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849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docx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专业代码:

630201)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医疗、社区、康复、家庭保健服务第一线,掌握护理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三、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可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①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②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③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④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2.能力要求

①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②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③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④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⑤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⑥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

⑦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较好的英语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⑧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⑨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⑩具有良好的适应第一线工作环境的基本能力;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人文素质:

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③身体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毕业标准:

①取得毕业证:

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成绩全部合格,方能取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

②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要求毕业生除获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

③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证。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架构思路:

通过对各级各类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护理人才需求调研,

了解专业面向,

分析职业岗位与工作过程

了解工作任务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能力、

设计系列工学项目对应课程

将单元项目模块任务融入教学内容

建立课程标准,开发项目课程与教学资源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

(二)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见表1)

表1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业领域

就业岗位

工作任务

岗位所需能力

工学项目对应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条件

护理

临床护理

生活护理

1.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士人文素养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治疗护理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学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伦理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学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疾病护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与不同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病理学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传染病护理

五官科护理

老年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管理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护理伦理

讲授法

探究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危急重症护理

1.熟练掌握常用的危急重症护理技术

2.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知识

3.具有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理学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急救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管理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伦理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ICU及急救实训室

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手术室护理

1.掌握必备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

2.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知识,正确使用手术室常用器械和物品

3.熟练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

4.具有熟练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技能

5.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药物应用与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护理心理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手术室及

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精神护理

1.掌握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2.具有规范而熟练的精神科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开展心理咨询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健康评估

精神护理

护理心理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士人文素养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健康教育

1.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具有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5.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老年护理

护理心理

营养与健康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模拟病房

医院和社区实习基地

康复护理

1.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

2.掌握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

3.具有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康复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士人文素养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

1.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营养与健康

社区护理

老年护理

康复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护士人文素养

社区保健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社区实习基地

临终关怀

1.熟悉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终关怀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心理护理技巧

4.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基础护理技术

老年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实习基地

健康保健

1.掌握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社区保健

药物应用与护理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老年护理

社区护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社区实习基地

(三)项目课程体系构成:

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拓展模块课程。

(见表2)

表2护理专业工学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课程构成表

一级模块

二级模块

项目课程

学时

执行学期

公共素质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2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1

大学英语

124

1、2

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

30

1

形势与政策

20

1、2、3

计算机应用基础

54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

1、2、3

形体训练

66

1、2

护士人文素养

30

1

专业基本

素质模块

人体结构功能学

120

1

医用化学

30

1

病理学

64

2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64

2

专业技能

(工学结合)模块

基本护理技术

模块

护理导论

32

2

基础护理技术

178

2、3

健康评估

54

2

药物应用与护理

72

3

临床护理技术

模块

外科护理

108

3、4

内科护理

108

3、4

妇产科护理

72

4

儿科护理

72

4

精神科护理

16

4

五官科护理

36

4

传染病护理

36

4

急救护理

36

4

社区护理技术

模块

社区护理

36

3

社区保健

32

3

老年护理

32

3

职业综合

能力与职

业拓展模

公共素质模块

职业规划专题讲座

8

4

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8

4

专业素质模块

护理沟通与礼仪

32

2

护理管理

32

3

卫生统计与护理科研

16

4

护理伦理

36

4

护理与法

36

3

护理心理

32

2

营养与健康

36

2

岗前综合技能培训

108

4

顶岗实习

1200

5、6

(四)各模块课程设置学时比例:

(见表3)

表3各模块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表

一级模块

二级模块

学时数

学时比例%

职业基本素质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

406

21.01

33.36

专业基本素质模块

258

13.36

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模块

基本护理技术模块

352

19.94

53.35

临床护理技术模块

504

27.97

社区护理技术模块

100

5.43

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拓展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

16

0.82

12.21

专业素质模块

220

11.39

(五)各模块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

(见表4)

表4各模块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表

一级模块

二级模块

理论

学时数

实践

学时数

理论与实践之比

职业基本素质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

400

6

67:

1

专业基本素质模块

174

84

2.07:

1

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模块

基本护理技术模块

146

206

0.70:

1

临床护理技术模块

278

190

1.42:

1

社区护理技术模块

58

42

1.38:

1

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拓展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

16

专业素质模块

192

28

.85:

1

岗前综合技能培训

108

顶岗实习

1200

合计

1264

1864

0.68:

1

 

(六)专业技术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见表5)

