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523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docx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

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与减压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经常接待因心理压力而前来求助的同学。

例如,学生A因跟不上教学进度和同学关系紧张而抑郁;学生B因月考失败而沮丧不已;学生C因家长的期望过高而产生焦虑;高二某班主任说他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考试焦虑……

关于高中生心理压力的问题也屡见报端。

例如,2007年12月24日,18岁的高三学生小明(化名)由于高考压力大,从锦州市古塔区自家六楼跳了下来;2008年3月6日,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学生覃瑶自杀,遗书中写道:

“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现在真的觉得很累、很累,我要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2008年9月8日,上海高二男生贾伟(化名)吞服30粒安眠药,被送往医院,家长认为孩子服药轻生与他学习成绩不理想、与父母缺乏沟通有关……

我认识到学生心理压力之重以及帮助他们减压的迫切性。

基于此,提出了本课题。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萧山二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压力表现情况、应对方式的调查,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了解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现状,并引起关注。

通过减压对策的实践研究,帮助高中生缓解压力,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二、国内外有关中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1、心理压力(stress)的概念界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到“心理压力”这个词语,人们用它来表达自己体验到的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感受。

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心理压力”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本研究中“心理压力”一词简称压力,对应的英文译为“应激”,国内很多学者也用“应激”这个词语。

压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近些年来,对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心理压力”进行界定。

生理学取向的压力研究,以HansSelye为代表,着重从生理变化的角度探究压力,认为压力是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生理唤醒和反应。

社会学取向的压力研究,以Mayee为代表,主要研究“生活事件”与身心疾病之间的关系。

因此,压力与生活事件相联系,通称为“生活事件压力(lifeeventsstress)”。

这里的压力也代表压力源。

心理学取向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Lazarus,他提出第一个完整的,用以解释压力基本过程的心理学模型——“压力认知交互作用模型”。

他认为所谓心理压力(psychologicalstress)是指“被个体评价为可能威胁身心健康,需要动员自身资源承载或逾越的,个体与环境间的特殊关系”。

目前,在心理学的学术教科书中,压力(stress)一词有三种解释:

(1)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刺激;

(2)指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3)指刺激与反映的关系,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

多数心理学的研究中的压力指第三种解释: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这种感受经常因某些生活事件而持续存在,即演变成个人的生活压力。

本研究中的压力概念即采取这种解释。

2、心理压力反应(stressreaction)的概念界定

HansSelye认为,心理压力是个体应对“外在需求”时的一种非特定的生理反应历程,他所定义的压力反应其实质是生理上的反应。

Lazarus提出的认知评价模型中认为压力反应是个体对压力情境或压力事件认知评价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个体在压力源作用下的反应。

以上的心理压力反应涵义与我们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心理压力反应”在内涵上并不完全吻合。

笔者认为心理压力反应是由压力源引起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认知以及行为等的改变。

它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

这些应对过程是发展的,会提高并趋向成熟。

3、有关中学生心理压力源的研究

关于中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非常多,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是关于心理压力源的。

台湾学者郑照顺认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层面:

生活世界、身心发展和生涯发展。

郑全全等人将中学生的应激源分为七个纬度:

学习问题、教师问题、家庭环境问题、父母教养方式问题、同学朋友关系问题、社会文化问题和自身生理心理问题。

井世洁从同学关系、生活环境、学习压力和教师关系四个方面研究了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李燕等调查发现,武汉市中学生的生活事件排在前十位的分别为:

考试排名次、考试失败、交上新朋友、调座位、与同学关系融洽性、过生日、被人误会或错怪、受到家长称赞、开家长会和受到表扬或奖励。

楼韦群和齐全衣对高中生压力源进行调查,发现最高的五个压力源分别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能否考上大学、考试要争取好名次及父母期望。

4、有关中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研究

关于心理压力反应的研究相对较少。

阴国恩等人对96名教师和1022名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学习负担的心身反应并不十分严重,相比之下,情绪反应比较强烈且主要体现在学习竞争方面,比如选择“感到班级上竞争很激烈”和“经常担心学习退步”的同学分别占所有被调查者的80.0%和81.0%。

由于学习负担造成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绪反应主要有两个方面:

对学习活动的紧张和忧虑体验。

陈会昌认为不同个体面对压力的心理反应有所差异,概括来讲,心理压力反应主要可表现在:

