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322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docx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

新零售:

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

电商时代结束了,实体店会永远存续下去。

同时,它将会成为下一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主战场,成为众多企业寸土必争的对象。

根据山西财经大学振东大讲堂第38期《新零售的未来》主题演讲整理

去年,我在贝加尔湖畔为某出版社的新书《零售的本质》写序。

因为这本书,我对7-11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我发现7-11是如此与众不同,它的毛利率高达90%、净利率高达20.5%。

放眼全球,从沃尔玛到家乐福、从王府井百货到永辉超市,有哪一家零售商能形成这样一种利润结构?

从那以后,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着手对这家公司进行研究,并对“新零售”这一概念产生了很多不同的体会。

电商的“硝烟”已散尽,零售业会消亡吗?

马云提出“新零售”,是因为零售业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即从一种传统的加盟连锁模式走向了新的赋能型共享经济模式。

有人问我,零售业会不会消失?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公元2500年的时候,“新”零售是什么?

公元3000年的时候,“新”零售又是什么?

按照马云的逻辑,会不会产生一个新新新新的零售?

如果每过十年就有一个“新零售”产生,我们又该怎样理解零售?

一、电商的“硝烟”已散尽在美国,电商的市场份额占比不到10%,并且其增速已经从过去的50-100%下降到了50-20%,甚至百分之十几的程度。

而在中国,电商市场的整体增幅也不过20%多。

但是,当前电商模式已经渗透到了传统产业。

当电商充分渗透到传统产业的时候,我们认为,电商时代的“硝烟”已经驱散,战斗结束了。

而当全行业90%的实体店都在亏损,实体企业好不容易搭建起了自己的团队,拓展了自己的电商渠道,形成了各自新的事业群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现整个电商行业的利润都已经被阿里巴巴垄断了。

而另一个强者——京东,以发达的物流体系和超过消费者预期的速度见长,并据此在家电销售领域拉开了与国美和苏宁的距离。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拥有八、九万名快递人员的巨型公司,赚钱的来源主要来自于自营业务。

也就是说,京东的盈利是建立在自身体系之下的。

就如同柳传志“在流水线上拧毛巾”的时代,京东、唯品会这样的企业,仍然延续了工业文明的思路,还在试图用压低成本来换取利润空间。

在中国的电商领域,如果说京东还勉强保留了一部分可以与阿里巴巴抗衡的实力以外,从利润的角度,其它电商平台都属于Theothers。

如同苹果手机席卷了整个产业中90%的利润一样,如今的阿里巴巴也几乎包揽了整个行业90%的利润,成为了行业中绝对的“老大”。

与之相比,不论是华为,还是OPPO、vivo,它们虽然能在安卓的阵营中争取到最大的销量,但也只能在行业内百分之几的利润空间下生存。

因此,在电商的世界里,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实体店会成为新零售的新阵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强烈的反思,我们有必要重新认知“实体店”这一理念。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阿里属于虚拟经济,其实这是错误的。

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开店的那些商户,他们都是谁?

是我们的街坊四邻?

是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

其实不然。

阿里的供应链系统为3000万人口解决了就业,创造了2500亿的销售,并且具有高达18.5%的货币化率,接近500亿。

但是,在这样一种发展态势之下,阿里在几年前就发现了电商增长趋缓的问题,所以开始大举进军实体经济。

因此,阿里相继成为了银泰百货的最大股东、苏宁电器的第二大股东、宁波三江超市的第二大股东等等,并且一直没有停止与实体经济合作的脚步。

最近,又开始与中国最大的食品零售商——白领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看过《时间简史》的,各自有不同的体会。

在我看来,《时间简史》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认知的改变。

人类社会为什么有别于大猩猩、猎豹、老鼠和蚂蚁,从原始文明逐步趋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一路走到今天的物联网文明?

