具等。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们像个“长大了”的孩子一样要求自己。

四、全班讨论。

讨论“长大了”的含义。

并引导学生思考:

长大了,不仅是身体长大了,而且我们知道的更多了,生活和学习的本领更强了。

我长大了

出生时的体重

现在的体重

出生时的身高

现在的身高

课堂上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的活动,以及讲故事,展示儿时用品的活动基本上做到全体参与,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效果较好。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

(2)课(小节)第()小时

课题

爸爸、妈妈抚育我

课型

综合课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重点

探究活动,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学生收集的材料、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回顾了各种机的成长经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爸爸、妈妈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课题:

爸爸、妈妈抚育我。

提问学生:

什么是抚育。

 

学生自由回答。

二、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10页。

然后,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三、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情况。

四、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请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

五、总结。

 

七、布置作业。

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或一段感谢爸爸、妈妈的话。

六、课堂结束。

让学生集体朗诵《游子吟》

爸爸、妈妈抚育我

抚育(扶持、抚养、保护、照顾)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扶持

本课的学习提倡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得较好,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3)课(小节)第()小时

课题

我懂事了

课型

综合课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让小说学会调查,并把调查所得资料整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交流演示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学生调查所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随着我们不断地长大,我们懂得的事请会越来越多。

板书课题:

我懂事了。

提问学生:

什么叫做懂事?

 

 

学生回答(自由发表意见)

二、探究活动。

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结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辛苦工作的,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调查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

三、个人制作。

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

四、组织学生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且介绍父亲节。

五、布置学生完成“我的感受”。

六、教师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我懂事了

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自己铺床叠被

收拾书包

整理用品

擦桌子

洗碗……

学习本课,学生学会了调查,通过调查去了解、观察自己父母的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调查和实践能力。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

(1)小时

课题

健康生活每一天

(1)

课型

综合课

(1)家里的文明礼貌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来了解家里应遵守的文明礼貌。

对家庭生活中哪些文明行为举止的讨论,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加深学生认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学生准备资料、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爸爸、妈妈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

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

而文明礼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从自己的家里做起。

板书课题:

家里的文明礼貌

提问:

你们都了解那些文明礼貌

 

二、个人作业。

根据教科书中的课文和插图提醒或引导学生。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日常生活中哪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阅读第14—15页,了解在家里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完成教科书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

三、分小组讨论。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四、全班交流。

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在自己家里或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家里的文明礼貌

一、起居方面

二、行动坐卧

三、文明进餐

本节课学生讨论热烈,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适当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

(2)小时

课题

(2)居家生活讲节约

课型

综合课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这个家庭是爸爸、妈妈创造的,家庭的花消要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来看一看教科书第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你有什么想法?

 

朗读教材第17页的两段话,提问什么意思?

并做适当的解释。

 

五、教师总结。

节俭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有用的东西,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二、探究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请几个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

然后全班讨论进行探究。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组活动。

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办法。

四、全班介绍。

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居家生活要节约

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本课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节俭绝对化,要告诉学生,不要把节约、爱惜东西和合理消费,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立起来。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3)小时

课题

生活中的安全(1课时)

课型

综合课

1、知道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2、树立爱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简单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模拟表演、体验。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板书课题:

生活中的安全

二、提问学生。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容易对我们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同学们,是否遇到过或者听说过在家庭中发生的安全方面的事故?

 

教师关键强调,在家里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够让他进来。

请学生朗读第18页上方的课文。

 

二、自由讨论。

参看18页安全用电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图画,组织学生边演示边讨论。

 

三、模拟体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进行模拟体验活动。

(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全班表演,向全般介绍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五、课堂练习。

 

六、教师总结。

完成教科书第19页各种报警电话与紧急情况的连线。

生活中的安全

120报警

119急救

110火警

本课的学生模拟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自的体验活动,学生感受较深。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3)小时

课题

生活中的安全(第2课时)

课型

综合课

1、知道“火警”、“匪警”、“急救”三个常用电话号码。

2、了解烫伤应该怎么办?

3、知道防溺水、防触电的常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常用电话和急救常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模拟练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上次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连线练习,同学们完成怎么样?

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

 

提醒学生。

报警电话要注意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

 

五、总结。

“安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

只要人人心中有安全,时时事事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二、模拟练习。

让学生练习报警。

可以同桌互相配合练习,要求三种情况逐一练习。

 

三、全班活动。

请学生上来抽签,然后按照所抽签上的内容,模拟报警。

四、自由讨论。

学生看教科书第20页的图画,按照要求进行讨论。

讨论主题:

如果遇到小朋友溺水,能不能立即下水救他?

本课学生讨论热烈,并且能够结合自己周围的一些不安全现象展开讨论,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3)小时

课题

生活中的安全(第3课时)

课型

综合课

1、通过讨论与检查,让学生对自己做一次自我评价。

2、通过让学生玩康乐棋,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教学重点

通过“添表——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活动。

教学用具

玩康乐棋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这几节课,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讨论、表演、模拟等,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内容,包括文明礼貌、节俭、安全。

今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看看同学们平时在这些方面做的怎么样。

 

二、讨论与检查。

学生阅读材料第21页“我的表现”。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于教科书上所列的项目有什么看法?

