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962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5语段综合

专题训练(五)语段综合

1.[原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有一个人,在你还没有学会走路,还在摔倒的时候,扶着你的双手,在开心的笑声中,扶你走出人生的第一步;有一个人,在你长大之后,每每想起,都是呵斥与苛责,让你越加的厌烦。

只是随着你渐渐成长,你会发现在那A(严肃 严厉)的目光下,隐藏着一份你当年看不到的爱。

这个人就是父亲。

父亲奔波的脚步,让我们感悟到了他的辛劳与B(坚韧不拔 坚贞不屈);父亲蹒跚的背影,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慈爱与呵护……为了父亲,永远值得我倾其一生去追随;父亲,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畏。

 

(1)为文中的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A.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2.[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①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

“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然而,人在黑暗中能藏匿几时?

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

于是影子便有了A(永远 永恒)的存在。

可影子的存在会使人后怕。

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②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B(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

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

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在,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③做一个人,虽然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

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A.B. 

(2)文中第③段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3.[原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喜爱阅读经典的读书人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人们通过阅读经典,无形间获得了()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经典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是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经典书籍中学习做人:

阅读《诗经》,人们聆听华夏先民深情吟唱的美妙诗篇;阅读《史记》,人们敬佩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学勇气;阅读《呐喊》,人们赞颂鲁迅先生直面黑暗的斗争精神;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们学习保尔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一个钟情并醉心于经典的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的幸运人。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超越 跨越 检验 体验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4.[原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行经日本的寺庙,总会看到一棵小树,远看不真切,竟以为小树开满了白花。

走近看,才知道是素色纸签,被人打了个结系在树枝上。

有人来向我解释,说,因为抽到的签不够好,所以不想带回家去,()留在树上吧!

  于是,每经一庙,我总专程停下来,凝神看那矮小披离的奇树。

高寒地带的松杉以冰雪敷其绿颜,温带的花树()一副迷死人不偿命的意味,热带的果树垂实累累,圣诞树下则有祝福与礼物万千——然而世上竟有这样一株树,独独为别人承受他自己不欲承受的命运。

  空廊上传来捶鼓的声音和击掌的声音,黄昏掩至,虔诚礼拜的人求得他果然所祈望的福禄吗?

这世上抽得上上签的能有几人呢?

而我,如果容我选择,我不要做“有求”的凡胎,我不要做“必应”的神明,钟鸣鼓应不必是我,缭绕花香不须是我,我只愿自己是那株小树,站在局外,容许别人在我的肩上卸下一颗悲伤和慌惴的心。

容许他们把不祥的预言,打一个结,系在我的腕上,由我承担。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暂且 姑且 云蒸霞蔚 光怪陆离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5.[原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4分)

  春天是美好的,诗歌也是美好的,当春天与诗歌相遇,便是一场难得的盛宴。

在这个雾霾笼罩的春天,让我们于山水之间,吟咏生命;于闹市街巷,感怀人生;于时代现场,A(萃取 汲取)思想,以内心的声音,对抗这有些许灰色的世界。

 

  春天是忧伤的,野夫在大理的古镇B(独自 孤单)饮酒,重温《旧梦》:

“我几乎对你一无所知/但却已经/洞悉一切”;或许“你走后依旧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

 

春天是深沉的,在“热线电话响成一片”的春天,欧阳江河感叹,“要是听不到老虎/就只好去听蟋蟀。

”赵野站在城门前,望见“万古愁破空而来”,虽然此时的“祖国车水马龙/草木以加速度生长”。

春天是属于诗歌的季节,让我们重拾“读诗”,借以传达我们时代的爱与美好,思考我们的生存处境。

倾听诗人的声音,就是倾听自己的声音。

  在这万象更新的季节,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你也为自己读一首诗,心怀诗歌,便是春天。

(1)请为文中的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A.B. 