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免疫功能及心理行为五个方面。

5、有关中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

国内外针对中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比较多。

汪金翎研究了中学生应对方式的27个因子,包括投射、幻想、压抑、升华等。

肖计划等人修订了国外的应付方式问卷,包括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种应付方式。

黄希庭等编制了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将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分为问题解决、求助、退缩、发泄、幻想和忍耐等。

陈树林等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包括七个分量表,分别为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

三、研究方法

1、被试

萧山二中学生高一至高三年级随机抽取自然班23个,回收有效文卷100份。

2、研究方法

2.1心理压力源

心理压力源的评定采用郑全全、陈树林等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该量表有7个维度,分别评估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问题、家庭环境问题、父母教养方式问题、同学朋友问题、社会文化问题及自身生理心理问题,采用0—4级评分。

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重测信度为0.86。

该量表高分表示心理压力源多,低分则相反。

2.2心理压力反应

心理压力反应的评定是笔者将陈全红研究中的心理压力反应问卷进行了修订,共包括20个条目,4个种反应方式,分别为认知反应(5个条目)、生理反应(4个条目)、情绪反应(6个条目)和行为反应(5个条目)。

采用四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压力反应越强烈。

2.3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评定采用陈树林、郑全全等编制的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有36个条目,两个分量表:

指向问题的应付和指向情绪的应付,前者包括解决问题、寻求支持和合理化的解释等3个因子,19个条目;后者有忍耐、逃避、情绪发泄、幻想/否认等4个因子,17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

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9。

每个因子的高分表示此应付方式经常被采用,低分则表示很少采用。

2.4数据录入和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心理压力源的统计结果

表4.1.1高中生心理压力源的描述统计结果

压力源

M

SD

学习

1.14

0.74

教师

0.42

0.60

家庭环境

0.30

0.52

父母管教方式

0.38

0.57

同学朋友

0.41

0.58

社会文化

0.35

0.49

自我身心

0.83

0.62

从表4.1.1可以看出,根据心理压力源各因素的总体均分统计,对学习心理压力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学习、自我身心、教师、同学朋友、父母管教方式、社会文化、家庭环境。

其中学习问题和自我身心问题对高中生的影响最大,但是均未达到2分即中度压力。

表4.1.2高中三个年级心理压力源的方差分析与多维比较

压力源

年级

M

SD

F

高一高二

高一高三

高二高三

学习

高一

1.12

0.71

4.507

*

0.15

0.08

0.23**

高二

1.27

0.81

高三

1.04

0.71

教师

高一

0.46

0.59

7.310

**

0.05

0.16**

0.22**

高二

0.51

0.70

高三

0.29

0.47

家庭环境

高一

0.28

0.49

8.599

**

0.15**

0.07

0.22**

高二

0.43

0.63

高三

0.21

0.43

父母管教方式

高一

0.41

0.59

5.397

**

0.05

0.13*

0.18**

高二

0.46

0.64

高三

0.28

0.46

同学朋友

高一

0.44

0.58

13.759

**

0.12*

0.18**

0.31**

高二

0.57

0.68

高三

0.26

0.44

社会文化

高一

0.41

0.50

8.117

**

0.00

0.17**

0.17**

高二

0.41

0.53

高三

0.24

0.42

自我身心

高一

0.85

0.59

6.031

**

0.09

0.13*

0.22**

高二

0.95

0.65

高三

0.73

0.61

注:

*表示0.01

从表4.1.2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高中三个年级的压力有比较显著的差异,而在教师、家庭环境、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六个方面三个年级的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进一步的平均数多维比较表明,在学习压力上,高二大于高三;在教师压力上,高一高二都明显大于高三;在家庭环境压力上,高二显著大于高一和高三;在父母管教方式压力上,高一高二大于高三;在同学朋友压力上,三个年级之间都有差异,高一高二都明显大于高三;在社会文化压力上,高一高二也明显大于高三;在自我身心压力上,高一略大于高三,高二显著大于高三。

