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961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中学暑期命题大赛初中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暑期教师命题大赛

初中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考试号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评价

评卷人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空白处字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孝”是稍纵jí____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朵小红花。

也许是花团锦cù____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A.近在咫尺(zhí)作业簿(bù)稍纵即逝花团锦簇

B.近在咫尺(zhí)作业簿(bó)稍纵既逝花团锦簇

C.近在咫尺(zhí)作业簿(bó)稍纵即逝花团锦蔟

D.近在咫尺(chí)作业簿(bù)稍纵既逝花团锦簇

2.下列各句中,表达意思完整准确的一句是()(2分)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春天的淄博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3.下列句中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④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⑤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A.第①⑤段都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白鹭精巧有韵致的美。

B.第③段用对比,突出白鹤、朱鹭、苍鹭不寻常的颜色和体形。

C.第④段用排比,描写了白鹭的颜色和体形,突出了它的整体美。

D.第④段用夸张,鲜明写出白鹭体形、颜色精美得恰到好处。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传记,文体名,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这种体裁跟小说不同,它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B.《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和《三国志》。

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C.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

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

正如朱熹在《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近年来,中国当代作家多人在国外文学奖项获奖。

比如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展现了世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认可。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____________,讲究的是热、鲜、挺、脆、香,必须是现炸的。

一般的煎饼馃子摊儿前,都傍着炸馃篦儿的摊儿,现炸、现用。

煎饼馃子,平民之极,但是也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_______________,刮子把面均匀地划成圆形,手要慢了,面皮就会中间厚边上薄,不均匀。

鸡蛋液和煎饼皮的贴合要严丝合缝,葱花需要根据个人爱好分熟与生。

煎饼皮的翻面最考验手法,要保证它完好无损,让那一层底面糊得恰到好处,一定要有黄嘎巴。

色泽上,_____________;口感上,_____________。

①舀在饼铛上的两勺面糊要合理配比

②馃篦儿是煎饼馃子的灵魂

③面皮要金黄,厚薄要均匀

④得有韧劲,煎饼边还得起酥皮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评价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2分)

6.默写填空。

(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杜甫《春望》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花”和“鸟”表达诗人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饱含“思乡之情”的连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诗词,选出对其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苔》两首【清】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A.两首诗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苔以人格,使苔的形象更加生动。

B.第一首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苔花”比作小小的“米”,表现其虽小却也能够绽放的勇敢和坚持。

C.“随渠爱暖凉”一句写出虽都长在潮湿的水边,但苔藓却生在阴暗潮湿的恶劣环境,为下文写它的勇气做铺垫。

D.“也学牡丹开”“何物是斜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苔花的嘲讽,认为它们不自量力,看不清自己的地位,偏要与牡丹争艳。

8.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2分)

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②。

日晡③,至北固,舣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⑤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⑥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张岱①《陶庵梦忆》)

注释:

①作者张岱生活于明清换代之际,崇尚个性自由解放。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②兖(yan):

兖州,位于山东省。

③日晡bū:

傍晚时分。

④舣yǐ:

停船。

⑤噀xùn:

喷洒。

⑥韩蕲王:

南宋名将。

(1)解释加点字。

(2分)

①一寺人皆起看()②视为何许人()

(2)下列与“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中“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B.或以钱币乞之(王安石《伤仲永》)

C.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3)翻译句子。

(4分)

①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②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4)《湖心亭看雪》中深夜赏雪,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

(4分)

评价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14分)

生活不能缺少“敬业福”

李达仁

2017年春节,一家支付类网络企业再次推出了“五福红包”活动,收齐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和敬业福等“五福”,就可以参与分发网络红包。

去年这个活动曾因为“敬业福”数量太少遭到吐槽,如今商家表示,要“把欠大家的敬业福都还给大家”。

无敬业不成福,仿佛一个美妙的隐喻,让许多人都意识到,敬业原来正是幸福的基石。

何为敬业?

从字面上理解,敬业的含义再简单不过,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就是敬业。

以现实观之,敬业却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

甘于奉献、认真负责是敬业精神的突出表现,敬业的人,往往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他“拧”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坚守岗位、发光发热。

敬业中有对职责的担当,有对事业的热爱,更有对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的积极追求。

敬业需要流汗流泪甚至流血,但敬业的人却是幸福快乐的,因为他们以坚守理想为幸福,以奉献他人为幸福,以生命充实为幸福。

春节之际,有一群敬业者值得称颂。

卫生清洁、交通营运、雪海巡逻、消防执勤……当我们收拾行李踏上回家旅途时,在我们围坐一起共享年夜饭时,在我们走亲访友、旅游休闲时,还有许多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对他们而言,春节是最忙碌的时刻,是最考验敬业精神的时刻。