(2)选文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6.[原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人这一辈子都在赶路,有的人在奋力地奔跑,有的人在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有的人站在原地茫然四顾,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

人生的道路,关键在于选择,人的追求、梦想也反映在选择之中。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没有最适合自己的路,只有最好的路。

人们总喜欢四处寻找出路。

其实很多时候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只是我们总喜欢将目光眺望远方,不愿低下自己A(高贵 高傲)的头颅,总想试图去B(开创 开辟)一条新路,却不知道,新路与旧路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沿途的风景有所不同而已,一样的充满坎坷,一样的泥泞崎岖。

所以路无所谓新旧,也无所谓好坏。

最多人走的未必就是一条好路,很少人甚至没有人去走的也并非就是很差的路,到底该走哪条路,全在于自己的需要和选择。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A.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7.[原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夜是精神的书籍。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人们都被告知她的微笑如何富有魅力,而我更欣赏的则是她的那份A.(恬适 豁达)和宁静。

 

  美妙的音乐在不宁静中使人进入宁静,卓越的雕塑在宁静中使人变得不宁静。

  宁静是一种伟大孕育的结果。

  有了金钱你就幸福了吗?

不见得,你可能为了爱情而苦恼。

有了荣誉你就快乐了吗?

不见得,你可能为了友谊而伤感。

有了权力你就惬意了吗?

不见得,你可能为了上司的脸色而不安。

  然而,如果你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就可以比较超脱地看待一切,就能够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宁静最大的好处是B.(超然 淡然)。

 

  宁静是一种境界。

(1)请为文中的A、B两处选用合适的词语。

(2分)

A.B.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8.[2018·福建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4分)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江流域重峦叠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

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闽江流域文化 甲 (A.兼容并蓄 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徙而 乙 (A.传送 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

甲  乙 

(2)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

原句:

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修改句:

 

 

9.[2018·宿迁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4分)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

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选自《朗读者》)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2分)

这是杨绛先生(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10.[原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

  古人有名有字。

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名和字意思要相应,通常构成同义、反义或相关。

比如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字子渊,渊就是回旋的水。

又比如孔子的弟子曾点,字皙。

点,是小黑点,皙,泛指白色,点和皙意思正好相反。

鲁迅小说《药》的主人公叫夏瑜,暗指“鉴湖女侠”秋瑾,夏和秋都是季节名,瑜和瑾是同义词,堪称(相得益彰匠心独运)。

 

  古人的名和字各有其用,使用中也有自己的原则:

自称己名是谦称,称人之字是尊称。

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字。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字翼德。

长坂桥上,他面对曹操的大军,厉声大喝: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声如巨雷。

这是何等的(豪壮豪爽)!

难怪曹军闻之,无敢近者。

 

(1)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11.[原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北风在空旷(寂寥 寥落)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

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 抵挡)风寒!

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

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而且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请为文中的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12.[原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心情于我们是那样重要。

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副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

心情是心田的庄稼。

只要心脏在跳动,心情就播种着,活跃着,生长着,更迭着,强有力地()着我们的生存状态。

心情是我们的收割机呢。

如果你懊丧,收获的是一事无成;如果你坚强,收获的是螺旋向上;如果你淡定,收获的是成熟和稳重。

  请锻造心情。

它宁静而坚定,像火山爆发后凝固的岩浆,充满海绵状的孔隙又坚硬无比。

它凝重时如锚如链,风暴中使巨轮安稳如磐。

在它一次次精彩的淬火中,失去的是杂质,获得的是坚韧。

它是蓝色澄清的内心疆域,在那里栖息着我们永不疲倦的灵魂。

  让我们的成品——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情,()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从此不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不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计较,不再因身体的顿挫不适而万念俱灰,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飘逝而惆怅莫名……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制约 约束 覆盖 涵盖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13.[2018·海南改编]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4分)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瞩目。

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

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A.独树一帜 B.得天独厚)。

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所以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

⑥再者,海南是(A.驰名中外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嵌在中国浩瀚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

⑧非常适合居住、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

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风靡全球。

 

(1)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2分)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14.[2018·苏州改编]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继往开来)。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推重)。

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至少大约有一半左右要归功于阅读。

 

(1)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15.[徐州模拟]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

  也曾经历过失落的痛楚,但我们从不把悔恨的旧梦重拾。

既然秋天的落叶早已消融在我们生活的大地,化做滋养生命之树常青的甘乳,又何必再去寻寻觅觅那份感伤的情怀?

