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37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41.docx

原创届湖南省高考模拟语文41

2015届湖南省高三名校大联考(4-1)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本科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否则一律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1、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常年累月暗度陈仓干瘪(biē)锲(qì)而不舍

B.攻城略地凭心而论鳞次栉(jié)比命途多舛(chuǎi)

C.必恭必敬唉声叹气瞭望(liào)色厉内荏(rěn)

D.不甚感激惩前毖后掎(jǐ)角之势弹(tán)丸之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雪龙”号通过直升机将俄罗斯科考船上52名乘客转移到了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但在1月3日自己也被厚冰困住。

B.沪深高铁有望年内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大动脉连接的大都是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

C.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的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D.“人肉搜索”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百花齐放,名家辈出;诗坛之盛,确乎空前。

散文也是如此。

,足见当时文坛也是百花齐放,各有风度的。

①这与兴起于盛唐、大盛于中唐的古文运动,当然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韩愈、柳宗元固然是后代景仰不已的“宗师”

③但更有意思的是,与古文运动并行不悖,传统的骈体四六这时同样大放异彩,更为美丽

④然而当时更为知名和流行的,却是元稹、白居易

⑤“骈体”大家李商隐即称自己的骈文集为《樊南四六》

⑥与他们通俗性的诗歌一样,白居易、元稹的散文也曾万口传诵

A.②④⑥①③⑤B.②④⑥③⑤①

C.①②④⑥⑤③D.①②④⑤⑥③

4、下列语句与我国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符的一项是()(3分)

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C.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D.《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文言文阅读(共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

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

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

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

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

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

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

改封彭城县公。

未几,检校大理少卿。

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

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

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十一年,复授大理卿。

太宗尝问之曰:

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

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

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

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

”太宗深然之。

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

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

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

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

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麾下兵与:

给予

B.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判:

授予

C.德威自拔归朝拔:

脱身

D.太宗深然之然:

对的,是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今则反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妻以平寿县主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非有教使之然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7、对文中加粗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

B.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

    

C.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

     

D.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他率领部众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

但德威没有这样做,他想办法回到朝廷后得到了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D.刘德威深受太宗器重,曾官至刑部尚书,皇帝还曾下令德威可以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3分)

 

(2)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

(4分)

 

(3)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鄂州南楼范成大①

谁将玉笛弄中秋?

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②垂钓手③,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释】①范成大,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静江、建康等地行政长官。

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

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②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此处运用了张翰的典故。

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③指隐者,用以自喻。

(1)请赏析“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中的“横”“抱”的妙处。

(4分)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张翰的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范词的尾联也运用了这个典故。

两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说明。

(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

(2)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5)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0分)

呼唤文化原创力

曾凡

文化是一个国家竞争力中极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原创力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失去原创力的文化就没了生机与活力。

尽管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但是跟风现象也日益严重,有些电影只有技术没有艺术,电视剧题材风格都不停地重复,小说都变成了影视剧的分镜头剧本。

谁也不肯动脑筋,谁也不肯付出自己的真实的劳动。

某位青年文学偶像,不但抄袭,而且在法院宣判之后还公然拒不道歉。

以塑造人的精神和人格为目标的大学里,从本科生到教授,剽窃、抄袭行为屡见不鲜。

人们不禁要问:

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文化的原创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

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的支撑不管是来自于宗教哲学还是日常生活,都会以理想和信仰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和追求的方向。

而由于种种外力因素的作用,这种对信念的执着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淡化,于是就导致我们在具体行动时也渐渐失去了对价值规范的信赖与敬畏。

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

人一旦没有了理想信念、精神依托和抽象的追求,就没了奔头儿,就放弃了日常的道德坚守和对社会公义的敬畏。

各个阶层各种行业都以数字为标准,以机械学物理学和算术学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坐标,拿到钱是英雄,出名是成功,但实际上有没有内容则不管。

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的非英雄主义的价值哲学,时尚的娱乐化的物质化的现实评价标准,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后教育的公式化模式化机械化,都不断促使人们放弃思考放弃个性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

不难看到,有的作家往往被市场所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听命于书商或影视导演的趣味,使得一部可能具有真正人文内涵的作品成了能换来高稿酬的受时尚和公众所欢迎的“畅销书”。