并且,这一文明还在不断延续和发展。

在下一个时代,属于AI的智慧文明时代似乎片刻间就会到来。

而《时间简史》所提出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霍金所认为的:

人类社会是构建于虚构的故事之上的。

所以,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源于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技能:

讲故事的能力。

曾经有一个智人说,我们要有村庄,于是村庄产生了;另一个智人提出,我们要有公司,于是公司出现了。

三千多年前,当犹太人流离失所的时候,《圣经》曾经成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神家园。

宗教,作为人类一种新的操作系统,与“村庄”、“公司”等概念一样,都是人类“杜撰”出来的。

这种杜撰故事的能力,就是我们对未来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彻底改变整个世界。

实体店会消亡吗?

我们对此也应该有一种全新的认知。

今天的实体店仍然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消费场景。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的战略也应该完全不同。

我们认为,实体店会成为下一个最为重要的战场,它甚至会成为衡量企业是否有生命力的尺度,成为企业进入新零售的根据地。

在下一阶段,实体店可以为企业带来庞大的、低成本的客流。

就如同天猫在京东开出了自己的旗舰店一样,其背后无非是流量贩卖的逻辑。

有人问我,“未来超市”是不是新零售?

在未来超市中,既没有店员,也没有收款通道。

顾客步入店堂,浏览货架,遇到中意的商品,只需要拿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实现购买。

尽管这是一种无人售货的超市,但是顾客进入超市后的一举一动,都在这家门店的掌握之内。

这是不是新零售呢?

我认为,这只是全渠道下的一个步骤。

今天门店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货架陈列,它还起到了流量中心的作用。

根据今年2月份的数据,7-11共有19200家门店。

除了正常的商品售卖之外,还可以为顾客提供代收服务。

比如,某人在优衣库下了一个订单,他下班的时候,这笔订单就已经被运输到了离他最近的一家7-11门店中,顾客可以直接到店里提货。

阿里创办的“河马鲜生”也是这样。

阿里在上海金桥一带开出了1万平米的大卖场,在卖场里,大约只有2000张订单来自于门店本身,另外还有4000张订单是来自于线上的。

目前,这家卖场的年度营收为约为2亿。

同时我们看到,在同样面积的情况下,永辉最好的门店的年度营收也只有1亿左右。

我们把这样一种承接线上、线下订单的门店叫做全渠道商店。

从十九世纪人类的第一家杂货铺诞生以来,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万年以后的实体店会是怎样的?

我们是否有这方面的认知?

在我看来,实体店是人类、尤其是女性宣泄情感的一种场所。

她们开心的时候、沮丧的时候,可能都会选择逛店。

实体店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售卖,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交中心和体验中心。

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社群电商、微店、微商、网红、直播,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商渠道,其实都是全渠道体系中的一个分子而已。

而在未来的五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当电商的“硝烟”散去,实体店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惨烈、更加血腥的主战场。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除非人类消亡,否则,实体店将永远生生不息。

新零售产生于两大新红利——人口红利与技术红利

再来谈新零售。

在新零售的背后,将会有两个重大的新的红利产生。

一、消费升级与人口红利首先是人口的新红利,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今天,中国社会以80后、90后人群为中坚力量的新中产阶级已经形成,年收入达到9万人民币的人口大概达到了2亿人。

同时,在广阔的农村市场,6亿农业人口的庞大基数托起了进城打工后又返乡的新的消费力量,我们称之为“蓝领中产阶级”。

去年,跨境电商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大幅度地增长。

城市中产阶级使得中国开始成为了跨境电商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同时,新的蓝领中产阶级的需求也不容小觑。

尽管他们的积蓄还不足以在城市扎根立足,但都市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养成了跟城里人一样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品味。

消费升级,是人口带来的新红利,形成了一个10万亿级的风口,并促成了一个新的市场的诞生。

我的客户汇通达集团曾经做过调研,在广阔的农村市场,尽管农民群体的相对收入是最低的,但是他们买到的家电却是最贵的。

以一台空调为例,从工厂到乡镇家电的销售网点,经过层层转运、层层分销之后,到达农民消费者手里的价格往往是最贵的,这显然违背了天理。

因此,汇通达提出,要让乡下人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物美价廉的物资供应。

它顺应了“风口”,使企业形成了自己差异化的市场。

二、产业升级与五大技术红利当前,有五个新的技术正在席卷而来:

一是人工智能。

曾经的工业文明把人类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使人类机械地完成一道又一道的工序。

但是,AI却把机械变成了人。

刚才说到,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AI技术极有可能成为继蒸汽机、电器、互联网之后,第四个被全人类的生活、被每个行业重新赋能的基础设施,或者是一个基础产业。

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今天的AI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我们都知道,有史以来,机器第一次战胜了人类。

阿尔法狗以4:

1的优秀战绩,战胜了世界上最厉害的棋手李世石。

在这次持续数周的“战斗”中,李世石也曾小胜一盘,为我们人类捍卫自己的尊严留下了一分希望。

但是在今年1月份,这个希望破灭了。

阿尔法狗伪装成为master,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打败了包括聂卫平在内的六十多个世界级围棋大师。

这些大师为什么输给机器?

因为他们无法像阿尔法狗那样,在脑袋里装入从古至今的三千多万个经典棋谱。

这就是充足的数据带来的优势,但是这还不够。

更为惊人的是,AI技术拥有深度学习的算法,使机器可以进行自主的学习。

我们曾经认为,学习能力是人类的特权,但是在今天,机器也具备了这种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AI芯片的诞生。

今天,AI芯片的算力可能会达到目前手机算力的五十倍以上,同时,它的功耗可能只有后者的1/10。

由于这种芯片的功耗很低,谁拥有它,谁就能够统治移动互联网的市场。

所以我们看到,阿里收购了位于深圳的一家芯片公司,从而占据了手机芯片90%的市场份额,并使英特尔彻底失去了这个市场。

但是英特尔并不甘心落后,也斥资100多亿美金收购了一家芯片公司,试图进入自动驾驶的领域。

这一切背后的动因都在于芯片的算法和运力的巨大的改变。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啤酒尿布”的故事,这是一个经典的商场销售数据分析案例。

AI对于零售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AI会成为新零售的大脑,这意味着,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去发现新零售的基因图谱。

蚂蚁金服市值能够逼近800亿美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数据变成了最坚挺的资产,它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那些固定的资产。

这也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在零售行业要推动供应链金融,推动消费金融的道理。

二是互联网。

互联网从消费环节进入到了每一个行业,从每一个产业链的最下游一路升到了最上游,并占据了这个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意味着,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水和空气一样的存在,把我们从消费互联网牵引到了产业互联网中。

三是物联网。

在Yahoo、Google、XX、新浪的时代,人跟信息建立了完美的连接。

而在微信、Facebook和Twitter的时代,人跟人的连接实现了。

那么,到了物联网时代,我们发现,万事万物都已经被链接了起来。

四是区块链技术。

所谓区块链,就是把互联网从过去基于TCP/IP的单纯的网络信息传递,变成了一个能够传递价值、交换价值的价值互联网。

它好比是一个账本,但不是由“财务人员”创建的,而是有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和记录。

比如,我们都知道航海日志。

过去,航海日志只能由船长一人进行简单的记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本帐的可信度并不能达到100%。

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相当于船上所有的船员和乘客在共同记录这本日志。

再比如,在某一个村庄,你家原本有1000头猪,我家有200头。

我从你家买入了200头猪,这个账要怎么记?

过去是你家一本帐,记录原始数量、卖出数量和剩余数量;我家一本帐,记录新增数量和当前实数。

这笔只有你我两家人知道的交易是很容易做假的。

你去银行贷款,完全还可以用1000头猪做抵押。

但是,如果有了区块链的账本,这一切就会发生改变。

它相当于我们俩在交易的同时向外界发布了消息,使村里的家家户户参与了记账。

这就是区块链的技术,它能够使所有的信息得到高度印证,从而构建出了一个高度诚信的世界,并能够依托技术建立起一个共享信用的社会。

未来,由区块链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为我们收集了大量真实的数据、真实的资产。

我们的每一笔交易,都将由区块链技术进行全方位记录,并能够收集到消费者在消费轨迹里所产生的所有数据。

当这些数据只被一家企业所拥有的时候,它并不值钱。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消费的“星空联盟”,实现大数据共享的时候,它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最后一个是生物纳米技术,这可能是继信息科学之后的,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又一个新的浪潮。

利用新技术,如何更好地读懂并满足消费者?

