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141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docx

届高三地理上册月考检测试题2

成都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度10月月考

地理试卷

(命题:

胡炜;审题:

万东)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本堂考试附有答题卡、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规范地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的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卷。

4、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用2B铅笔规范地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用钢笔工整地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学号。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1—3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读右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

A.地势三级阶梯B.三大自然区

C.三个经济地带D.五个温度带

5.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有色金属、天然气资源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

6.关于四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②地区——黑土侵蚀、森林的破坏

C.③地区——酸雨危害、土地盐渍化D.④地区——干旱风沙、土地沼泽化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

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7~8题:

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南方大部

华北地区

西北大部

东北大部

塔里木盆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7.X地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D.江汉平原

8.Y类型代号应为()

A.134B.421C.143D.222

读某地的昼夜长短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回答9—12题。

9.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66.5°NB.70°NC.80°ND.85°S

10.某游客在该地拍摄了一幅落日余辉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A.6月7日B.11月7日C.2月7日D.8月31日

11.下列有关7月31日观测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24∶00时,该地仍阳光普照B.12∶00时,南极点仍夜色朦胧

C.北京昼长夜短D.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2.适宜在该地生长的植物是

A.雪松B.苔藓C.梧桐D.亚麻

13.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顶部装有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假如要获得最大发电量,主题馆顶上的太阳能板最好能够调节角度,在一年中太阳能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A.23°26′B.46°52′C.66°34′D.90°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

C.Ⅱ、ⅣD.Ⅲ、Ⅳ

15.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16.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

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18.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19~21题。

19.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乡村公路,②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可能是城市干道

20.图中公路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D.内蒙古高原

21.丁地最可能是()

A.山顶B.陡崖

C.山谷D.鞍部

下图为某日某时北半球a、b两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此日,太阳直射点和a纬线的纬度分别是()。

A.0°,15°NB.15°N,30°N

C.15°N,45°ND.23°26′N,60°N

23.对于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南方

C.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

D.伦敦夏日艳阳高照

表1是提速动车组时刻表,据此回答24题

动车组车次

始发站

终点站

开车时间

终到时间

D21

北京

长春

07:

15

13:

31

D201

南昌

长沙

08:

00

11:

15

D584

宝鸡

西安

11:

11

12:

23

D776

深圳

广州

11:

18

12:

28

 

注:

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3°00′N;113°11′E)

24.乘坐表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A.D21           B.D201          C.D584   D.D776

下图中弧abc为地球某时刻晨昏圈的一半,b为该段圆弧的中点,也是晨线与昏线的交点。

读图完成25~27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在晨线上,c点在昏线上

B.a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c点

C.如果a点在北半球,则c点在南半

球,且两点的纬度相等

D.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的纬度值相等

26.如果a点日出时,某飞机从a点出发,向东低空飞行(不考虑飞行高度),6小时后飞行员看到日落,则这架飞机的飞行速

度大约是()。

A.837km/hB.1447km/hC.1667km/hD.3333km/h

27.如果b点在极圈上,且地方时为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汉比北京日出早

B.北京日出地方时在4点35分左右

C.长江流域正经历一次寒潮

D.此日武汉(31°N)昼长比海口(20°N)长2小时以上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回答28~30题

28.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B.20°N

C.15°SD.20°S

29.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B.75°NC.70°SD.75°S

30.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B.0°C.60°ED.180°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31.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12月3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起航,航行20天零3小时到达位于120°W、75°S的研究地点。

一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又经两个月回到上海(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日几时?

说明是白天还是夜晚及判断依据。

(2)考察船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

说明判断理由。

(3)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

为什么?

 

32.元旦假期,浙江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到附近某地进行野外考察。

图为学生在山上考察后,结合资料绘出的该地等高线图(单位:

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为。

(2)该区域东面临海,同学们想在宿营地观看海上日出,早晨起床后却没有看到。

当地居民说,本地冬季看不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在夏季才能看到。

请你结合上图,推断同学们宿营处在图中甲、乙、丙三地中的哪一地,说明判断依据。

(3)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①处的土层比②处的土层薄,请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发展措施?

3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该区域一些地区自2009年8月以来,降水比常年偏少,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M、N两地≥10°C的积温值范围各为、。

形成两地积温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区域D地形区地形特征是。

M地形区的成因是

(3)图示区域C河段因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使得水位上升,试分析该工程建设分别对其上游和中下游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上游:

中下游。

(4)简要分析该区域发生旱情的主要自然原因,其危害的主要表现。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

曾吞噬过无数红军战士的沼泽地,现在正大面积减少,不少草地出现了沙化现象。

与20世纪30年代红军经过时相比,草地中的沼泽地大约减少了60%。

目前的若尔盖有的地方已经严重缺水,辖曼乡有三分之一的牧民吃水有困难,不少人家靠打井取用地下水生存。

材料二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图。

 

(1)图中阴影部分为若尔盖湿地,该湿地地处(地形区),位于流域。

(2)目前若尔盖湿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

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成都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度10月月考地理答题卷

31.(10分)

(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是几日几时?

说明是白天还是夜晚及判断依据。

(4分)

 

(2)考察船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

说明判断理由。

(3分)

 

(3)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

为什么?

(3分)

 

32.

(1),。

(2分)

(2)请你结合上图,推断同学们宿营处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哪一地,说明判断依据。

(4分)

 

(3)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①处的土层比②处的土层薄,请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4分)

 

(4)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发展措施?

(4分)

 

33.(19分)

(1)图示区域M、N两地≥10°C的积温值范围各为、。

形成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图示区域D地形区地形特征是

(2分)

M地形区的成因是

(2分)

(3)上游:

(3分)

 

中下游:

(3分)

 

(4)简要分析该区域发生旱情的主要自然原因,其危害的主要表现。

(5分)

 

34.(12分)

(1)(地形区),位于流域。

(2分)

(2)目前若尔盖湿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4分)

 

(3)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BBCCD6ABACD11DBBBD16DBDAB21DCADD26CBBBC

31.

(1)考察船到达研究地点的时间是12月22日23时。

(1分)此时,当地处于白天。

(1分)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75°S有极昼现象。

(2分)

(2)悉尼正值夏季。

(1分)因为此时为1月,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侧,南半球的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为夏季。

(2分)

(3)上海昼夜平分。

(1分)考察船回到上海正值春分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上海昼夜平分。

(2分)

32.

(1)上游由南流向北,下游由西南流向东北大于等于200米,小于400米

(2)乙地冬季,日出方向为东南,夏季日出方向为东北,而乙地东南方有山地阻挡,东北方地势相对低平,面向海洋,视野开阔

(3)①处坡度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

(4)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小水电;合理开矿,发展有色冶金;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发展教育和科技。

33.

(1)M地:

5500℃~6000℃;N地:

4000℃~4500℃。

(4分,各2分)M地地处四川盆地,海拔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扩散,热量条件较好。

(4分,各2分)N地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

(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D: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向排列);(2分)M:

原为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3分)‘

(3)上游:

淹没土地、耕地;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可能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影响;水流减缓,水质可能下降;自然景观受到影响;调节局部气候等。

(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中下游:

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部气候等。

(4分,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

(4)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分;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高坡陡蓄水困难等也可给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人畜饮水困难;农业减产(物价上涨);水库蓄水减少,发电受影响;河流水位下降,通航困难;养殖损失大等。

(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4.

(1)青藏高原(1分)黄河(1分)

(2)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土地荒漠化;(2分)沼泽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2分)

(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2分)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