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861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含答案.docx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含答案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学习目标:

1.了解泡菜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重点) 2.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难点)

1.泡菜的制作

(1)泡菜制作所用菌种及原理

①菌种:

乳酸菌。

②发酵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泡菜制作的流程

原料加工:

选取新鲜的蔬菜,进行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配制盐水:

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备用

装坛:

将蔬菜装至半坛时,放入调味品,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封坛发酵:

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成品

(3)腌制的条件及关键

①条件:

在腌制过程中,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②关键:

泡菜制作的核心步骤是乳酸菌发酵,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是泡菜制作的关键步骤。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亚硝酸盐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应用

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添加剂

分布

分布广泛,存在于蔬菜、咸菜和豆粉等食品中

危害

人体摄入总量达到0.3~0.5_g时会引起中毒;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

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_mg/kg

代谢

绝大多数随尿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可通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

②方法:

比色法。

通过将待测溶液和试剂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作比较,得出待测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

③测定操作:

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1.判断对错

(1)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乳酸。

(  )

(2)泡菜坛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坛子。

(  )

(3)盐水要浸没全部菜料。

(  )

(4)制作时间与温度有关系。

(  )

提示:

(1)× 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

(2)√ (3)√ (4)√

2.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配制盐水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B [配制盐水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煮沸,可除杂菌、防污染;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作用,另外还有酵母菌的作用;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因此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

3.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

B.提取泡菜当中的亚硝酸盐

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

C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用比色法,使用氢氧化铝乳液可使样品澄清。

]

泡菜制作的原理与实验设计

[合作交流]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提示:

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乳酸菌或抑制其生长。

2.酸牛奶是经过加工变质的牛奶,与鲜牛奶相比二者谁的营养价值高?

为什么?

提示:

酸牛奶。

因为牛奶经发酵后把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易被人体吸收。

3.在泡菜制作的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经常向泡菜坛的水槽中补充水?

提示:

为了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1.泡菜发酵过程

(1)发酵初期

①参与的微生物种类:

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较为活跃。

②发酵过程:

该阶段主要大量消耗O2,并产生较多的CO2,使坛内逐渐形成无氧状态。

③发酵特点:

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2)发酵中期

①发酵的主要微生物种类:

乳酸菌。

②原因:

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无氧状态形成。

③发酵特点:

这时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

大肠杆菌、腐生菌、酵母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

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清香味。

(3)发酵后期

①发酵的主要微生物:

仍然是乳酸菌。

②发酵特点:

在此期间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

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2.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

(1)泡菜坛的选择:

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

(2)盐水按水盐质量比4∶1配制,煮沸冷却后待用。

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细菌。

(3)材料装至八成满时,再加入盐水至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4)封坛时,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控制严格密封,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

特别提醒:

(1)乳酸菌是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

(2)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时,无氧呼吸受抑制。

(3)用于制作泡菜的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

[典题通关]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__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解析]] 

(1)高温可杀灭杂菌,因此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

陈泡菜液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使乳酸菌的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多。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因而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都容易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答案]] 

(1)杀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数量 

(2)无氧呼吸 细胞质 (3)温度 腌制时间 食盐用量

 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什么?

说出其中的原因。

提示:

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

C.乳酸菌与醋酸菌的细胞结构相似

D.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

B [乳酸菌属于细菌,其遗传物质是DNA;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乳酸菌与醋酸菌都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相似;泡菜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发酵过程。

]

2.关于泡菜制作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清水和盐的比例为4∶1

B.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影响

C.泡菜坛应选择火候好、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

D.发酵过程无需向水槽中补充水

D [泡菜制作的过程是将新鲜蔬菜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而成的。

制作过程中,按照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影响;泡菜坛应选择火候好、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不合格的泡菜坛容易引起蔬菜腐烂;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形成无氧环境。

故D不正确。

]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合作交流]

1.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

提示:

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对人体有害。

2.亚硝酸盐可转化成致癌物质,为什么在食品生产中还可用作添加剂?

