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979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docx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80169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精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1mol白磷(s)转化为1mol红磷,放出18.39kJ热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s)△H1①

4P(红、s)+5O2(g)=2P2O5(s)△H2②

则△H1和△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B.△H1>△H2C.△H1=△H2D.无法确定

2.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搅拌棒

C.底部垫纸条D.两个量筒

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

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其热化学方程式:

S+O2=SO2,ΔH=-297.3kJ/mol

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C.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D.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1mol乙酸和1mol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B.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D.燃烧热和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6.25℃、101kPa时,1g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H3OH(l)+

O2(g)=CO2(g)+2H2O(l)ΔH=-725.8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1.6kJ/mol

C.2CH3OH+3O2=2CO2+4H2O(l)ΔH=-22.68kJ/mol

D.CH3OH(l)+

O2(g)=CO2(g)+2H2O(g)ΔH=-725.8kJ/mol

7.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

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kJB.557kJC.188kJD.436kJ

8.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9.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B.v(B)=0.3mol/(L·s)

C.v(C)=0.8mol/(L·s)D.v(D)=1mol/(L·s)

10.实验室用6g块状大理石与6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60mL3mol/L盐酸;②改用60mL6mol/L盐酸;③改用6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已知反应3A(g)+B(g)

3C(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当减小压强时

A.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反应H2(g)+I2(g)

2HI(g),经一段时间后HI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B.2.5sC.0.5sD.10s

13.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3mol·L-1·min-1

B.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C.分别用B、C、D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D.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

14.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浓度,K值将增大

B.K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C.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

D.对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15.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1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2(g)+3Y2(g)

2Z2(g),若X2、Y2、Z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

①X2为0.2mol•L-1 ②Y2为0.1mol•L-1 ③Z2为0.3mol•L-1 ④Y2为0.6mol•L-1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可逆反应aA(g)+bB(g)

c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av正(A)=bv正(B)B.bv正(A)=av逆(B)

C.av正(C)=cv正(A)D.av正(A)=bv逆(B)

18.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

A.②⑤B.①②C.③⑤D.④⑥

二、多选题

19.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都带来了很多大气污染物

B.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

C.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火做饭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

D.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有核能、太阳能、氢能

20.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三、计算题

21.已知1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的热量;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1)写出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或“=”)890kJ。

(3)若将amolCH4、CO、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的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2.写出温度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3molNO2(g)与1molH2O(l)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

________________

(2)用CO还原1molFe2O3,放热24.8kJ。

______________

(3)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

_________________

23.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g)+B(g)

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若在

(2)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

五、原理综合题

24.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和碳颗粒等有害物质,已成为某些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1)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汽缸中生成NO的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可逆反应)________;汽车启动后,汽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2)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和,反应原理为:

2CO(g)+2NO(g)

CO2(g)+N2(g)△H<0,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4molNO和0.4molCO,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各自保持温度不变),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实验Ⅱ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0)=________。

②图中三组实验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与实验Ⅱ相比,实验I和实验Ⅲ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为:

实验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组实验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1(CO)、αII(CO)和αIII(CO)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⑤计算实验Ⅲ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25.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CO2(g)+3H2(g)

CH3OH(g)+H2O(g)△H=-49.0kJ/mol,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在下列时间段内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字母)。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2)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

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参考答案

1.A

【解析】

①4P(白)+5O2═2P2O5△H1;②4P(红)+5O2=2P2O5△H2,①-②得到4P(白)=4P(红)△H=△H1-△H2,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所以△H1-△H2<0;△H1<△H2,故选A。

点睛:

理解盖斯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

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

①写出目标方程式;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2.D

【分析】

【详解】

碎泡沫塑料和底部垫纸条,目的是保温,以减小实验中的误差;环形玻璃棒,使溶液混合更均匀,测量更准确;量筒是测量溶液体积的,不能减少实验误差,答案选D。

3.B

【详解】

A.氯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故A错误;

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作用,故B正确;

C.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不能起到制冷的作用,故C错误;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故D错误;

答案选B。

4.D

【详解】

A.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S(s)+O2(g)=SO2(g)ΔH=-297.3kJ/mol,故A错误;

B.因为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后者放出热量多,故B错误;

C.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D

【详解】

A.乙酸为弱酸,电离吸热,则在稀溶液中,1mol乙酸和1mol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A说法错误;

B.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而物质不一定为纯物质、且产物不一定为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B说法错误;

C.在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的反应热为中和热,酸碱必须是稀溶液,不能为浓溶液,因为浓酸、碱溶液相互稀释时会放热,C说法错误;

D.燃烧热和中和热均属于反应热,故燃烧热和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6.A

【分析】

1g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可知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热为22.68kJ×32=725.8kJ,结合物质的状态、焓变来解答。

【详解】

A.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热为22.68kJ×32=725.8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O2(g)=CO2(g)+2H2O(l)△H=−725.8kJ/mol,故A正确;

B.放热反应,焓变为负,故B错误;

C.应注明物质的状态,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故C错误;

D.水的状态应为液态,故D错误;