面对岁月之轮永不停歇的步履,(浸润 沉浸)往事只能倾斜心灵的天平,寻觅过去只能拾回尘封的梦幻。

 

  作别西天缥缈的云彩,我们步入情深意浓的黄昏。

纵使失去皎洁的圆月,我们尚且拥有满天闪烁的繁星;纵使失去满天的繁星,我们尚且拥有广阔的天空。

当我们还在温柔的梦乡中(流连忘返 乐不可支),黎明已悄然来到身边。

生活赠与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丰富意蕴,我们岂能不被人生的风风雨雨和云遮雾绕迷蒙住双眼?

告别过去,正是为了珍惜现在和开拓未来。

当我们把所有的痛苦与悲伤埋进昨天,我们便真正拥有了一个崭新的今天。

 

(1)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分)

 

参考答案

1.

(1)A.严厉 B.坚韧不拔 

(2)父亲,永远值得我倾其一生去追随。

[解析]

(1)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

“严肃”“严厉”这两个词都含有“认真、要求高、不放松”的意思。

“严肃”更多地表示“(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

“严厉”更多表示的是“严肃而厉害”,与“温和”相对,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和对别人所采取的惩罚、处分等。

而且,“严厉”只适用于对别人,不适用对自己。

此处用于形容父亲的目光,应该用“严厉”。

“坚韧不拔”和“坚贞不屈”都有“不屈服”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的是顽强的精神,后者强调的是操守,根据语境,应该选“坚韧不拔”。

(2)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修改能力。

画线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为了”。

2.

(1)A.永恒 B.瞻前顾后 

(2)做一个人,不仅(不但)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

[解析]

(1)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及运用的能力。

解答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即可。

“永远”表示“时间长久,长期不间断地”。

“永恒”指永远不变。

“永恒”比“永远”更深一步。

根据语境分析,A处应填写“永恒”。

“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思前想后”指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根据语境分析,B处应填写“瞻前顾后”。

(2)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第③段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虽然”改为“不仅”或“不但”。

3.

(1)超越 体验 

(2)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经典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或删去“而是”)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病句的修改。

(1)题“超越”与“跨越”相比,前者有“超过、越出”之意,比如超越生命;“跨越”强调的是“从一处跳跃到另一处”。

“检验”与“体验”词义上有明显不同,根据语境,应选“体验”。

(2)题画线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而是”换为“而且”,或删去“而是”。

4.

(1)姑且 云蒸霞蔚 

(2)虔诚礼拜的人果然求得他所祈望的福禄吗?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病句的修改。

解答

(1)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暂且:

暂时,权且。

姑且: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暂且如此,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或说明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这样。

根据语境,应选“姑且”。

云蒸霞蔚:

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光怪陆离: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根据语境,应选“云蒸霞蔚”。

(2)题画线句语序不当,应调整语序,将“果然”放在“求得他”之前。

5.

(1)A.汲取 B.独自 

(2)春天是属于诗歌的季节,让我们重拾“读诗”这一传统,借以传达我们时代的爱与美好,思考我们的生存处境。

[解析]

(1)题萃取:

用溶剂处理去掉可溶物质;用溶剂彻底除去不需要的成分。

汲取:

吸取教训或养分。

语境中有在“吸取思想”之意,因此用“汲取”更恰当。

“孤单”与“独自”独自:

自己一个人,单独地。

孤单:

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根据语境,应选“独自”。

(2)题缺少宾语,在“让我们重拾‘读诗’”后加“这一传统”。

6.