一、大数据对零售业的意义——满足个性化需求

尽管我们都知道,除了要爱消费者以外,还要懂消费者,要学会去“读”消费者。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其实很简单,当我们在谈大数据的时候,还要知道,如何拥有大数据,以及如何研究大数据的打法。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大数据显示,女性平均需要六次约会才能最终确定恋爱关系。

还有,在周三这一天去约会女生,成功率会相对较高。

大数据还告诉我们,如果一位女性突然剪短了头发,这说明她的感情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大数据的意义,它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恋爱成功的概率,并且能够令我们洞察到、了解到每一位顾客的需求。

请注意,我们说的是“每一位”顾客,而不是“一群”。

通过大数据的跟踪,我们可以为不同消费能力的顾客提供不同定价的商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不同的定价与推荐。

如果曾经有过使用亚马逊的体验,你会发现,浏览巴菲特著作的时候,它会为你推荐芒格或者其它金融投资类的书籍,并且每次都有所不同。

所以,大数据的意义在于,我们所要了解的是每一位顾客的具体需求,并基于此来满足其真正个性化的需求。

二、供应链的优化在传统的供应链中,总库存通常会占据整个零售总额的2到3倍以上,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牛鞭效应”。

假如消费者需要100箱啤酒,店里通常会准备300箱。

除此之外,再加上一批、二批、三批、四批的库存,使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可以达到500箱之多,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

尽管啤酒厂的老板可能会很高兴,但事实是,消费者只需要100箱。

但是,新零售却意味着一种新的效率。

亚马逊的库存周转平均用时为25天,中国的永辉平均约为40天。

它们生意做得很棒,但仍然存在库存和周转率的问题。

对比鲜明的是,7-11的库存周转天数是4天,这意味着它可以把自己的生意周转速度提升3-4倍。

双边市场中的供需配对当我们在为一个消费者画像的时候,不仅要看他的消费数据,更要研究他的社交媒体数据,借此了解他的爱好、品味、消费能力、关系网以及购买的忠诚度等等。

通过RFV模型可以分析出,他上一次的购买行为到现在有多久?

消费频率是否够高?

很多生意都是低频的,怎样才能够把这些低频的消费变成高频的消费呢?

有一家做母婴产品的公司,这个品类就注定它的消费都是低频的,一个月最多光顾一次。

为了引导这些母亲们的消费,这家公司首先吸纳了上千万的会员,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群。

四年前,它的客户年度平均消费大概只有400块。

去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跃升到了4700块,差不多是十倍的增长。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供需配对”。

2012年,埃尔文·罗斯(Alvin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Shapley)因“稳定配置和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一理论认为,所有的市场都是一个配对市场。

但是,如何实现一个配对的市场,或者说,如何实现市场的长期繁荣呢?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市场逻辑,即所有的市场都是一个平台。

我们不要认为只有阿里巴巴是平台公司,事实上,所有的零售商都是一个平台,他们左手拉着供应商,右手拉着顾客,都起到了平台的作用。

针对平台级的公司,一个好的市场配对可以让市场繁荣起来。

但是,当市场开始繁荣以后,往往会形成阻塞,产生大量的错配。

这个阻塞如果不能被“疏通”,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市场的崩溃甚至破产。

比如,有人曾经对换肾市场进行过研究。

在美国,每年对肾源的需求大概是10万个。

最初,这个市场遵循价格决定一切的原则:

谁付的钱多,肾源就流向哪里。

但美国政府意识到,再这样做会出问题,于是制定了法案,规定了肾源的免费原则。

同时,换肾的手术是自费的,并且器官捐献者的亲友可以享受这个市场的优先权。

这样的一种市场设计,使美国的器官市场得到了非常平衡的发展。

所以说,好的市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与美国当年的换肾市场类似的,是今天的哈佛。

如今的哈佛,俨然已经成为了贵族的私塾。

如果我们把学校看成市场,那么,是全球顶级政商要人的后代,支撑了哈佛这个“市场”的短暂繁荣。

曾经的XX也是如此,它把最贵的版面、最高频的搜索优先给了一群“莆田人”,成功地毁掉了一家伟大公司的声誉,使XX不再能与“BAT”相提并论。

如今,XX400多亿的营收与腾讯的2600亿的营收已经相去甚远,这个差别是怎么产生的?

