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954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40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文件和招标范围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施工平面布置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进行技术组织指导。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

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了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议、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一、编制依据

1.XXXX市2012年首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XXXXXXXXXXXXX施工施工第一标段设计图纸、标前答疑及有关补充文件。

2.国家、建设部、现行有关部门和单位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招标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采取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项目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调和配合,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施工安排并采取相应措施。

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占地。

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7.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8.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实现“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责任运输重大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XXXX市XXXXXXXXXX镇施工第一标段。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土地平整工程

主要是平整田块客土拉运,新增耕地翻耕,加施有机肥等。

2、灌溉与排水工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田间道路工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XXXXXXXXXXXXXX

三、工期及质量要求

总工期:

169日历日

计划开工日期:

XXXXXX年XXX月XXXXXXXX日

计划竣工日期:

XXXXXX年XXXX月XXXXXX日

质量要求:

达到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土地整理行业标准和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四、施工条件

1、交通条件及施工材料

项目区处有公路及村屯之间道路较好,交通便利。

区内工程建设所需的物质如钢材、木材、水泥、柴油、汽油、砂石可直接由市购买。

2、天然建筑材料

(1)土料

修路填筑土料主要取自沟道开挖的土方及周围高岗土料,土料充足。

(2)砂石料

本工程建筑物较分散,且单座建筑物工程量较小,因此建筑物用砂石料由当地砂场、石场购进。

第二章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一、施工技术规范

1.《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K18-19;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8-9;

5.《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1999;

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01-83;

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8.《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9.《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91;

1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二、规程

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验收规程》;

2.《土工试验规程》SD128-87;

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

三、标准

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

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8-88;

3.《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49-88;

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四、其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程序》;

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

一、施工总体安排

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将立即组织公司项目经理和技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认真阅读、研究、审查施工图,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进行图纸会审,将设计图中与施工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并会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及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作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避免在以后施工中,出现盲目性,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编制施工作业时间计划,确保工程施工管理有的放矢,防止出现瞎指挥,乱安排。

制定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制度、确保工程管理有章可循。

(一)本工程为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及扰民,施工用砼及沥青砼一律采用商品砼,路面基层用料采用场外设站,自卸车运输。

施工区域设施工人员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区,部分构件预制场地。

(二)施工人员共分七个施工队:

配电安装施工队,渠道施工1队,渠道施工2队,钻井施工队,涵管桥施工队、农斗门施工队,田间路工程施工队。

(三)正常情况下劳动力保持在120人左右,最高峰达到175人。

(四)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班子

本项目经理部设置如下:

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本项目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总工程师(1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技术工作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及技术管理制度。

2.项目副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具体负责本项目工程的施工统筹、质量、安全、设

备、物质及工程计划等管理工作。

以确保本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度计划、文明施工等目标的实现。

3.施工技术部

组织落实工程现场的进度计划、生产协调、施工技术、机械、材料、安全等管理工作,负责对工程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核对,针对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设计,并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以保证本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进度等管理工作的落实和顺利实施。

4.质量安全部

负责督促和检验本工程各项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的执行工作。

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和质量监督检查计划,检查本项目的施工质量,收集与整理质量信息,掌握工程质量动态。

组织制定本项目的施工质量防范措施和质量技术措施。

进行工地安全管理。

5.经营管理部

负责本项目内的合同经营和财务管理工作,履行本项目的合同条款。

组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的交底及实施中的督促、检查等工作。

处理合同变更,整理和完善原始资料。

并按规定编制和统计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提供的项目计划、报表、计量支付资料等文件。

6.材料设备部

按照本工程所需材料和各种设备,根据项目部提供的数量、品牌,认真核对样板,到核准的合格供应商采购。

依工程施工进度,工程特征及工程量计算出材料的需要量;依货源及交通运输情况确定材料的储备天数、运输方式、组织运输;设立仓库,组织仓库管理,供应现场施工。

7.工地实验室

对本工程所需检测的材料、成品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并提出相应的报告,各种采购材料,在使用前通过试验室取样鉴定和质量检测,经复验合格后并取得监理认可后再投入使用。

