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956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x

精练精析阶段质量评估一新人教版必修2

阶段质量评估

(一)

第1~4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两个杂合子(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子的基因型是()

A.AaBb和AABb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D.AABb和AaBB

【解析】选D。

解此类题时必须清楚:

涉及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的两个杂合子,如杂交后的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这两个亲本只能在各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而这两对纯合基因必须交叉存在,如AaBB和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这四种基因型的表现型一致,只有一种表现型。

2.(2009·南京高一检测)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解析】选C。

理论上上清液中是不含有32P的,因为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到了大肠杆菌内,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中或由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噬菌体,经搅拌、离心后会进入上清液,产生误差。

3.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G与C这一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是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DNA转录和翻译的产物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保证DNA复制准确进行的条件之一

【解析】选C。

DNA转录和翻译的模板、原料均不同,因此产物不同。

DNA分子中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相连,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相连,因此G与C这一碱基对含量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4.(2009·南京模拟)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

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解析】选B。

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碱基:

A∶T∶G∶C=

1∶2∶3∶4,那么这条链上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则整个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由于整个DNA分子中的碱基总数为400个,则整个DNA分子中A为60个,该DNA分子复制两次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60×(22-1)=180个,所以B选项错误。

5.豌豆的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子代结黄色种子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

A.1∶1B.1∶0C.3∶1D.2∶1

【解析】选C。

设黄色(A)、绿色(a),由“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1∶1”知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子代中结黄色种子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Aa,其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

6.关于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C.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D.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DNA

【解析】选C。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中还包含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所以DNA不仅仅来自DNA的复制。

7.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A.2N条B.4N条C.N条D.3N条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分析,如果某动物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中也含有2N条染色体。

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8.(2009·烟台高一检测)豌豆种皮的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将F1(杂合子)种植并连续自交。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全为灰色

B.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子叶基因型有三种

C.F2植株上所结种子的种皮灰色∶白色=3∶1

D.F2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子叶基因型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解析】选D。

F1植株的基因型为Gg,其所结种子的种皮均由珠被发育而来,所以基因型全为Gg,表现为灰种皮。

F1自交所结种子的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有GG、Gg、gg三种基因型。

F2植株的基因型有1GG∶2Gg∶1gg三种,故F2植株上所结豌豆种皮的基因型同样有1GG∶2Gg∶1gg三种。

F2自交所结种子的子叶是Gg的概率为

所以是纯合子(GG和gg)的概率为

9.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男性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解析】选D。

色盲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来自于他的母亲,但他母亲不一定是色盲,可能是携带者。

10.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A.1个RNA、2个DNAB.3个DNA

C.1个DNA、2个RNAD.3个RNA

【解析】选C。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弄清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

因为DNA和RNA共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通常一个DNA分子含有2条多核苷酸链,而RNA分子只含1条多核苷酸链。

据此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11.(2009·鹤岗高一检测)如图是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解析】选C。

由RNA→DNA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催化,所需原料为核糖核苷酸。

12.(2009·龙岩高一检测)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tRNA

C.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

D.合成①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合成②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

【解析】选B。

该过程为翻译,①为mRNA,一条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13.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H),一对夫妇生有3个子女,其中男孩、女孩各有一个表现型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XHXH×XHYB.XHXh×XhY

C.XhXh×XHYD.XHXh×XHY

【解析】选B。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夫妇所生3个子女中,男孩、女孩各有一名正常,说明父亲一定正常,基因型为XhY。

母亲则既有Xh,又有XH,基因型为XHXh。

14.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自交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

R∶r=1∶1精子:

R∶r=3∶1

B.卵细胞:

R∶r=3∶1精子:

R∶r=3∶1

C.卵细胞:

R∶r=1∶1精子:

R∶r=1∶1

D.卵细胞:

R∶r=3∶1精子:

R∶r=1∶1

【解析】选D。

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可能为XRXR、XRXr,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rY,因F1全为红眼个体,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能为XRXR,F1中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R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二者交配,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RXR∶XRXr∶XRY∶XrY=1∶1∶1∶1,其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

F2中红眼雌果蝇产生卵细胞的两种类型R∶r=3∶1,F2中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产生含R、r两种类型的精子,其比例为1∶1。

15.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选D。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直接影响性状。

囊性纤维病的形成属于后者。

16.(2009·临沂高一检测)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细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细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补充R型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直接证明S型细菌DNA不是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因素

D.与以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解析】选D。

艾弗里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单独研究其遗传效应,在确定DNA可以使R型菌转化后,再将DNA用DNA酶处理后观察是否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目的是形成对照。

17.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的细胞分裂及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无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A。

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说明染色体已复制且存在染色单体,它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性母细胞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18.(2009·临沂模拟)钱永健因发现和改造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会发出绿色荧光)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

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GFP合成过程中需要238种tRNA

B.转录合成GFP所需要的模板时,需要8种脱氧核苷酸

C.由于GFP会发出荧光,故其合成时进行了逆转录的过程

D.GFP可以整合到细胞膜表面用于癌细胞的标记定位

【解析】选D。

GFP合成过程中至多需61种tRNA,合成GFP所需要的模板是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构成,GFP发光是绿色荧光蛋白的功能,与是否进行了逆转录无关。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子代噬菌体外壳在噬菌体DNA指导下,用细菌物质合成