而一个大学教授或者是研究生,则要在自己的学术兴趣甚至是专长之外,不停地忙于在特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规定数目的论文。

在一切都被规定了的精神环境中,相信没有谁还有能力甚至还有耐心去做创造性的思考和劳动。

所以,原创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由于缺乏精神的动力,最终导致在技术层面也出现了普遍化的原创力丧失。

论文和著作是抄袭的,剧本是摹仿的,歌曲的主题意境和旋律都是摹仿的,就连作品的名字和栏目的名字都要抄来抄去。

谁也没有独家秘诀,谁也不能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独冠群芳。

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甚至城市规划和有的领导讲话稿,都变得一模一样了。

 

文化原创力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

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就会产生具有原创力的文化辨识力和文化感召力,由此而创造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工业技术产品就必然地会爆发出文化原创力的冲击力与凝聚力,会形成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而持久的推动作用。

现实中原创力的丧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

文化原创力的缺失,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事,也不仅仅是大学教授的事,而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是中华文化生命要延续和中国人找回生活的意义的事。

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生活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

惟此,文化原创力才能与文化建设携手而行。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失去了原创力,文化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从而使一个国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B.人有精神的支撑,且这种精神支撑会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全因为人是文化动物。

C.功利主义是促使人们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的根本原因。

D.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缺乏精神的动力,会在技术层面普遍丧失原创力。

1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饱含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就不会丧失文化原创力。

B.人们在生活中不能以物质性和现实性的目标为参照系,否则就会失去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

C.如果电影创作者理想和信念越来越淡化,其创作被市场左右,就很难有原创性的电影创作成果。

D.原创性的文化成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不具备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14、根据本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使文化具有原创力?

(4分)

答:

 

5、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1分)

济水之源

王剑冰

进济,那是进了太行、王屋的深处。

不知道前人是骑马还是驾车,我是驾河的,那河在我心中。

河叫济水,曾经与黄河、淮河、长江并流入海的济水。

我翻越黄河,顺着河急急西去。

而原的济水是从黄河的下面穿过,我不知道它如何有这种能力,穿越后便与黄河并流,直到山东还有它宏阔的足迹——济南,那是济水南岸的城市;济阳,于济水之北;济宁,表明对济水的祈望。

济水中同样有大船航行,载了北方的丝绸、山货和南方的陶瓷、海盐,济水两岸的经贸十分繁荣。

直到1855年的夏天,黄河一个滚打过,同另一条母亲河——济水滚在一起,这使我再看不到今天的济水。

我知道皇帝是敬山的,却没想对一条水也如此敬重。

唐玄宗封济水为“清公”,宋徽宗封“清忠护王”,元仁宗封“清善济王”。

济水地位煊赫。

一般庙宇的后面,或有一个墓园,济渎庙后却是一方水,一方至今仍在涌动的泉。

泉眼趵突,这里那里,一水的花。

与泉一墙之隔,还有泉池,成了百姓的天地。

一群孩子在里面戏水,村姑在周围浣衣,把水诠释得具体而真实。

泉涌得急,被人在上面压了一扇磨,泉从磨眼里喷,从磨四周挤溅,磨成了雨花石。

还有万泉寨,离济渎庙很近,延庆寺那里也是头,到了济,就是进入了一个泉林。

原以为济无非地名,与水有关也是千年的标本与符号,却没想名副其实。

千万里奔涌的遐想聚焦成眼前的泉流,水通过地下涌洞流向了远方,那个远方,可能是珠河、龙河,可能是蟒河、沁河,或者小清河、大青河,在以前,这些河都是济水嫡系,现在被叫成了黄河的支流。