以保证本项目的施工质量。

8.综合部

负责本项目的行政、后勤、治安、消防、文明施工等管理工作。

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后方保障。

项目经理部下配电安装施工队,渠道施工1队,渠道施工2队,钻井施工队,涵管施工队,农桥施工队,农斗门施工队,架线配电施工队。

在项目方案和总进度计划的安排下,实行分区分段流水作业,保证工程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协调,按期保质地完成工程任务。

机构设置框图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本投标段场地布置在考虑施工进度,文明施工前提下,根据本标段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现场勘察情况,结合业主提供的平面图,按照规范,整洁,主次合理,运输交通方便,节约资源的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

(一)施工及生活设施规划

施工生活区、临时工作棚、工地试验室、钢筋加工场地、材料、设施存放场地等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本标段桥址范围和已征用的工程用地及重复使用的空地范围内进行设置,临时设施布置时遵循技术要求,符合劳动保护和环境及防火要求。

(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为发包人提供的施工现场办公及生活用房,将按专用条款的要求进行安排。

现场建立的工地试验检测机构标准,按天津市建委的有关规定设置;实施过程中的个别试验项目委托社会上有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

(二)便道设施

外接道路利用现有路网,并结合工程需求设置工地的连接便道。

(三)施工用电、用水布置

标段内的施工用水、用电,由业主指定的专用地点接入。

(四)组织机械设备及物资进场

按总体施工计划,陆续组织各种技术工人、机械司机等人进场。

所有人员在上岗前5天到位,以便组织工程情况交底、设备调试等工作。

各种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需要由拖车运入现场。

所有物资由项目经理部下

设的物资部统一采购供应。

(五)做好开工项目的材料试验

在项目部建立小型土工实验室,配齐土工工程需要的各种试验设备,提前进行调试,经检测合格后及时按要求的项目作出先开工程的各种验。

对进场的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按规定抽样检验。

(六)建立测量控制系统

根据设计文件所要求的精度,对导线点进行复测,按施工要求加密控制点,并做出测量方案。

对重要控制点进行加固保护,以利校核。

(七)编制开工报告

在人员、机械设备进场,材料试验、测量复核等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编制开工报告,申请正式开工。

第四章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一节施工测量

一、准备工作

(一)图纸会审

会同技术人员对图中大样尺寸进行校核,确保工程整体尺寸吻合无误,解决图纸中的错、漏等问题,以便施工顺利进行,如有疑议可直接同设计洽商。

(二)测量班组的建立

设测量主管2人,测量工3-6人。

(三)器、用具的配备及鉴定情况

仪器、用具的配备及鉴定情况表

名称

规格型号

鉴定情况

产地

单位

备注

经纬仪

DJ2

合格

北京

2

水准仪

DS3

合格

北京

2

钢尺

50m

合格

哈尔滨

1

钢尺

30m

合格

哈尔滨

2

塔尺

5m

合格

哈尔滨

2

盒尺

5m

合格

北京

4

线坠

0.5KG

合格

北京

4

袖珍计数器

PC-E500

合格

上海

4

二、工程测量

(一)首级导线点的复测

先根据设计文件,按相同的导线形式和同等精度进行外业实地测量(如原有导线点被破坏,则相应增设),经微机计算后,提交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首级导线点的三维坐标数据,作为施工测量依据。

(二)地形的复测

使用精纬仪依据首级导线点和设计里程中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恢复各里程桩位,用三角高程法实测地面高程,用水准仪测断面高程,提交纵横断面等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工程量。

(三)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线路测量以首级导线点控制,遇特殊地段或施工要求,则布设次级导线加密,以满足放样区域50m内能有效控制。

(四)测量标志保护及测量数据复验

所有测量标志设置牢固可靠,且不受施工影响,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并定期复验各控制点,发现问题及时补测补设。