B.用15N标记的DNA分子不论复制几次,含15N的DNA分子只有两个

C.转录和翻译碱基配对方式不相同,所需原料也不同

D.反密码子为CAU的tRNA转运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为GTA

【解析】选D。

密码子位于mRNA上,其上不可能含碱基T。

含15N的DNA分子复制几次后,只有两个DNA分子含有15N,这两个DNA分子中的两条子链,一条含14N,一条含15N。

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

【解析】选C。

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到两个子细胞中,而着丝点是在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的,不是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染色体的复制是在联会之前完成的,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21.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图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

本题以柱形图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N,即:

a=4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即a′=2N;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即染色单体数为零,即b=0,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即c=2N。

22.(2009·青岛高一检测)2009年初我国出现多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造成禽流感的病原体是含有单链RNA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该病毒中某个核酸分子含1565个核苷酸,则该分子决定的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数最可能是()

A.498个B.566个C.716个D.757个

【解析】选A。

根据RNA的碱基数与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

该蛋白质中最多含有氨基酸521个,而B、C、D三个选项中氨基酸的个数都大于此数。

23.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解析】选C。

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般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三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所需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核基因转录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所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为翻译过程提供直接的模板。

DNA复制是以DNA双链为模板进行的,而转录则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24.(2009·广州高一检测)基因A、B、C控制三种酶的产生,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

无色物质

X物质

Y物质

黑色素。

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亲代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B.3/64C.27/64D.9/64

【解析】选C。

由图示可以看出,只有A、B、C同时存在时,才产生黑色素,基因型为AaBbCc的亲代杂交后代同时出现A、B、C的概率为

25.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A.绿∶黄=1∶0黄∶绿=3∶1

B.黄∶绿=1∶0黄∶绿=3∶1

C.黄∶绿=3∶1黄∶绿=3∶1

D.黄∶绿=1∶0黄∶绿=9∶3=3∶1

【解析】选B。

由于乙(aabb)雄蕊被破坏,只能作为母本,接受甲(AABB)的花粉进行受精,所结种子F1的基因型为AaBb。

该种子种下去发育成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

当其再结种子时,所结豆荚为母本子房壁发育而来,颜色由Aa控制,表现为黄色,而子叶由精卵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即Bb

1BB∶2Bb∶1bb,可见黄子叶∶绿子叶=3∶1。

26.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解析】选B。

该遗传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当Ⅱ3为XBY,Ⅱ4为XBXb时,可以产生Ⅲ9XbY,与图谱相符;当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4的基因型应为Aa;当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4的基因型应为XBXb,可见,Ⅱ4一定是携带者;当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因为Ⅱ6为表现正常的男性,肯定不会携带该致病基因,即此时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0;当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不确定,若Ⅰ2也为携带者,则Ⅱ6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若Ⅰ2完全正常,则Ⅱ6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2;当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3为XBY,Ⅱ4为XBXb,Ⅲ8是纯合子(XBXB)的概率为1/2;当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3和Ⅱ4均为Aa,则Ⅲ8是纯合子(AA)的概率为1/3。

27.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

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C.不管生男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解析】选C。

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基因病,此病随线粒体传递,是细胞质遗传。

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其子代总是表现出母体的性状。

因此,由该女士母亲患有此病可推知,该女士一定患病,该女士的子女也一定都有此病。

28.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

A.3/4,1/4B.3/8,1/8C.4/5,1/2D.1/4,1/8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Tt(夫)、Aatt(妻)。

就多指这一性状而言,父亲基因型为Tt,母亲基因型为tt,后代正常的几率为

患病的几率也为

就白化这一性状而言,父母基因型均为Aa,后代正常的几率为

患病的几率为

下一个孩子正常的几率为

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为

29.(2009·江门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的DNA、蛋白质,被噬菌体侵染后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35S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如果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D.tRNA具有专一性,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解析】选A、D。

细菌中被标记的DNA、蛋白质为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提供原料(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所以全部的蛋白质都含有35S。

每个DNA分子双链中至少一条链中含32P,所以A正确。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某基因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血红蛋白的结构不一定改变,C错。

30.(思维拓展题)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

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表:

(控制耳垂的基因用A、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据上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C.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D.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

【解析】选A、B、C。

判断显、隐性性状常根据亲代与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判断,一般是选用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后代一旦出现另一相对性状(排除基因突变),则新出现的这一性状就是隐性性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31.(10分)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

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若图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A与a发生分离的时期是______。

A与A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能产生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有______种可能。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所示,该过程表明: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4)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调查方案:

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

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___________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解析】

(1)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因此A与a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相同基因分离,因此a与a分离,A与A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此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生殖细胞,因此只能产生一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但有4种可能。

(2)根据黄色雄性小狗的基因型可判断其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因此再生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为

(3)A、B基因分别控制酶Ⅰ、酶Ⅱ的合成,进而影响了黑色素的形成,属于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4)若为伴性遗传,则在后代雌雄中的分离比一般不相同。

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4

(2)1/32

(3)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4)②性别比例或雌雄比例数量

32.(10分)(2009·福建高考)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

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

(2)与氰形成有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

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

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______。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

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有关知识。

(1)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或者是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

(2)依题意,双亲为AAbb和aaBB,F1为AaBb,AaBb与aabb杂交得1AaBb、1Aabb、1aaBb、1aabb,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为AaBbEe,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为AAbbEE、aaBBEE、aabbEE,占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