表5专业技术(工学结合)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专业技术模块课程

总学时

教学场所

教学方式方法

主要考核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54

多媒体实训室

讲练结合

上机技能考核

护理导论

32

多媒体教室,校内、外基地

案例、参观、调查

目标考核

药物应用与护理

72

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目标考核

基础护理技术

178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操作考核、过程及目标考核相结合

健康评估

54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外科护理

108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内科护理

108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妇产科护理

72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儿科护理

72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精神科护理

16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五官科护理

36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传染病护理

36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过程及目标考核相结合

急救护理

36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社区护理

36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护理心理

32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护理沟通与礼仪

32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岗前综合技能培训

108

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顶岗实习

1200

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医院各实习科室考核评价及医院护理部的综合评价

教学场所:

公共教室(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

校内、外实训基地、

专业教室(一体化教学室)等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讲练结合)、

案例、

项目、

任务驱动等方法

主要考核方法:

学生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

过程性考核包括由出勤、作业、实验(实训)报告,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终结性考核即目标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两部分。

 

六、教学进程安排表:

(见表6)

表6护理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一级模块

二级模块

课程类型

项目课程名称

考核时间(学期)

学时数

执行学期

实验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公共素质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2

30

2

2

 

毕业实习共40周,其中27周为:

内科:

8周,外科8周,儿科:

6周,妇产科:

6周,急诊:

4周,社区实习:

8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0

26

4

2

大学英语

1

124

124

4

4

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

1

30

2

形势与政策

20

讲座

讲座

讲座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54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

讲座

讲座

讲座

形体训练

1、2

66

2

2

选修

护士人文素养

1

30

2

合计

406

400

6

专业基本

素质模块

选修

医用化学

1

30

20

10

2

人体结构功能学

1

120

68

52

8

病理学

2

54

42

12

3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

54

44

10

3

合计

258

174

84

专业技能

(工学结合)模块

基本护理技术

模块

 

护理导论

1

16

16

1

基础护理技术

2、3

178

40

138

6

4

健康评估

2

54

34

20

3

药物应用与护理

3

72

40

32

4

合计

372

146

226

临床护理技术

模块

外科护理

3、4

108

66

42

4

2

内科护理

3、4

108

66

42

4

2

妇产科护理

4

72

40

32

4

儿科护理

4

72

40

32

4

精神科护理

4

16

10

6

1

五官科护理

4

36

18

18

2

传染病护理

4

36

20

16

2

急救护理

4

36

18

18

2

合计

556

278

278

社区护理技术

模块

社区护理

3

36

18

18

2

社区保健

3

32

16

16

2

老年护理

3

32

24

8

2

合计

100

58

42

职业综合

能力与职

业拓展模

公共素质模块

职业规划专题讲座

8

8

讲座

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8

8

讲座

合计

16

专业素质模块

必修

护理沟通与礼仪

2

32

20

12

2

护理管理

3

32

32

2

选修

卫生统计与护理科研

4

16

10

6

1

必修

护理伦理

4

36

36

2

护理与法

3

36

36

2

护理心理

2

32

22

10

2

选修

营养与健康

2

36

36

2

合计

220

192

28

岗前综合技能培训

4

108

108

6

顶岗实习

6

1200

合计

3118

1454

438

七、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单位:

学年

学期

教学周

考试

入学教育(含军训)

机动

假期

共计

15

1

2

2

12

51

18

1

18

1

1

12

52

18

1

18

1

1

12

52

18

1

合计

105

12

2

4

36

155

八、培养方案编写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即参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照岗位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所需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质而制定。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始终贯彻'“项目导向、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依据目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各岗位所需的专项能力和职业素质,转换为公共素质、专业基本素质、基本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顶岗实习等单元模块,构成项目导向、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通过项目导向、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实现教学工作与岗位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利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正是本方案的特色所在。

学时安排方面,优先安排专业技能模块的课程;未经优化重构的职业基本素质模块的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公共素质、专业基本素质、基本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顶岗实习等单元模块课程为必修课;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以及扩大知识面方面的职业拓展模块课程为选修课程,,采用讲座、选修等形式安排,便于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岗位能力。

并保证学生至少有40周时间到医院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课(实验、模拟训练)和实习(参观实习、模拟实习、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计算:

校内实验实训课时包含在相应课程学时内,专业实习按每周30学时计算。

九、培养方案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

(1)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驱动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评价

采用教学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目标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及技能操作情况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知识与技能情况的评价。

必修课程中专业基本素质课、专业技能课程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出勤占过程性评价总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理论考核占终结性评价总成绩的40%,技能考核占60%),过程性评价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必修课中公共素质课和其他模块选修课程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其中过程评价占总分的6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考评。

毕业实习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由出勤、实习报告、医院实习总结、指导教师评价、医院评价等部分组成,占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