有人说,黄河对济水河道的挤占是侵略行径,我却以为是二水的融合,是济水团结了黄河。

中原人依河而居,河水经常泛滥。

济水释放了相隔不远的两条大河的危险性,把水与大地的许多问题简单化了。

济水就这样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线。

实际上,济水一天都没有消失,黄河什么模样,它什么模样。

当黄河两岸欢唱丰收的时候,济水或在暗处笑着,济水不说,济不说。

任何一条大河的头,都有着神秘色彩。

我到过黄河的头,那里雪山皑皑,荒野茫茫,济却是苍翠生生,文化重重。

太行、王屋做济水的照壁,气势可谓宏大,那是盘古开天之地,至今有盘古寺立于山顶。

愚公移山的号子响到了现代,并引你走进世界地质公园。

五龙口秦时就建有分水工程,与都江堰齐名。

有水叫泥沟,至今还在流着,是古轵国所在,豪侠聂政的老家。

我仍然看到古城环绕,芳草萋萋,看到芳草中的聂政墓。

聂政的性情,同愚公有一比。

水润泽了绝世传奇,《诗经·国风》中的160首诗歌,反映的是济水流域十五邦国的风物与生活,“关关雎鸠”的洲就在不远的雎鸠岛,那是黄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洲。

崔莺莺款款从故里走出,过河去就是普救寺。

妲己也是这里生人。

不过当地人说得最多的是槐姻村、临仙村,董岭村还有董永坟。

黄河最险的八里峡和小浪底也在近处,民谣说,“八里峡大浪到头小浪到底”。

由于水好,就出现了以茶为业的茶仙,九里沟,那是卢仝著《茶谱》、吟《七碗茶歌》的地方。

济水经流有竹林七贤活动地,有孔孟诞生地。

一条河消失了,河的精魂却留下了,潺潺不息。

人们对济的景仰由已久,从黄帝始历代皇帝每年都到天坛山祭天,明、清迁都后,因路途遥远,才于地球同一轴线在北京建天坛。

沁水公主早早把一个沁园建在这里,园子成了《沁园春》的词牌。

走的诗人也多,李白了就说“山高水长,气象万千”,白居易一开口就是“济好风光”,还有杜甫、高适、刘禹锡、苏轼、韩愈、欧阳修,都是诗圣级人物。

李商隐的心神到了这里才不宁起,以致写出那么多《无题》的怅恨,也说明麻姑庙的尼姑多么清姿绰约,庵旁涌流的泉水叫玉溪,李商隐就叫了玉溪生。

登临山顶,方觉出前人为何不辞艰辛而雅兴齐聚。

王屋山下,见山谷空地长着一棵树,银杏树,因其蓬勃高大,就觉得只是那一棵树。

太阳落下去,黄昏涂了银杏一层的金黄,站在树下,觉得那金黄在响,低头才发现是一眼泉。

泉滋润了树的年轮。

(有删节)

15、理解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①不知道前人是骑马还是驾车,我是驾河的,那河在我心中。

②一条河消失了,河的精魂却留下了,潺潺不息。

 

16、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7、第⑨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简述。

(5分),

 

18、联系全文,探究一下“济”这一地名有何含意。

(6分)

 

六、选作题(19、20、21任选两题。

12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

富否?

帅否?

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

(2)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

请简述。

(要求: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4分)

2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白圭曰: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

“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告子下》) 

(1)写出选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

(2分)

(2)孟子为什么说“白圭治水”“过矣”?

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白圭治水”的行为的思考。

(4分)

 

21、犹太人有句谚语:

“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你对这句谚语有何感悟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赏析作答。

(6分)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和尚慧明负责打扫院子里的落叶,秋天了,他扫了一天后,第二天起一看,又是满地落叶,很烦恼。

他去请教师傅,师傅说:

“明天你把每棵树都摇一摇,再去扫,后天就不用扫了。

”慧明用劲摇树,树叶落下更多,扫得更累。

第三天一看,又是满地落叶,他又去请教师傅。

师傅说: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你自己想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常—长,qì—qiè;B.凭—平,jié—zhì;D.甚—胜,tán—dàn)

2.A(B.并列不当,“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存在包容关系,概念交叉,不能并列;C.重复赘余,“提出”和“质疑”重复,;D.搭配不当.应该是“物质的损失和精神的损伤”

3、A

4、C(C译文为“你要认为他不对又举不出例子,你要斥责他又无可斥责;他只是一味同流合污”,这是无原则之人,“好好先生”)

5、D(“然”:

认为…是对的)

