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094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0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docx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教案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1)9.2

课题:

小熊购物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其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三分钟和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一:

回顾旧识。

一、口算。

(口算接龙)

5×5=4×8=7×6=36+17=80+43=

8×3=8×5=37+15=8+15=36+7=

二、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请学生口答,复习回顾:

只有加、减法混合计算的两步式题,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环节二:

探索新知

展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

你能得出那些数学信息?

2、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

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1)列出两种算式:

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

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

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5、小组之间讨论: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6、

(1)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

(2) 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

答:

该付18元。

环节三:

巩固练习,扩展提升。

1、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2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3×4+6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三、板书课题:

乘加

板书设计

将乘法口诀写在黑板上,习题用多媒体演示以节约时间。

小熊购物

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

=12+6=6+12

=18(元)=18(元)答:

该付18元。

即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乘法口诀未记熟练,因此必须督促学生背熟口诀;题量太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龄和写字速度,以后备课时要稍减题量,还有就是学生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注意效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助其纠正。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2)9.6

课题:

小熊购物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其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环节一、回顾

54+20+7=50-13-8=16+19-22=

环节二、探究新知

上节课我们顺利帮助小熊胖胖解决了购物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壮壮遇到了什么难题?

(出示主题图和问题)

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3、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解法一:

3×4=12(元)20-12=8(元)答:

应找回8元。

解法二:

20-3×4

=20-12

=8(元)答:

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

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

观察上节课和这节课的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

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三、作业布置

1、填一填。

(1)在有加、减法和乘法的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法,再算()法。

(2)5+8×76×5+2915+9×438+2×3

====

====

(3)成人票:

7元

儿童票:

4元

小明要买1张成人票和8张儿童票,共花了多少钱?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12(元)解法二:

20-3×4

20-12=8(元)=20-12

=8(元)

答:

该付18元。

即有乘法又有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5、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学会乘加乘减运算顺序后就忘了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因此在练习时多注意比较和区别。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3)9.7

课题:

买文具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高效率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

1、口算(接龙)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

前两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请二位同学板演,其余人在下面独立完成)

4×8+640-6×4

环节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问题: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

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18÷3+4

=6+4

=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

18÷3+4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

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发现:

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2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环节三:

课堂小结。

四: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6+4=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答:

笑笑一共需要10元。

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教学反思

学生乘加减的运算顺序已掌握,但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总是出现粗心或者乘法口诀不熟练等问题。

运算能力有待加强。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4)9.9

课题:

买文具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高效率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有一天放学后,笑笑和淘气来到了文具店,出现下面这样一幅场景,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环节二:

探索新知。

1、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6、完成

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环节三、布置作业。

(一)课题巩固练习

P6“试一试”。

1、提示:

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环节四、巩固练习:

P6~7全部内容。

环节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四、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0÷5=2(元),3-2=1(元)答:

每本算数本比原价便宜1元。

解法二:

3-10÷5

=3-2

=1(元)答:

每本算数本比原价便宜1元。

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5、教学反思:

有了先前乘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基础,这节内容理解起来相对要简单一些,可以多增加一些题型来锻炼学生你,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5)9.10

课题:

过河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4、让学生养成细心地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识回顾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环节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

“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

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

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

”,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

6、学生完成算式,提示学生,如果能列综合式的最好试着列综合算式,

因此算式为:

54÷(9-3)

7、汇报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点进行分析和改正。

8、总结:

观察我们今天列的综合算式,会发现综合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环节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算一算,比一比。

24+8÷840+32÷4

(24+8)÷8(40+32)÷4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2、完成课本第9页的第3题。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第4题。

环节四;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9+25)÷9读作:

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

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综合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也就是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神奇力量。

五、教学反思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基本能很快理解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同时,我发现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同一个问题,用术语来讲,他们比较难接受你只是将它改成他们生活中接触得到的东西他们就会了。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6)9.11

课题:

过河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6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乘车”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4、让学生养成细心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我们知道“学”是为了“用”。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之前学过的有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比一比看看,谁最会用心观察。

环节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完成P9试一试

1、提示:

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

(70-46)÷8

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尝试再提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完成,记录组内的问题并解答,反馈时注意问题的提出是否正确,对和本课有关的问题给予肯定。

3、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4、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2-4+824-12+8

12-(4+8)(24-12)+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5.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环节四:

总结反思,扩展升华。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2、结合前几节课的学习,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做个总结。

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环节五:

巩固练习。

1、练一练p9~p10页剩下的全部习题

试一试(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0-46)÷8读作:

70与46的和除以8。

=24÷8

=3(辆)

答:

至少需要3辆小车。

“()”小括号

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反思

通过习题发现,同学生知识点是会了,但可能不会活学活用,你只是换种题型他们就不理解了。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接触新题型。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7)9.14

课题:

练习一课型:

复习课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7课时

1、学习目标:

1、会乘加减、除加减、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会用乘加减、除加减、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

1、提问:

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环节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画的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

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

(注意:

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解法二:

3×6=18(元)解法三:

12÷3=4(瓶)

3>218>126>4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答:

每瓶便宜1元。

6、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

“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环节三、总结:

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5、教学反思:

让孩子意识到数学是门有趣的科学,让他们在玩乐中学到知识。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8)9.15

课题:

看一看

(一)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知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面;

2、能判断出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二: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课前回顾。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六个方位,分别是:

前后、左右、上下;还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那学了这些知识怎么应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将方位和我们学过的几何图结合起来,会有什么样新的收获呢?

环节二:

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再仔细思考,在看实物的过程中,你们每次最多能看到多少个面?

(请同学上来观察,并引导其站在不同的位置,然后说说自己实际观察到的结果)

结果我们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

2、说一说

请同学们说一说

页的第1题。

3、我们已经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的面数不同,那么,站在某个位置,到底看到物体的哪个面,看到的面又是什么样的形状呢?

这就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

有一个抽奖盒,摆在桌子上,笑笑、妙想、淘气三个小伙伴站在桌子不同的位置观察抽奖盒,想一想,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借助PPT展示,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立体感,做好实物展示,尽量将其具体化,以慢慢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4、练一练

请同学们完成

页的第2题,两分钟后我请人回答。

5、我知道咱班的孩子都很聪明,请同学们思考下题:

有个玩具小熊,摆在方形桌子上,笑笑、妙想、淘气、奇思四位小朋友分别坐在桌子的四个方位观察小熊。

问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

先请同学回答,然后重点区分从左右位置观察到图片的区别以及如何区分从左和从右观察到的图片,慢慢培养学生细致的思维。

6、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

的第3、4题,然后请人回答。

7、课堂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

3、作业布置(快乐学习第7页)

4、板书设计

考虑到本节课的特色,基本上都用PPT演示,对于一些简单的图形在黑板上画出来。

5、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做习题的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节内容接受、理解很到位。

只有少部分人对于是站在左边看到的还是站在右边看到的区分得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多侧重理解这两个方位的视图,还有就是多练、多观察。

立体感是慢慢培养得来的。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09)9.16

课题:

看一看课型:

新授课单元课时:

第二单元第2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能够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组合物体的样子;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3、着手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具备初步的空间观。

二: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知识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请一个学生回答);拿个实物图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样子、(请学生回答)

环节二:

探索新知

昨天我们已经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的形状,今天呢,咱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物体,也就是观察两个物体摆在一起的情况。

会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1、首先,我们来观察这样一幅图(PPT展示),桌子上有摆着一个漱口杯和一个牙膏盒,淘气、笑笑、奇思三个小伙伴坐在桌子旁边观察这两个物品,思考下列问题: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用PPT演示效果不理想,直接用实物让学生自己上来观察,然后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以降低初学时的难度)

2、说一说

请同学们完成

页的第1题,请学生主动举手回答。

3、下面这样一幅图画,请你选择哪一幅是淘气从窗外看到的请景?

(此处用PPT演示,不再模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从实物过度到课本上的图片)

4、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先思考

的2、3题,3分钟后请人来描述。

5、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主要还是用实物演示和用多媒体播放

4、作业布置

快乐学习第8页

五、教学反思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10)9.18

课题:

观察物体课型:

习题课单元课时:

第二单元第3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的形状;

2、通过多练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二: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知识回顾

1、我们已经学过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的方法,那么在观察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回答)

假想你自己站在那个位置。

2、对于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分别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单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可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对于观察组合物体,一定要注意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环节二:

练习

A、针对单个物体

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连线。

小华小杰小亮小明

小亮小红小芳小明

B、针对组合物体

2、

()面()面()面

3、作业布置

单元检测题

四、板书设计

多媒体播放

五、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发现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于站在左右边观察的图形区分不清,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到讲台上来体验或者是模拟相似的场景,学生能较快理解。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案(011)9.21

课题:

观察物体课型:

复习课单元课时:

第二单元第4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和组合物体的形状;

2、学会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生活中列子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教学过程

环节一:

课前回顾

前两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请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由老师来做总结,一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来自己复述加深印象)

环节二:

知识演练

1、我来讲解“快乐学习”

页的第1题

2、请同学来讲解“快乐学习”

页的第2、3题,我来纠正,并要求其做错的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