从双边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不外乎是市场的配对。

在2009年,天猫还没有诞生之前,阿里就已经开始先知行觉。

他们发现,在一个价格决定一切的市场,假货交易正在毁掉淘宝甚至是阿里的未来。

所以,为改变自己卖假货的形象,阿里希望建立一个有效的双边市场,形成一个高门槛的准入机制。

于是,2009年,阿里提出一个新的模式,即团结一批品牌,改变淘宝无门槛、无底线的市场模式。

于是,淘宝商城诞生了。

但是,玉米地里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所以,淘宝商城并没有获得成功,没有成功扭转老百姓心中那个“卖假货”的印象。

最后,经过审慎思考,他们决定把“水稻田”兑出去,重建一个新的模式,于是,天猫产生了。

当时,那些一线品牌并不看好天猫这个渠道,于是,阿里招募了一大批二线品牌和三线品牌。

尽管档次并没有达到最高,但是这些品牌给了消费者信心。

天猫市场形成以后,它的配对机制使整个市场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并进而形成了“双11”模式,在淘宝也建立起了这样一个客户群的市场。

如今的阿里巴巴,得益于天猫的支撑,能够占据全球2600—2700亿的市场。

如果没有当初的领悟,阿里一直是一个卖假货的平台,是无法实现今天的规模的。

当然,在其巨大的成就背后,既有支付宝的贡献,也有蚂蚁金服的功勋。

如今的蚂蚁金服,也有了800亿美金的估值,预测云计算也会为阿里创造千亿级的机会。

从万货商场到私人商店——实现每个人的“王府井”如今,消费者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移动互联网上。

微信的用户黏性甚至大大缩短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时间。

当我们把这么多的消费时间都用在手机上的时候,这个世界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意味着,大量的实体店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时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在《第三次零售革命》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即:

我们要从万货商店变成每个人的私人商店。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让推荐更加个性化,实现“每个人的淘宝”、“每个人的王府井”。

不难想象,当我们点开淘宝,或者走进王府井的时候,如果每个店都把那些交纳了最多租金的品牌放在最好的位置,将商品“首页”全部贡献给了“头部经济”,那么消费者可能会有95%的时间浪费于无效浏览。

曾经有一个大型电商平台的CEO跟我交流,他说,阿里的广告费如此惊人,我能不能也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呢?

随后,他拿出了一个品类进行推广,但是三个月以后,这个品类的销量下降了42%。

为什么?

消费者没有时间去看广告,所以不买账。

所幸,当这位CEO认识到他是在浪费流量以后,及时做出了调整,开始向个性化推荐发力。

如今的淘宝率先实现了个性化推荐的功能,每一个用户所打开的页面都是基于个性需求推送的,与另外一个人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商品。

这时候,个人的淘宝就产生了。

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机制,这时再来关注流量,是无效的。

新零售——打造赋能型的产业路由器

一、从互联网到消费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

蒸汽机诞生以后,在英国曾经引发了马车车夫的大规模抗议。

英国政府无奈之下,出台了《红旗法案》,要求每台汽车至少要配备五个人,除了司机本人,还要有一个人拿着红旗在前面指挥,一个人负责烧煤炭,一个人负责监管,保证车速不能高于马车等等。

我们看到,政府往往扮演了新技术应用时最大的敌人。

我手里有两张图片,一张是2005年,梵蒂冈教皇对着他的教众们演讲的画面。

那时,教众们手中拿的都是诺基亚手机。

但是在八年后,在同样的场景下,教民们高高举起的都是苹果手机。

这是移动互联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渗透。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10亿手机用户,占全球用户的1/4左右。