6、B(都为连词,表转折,却。

A、连词,和;动词,亲附,帮助。

C、介词,把;介词,在。

D、代词,他们;代词,我)

7、A

8、C(原文是假设,“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宁失不经”的局面并未实现。

宁失不经:

“不经”指的是不合常法,不按既定规矩办。

“宁失不经”的意思是,定罪有疑问时要从轻,不能从重,宁可有“不经”之失误,也不能枉杀无辜)

9、翻译:

(1)德威姿态样貌魁梧伟岸,凭借才干谋略而很被称道。

(前句,1分;后句,2分)

(2)(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虚实情况以及晋、绛等几部的利害关系,高祖都嘉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陈,1分;嘉,纳,各1分;句意1分)

(3)刘德威进入并占据济州,斩杀了李佑,派遣使者让皇帝知道这件事(或“告知皇帝此事”)。

(据,1分;闻,“使…闻”,1分;句意1分)

10.

(1)“横”写出了作者登高远眺,看见水边树木低矮的情状,非常贴切。

(2分)“抱”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江水环绕南楼的依依不舍的情状。

(2分)

(2)辛弃疾是说不学为了美味而弃官回乡的张翰,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国家的情怀。

(2分)范成大是说自己本该是垂钓家乡的隐士,如今却留恋鄂州景色没有归乡,确实可笑,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弃官归隐的情怀。

(2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淳熙四年(ll77)自四川东归,八月中秋前一天到达鄂州,中秋夜,受当地官吏的招待同游南楼而作的。

首联点出在中秋夜游南楼的时间和遐想。

颔联写南楼形胜。

颈联写鄂州和江西的夜景。

末联抒情,自嘲流连鄂州景色,不如早早回乡的心情。

 

11、⑴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⑵环珮空归夜月魂⑶熊咆龙吟殷岩泉⑷川泽纡其骇瞩⑸侵晓窥檐语

12、D(A“从而使一个国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应为“文化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B因

果颠倒。

原文的表述为“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

且原文并没有信息显示“人是文化动物”与“这种精神支撑会成为人生活的动力”是因果关系。

C原文无此信息,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是促使人们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的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

综观全文,为什么会失去文化的原创力?

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

13、C(A只要……就,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第7段的表述为,“现实中原创力的丧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

”那意味着原创力的丧失,还有别的原因。

“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是“现实中原创力丧失”的必要条件。

B前后颠倒了,原文表述为“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

”D根据原文第4段末尾几句、第5段开头几句表达的意思,人们并非不具备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而是被迫放弃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追求或被市场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14、答:

①执着于理想信念和信仰,唤回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的热情与真诚。

②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①不管前人是如何到济的,我是在心里想着、思考着济水到了济。

表达了作者对济水的敬重之情。

②济水尽管消失了,但他所孕育的丰厚文化却生机无限、连绵不绝。

16表达上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并用拟人修辞,(3分)生动形象地表现济水融入黄河后依然存在且发挥着重要作用,赞美了济水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作用。

(3分)

17内容上:

概括指出济“苍翠生生,文化重重”的特点;(2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上文对济自然景观的叙写过渡到下文对其所蕴含的文化的叙写。

(3分)

18

(1)济是济水的头,这里有太行山的雄伟,王屋山的雄峨,济水泉的喷涌;(2分)又是多重意义的地,有厚重的历史,受到多位皇帝的册封,地位显赫;(2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盘古开天之地,有愚公移山的执着与坚韧、聂政不畏强暴的豪侠精神、人们追求真爱的执着等,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2分,能举两例即可。

19.

(1)高考砺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

(指出变化1分,变化特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示例:

示例一:

高考励志标语的变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首先,砺志标语的日趋白热化,反映的是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次,教育资源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标语的变化背后蕴藏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再次,这些标语折射了社会日趋功利的心态,是日趋直白赤裸的功利追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

因此,标语的变化应触动的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思。

示例二:

励志标语的变化是进步的表现。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老套的标语早已不符合青年人的口味,他们更愿意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来调侃庄严的高考;这样的标语体现的是年青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班级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正向着更为自由平等多元的方向发展。

因此,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应给予包容和尊重。

(观点1分,理由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