经过全班共同讨论,可以对教材项目进行补充和删减。

2、请学生按要求给自己画“苹果”。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结果。

三、全班调查。

1、在黑板上画出三种不同的苹果。

 

四、根据统计结果宣布:

“全班同学做得最好的是××,做得最差的是××。

”表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提醒学生要注意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尤其强调其潜在的危险。

2、按照项目顺序,逐一统计得到各种苹果的学生人数。

3、按照项目顺序,逐一将得到不同苹果的学生人数写在黑板上。

 

五、四人一组,下康乐棋。

很好一般不好

×××××××××

×××××××××

本节课是活动课,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很高兴,学得快乐。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二)单元第

(1)课(小节)第()小时

课题

学会友好相处

课型

综合课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与伙伴之间友好相处,友好交往。

和同学之间有了别扭怎么办?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录音机和录有《找朋友》儿歌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对于有的学生表现出的消极的或是包袱性的心理,以说理的方式加以引导。

四、总结。

肯定和鼓励学生所讲的故事,特别是发表的各种意见、想法。

希望同

学生朗读教材第26页上的课文,朗读本页右下角的诗歌,欣赏教科书第26页上的照片,并自由发表感想。

 

二、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讲故事。

三、全班讨论。

讨论问题:

同学之间怎样友好相处?

学生自由发表感想和意见。

学们今后更加友好相处,小伙伴之间更加亲密。

学会友好相处

和同学之间闹别扭应该怎么办?

学会宽容、友好待人。

本节课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展现和小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二)单元第

(2)课(小节)第()小时

课题

做人要诚实

课型

综合课

1、懂得伙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

2、学会彼此谅解。

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4、增进同学之间的相处了解。

5、体验同学之间亲密友谊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彼此谅解,伙伴之间以诚相待。

让学生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针对课本第28页的文字,提出:

为什么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不愉快,会闹别扭?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

 

“小伙伴之间为什么会闹别扭?

教材上的照片和图画展示了一些,谁来说一说,这些情况是不是会使同学们之间相处时闹别扭和产生不愉快?

原因是什么?

 

二、全班讨论。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相处?

遇到闹别扭和产生不愉快又该怎么办?

四、全班交流。

各小组向全班发表他们讨论的结果,请几个学生把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

五、总结。

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很好,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按照这样去做,相信同学们会相处得更加愉快。

完成活动“请你猜猜我是谁”。

做人要诚实

同学、伙伴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本节课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非常紧密,学生有话可讲。

讨论热烈,课堂效果好,“请你猜猜是是谁”的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二)单元第

(2)课(小节)第

(1)小时

课题

我们天天在进步

课型

综合课

1、认识和感受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2、增进对于学习的自信。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感受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体验。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材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阅读第31页。

“今天,我们也来做做这样的作业。

事先准备的一年级作业。

 

做简单统计成绩。

“同学们做的都不错,与一年级相比,成绩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四、总结活动。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同学们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进步,每个同学都不例外,这些进步是一点点地,不知不觉地发生的,所以平时可能也没觉得。

今天的作业,让同学们有了充分的体验。

我们想一想,与刚上学时相比,自己都有哪些进步?

学生阅读,学生自由发言。

 

二、体验活动。

学生完成作业,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打分数。

三、全班讨论。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完成教材第31页上“我的进步”。

以小组完成,然后再小组讨论。

五、课后拓展。

办一次“我们天天在进步”的展览,请每个同学挑选一份自己满意,能够说明自己进步的作业,制作一期壁报,展示大家的进步。

我们天天在进步

我的进步:

1、

2、

……

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自的体验,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巨大进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二)单元第

(2)课(小节)第

(2)小时

课题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课型

综合课

1、知道学习活动是学习方法是的多种多样的,知道不同的活动和方法的特点。

2、养成思考和选择学习方法的意识。

3、了解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养成思考和选择学习方式的意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做了一份特殊的作业。

通过这份作业,每个人都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上有了巨大的进步。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进步是怎样取得的。

二、探究活动。

品社教科书给我们展示8种不同的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与其他课有什么关系?

三、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学习交流会,每个同学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是哪一种,你有什么学习窍门?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每个同学做发言的准备,允许学生与同桌商量,或者参考教科书。

 

四、小组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窍门,并且归纳讨论结果,推举代表向全班介绍。

五、全班展示。

各个小组向全般简单介绍。

六、教师总结。

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

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委托几个学生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出一期板报。

 

七、根据小组讨论和全班展示,完成“我的收获”。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1、我最喜欢的学习活动是:

为什么?

2、我学习的窍门是:

它的好处是:

本节课通过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得进步,有了自己的收获。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二)单元第

(2)课(小节)第(3)小时

课题

学习中的苦与乐

课型

综合课

1、知道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

2、树立克服困难的正确态度。

3、了解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正确态度,帮助学生理解“苦”与“乐”的辨证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调查、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6页的课文。

“就像教科书上所说的,学习中有许多乐趣,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怎样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教科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

二、全班讨论。

“教科书上同学们遇到的困难、问题,我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呢?

除了这些困难之外,同学们还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其他的困难?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6页,并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小组调查。

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内容,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将办法介绍给大家。

四、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

五、教师总结。

肯定和鼓励学生,并且要求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克服困难。

学生阅读“不可能的成就”,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中的苦与乐

学习中的乐趣

学习中的困难

“苦”与“乐”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全班讨论、交流,小组调查等形式,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得出了学习中“苦”与“乐”的辨证关系。

小组活动进行得较好。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二)单元第(3)课(小节)第

(1)小时

课题

我是班集体的一员

课型

综合课

1、初步形成集体概念,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2、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班集体及集体中的成员。

3、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