除夕夜和妻子、孩子、父母等家人吃上一口团圆饭是每个人的愿望,他们却默默只能在工作岗位上过春节,为他人、为社会支撑起万家灯火、安乐祥和。

春节,因他们的坚守而更温暖,他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献上“大拇哥”的人。

④大树有大树的遮风挡雨,青草有青草的绿意点缀,正是因为坚守和担当,世界才变得缤纷多彩。

看看那些关于爱岗敬业的故事,总有一种奉献让人泪流满面,“一年半载回不了家是常事,我们也早已习惯了‘工作型’节假日”,忙碌在工程建设前沿的劳动者这样说;总有一种温馨让人心潮澎湃,“我们辛苦一点不要紧,大家幸福最重要”,节日加班加点工作的列车员这样说;总有一种担当让人倍感温暖,“该上的时候就应该第一个上”,执勤在安全第一线的特警们这样说。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这句看似矫情的话,其实一点也不矫情。

⑤敬业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更是幸福的本源。

当我们把“敬业福”储存在心中,体现到生活里,一定能装点出一个春意盎然的幸福中国。

(本文摘自《人民网》)

9.文章第①段写某支付类网络企业再次推出了“五福红包”活动有什么作用?

(3分)

10.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何为敬业”?

(3分)

11.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赏析文章第④段加点的词语。

(4分)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这句看似矫情的话,其实一点也不矫情。

12.“五福红包”活动中的“五福”除了“敬业福”,还有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和爱国福等,你认为除了“敬业福”,我们的生活中还不能缺少哪种福?

说明理由。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18分)

坚实的第一步

张成新

那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当时,我家贫寒,没钱买书。

我只能去旧书店偷偷地看书。

看书是很有滋味的。

尤其看到精彩处,舍不得放下。

那天,我正依着书架有滋有味地翻阅一本童话书。

突然,书店的灯一暗,我才发觉书店该关门打烊了。

多好看的书呀,我望了望坐在那张高高凳子上的老头,他正眯着一双怕人的小眼睛监视着店堂里的动静,手中那本书的巨大诱惑使我灵机一动,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书往胳肢窝里一夹,偷回家去!

不幸,我的举动还是被那老头发现,老头那双老鼠一般的小眼睛让我心惊胆颤。

他说他要第二天去学校向我班主任反映情况!

我当时是三条杠的大队长。

“大队长偷书!

”这爆炸性的新闻倘若往学校一宣扬,我的脸面往哪儿搁!

人都是要面子的呀。

当天晚上,我第一次失眠。

第二天一早,我提心吊胆地去上学,路上,我忽然想到逃学。

可是,正当拔脚往小弄堂溜的时候,偏偏让同桌发现,一把拉住我,勾肩搭背地拖我一起走进了校门。

上午第一节是算术课。

上课我一向思想集中,从不开小差。

可这一次我破天荒地思想走了神,我的座位靠窗,正对着校门。

我的眼睛不时地往校门口的那扇大铁门溜,看看那吓人的老头是不是真的来了。

“张成新,你站起来!

”突然,算术老师严厉地叫我的名字。

我怔怔地站起来,不知所措。

我第一次受到老师极其严厉的批评。

“坐下!

”算术老师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际回荡。

我在心惊胆颤中上完第一节课。

那瘦小的老头没来。

他会不会趁我不注意已经走进了校门?

我在课间溜到班主任办公室张望一下,还好,没有老头的身影。

语文课更让人心神不定。

我将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睛时不时地往校门瞅一眼。

大铁门紧紧关闭着,没有动静。

突然,只听大铁门咯咯地响起来,外面有人擂门,声音惊天动地。

我的心也随着咚咚直跳。

准是那该死的老头来了!

我的心几乎跳出了嗓子,紧张得脸都变了色。

大铁门被隆隆地拉开,我几乎听到自己的呼吸。

往校门那儿偷偷一看,啊,原来不是老头,而是外出买菜的阿姨,拉着一辆黄鱼车走进了校门。

一场虚惊。

到下午放学,那老头始终没有来。

胆颤心惊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几天以后,作文课上老师出一道作文题《第一次XXX》。

我的作文水平在班级里“还可以”,称不上出类拔萃。

我凝望着作文题,开始“绞尽脑汁”。

写什么呢?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煮饭烧菜》……一个个题目闪电般在我脑海里出现,突然,我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写写前几天第一次偷书的那件事?

不不,不能写,万一写出来,那“天机”不就泄露了吗?

那“机密”不就“不打自招”了吗?

不不,千万不能写!

可是,我的思绪总在那儿转,不愿离去。

多好的题材,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题材也有巨大的诱惑力。

我情不自禁地想写它,不写,好像很难受。

后来成了作家,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写作冲动”或者“写作欲望”。

终于,我不顾一切,写了一篇作文《第一次当小偷》,我从来没有写得这样流畅,这样舒服,几乎没修改一个字,一气呵成。

老师的评语让我欢欣鼓舞:

这是一篇内容具体生动,感情真切自然的佳作。

从此,我对作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3.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请抓住关键要素,完整地概括故事内容。

(3分)

1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

(4分)

(1)我将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睛时不时地往校门瞅一眼。

(2)不不,不能写,万一写出来,那“天机”不就泄露了吗?

那“机密”不就“不打自招”了吗?