表4.1.3以性别为分组变量、高中生心理压力源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压力源

男生

女生

df

t

Sig

M

SD

M

SD

学习

1.12

0.78

1.15

0.73

567

0.374

0.709

教师

0.49

0.65

0.37

0.55

429.119

2.293

0.022

家庭环境

0.33

0.59

0.28

0.48

411.518

1.059

0.290

父母管教方式

0.48

0.69

0.31

0.46

358.872

3.211

0.001

同学朋友

0.51

0.67

0.35

0.50

391.600

3.051

0.002

社会文化

0.47

0.60

0.28

0.38

347.973

4.183

0.000

自我身心

0.84

0.67

0.83

0.60

565

0.202

0.840

从表4.1.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学习、家庭环境、自我身心三种压力上没有差异,在教师因素的压力上,男生比女生大,在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和社会文化三个因素的压力上男生更是明显大于女生。

2、关于心理压力反应的统计结果

表4.2.1高中生心理压力反应的描述统计结果

压力反应

M

SD

认知反应

1.92

0.62

生理反应

1.82

0.63

情绪反应

1.85

0.67

行为反应

1.90

0.62

从表4.2.1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过重的压力感首先会反应在他们的认知活动中,紧接着就是行为反应,再接着是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

不过每种因素的得分均不到2分。

表4.2.2高中三个年级心理压力反应的方差分析与多维比较

压力反应

年级

M

SD

F

高一高二

高一高三

高二高三

认知反应

高一

1.92

0.61

3.818*

0.08

0.08

0.16**

高二

2.00

0.59

高三

1.83

0.64

生理反应

高一

1.80

0.63

2.966

0.10

0.04

0.14*

高二

1.89

0.61

高三

1.75

0.64

情绪反应

高一

1.7990

0.65

2.889

0.13*

0.00

0.13*

高二

1.9335

0.66

高三

1.8002

0.71

行为反应

高一

1.9430

0.63

6.509**

0.04

0.17**

0.20**

高二

1.9808

0.59

高三

1.7777

0.63

从表4.2.2可以看出,高二在认知、生理、情绪、行为四个方面的压力反应都明显高于高三年级;高二的情绪反应明显比高一强烈;高一的认知反应明显高于高三。

表4.2.3以性别为分组变量、高中生心理压力反应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压力源

男生

女生

df

t

Sig

M

SD

M

SD

认知反应

1.89

0.62

1.93

0.61

617

0.912

0.362

生理反应

1.72

0.61

1.88

0.63

618

3.197

0.001

情绪反应

1.77

0.67

1.90

0.67

619

3.216

0.021

行为反应

1.95

0.68

1.87

0.58

479.303

1.414

0.158

从表4.2.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上没有差异,而在情绪反应上女生明显比男生强烈,女生的生理反应更是显著。

3、关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统计结果

表4.3.1高中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结果

压力应对方式

M

SD

问题应对

48.46

10.40

情绪应对

36.46

8.60

从表4.3.1可以看出,高中生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相对来说比较乐观,指向问题的应对得分比指向情绪的要高,但是情绪应对的得分达到了36分,也需要引起我们关注。

表4.3.2高中三个年级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方差分析与多维比较

压力应对方式

年级

M

SD

F

高一高二

高一高三

高二高三

问题应对

高一

47.81

9.881

0.554

0.99

0.92

0.07

高二

48.80

10.64

高三

48.72

10.65

情绪应对

高一

36.78

7.97

0.448

0.20

0.79

0.60

高二

36.58

9.34

高三

35.98

8.37

从表4.3.2可以看出,各个年级在压力应对方式上均无差异。

表4.3.3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压力应对方式

男生

女生

df

t

Sig

M

SD

M

SD

问题应对

47.87

10.73

48.93

10.16

588

1.207

0.228

情绪应对

37.05

9.51

36.06

7.92

436.564

1.329

0.184

从表4.3.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压力应对方式上无差异。

五、讨论

1、学习问题和自我身心问题是高中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源。

在上海这样一个发达的城市,学生择校有很多机会,而且考大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学生其它的选择还有很多,但是高中生依然追求好的学习成绩,期望能考到一个满意的大学,这不能不给他们带来一定压力,而且这种学习压力是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有些学生没有悦纳自我,或者没有接受自己的变化。

同时高中生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价值选择和取向极易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甚至价值迷失,这一阶段是价值观念的发展时期、多变时期。

难怪自我的身心发展问题会如此困扰高中学生。

他们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及时引导。

2、心理压力对高中生的认知影响最为严重。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到,学生心理上过重的压力感首先会反应在他们的认知活动中,其影响最为严重。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记忆力下降,思维反应迟钝,学习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更使得他们焦虑不安,以致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仍有相当部分学生遇到压力时采取情绪应对的方式。

