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890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30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会写10个生字。

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事)读: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

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

它在哪?

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二、了解蝌蚪

  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

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

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宽,kuān,三拼音,10笔。

肚,dù,左右结构,7笔。

2.试着回答问题: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

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

两个哪里头顶肚皮孩子跳到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2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

(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

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

(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

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

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

(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

(乌龟是四条腿)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

青蛙妈妈什么样?

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

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6自然段。

  

(1)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

(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

(捉害虫)

  5.小结: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

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

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òuzhexuěbáidedùpí。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

后来呢?

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

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

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情感目标:

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一)聊天引出谜语。

说说猜谜的方法。

总结:

要看完整个谜面。

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二)师生一起猜两则谜语。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的谜底。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三)方法总结:

遇到用“我”开头介绍自己的谜语,猜谜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谜面中念一念,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四)师生“雪花”这个答案代入到第一则谜语的四行字中,逐行验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一)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1.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

看到这么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测。

2.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答案。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

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

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二)词语练习:

1.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学生领读“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

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三)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

(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3.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

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4.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指出不足:

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3.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4.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5.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

6.教师小结:

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把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一)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是小朋友的功劳啊!

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

(出示:

江河的图片)

3.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二)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三)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4.小结:

小朋友真厉害,用这两种句式清楚地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

5.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

(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一)营造氛围

1.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难好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

水是怎么变成云的?

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着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

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

重点感受“无数”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

一个学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

小点儿分开可以吗?

重点感受“连城一片”

4.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

师:

想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到空气中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

学生齐说,老师板贴。

5.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晚霞。

(三)学习第二段

1.(播放“风声”)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

引出第二段。

2.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变成“雨”“雹子”“雪”

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

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雹子、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

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哦,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

(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5.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

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

你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

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三个动词、三个比喻把水各不相同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吧。

这次沈老师要闭上眼睛喽。

7.亲爱的同学们,因为你们完成了“超级难题卡”,现在水宝宝已经在大海里唱歌跳舞开大会了。

不过现在水宝宝一变,又变到了汉字中,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二)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三)出示教师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的字

1.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

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

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

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斜了。

4.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

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竖弯钩不够圆润。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

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

如果还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按提示回答:

(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

4、做找朋友的游戏:

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

四、随文检查生字: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旅lǚ组词:

旅行

2、出示:

蒲、降、娃、纷(认读出示拼音)

蒲:

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

图片组词。

娃:

音节、组词。

纷:

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

带刺的苍耳

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

出示句子: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说一说这....

类的词语)

5、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

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秘呀。

6、考考你。

降蹦苍纷洼娃蒲啪旅炸察识

“洼、娃”比较异同,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有人是最佳。

7、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4)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组词。

3、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已—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别。

4、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

师生评价。

六、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七、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p5:

1、4、6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苍耳豌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旅行娃娃纷纷苍耳山洼炸开蹦跳观察

降落伞就得知识乘着带刺铠甲豌豆不信豆荚

已经如果准备好办法啪的一声四海为家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用“?

”标出)

(2)重点理解:

“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

孩子:

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

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

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

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

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

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纷纷:

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

(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

)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

用准备说一句话。

这里为什么说“准备”?

(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3)乘着风:

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

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

(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

b)表示利用条件。

C)登,由低处到高处。

d)进行乘法运算

(4)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5)小结:

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

板书:

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

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

(带刺的铠甲、

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

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

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

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四、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P5:

2、3、7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苍耳──动物豌豆──太阳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一:

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你们知道吗?

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

比如:

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

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

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

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

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

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

你知道吗?

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

哈哈!

黑猫警长够神吧!

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

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

蓝鲸。

(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

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

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

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

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

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

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

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

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

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

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

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