不不,千万不能写!

15.文中两次写到“那瘦小的老头没来。

”“那老头始终没有来。

”有什么作用?

(3分)

16.如何理解“坚实的第一步”?

作者迈出了怎样的“第一步”?

(4分)

17.你有没有像作者这样精彩的“第一次”?

你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4分)

评价

评卷人

四、专题学习(6分)

18.班级要开展“畅游历史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专题阅读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查阅资料】在阅读中,小明同学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特别感兴趣,他如果到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可以从下列书籍中选择哪两本?

(2分)

A.《史记》B.《左传》C.《三国志》

D.《三国演义》E.《战国策》F.《资治通鉴》

(2)【感悟历史】你最喜欢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简单概括故事内容,并谈谈你从中收获到的感悟或感受。

(4分)

评价

评卷人

五、写作(共50分)

19.请以“想到这,他(她)再次哼唱起了那首《追梦赤子心》……”作为结尾,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不少于600字。

②书写认真,卷面整洁,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附:

《追梦赤子心》部分歌词

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继续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初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0分)

1.A2.B3.D4.C5.B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2分)

①大漠孤烟直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关山度若飞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每空1分共7分)

7.D(3分)

8.

(1)①一:

全②许:

地方(共2分)

(2)B(2分)

⑶①月光洒进(照射)树林,稀稀落落,如同残雪一般。

(2分)

②戏演完了,天将要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2分)

⑷个性:

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

情趣:

沉醉于自然风景,有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

(4分)

【译文】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二年(1611年),中秋后一日(八月十六),我经由镇江前往兖州。

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

月光如同流水从囊(口袋,比喻圆圆的月亮)中倾泻如江水,江中波涛吞吐,露气(朦胧的水气)吸收了月光,喷薄至天都是白色。

我感到极大的惊喜。

移舟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一路都十分寂静。

树林下洒漏的月光,疏疏落落如同残雪。

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为韩信为刘邦扫平齐地后,欲自立为王的事)等几出戏。

锣鼓喧天,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多在中老年人身上的赘肉性的眼科疾病),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

慢慢地定睛(看着我们),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问。

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

山僧送我们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是鬼。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9.写某支付类网络企业再次推出了“五福红包”活动,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引出“敬业原来正是幸福的基石”(或生活不能缺少“敬业福”)的中心论点。

(2分)

10.“敬业”的含义:

(1)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就是敬业。

(2)敬业中有对职责的担当,有对事业的热爱,更有对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的积极追求。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11.“矫情”的意思是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夸张,生活中不会有太多的“黑暗”阻挡我们的道路,“不矫情”的意思则是说生活中的确有许许多多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生活而在默默奉献的敬业的人们。

(解释“矫情”和“不矫情”的意思给2分)这里将两个词作对比,突出强调了“正是因为坚守和担当,世界才变得缤纷多彩。

”的观点。

(2分)

12.示例:

(1)富强福:

“没有国哪有家?

”只有国家富强昌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们每一个家庭才能和谐幸福,所以我认为生活中还不能缺少“富强福”。

(2)和谐福:

大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小到每个社区的和谐,都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

社会和谐,我们才能安心工作、学习和生活,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社区邻里之间和谐,我们才能每天有一个美好的心情拥抱幸福生活。

所以我认为生活中还不能缺少“和谐福”。

(意思和价值观正确即可得4分)

(二)13.本文记述了“我”第一次偷书被发现,因害怕老头告状担惊受怕过了一天,后来又把这件事写进作文里的故事。

(只写第一次偷书得2分,写全得3分)

14.

(1)采用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伸”“瞅”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我”担心老头来学校告状,心情紧张地观察校门口情况的样子。

(2分)

(2)采用人物描写中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想把第一次偷书的经历写进作文,又害怕这件事被老师知道的矛盾心理。

(2分)

15.反复写老头没有来,暗示“我”在学校的一天都是在心惊胆颤中度过的,随时关注老头有没有来学校,(1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我”偷书后担心、害怕的心理(2分)。

16.

(1)这是“我”勇于面对偷书的错误,敢于承认错误,敢于在作文中写这件事的“第一步”,这是我人生路上坚实的一步;(2分)

(2)这也是“我”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喜欢上写作,后来成为作家的坚实的一步。

(2分)

17.简单叙事得2分,写出收获得2分,共4分。

四、专题学习(共6分)

18.

(1)(2分)CF

(2)介绍故事2分,谈谈感受2分

五、写作(共50分)

19.

(1)内容与卷面分值(50分)

一等(50—40分)二等(39—31分)三等(30—21分)四等(20—0)

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语言通顺_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

卷面整齐卷面较整齐卷面涂改多卷面凌乱

字体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潦草字迹难辨

(卷面分值5分,根据卷面情况赋分,扣分最多不超过5分)

(2)注意事项:

第一,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以个人的风格喜好影响阅卷公平。

第二,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思路清晰的也可以评为一等卷。

第三,宿构、虚假造作的文章不能评为一等卷。

第四,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判为四等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