(五)线路施工放样

放样原则为根据施工顺序逐层控制;放样方法为主要里程桩位采用精纬仪坐标法放样与校核,直线路段用穿线法;高程用水准仪测设。

路基边坡线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各桩号横断面中路肩的设计标高和设计边坡,实测各断面坡脚的地面高程,计算路基断面宽度和两侧坡脚坐标,测放路基边线。

第二节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一、主要施工机具

1、挖运土方机械:

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主要测量用具:

经纬仪、水准仪、铁锹、手推车、大锤、木桩、小白线或20#铅丝、50米钢尺、坡度尺等。

二、施工准备

1、根据土方开挖几何尺寸,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编制土方工程技术交底,其中包括边坡支护和土方开挖交底。

2、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作好在面排水工作。

3、按业主提供的地了整理项目规划图,洒出土方开挖边缘和河道规划线,且应经过检验合格,办理完预检手续。

4、夜间施工昔,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设明显标志和红色照明警示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和超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做好加固和加宽等准备工作。

6、在施工区域内修筑供运输汽车行走的坡道,坡度应小于1:

6,坡道路面强度偏低时,路面土层应铺填适当厚度的碎石或渣土,以免施工机械出现塌陷。

7、选择土方机械,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发挥施工机械效益,编制施工计划。

8、施工区域内运行路线的布置,根据施工段作业区域工作面大小,机械性能、运距等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各区段和主要运输线路根据现场坡度,选择在挖、填结合部位或挖填土方量较少的部位给以确定,以防开挖未完成运输道路发生破坏。

9、在机械无法作业和部位,修整边坡坡度以及清理等均配备人工进行。

三、土地平整、客土垫地操作技术规程

项目区由生产路划分为15块方田,田块形状以长方形为主,方田内坡度小于5度。

根据地形情况和平整目标,对项目区沟渠、田坎进行平整。

土地平整以方田为单元,按照“小平大不平”的原则进行,新增耕地耕作层厚度不小于0.5m。

原有耕地经过整理耕作层厚度不于0.2m。

四、操作工艺

1、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分层均匀下挖→修边和清底

2、机械挖运土方

(1)开挖坡度的确定

当开挖深度在5m以内时,其开挖坡度按1:

0.25控制。

对地质条件好、土质较均匀,挖土高度在5-10m以内的挖方的边坡,其边坡按下表取值,但需验算其整体稳定性并对坡面进行保护。

(2)挖掘机挖运土方,从上而下分层分段,按照坡度线向下开挖,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作业,但每层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3)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软弱土层时,或地表面上出现裂缝时,停止开挖,并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防土体崩塌与下滑。

(4)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的宽度不得小于边坡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5)挖方挖至接近设计顶面标高时,采取超挖措施,测量人员按高程式控制板所设标高,随时进行测量,避免超挖。

(6)机械挖土不能到位的土方,配以人工跟随挖掘机,并用手推车将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3、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开挖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并严禁扰动。

(2)一般项目

控制好开挖表面平整度。

(3)允许偏差见表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表-4

项序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机械挖方场地平整

地(路)面

基层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

+500

-150

-

经纬仪

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5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

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五、成品保护

1、挖运土方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并定期复测检查定位桩的水准基点是否完好。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临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调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施工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地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辅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4、挖土时应对边坡支扩结构做好保护,以防碰撞损坏。

六、应注意的的问题

1、防止基底超挖:

开挖土方到设计标高时,不得挖超,如个别地方划艺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应注意宜先从高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3、防止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铲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身下沉。

正铲挖土面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4、控制开挖尺寸,防止边坡过陡:

土、石方开挖时,需注意挖方的边皮坡度,需按坡度尺寸及时测量,防止多挖或少挖。

第三节施加有机肥方法

一、增施有机肥方法

有机肥除了供给作物多种养份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增强土壤保肥能力,为作物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土地整理工程中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肥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桔杆粉碎直接还田增施有机肥。