提示:

亚硝酸盐在许可范围内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化成致癌物质。

1.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测定方法:

比色法。

即用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对比,并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原理:

①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物

反应物+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色染料。

②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越高,颜色越深;浓度越低,颜色越浅。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流程:

(4)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流程:

(5)计算亚硝酸盐含量:

亚硝酸盐含量=

2.测定实验中所用试剂、药品及其作用

序号

试剂、药品

作用

1

对氨基苯磺酸

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

2

盐酸

调节pH成酸性

3

N1萘基乙

二胺盐酸盐

与重氮化反应的产物结合,生成玫瑰红色染料,作为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指示剂

4

硅胶

干燥剂,用于干燥亚硝酸钠

5

干燥后的

亚硝酸钠

制备相应浓度的标准显色液

6

氯化镉、氯化钡

溶于蒸馏水并用浓盐酸酸化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7

氢氧化钠

中和过多的盐酸,营造碱性环境

8

氢氧化铝

作为吸附剂,使泡菜滤液脱色,变澄清

9

蒸馏水

作为溶剂

3.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发酵时期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发酵初期

少(有O2,乳酸菌活动受抑制)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发酵中期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动)

积累、增多、pH下降

下降(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

发酵后期

减少(乳酸继续积累,pH继续下降,抑制其活动)

继续增多,pH继续下降

下降至相对稳定(硝酸盐还原菌被完全抑制)

含量变化曲线

注意

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形成的,而不是硝化细菌氧化氨形成的

特别提醒: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注意事项

(1)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不同,呈现的颜色深浅不一。

溶液浓度高,颜色深些;浓度低,颜色浅些。

(2)比色过程中,由于重氮化反应不稳定,显色后溶液颜色会不断加深,所以时间控制在静置15min后比色较好。

(3)配制的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与样品处理液显色后,根据颜色深浅程度判断样品处理液是否与标准显色液的浓度相吻合。

如果不吻合,还应在已知浓度范围内,改变浓度梯度,进一步配制标准显色液。

[典题通关]

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3~4d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mg/kg)

(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

(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3)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

[[解析]] 本实验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才能与显色剂发生反应,然后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此外,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分析各种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不是着眼于某一个具体数值。

[[答案]] 

(1)比色法 

(2)C

(3)如下图所示:

 

(1)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

(2)3个泡菜坛亚硝酸盐含量有何差别?

原因何在?

提示:

(1)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杂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2)3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2号坛最少,最多的为3号坛。

3号坛亚硝酸盐含量多的原因可能是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被污染。

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

B.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

C.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D.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

C [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量达某一数值后才会致病。

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其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语句归纳

1.泡菜制作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泡菜的制作过程:

选择容器和原料―→原料处理和配制盐水―→加料装坛―→封坛发酵―→成品。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4.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5.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比色法。

6.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

B [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由于坛内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

]

2.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  )

A.抗生素能够杀死乳酸菌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

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

A [乳酸菌属于细菌,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

3.小李学做泡菜,因听人说泡菜腌制时间长时,菜会变软,口感不好。

于是将自己刚封坛3天的泡菜取出食用。

下列对他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不能食用,继续腌制10天以上

B.用清水洗净才能食用

C.封坛3天泡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不可食用

D.泡菜制作前要洗净,腌制时间要达到10天

B [泡菜腌制初期3~4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能食用。

]

4.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D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先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在此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

5.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使用前,盐水需要__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硝酸盐含量受腌制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5)欲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用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检测,泡菜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

为使泡菜汁透明,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创造无氧环境,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20%。

使用前,盐水需要煮沸冷却。

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可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因此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

(3)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先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一般在腌制十天后,乳酸菌的数量开始下降。

(4)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受腌制过程中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5)欲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用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检测,泡菜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吸附色素等杂质,使泡菜液变澄清。

[[答案]] 

(1)创造无氧环境,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

(2)20% 煮沸冷却 增加乳酸菌含量,缩短制作时间

(3)乳酸菌数量先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4)温度 食盐用量 腌制时间

(5)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氢氧化铝乳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