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550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ocx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知识结构

二、阶段特征

(1)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中国侵略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军事上造成中国边疆地区的普遍危机,如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基本完成,经济上大规模向中国输出资本,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各阶层为“救亡”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发展到新的高度: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抵制了外资侵略,但终究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由于自身软弱和顽固派反扑失败,但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分裂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但这些抗争探索都没有能够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国,

(3)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方向迈进:

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近代化和思想解放。

三、单元过关:

一、选择题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4题:

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得以进行的原因在于

①列强侵略战争的刺激②洋务派掌握地方实权③洋务派控制了中央政权④慈禧太后的支持

2.李鸿章建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

这表明①洋务运动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③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④洋务运动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3.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调整战略,开始举办民用工业和海军的客观形势是①列强加强对华的经济侵略②列强加强对华的武装侵略,破坏“中外和好”局面③国内未出现大规模的人民反抗斗争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呈增长趋势,商品倾销呈下降趋势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甲午战争后有了初步发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5-9题:

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而产生

6.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由于生产效益好,因而经常受到官府的勒索,有的不得不关门歇业,这说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

b.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7.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从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的优越

b.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扶植政策

8.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③清政府鼓励资本主义发展④受《马关条约》的刺激,一批爱国人士兴办事业,挽救民族危机

9.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是

a.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b.严重威胁着封建统治

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0-11题:

10.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a.中国妨碍了日本侵略朝鲜的计划

b.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

d.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11.《马关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a.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近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二亿两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19世纪末掀起的一场民族救亡运动。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16题:

12.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13.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1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b.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4~25题:

15.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

b.外国在华势力的猖獗

16.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①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和改革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

面对19世纪末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7-20题:

17.维新变法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洋务运动的推动

18.1895年“公车上书”之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成为

19“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20.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主要的相同之处是

a.都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b.都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

最初洋务运动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但最后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据此回答11-23题。

21.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23.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据此回答24-26题。

24.下列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②都由洋务派创办③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④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

25.下列事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外国对华资本输出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

26.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官僚和商人转化而来

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求生存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据此回答27-29题。

27.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a.中国妨碍了日本侵略朝鲜的计划

b.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

d.为了实施大陆政策

28.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

a.洋务派卖国

b.中国经济落后

29.《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特征的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勒索巨额战争赔款

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据此回答30-33题。

30.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最确切的表述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31.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d.论战中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3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各个方面,其中未涉及到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设置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33.京师同文馆、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共同点不包括

a.培养目标是非旧式的封建官吏

b.由维新派主持创办

由于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反对,历经103天,最后归于失败,留下了深深的历史遗憾。

据此回答34-36题。

34慈禧太后扼杀“百日维新”的过程是

①控制官吏任免权②袁世凯告密③荣禄任直隶总督④宣布“临朝听政”

35.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顽固势力的强大

36.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八国联军瓜分中国在一切试图中还是破产了。

据此回答37-40题。

3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

38.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后,相约对紫禁城不实行占领,说明其意图是

a.企图缓解中外矛盾

b.仍然承认清政府

39.外国列强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其侵华手段的变化有

①以华治华成为显著特征②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③主要采取武力手段扩大侵略利

益④日本和美国日益取代英法在华的优势地位⑤列强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

40.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

a.美国已经取得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

(1)依据上图概括近代企业的分布特点。

(2)多方面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

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陈涉辗耕陇上,伏莽遭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摘自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43.有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1)请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表现。

(2)这一轮“近代化”的结局如何?

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上述近代化及其结局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四、参考答案:

2【分析】此题属材料组合选择题,解题时首先要把题干中引用的材料理解清楚。

从四个选项的设置中,明显可以发现,①在各个选项中都有,因此对它不用考虑。

“不准添设”表明封建制度的存在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②是正确的。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现有工业规模的固定和限制,而与民族工业的产生无关,因此③是不正确的,将它排除,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3【答案】a

6【答案】b

9【答案】a

11【答案】d

12【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光绪帝的阶级属性入手。

光绪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封建统治。

因此,其基本的出发点应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明确了这一点,该题就十分容易解答了。

【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a

20【答案】d

41、【参考答案】

(1)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中城市。

42、

(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学说。

(2分)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2分)

(3)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3分)

(4)不正确。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改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3分)

43.

(1)表现:

经济上洋务派企业开办,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随后出现;军事上建立了近代的海陆军;文化上派留学,办学堂,办报纸,一批新式知识分子成长期来,维新思想得到传播;政治上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2)结局和原因:

结局先后失败。

洋务运动破产,戊戌变法流产。

前者是由于不能根本触动封建制度,加上顽固派阻挠;后者是由于维新派的软弱性,依赖皇帝和帝国主义,不敢反动人民,以及顽固派反扑。

(3)结论:

要实现近代化首先要推翻封建制度;在近代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难以完成近代化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