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255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

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

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答案】

1.C

2.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3.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

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注意“翔”“集”“鳞”的翻译。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感极而悲者也”“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

叔瞻谏曰:

“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

”郑君不听。

叔瞻又谏曰:

“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

”郑君又不听。

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

“不可。

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

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

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

故曰:

“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①叔瞻:

春秋时期郑国的宰相;②虞:

古代诸侯国名,下文的“虢”也是古代诸侯国名,③胰理:

皮肤、肌肉的纹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这里比喻事物祸害刚露苗头时。

④持:

控制,⑤兆:

征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昔晋公子重耳出亡亡:

(__________)

(2)郑君不礼礼:

(__________)

(3)举兵伐伐:

(__________)

(4)反灭虞反:

(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键”的“以”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B.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

(2)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5.从文中可以看出郑君和虞君的性格有什么异同?

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

1.逃亡以礼相待讨伐同“返”,返回

2.C

3.

(1)重耳是贤明的公子,您好好待他,可以积德。

(2)虞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建议),接受了晋国的宝玉,借给晋军道路。

4.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5.同:

都不听取他人的正确建议,无远见,看问题肤浅。

异:

郑君不肯“厚待重耳”可见其傲慢;虞君接受了晋国的“垂棘之璧”而让道,可见其贪婪。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亡”,古今异义,今义为“死亡”,古义为“逃亡”;“礼”,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意为“以礼相待”;“伐”,古今异义,今义为“砍伐”,古义为“讨伐”;“反”,通假字,通“返”,意为“返回”。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要特别注意重点虚词的用法。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以”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例句和ABD项中的“以”,意思都是介词,意为“用,把,拿”;C项中的“以”,是连词,意为“因为”。

故选C。

48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贤,贤明;厚待,优厚地对待。

(2)听,听从;受,接受;假,借。

4.本题考查理解主旨。

文章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最后。

本文借两个故事说明了事情安定时容易维持,事情未露苗头时容易想法处理的道理,即本文的主旨句“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

典型事件,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

“郑君不听”“郑君又不听”“虞君不听”表现出二人的相同点是都不听取他人的正确建议,无远见,看问题肤浅;“‘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

’郑君不听”表现了郑君的傲慢,“受其璧而假之道”表现了虞君的贪婪,这是二人的不同之处。

参考译文:

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外流亡,路过郑国,郑国君主不以礼相待。

叔瞻劝说道:

“这是贤明的公子,您好好待他,可以积德。

”郑君不听从。

叔瞻又劝说道:

“不好好待他,还不如杀了他,不要让他日后给我们带来祸患。

”郑君又不听从。

等到重耳返回晋国,起兵伐郑,大败郑国,夺取了郑国的八座城。

晋献公用垂棘的宝玉相赠来向虞国借路去攻打掳国,大夫宫之奇劝说道:

“不可借路。

唇亡而齿寒,虞、虢互相救援,并不是在互相施恩。

今天晋灭虢,明天虞必定会跟着灭亡。

”虞君不听,接受晋国宝玉,借给晋军道路。

晋在攻取虢后,返回路上就灭了虞。

这两位臣子都抢在祸害刚露苗头时就想出了办法,但两位君主却不采纳,所以郑国因此战败了,虞国因此灭亡了。

所以《老子》说:

“事情安定时容易维持,事情未露苗头时容易想法处理。

3.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回答小题。

(一)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

“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绩跪对曰:

“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

“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二)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

母曰:

“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

”对曰: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三)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

“母老,唯在诸君①!

”贼曰:

“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注释)①唯在诸君:

意思是将老母托付给山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术令人出橘食之

(2)术奇之

(3)伯瑜有过

(4)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的“之”字,与“此孝子也,杀之不义”的“之”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B.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富贵不能淫》)

C.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D.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伯牙善鼓琴》)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2)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4.三则选文中,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案】

1.

(1)给……吃;

(2)认为……奇特;(3)过错;(4)跑,逃跑

2.D

3.

(1)这个橘子味道甜美,我想要装在怀里带给母亲(尝尝)。

(2)以往的日子我挨母亲杖打经常感到疼痛,现在母亲老了,没有力气了,不能打疼我,因此我(伤心地)哭泣。

4.第一则故事中,陆绩的孝表现在幼年就懂得有好东西要给母亲分享;第二则故事中,伯瑜的孝表现在为母亲的年老体衰担心;第三则故事中,司马芝的孝表现在为照顾母亲而临危不惧、宁死不舍弃母亲。

【解析】

1.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奇”是意动用法,“认为……奇特”;“走”是古今异义词,“跑”的意思。

2.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题目中的“此孝子也,杀之不义”的“之”是“代词”。

ABC三项都是代词;D项“善哉,善哉,子之听夫”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据此,答案为D。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句中的“是(这)、欲(想要)、遗(留给)”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痛(感到疼痛)、是以(所以,因此)、泣(哭泣)”几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4.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概括作答。

(一)文可结合“是橘甘,欲怀而遗母”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二)文可结合“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这一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三)文可结合“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这一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一】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

他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和袁术关系很好。

又精通天文和历法。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

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

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

“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

”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

“这橘子很甜,我想带几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说:

“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桔的美德。

【二】伯瑜犯了过错,他的母亲鞭打他,伯瑜哭了。

母亲问:

以前打你从未哭过,今天你哭,却是为何?