桔杆粉碎直接还田是增加泥土养分,进一步增加泥土有机质含量,改善泥土理化性状和钾素、磷素营养,增强泥土微生物和酶活性的重要途径。

桔杆粉碎直接还田主要有玉米杆、高粮杆、麦杆、稻草、谷草等。

秋季收割时直接粉碎还田,通过机耕翻耙压入土壤中。

2、通过堆沤人畜禽粪便等增施有机肥。

利用公侧、养鸡场、养猪牛、羊、马等专业户的人畜禽粪便,拉运泥土集中围堰堆沤腐熟,大地开化前倒粪1-2次,耕作前拉运田块中人工均匀铺撒即可。

3、利用温室腐烂棚菜通过生物菌堆沤桔杆、青蒿草树枝叶和城镇村屯垃圾堆沤,对土地整理地块施用成品有机肥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增施有机肥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施肥量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粮食作物每亩100公斤,油料作物每亩120公斤,本标段为平整土地田块,每亩300公斤,连续3-5年可恢复地力,如配合化肥复合肥料效果更佳。

2、做基底肥使用在栽种前,将有机肥等撒入地中,耕入土中10-20厘米深,注意土肥混匀。

3、做追肥时一定要及时浇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发挥肥效。

4、做种苗肥时,必须选用本系列种苗专用有机肥。

5、施用有机肥时不要与农药混施,以免降低肥力。

第四节钢筋、模板及砼的施工方案

一、钢筋工程

根据本工程工程的特点,钢筋的加工制作及安装均至关重要,钢筋的翻样、加工制作及安装均应由专人负责,以保证质量及连续性,一致性。

(一)钢筋原材料要求

钢筋进场时,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对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检验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二)钢筋加工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钢筋加工全部在现场加工,即避免了长钢筋的远距离运输,又减少了在外加工运输的影响,达到加快施工的目的。

钢筋加工质量要求:

1、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和不平的现象。

2、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HRB335钢筋不能正弯后再反弯。

4、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全长偏差±10mm,弯曲钢筋弯点位移偏差±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偏差±5mm,箍筋边长偏差±5mm。

5、对于结构重要部位、节点复杂的构件,应注意全面熟悉图纸,按图放样,在施工前对不同型号钢筋均应先试制无误后,方可批量加工制作。

(三)钢筋的绑扎、安装

1、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再采用以往的水泥砂浆垫块的方法,而采用苏州金明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获得国家专利的塑料保护层定位件(专利号:

ZL01337390.0)。

选用其中的C型、H型和T型定位件,定位件使用间距为1500。

它具有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等优点。

2、钢筋施工管理制度

在钢筋施工中我项目部已制定了“七不准”和“五不验”制度,在各施工现场广泛推广实验。

“七不准”

(1)浇筑砼上浮浆清除不干净不准绑扎钢筋。

(2)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扎钢筋。

(3)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扎钢筋。

(4)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不准绑扎钢筋。

(5)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扎钢筋。

(6)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扎钢筋。

(7)钢筋加工未通过车间验收不准绑扎钢筋。

“五不验”

(1)钢筋未完成不验收。

(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

(4)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5)钢筋绑扎未严格交底施工不验收。

二、模板工程

(一)模板的选择

为保证砼外观达到要求和加快工期,采用组合钢模。

使用和质量适宜的材料,制作成规定的表面形状。

使用的模板应为不漏水、不扭曲、不吸潮和无污染的。

模板拉结件的形式应保证模板不产生漏浆,以保证砼质量。

施工前依据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或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的有关数据和标准计算确定模板体系、措施和施工方案。

模板设计中心必须要有模板体系的计算。

 

1、施工准备:

进行最后检查,确保模板令人满意,在浇筑砼的区域内腐烂物。

在砼浇筑期间,观察模板,纠正其任何移位。

2、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不应损坏砼,确定砼模板的拆除时间时,应考虑结构的位置和特性,天气和其它影响砼养护的因素,在砼达到足够的强度,能支撑其自身重量和可能施加于其上的荷载前,不得拆除支撑物。

已拆除模板及支撑的结构,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使用荷载,但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

三、砼工程

1、工程质量目标

确保独立基础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80%以上。

我项目部将以先进的技术,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IS09002质量标准体系为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