答案选A。

7.D

【详解】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K,根据方程式:

2H2+O2

2H2O,则:

4×121kJ=463kJ×4-(2K+496kJ),解得K=436kJ,故选D。

8.C

【详解】

A项,增大固体或液体反应物的量不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故A项错误;

B项,若定容时加入惰性气体,则压强增大,但反应速率不变,故B项错误;

C项,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故C项正确;

D项,催化剂能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①温度:

温度越高,其反应速率越快。

②催化剂:

一般来说,催化剂会加快反应的速率。

③浓度:

一般来说,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④固体表面积: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⑤压强:

压强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

(只适用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的时候。

9.B

【分析】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

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

A.v(A)=0.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2v(A)=1mol/(L•s),

B.v(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4v(B)=1.2mol/(L•s),

C.v(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D)=

v(C)=1.1mol/(L•s),

D.v(D)=1mol/(L·s);

故速率B>C>A=D。

答案选B。

10.C

【详解】

①再加入60mL3mol/L盐酸,体积增大,但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改用60mL6mol/L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③改用6g粉末状大理石,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④适当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符合条件的是②③④,故答案选C。

11.D

【详解】

当减小压强时,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逆向移动,答案为D。

12.C

【详解】

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1﹒s-1,则v(HI)=2v(H2)=2×0.4mol•L-1•s-1=0.8mol•L-1•s-1,故反应时间=

=0.5s,故答案为C。

13.C

【详解】

A.2min内△c(C)=

△c(B)=0.4mol/L,故2min内的v(C)=

=0.2mol•L-1•min-1,故A错误;

B.物质A是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

v(C):

v(D)=3:

2:

1,故C正确;

D.2min末的反应速率为即时速率,用B表示速率0.3mol/(L∙min),是2min内的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

C。

14.D

【详解】

A.K只与温度有关,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浓度,温度未变,则K值不变,A说法错误;

B.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与反应速率无关,B说法错误;

C.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吸热,温度升高,K值增大;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K值减小,C说法错误;

D.对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15.A

【详解】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等于0),反应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①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

②中应速率的方向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均成立,不能说明。

颜色的深浅和浓度有关,③正确。

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都是不变的,④不能说明。

混合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所以⑤可以说明。

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

16.B

【分析】

根据反应X2(g)+3Y2(g)⇌2Z2(g)为可能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组分浓度不可能为0,根据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结合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进行判断。

【详解】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是0,①中X2为0.2mol/L,则需要消耗0.2mol/L的Z2,此时生成物Z的浓度0,不可能,故①错误;②Y2为0.1mol•L-1,反应消耗0.2mol/L×

=

molX2,由于X2为0.1mol•L-1,有可能,故②正确;③Z2为0.3mol•L-1,需要消耗0.05mol•L-1X2、0.15mol/L的Y2,此时反应物的浓度都不为0,有可能,故③正确;④Y2为0.6mol•L-1,需要消耗0.2mol/L的Z2,此时生成物Z的浓度0,不可能,故④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特点上完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17.B

【详解】

化学平衡建立时,v正=v逆,对于不同物质而言,要符合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要求,即v(A):

v(B):

v(C)=a:

b:

c;

A、v正(A)、v正(B)都代表正反应,且bv正(A)=av正(B),A错误;

B、v正(A)、v逆(B)代表的方向相反,且bv正(A)=av正(B),B正确;

C、v正(A)、v正(C)都代表正反应,且cv正(A)=av正(C),C错误;;

D、v正(A)、v逆(B)代表的方向相反,bv正(A)=av正(B),D错误;

故选B。

18.A

【详解】

①当增加反应物中某个物质,正向移动,生成物量增加,但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加;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增加反应物中一种反应物,增加的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另一种反应物转化率增大;④增加反应物中一种反应物,增加的这种反应物的浓度会增大;⑤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因此②⑤正确;故A正确。

19.AD

【详解】

A.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CO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A说法正确;

B.原始社会人类使用柴草作为能源,没有使用天然气,B说法错误;

C.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火做饭使用大多使用的是柴草与化石燃料相结合,在很多农村,仍以柴草、树枝等作为能源的主要来源,C说法错误;

D.核能、太阳能、氢能等属于新能源,为多能源时代,D说法正确;

答案为AD。

20.AD

【详解】

A.500℃时温度高,相比10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减小,与图象相符,A正确;

B.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交叉点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相符,B错误;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有无催化剂,C的浓度都不变化,与图象不相符,C错误;

D.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与图象相符,D正确;

答案为AD。

2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283akJ

【详解】

(1)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2)水蒸气的能量大于液态水的能量,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则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小于890kJ。

(3)若amol全部为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akJ,若全部为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3akJ,若全部是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6akJ;故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的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283akJ

22.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3CO(g)+Fe2O3(s)=2Fe(s)+3CO2(g)∆H=-24.8kJ/molHgO(s)=Hg(s)+

O2(g)∆H=+90.7kJ/mol

【详解】

(1)3molNO2(g)与1molH2O(l)反应生成2molHNO3(aq)和1molNO(g),放热138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3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