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01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一、基础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玉簟(diàn)  神妪(yù)   奇葩(bā)   霰雪(xiàn)

B. 踯躅(zhú)  摇曳(yì)   国殇(shāng)  鼎铛玉石(chēng)

C. 诡谲(jué)    窥视(kuī)  聒噪(ɡuō) 羁旅(jī)

D.桎梏(gù)      聒噪(guō)  戏谑(nuè)  沽名钓誉(g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城阕 绰约   芙蓉泣露   迷花倚石忽已瞑

B.青瞑 金樽   钟鼓馔玉    江流婉转绕芳甸

C.澧浦兰橑   切中肯綮  出师一表真名世

D.寂廖 沽取   雕栏玉砌    且放白鹿青涯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上海对“美眉”“恐龙”“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

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

C.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他的山水诗真可谓巧夺天工。

D.田园诗是陶渊明首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或表现农村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4.下列诗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吞声踯躅(徘徊不前)不敢言与佳期兮夕张(约定)

B.出师一表真名世(在当世有名)径须沽(买)取对君酌

C.惟觉(醒来)时之枕席失向来(原来)之烟霞

D.吴楚东南坼(干裂)戎马(代指战争)关山北.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体体列的史书。

.

7.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分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1)“经久”改为“坚固”

(2)“洁具”改为“用具”

(3)“适应”改为“适宜作”(4)“理想”前加“的”字

(5)“卫生”前加“的”字(6)“新产品”后加破折号

A、

(1)(4)(6)B、

(1)

(2)(6)C、

(2)(3)(4)D、(3)(5)(6)

8.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D.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的一组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

________。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⑤、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境况

⑥、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⑦、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⑧、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A、④⑦③⑧②⑤①⑥B、④⑧③⑦①⑤②⑥

C、③⑦④⑧②⑤①⑥D、③⑦④⑧①⑤②⑥

二、.补写出下列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10、

(1)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长恨歌》)。

(2)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3)心非木石岂无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5)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一剪梅》)

(6)江畔何人初见月?

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吴楚东南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10)垆边人似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韦庄《菩萨蛮》)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其一)》)

(12)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三、诗歌鉴赏(8分)

新睛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

尘埃

11.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4题。

(15分)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

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

①李邕:

诗人、书法家。

12.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

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

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

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

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

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 题(14分)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因此——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的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

”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

“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极幸运的从脚下飞起来,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这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

”他将听他过去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这种怨言,心里充满善意,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

”他大声在过道里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一条狗激烈的在她背后叫着。

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

”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

“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

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他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那么在这个小城里,另外难道还会有什么事等候他吗?

.虽然他有时候是这样抱歉,他为这个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

”邮差先生笑了。

“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

阳光充足的照到街岸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

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4.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

 请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与表达(4分)

17.(每小题2分,共4分)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

情况如下:

(3分)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

情况如下:

(3分)

(1)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

69%

7%

21%

3%

(2)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提出合理建议。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李白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而纵情于山水;项羽拒绝了屈辱地活着,选择了自刎;司马迁为了理想拒绝了死。

一次拒绝就是一段佳话,你怎么理解拒绝?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选准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

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榆林市一中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题卡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二、.补写出下列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10.

(1)

(2)

(3)(4)

(5)(6)

(7)(8)

(9)(10)

(11)(12)

三、诗歌鉴赏(每小题4分,共8分)

1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12(共9分,每小题3分)

(1)        

(2)        (3)         

13翻译(每小题3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 题(14分)

1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与表达(4分)

17(每小题2分,共4分)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40分

一、基础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二、补写出下列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2分)10答案略

三、诗歌鉴赏(8分)

11答案

(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鉴赏: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

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

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

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

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

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

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

[2]

 

李白字太白。

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从西域)逃回来,寄居在巴西郡。

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

“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

”并向唐玄宗举荐。

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

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

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

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

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

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

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

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

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

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

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

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

李白漫游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身穿宫廷的锦袍端坐在船中,旁若无人的样子。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 题(14分)

14.[答案] 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小城生活的特点可以从人物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是邮差先生,主要事件是送信,在完成送信工作中,展示了邮差生活、小城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方面面梳理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15.(5分)[答案]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两个句子都是描写邮差的心理活动,需要放到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体会展示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体会时需注意两个关键词:

第一句“催饷”应指学生寄信回家要生活费;第二句“抱歉”并不是邮差做错了什么,而是为老太太接到的信不一定是好消息而担忧、歉疚

16.(5分)[答案]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体会这句话的含意,需要透过表层意思,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深层挖掘它不单单指自然的天气,还暗示人物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