伯瑜回答说:

以前我被打,(你打的有力)我要痛很久。

现在母亲老了,没有力气打了,我都感觉不到痛啊,所以我哭啊。

【三】司马芝,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

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

司马芝叩头说道:

“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

”强盗们说:

“这是个孝子啊!

杀他是不义的。

”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

4.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

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②之。

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①,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

吴郡顾欢擿③出《尚书》滞义④,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选自《南史》)

(注释)①礼辟:

征召(为官)。

②依:

依从。

③擿(tī):

挑剔。

④滞义:

含义不通。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

(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

(3)伯珍少孤贫(_______)

(4)村邻皆奔走(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3.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划两处。

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4.(甲)(乙)文画线句子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分别说说其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5.(甲)(乙)两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

(1)同“肢”;

(2)给予,赠送;(3)小时候(年少);(4)跑。

2.

(1)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2)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

40.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4.【甲】文以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乙】文以山水暴出时村邻“皆奔走”与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的行为对比,突出伯珍的处险不惊、内心安宁、专心读书的品质。

5.示例:

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四支僵劲不能动”翻译为“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支”同“肢”。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翻译为“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意思是“给予”。

“伯珍少孤贫”翻译为“徐伯珍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少”意思是“小时候”。

“村邻皆奔走”翻译为“村里邻居都急忙逃走”,“走”意思是“跑”。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句中“负箧曳屣”意思是“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2)“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句中“累”意思是“叠加”,“辍”意思是“停止”。

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

“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意思是“徐伯珍训释回答,很有条理,因此儒学之士对他极为宗仰”据此断句为:

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4.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

(甲)文中“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舍生的优越条件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我的条件形成对比,突出了我以学习为乐的精神。

乙文中“村邻皆奔走”和“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形成对比,突出了伯珍的宁静专心的品质。

据此作答。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结合文章的主题来谈即可。

宋濂“犹幸预君子之列33,而承天子之宠光”和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都离不开他们的勤奋和持之以恒。

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甲)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乙)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

徐伯珍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在竹叶及地上写字练字。

山洪暴发,淹没了房屋,村里邻居都急忙逃走,徐伯珍却把床叠架起来,留在上面,读书不止。

经过十年,对经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所以游学的人大多依从于他。

太守琅邪王萧昙生、吴郡人张淹都曾礼聘他,徐伯珍应召后便立即退归,这样做共有十二次。

吴郡人顾欢挑剔出《尚书》中含义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训释回答得很有条理,因此儒学之士对他极为宗仰.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

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曰:

“此有好客乎?

”驿吏白以嘉贞,循完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则天曰:

“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

”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次蒲州驿

(2)意颇病之

(3)及命表又出意外

(4)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

2.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

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205.翻译下列句子。

⑴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⑵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4.下列《送东阳马生序》中哪一句与文中“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之意最吻合?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B.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文中张嘉贞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

1.⑴停留⑵心思心中⑶等到⑷难道

2.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3.⑴张嘉贞随着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么事情不通达晓畅(明白)。

⑵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嘉贞。

4.C

5.胸怀大志(从“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一句可看出);安贫乐道(他住在狭小简陋的屋子里,凄清冷落却自得其乐);博学有才(张嘉贞根据情况灵活应答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事情);高大英俊,神采出众。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意:

心思。

及:

等到。

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意思是:

希嘉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与众不同。

故停顿为:

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莫不:

没有什么。

豁然:

通达晓畅。

以:

拿。

具:

全,都。

因:

于是。

206.例句意思是:

身为平民住在四围土墙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

表现张嘉贞以苦为乐,安贫乐道的态度,与C句的意思:

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感觉。

也是安贫乐道,所以选C。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如:

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

看出他安贫乐道;张嘉贞落魄有大志,看出他胸怀大志;张嘉贞再度任官,除了皇帝的赏识外,也与他的断事机敏、应对得体有关。

【点睛】

译文:

张嘉贞潦倒失意而胸怀大志,既不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不自卑于人,从平乡尉任上免官归乡,身为平民住在四围土墙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

当时人们并没有谁了解他。

张循宪凭御史身份出巡,回来时住蒲州驿站。

循宪正要回报情况,出使的事情还有没有解决的,心中很是忧虑。

张嘉贞问驿站的小吏:

“这里有好的客人吗?

”小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

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随着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么事情不通达。

等到让张嘉贞写奏章,(那文辞条理)更是出乎意料。

他日,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嘉贞。

则天皇帝说:

“你能举荐贤能,是好事啊,我难道没有一个官位自己进用贤人吗?

”于是在内殿召见嘉贞,隔着帘子与他谈话,嘉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与众不同。

第二天,嘉贞被授官为监察御史。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

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仍策书嘉叹,勉以黄霸

①之美,加讨寇将军。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日:

“公居伊周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注释)①黄霸:

西汉颍州州太守,贤官。

②伊周:

商朝的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