(1)A.高贵 B.开辟 

(2)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没有最好的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路。

[解析]

(1)题考查词语的辨析。

“高傲”带有贬义,此处不适合使用,应用“高贵”。

“开辟”对应“道路”,这是固定词语搭配。

(2)题考查常见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这句话表述有问题,属于不合逻辑。

此句强调的是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最好的路,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没有最好的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路。

7.

(1)A.恬适 B.淡然 

(2)你如果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就可以比较超脱地看待一切,就能够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

[解析]

(1)“恬适”的意思是“恬静而舒适”,“豁达”的意思是“性格开朗,气量大”,从语境来判断,应该选“恬适”。

“超然”指不站在对立各方的任何一方面,“淡然”则指一种平淡,不关心的态度。

根据语境,应该选“淡然”。

(2)画线句属于主语被淹没,成分残缺,应该将“你”放在“如果”前。

8.

(1)甲:

A 乙:

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兼容并蓄: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统筹兼顾:

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此处强调“文化”,应选“兼容并蓄”。

传送:

把物品、信件、消息、声音等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

如:

“传送电报,传送消息”。

传播:

广泛散布。

句中指文化广泛散布。

(2)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语病题,通常的病因是“缺主语”“搭配不当”“语意歧义”“词语重复”“两面对一面”等等问题,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明确考题的考点。

如本题“提供了……优势”,可知搭配不当。

9.

(1)平静超然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

大义凛然:

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平静超然:

(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

根据文段内容,杨绛先生并没有面临非正义的威胁,因此无需“大义凛然”,而应用“平静超然”,表现杨绛先生看淡生死的超脱。

(2)删掉“娓娓而谈”。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所给语句属于语意重复,“娓娓而谈”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已含有“讲述”之意,与后面“讲述”重复;此外,“娓娓而谈”后面不能跟宾语。

因此,应删掉“娓娓而谈”。

10.

(1)匠心独运豪壮

[解析]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匠心独运,意思是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

豪爽是指气度豪迈、举止大方;豪壮指气势雄伟。

本句中侧重说张飞的气势,应用“豪壮”。

(2)名和字意思要相应,通常构成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或相关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本句中“构成”后面缺少宾语,根据语意,应为“构成……关系”。

11.

(1)寂寥遮挡 

(2)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病句的修改。

(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比如寂寥和寥落相比,更能突出氛围的凄清,冰雪的冷酷无情,因此选寂寥。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比如前面是“没有一星半瓣绿叶”,所以“风寒”前应是“遮挡”,而不是“抵挡”。

(2)画线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而且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中的“而且”改为“但是”。

12.

(1)制约覆盖 

(2)它在一次次精彩的淬火中,失去的是杂质,获得的是坚韧。

[解析]

(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制约”,表示甲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

“约束”仅仅表示限制和管束。

而文中强调的是人的生存状态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用“制约”更恰当。

“覆盖”往往是表示遮盖某种具体事物,“涵盖”往往表示包含某种抽象事物,所以文中用“覆盖”更恰当。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此处缺乏主语,属于句子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在它”改为“它在”。

13.

(1)B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意思的理解。

“独树一帜”:

树:

立;帜:

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得天独厚”:

天:

天然,自然;厚:

优厚。

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此处想表达海南地理位置优越,应选择B,“独树一帜”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驰名中外”:

驰:

传播。

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超凡脱俗”: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结合语境,此处想表达海南的旅游名声传播得极远,因此第二空应该选A。

(2)“所以”改为“即使”。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应为假设关系。

14.

(1)一脉相承 推崇

[解析]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

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本句侧重传承,应用“一脉相承”。

推崇:

尊崇,十分推重。

推重:

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

推重侧重于对某人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重视,而推崇则倾向于对整个人或事的认可,语气明显强于推重。

(2)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至少有一半左右要归功于阅读。

[解析]“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

15.

(1)沉浸流连忘返

(2)生活赠与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丰富意蕴,我们岂能被人生的风风雨雨和云遮雾绕迷蒙住双眼?

(即去掉原句中的“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