同时,移动互联网像水一样漫过大街小巷。

据说,菜市场里的乞讨者都有了收款的二维码。

所以,在消费互联网时代,马云就曾经说过:

当我扛上了机关枪,大多数企业家还仍然在耍大刀。

可见,马云在七年前就已经把用技术武装起来的自己跟众多在实体经济中摸爬滚打的企业家对立了起来。

所以,当阿里迅速成长为一个巨人的时候,人们难免会对它爱恨交加。

在钦佩一家伟大公司的同时,很多媒体也在不停对它进行口诛笔伐。

但这些都是徒劳,马云的产业互联网帝国崛起了。

现在我们知道,AI已经可以应用于很多环节了。

就在上个月,美国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性爱机器人。

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跟机器人结婚,跟合成人结婚,甚至不再分得清我们的恋爱对象到底是人还是机器人。

尽管未来还不尽可知,但是,通过可以明确看到的互联网的变化,通过消费互联网一步步过渡到产业互联网的过程,可以看到时代潮流的浩浩荡荡。

所以,当我第一次来到冰封的贝加尔湖畔小住,并于一个冰雪消融的清晨离开的时候,我所产生的顿悟是:

在不知不觉之中,互联网已经由一个端机关枪、充满了火药味儿的猛男,变成了一位柔情似水的女子。

它不但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且开始善解人意,可以与我们彼此“温柔地相待”。

二、苹果、GE开启互联网为产业赋能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产业互联网第一次获得了互联网的赋能。

当互联网能够为每一个产业赋能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未来支柱。

刚才谈到,苹果公司为什么能获得整个市场90%的利润?

因为它建立了一个“产业路由器”,通过applestore,可以把整个行业里100多万名程序员团结起来。

而当这些程序员通过为iPad写程序赚钱的时候,苹果公司不但不会支付工资,还有可能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相当于建立起了一个众包的市场。

因为这样的市场,当华为津津乐道于自己伟大的硬件有多么优秀的时候,其实只赚到了每一台硬件背后的一次性毛利。

但是,苹果的每一位用户的年度平均贡献却在二十美金以上。

通过applestore、云服务,苹果在2016年创造了200多亿美金GMV的市场规模,苹果从这些收入当中分得了大概85亿美金的收益,而这其中的边际成本却趋近于零。

苹果的这种模式在发展之初并未引起大家的“警觉”,人们甚至觉得iPhone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产品。

然而,正是这种思维模型,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的互联网理念。

GE公司是最早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的伟大公司,并逐渐构建起了产业互联网的理念。

尽管如此,在工业互联网时代,GE公司并没有因此而盈利。

后来,他们将工业互联网团队从“玉米地”里赶出去,让“种水稻”的人们去开辟专门的稻田。

他们把这个团队赶到了硅谷,建立起了一个Predix的工业云平台。

通过这套操作系统,GE开始渗透到了多个产业。

如今,它可以将全球5万多架飞机的引擎每一秒钟的工作状态,以及所有重要数据收集起来,并连接全球各地的维修工厂和维修工人,在人和设备之间建立起伟大的连接。

在这种连接的背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它能够预测一架飞机在什么时候该修,如何在保证运力与保证安全之间进行合理地安排?

这是多么重要的举措!

没有新技术的支撑,一架飞机如果在空中停机,可能会毁掉一家老牌飞行公司的声誉,甚至付出很多乘客生命的代价。

Predix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GE又在进行更多的开发和设计。

在围棋领域,开发出了比阿尔法狗更“精明”的棋手;在医疗行业,它开发的机器人读片的准确率可达99%,远远高于资深医学专家70%的准确程度。

同时,速度也完全不是人脑能够比拟的,这是非常一个重大的变化。

三、产业路由器——产业互联网与零售的连接产业互联网的诞生,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等等,我们正在亲历一个时代的伟大变化。

所以,当我们提出新零售这一概念,把产业互联网与零售连接起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产业路由器”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仍然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