上海的高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抗挫折能力比较薄弱,在遇到压力时会有不少孩子倾向于忍耐、逃避、发泄、幻想、否认等情绪应对的方式。

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寻求社会支持、进行问题解决和积极合理化的解释。

4、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年级差异。

压力源方面,在有年级差异的心理压力因素中,一般是高三比其它年级的压力水平低。

压力反应方面,也是高三在认知、生理、情绪、行为四个方面的反应都显著低于高二。

压力应对方式方面没有年级别差异。

5、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

压力源方面,在教师、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和社会文化三个因素的压力上男生明显大于女生。

压力反应方面,女生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明显比男生强烈。

压力应对方式方面没有性别差异。

总结:

一、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

1、9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压力,4%的学生不确定。

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学生多用好烦、太沉重、好辛苦等字眼来形容心理压力,这表明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了。

2、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及环境方面。

首先,学习方面造成的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

考试;成绩排名;学习方法。

(1)当谈到考试时,73%的学生的反应是:

紧张、害怕、厌烦、讨厌、想逃避等消极情绪,1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平常心。

考试时适当的紧张是有益和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过于紧张或害怕等情绪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在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树立自信心。

(2)考试结束后,60%的学生认为最关心的是成绩,58%的学生认为最不想知道的是成绩排名。

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却畏惧成绩排名。

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

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沉重的心理压力。

(3)是否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没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感到苦恼、无助,带来心理压力。

[对策]: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而十分重要。

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向;要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要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授人以渔",寻找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途径,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

其次,人际关系方面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

紧张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过高与孩子的实际差距太大;父母平时对孩子过问很少,一旦出问题却沉不住气,采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方法对待;父母不愿倾听孩子的诉说,而以家长权威压服孩子;父母爱将孩子与他人比较……41%的学生认为这些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继而带来心理压力,59%的学生则认为与父母的关系是和谐的。

(2)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也会给中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30%的学生表示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为此深感烦恼。

(3)相对而言,82%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为和谐,而老师的批评、老师不公平对待、评价不当或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真诚则容易在师生关系上造成学生心理压力。

[对策]: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一方面,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反省自我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基础上,作为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应在和谐、平等、理解的气氛中进行,对孩子应给予充分的爱,对他们的思想、品行、交友、身体、学习等方面都要真诚关心和正确评价并提供合理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成功时肯定,失败或挫折时鼓励指导;实事求是,根据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对他们应有良好的"期待",形成尊重、信任、平等、鼓励的新型师生关系。

再次,环境方面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

家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

(1)父母离异或突然死亡,父母经常争吵,父母性格不良,经济困难等家庭变化和不良环境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2)学生是基本认同并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41%的学生则对如校服里的衣物穿着、发饰等仪表方面的规定持有异议,在行为中形成个性的张扬与学校制度的冲突,造成心理压力。

[对策]:

家庭、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条件,父母、教育者应该为未成年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环境,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承挫能力又是十分必要。

二、中学生心理压力的调适方式

中学生有心理压力时,他们的调适方式是:

48%的学生默默承受、忍让、自慰;25%的学生靠运动、游戏来转移自己的情绪;5%的学生会以发脾气、搞一些小小的破坏活动求平衡;71%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包括上网聊天);19%的学生通过写日记宣泄自己的不快与抑郁;13%的学生会与师长谈心;21%的学生能哭时就大哭一场;8%的学生大睡一觉或听音乐等。

[对策]:

心理压力的疏导与宣泄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重要的,他们都在以各种方式去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

学生多数选择向朋友倾诉,这符合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要日趋强烈的心理特点,但不太愿意与师长交谈,或许会使学生心理压力的化解缺乏正确的指导。

主动做他们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会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师长是责无旁贷的。

三、互联网的出现与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关系

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是信息化条件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故在这次问卷中对此问题作了初步调查。

首先,当问到互联网的出现给你带来什么、是否带来压力时,学生一致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开拓人们的视野,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45%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压力,而是快乐;37%的学生则由于自己未能熟练利用电脑工具自由地畅游网络世界或者担心迷恋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影响学习感到苦恼,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总的来说,互联网既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