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精选Word格式.docx
《宋词鉴赏精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鉴赏精选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沉浮,把信遗失了。
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这首诗是诗人避乱广西时所作,抒发了流亡者想念家乡和盼望信息的情境。
诗中的情包含在境中,诗人采用的是触景生情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情秋”之景,诗人“望故乡邈邈,归思难收”。
其次是“枯藤老树昏鸦”,诗人自然是“断肠人在天涯”。
其三与李靓“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相似,暗用透过一层法使思乡之情变得更为强烈。
其四是类似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万壑流”,正好表达出“问君能有几多愁”。
其五是类似“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唤回乡梦的钟声,使“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之羁旅行役之恨顿时涌上了心头。
“由于有了真挚的情感,所以好象并不用力刻划景物,却能在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情思,这样的写景句就有诗味。
”周振甫先生的话总结出触景生情法运用成功的要着。
兵乱后杂诗(四)吕本中
万事多翻复,萧兰不辨真。
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浇愁爵有尘。
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深。
【注释】①翻复,反复。
②萧兰,喻坏人和好人。
③糁,煮熟的米粒。
④爵,古代的盛酒器具。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徽、钦二宗和唐明皇一样,沉醉于歌舞升平,弃李纲、宗泽等如敝屣,最终招来“靖康耻”而坐井观天于绝域。
神州陆沉,激起诗人无比义愤,矛头直指“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的误国奸佞,并对“破家”的广大人民寄予无限同情。
这便是前半首的诗意。
后半首抒发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金兵掳掠,粮食匮乏,饿莩遍野,“路有冻死骨”,诗人欲举杯浇愁,但是,杯满灰尘,有愁也浇不得,悲愤之情又更深了一层。
尾联采用以景结情法,写得最好。
周邦彦化用刘禹锡《乌衣巷》写的《西河》词可以做为诠释: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落寞惆怅的心境十分相似,但缺乏切肤之痛,且含蓄的程度也不够。
因为周邦彦乃发古之幽思,并无国破家亡的亲身体会。
三衢道中曾幾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描写景物的诗篇,当然要逼真地再现自然景物的美好风光,更重要的是还要刻画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不但使读者能够如见其景,还要如见其人,这样诗才显得有生气。
这是写景诗的创作诀窍,鉴赏钥匙。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
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呢?
先说写景,首先是“晴”字,“梅子黄时雨”是贺铸的名句,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
其次是一路的“绿阴”。
日日晴则必然骄阳当空,有了绿阴就凉爽得多,走起路来也轻松得多,此二可喜也。
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
而诗人的“泛尽却山行”这一“活动”更不能忽视,这一活动不但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还表现出诗人欢快的心情。
船驶到了尽头,舍船再步行,没有愉悦的心情,哪来得这游兴?
虽然人物形象在诗中不占主要地位,但作者的形象和他的精神面貌,依旧通过内容而反映出来。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释】①望岁心,盼望丰收的心情。
这首诗和杜甫的《春夜喜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核心都在一个“喜”字,其主题都在体现对农民的关切上。
浦起龙说《春夜喜雨》“‘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转引来评论这首诗也是非常恰当的。
首联之“霖”为一可喜也,它常和甘字合用。
而“润”字则和杜诗“润物细无声”如出一辙。
颔联之“岸深”为二可喜也,诗人也像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心情一样,不愁“床床屋漏无干处”,只喜旱情得缓解。
颈联上句之“秀色”为三可喜也,不久丰收景象依稀可望,怎不喜煞诗人?
下句之“佳音”为四可喜也,“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李清照词也,诗人反悲为喜,其喜何如哉?
尾联之“欣舞”为五可喜也,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
其喜不言而自明也。
食笋曾幾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长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释】①龙蛇,虎豹,用之形容笋。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创作的关键在于立意。
意当存高远,立意高则格调高尚。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以笋象征有志青年,抒发了诗人护“笋”的愿望,可谓意存高远。
这首诗的立意与李商隐有类似之处,其关键在于尾联,“须留取”以“障日遮风”是其“意”之所在,表现出诗人保护济世之才的意愿,也可以说是意存高远。
但遗憾的是李先而曾后,缺乏新意,缺少创新。
立意同样高远的诗怎样分出高低上下呢?
应从谁说得更深切上来区分。
李商隐的“重如金”,比“障日遮风”说得更含蓄,更深刻;
“忍剪”,要比“但使”“长有子”,“须留取”说得更急切。
是着眼点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结果,李商隐写这首诗时还年青,切身感受更深切,这也是曾几所无法达到的。
舟过荻塘沉与求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熏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岁事到金穰。
【注①悬知,料想。
②岁事,农事。
③金穰,丰收之年。
诗人创作,言在此而意在彼,称之为“寄托”。
诗中的“远意”点明此诗有寄托。
寄托和形象思维是分不开的,那幺,诗人是怎样通过舟过荻塘时所见的景象来写“远意”的呢?
首先要弄清“远意”是什幺,诗人是个主战派,他的主张肯定与昏君奸佞不合拍,难以在朝庭立足,退隐便是最好的一条路。
颈联看似写景,实为寄意,“河回”“山曲”,“菱老”“草芳”,本无矛盾,诗人却用“失”和“难容”把它们对立了起来,造成弦外之音,表现得隐、深、曲、婉,因而含蓄隽永,给人以思考的余地,增强了诗的魅力。
其它三联貌似描绘景物,芦荻初芽,春临荻塘,夕阳在山,碧波荡漾,荷香十里,村歌互答,丰收在望,仿佛王维笔下辋川风光,象是孟浩然诗中故人农庄。
其实有更深刻用意,意在说自己“归去来兮”,“胡不归”?
!
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写景要做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
也就是说情要藏在景中,要写含有情的景。
陈与义的这首抒情诗就是采用这种手法。
进京待选的青年陈与义,此时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潇洒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足以使诗人诗兴勃发,诗中的所有景物的描写,就围绕着这而展开。
前两句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表达愉悦的心情。
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
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
次句虽无李白的豪迈气势,却也不乏潇洒风度。
后两句写云。
李白曾用“卧松云”来写孟浩然“风流天下闻”。
白云和松风往往被用来衬托高士飘逸闲适的神情,陈与义以云不动的错觉来写自己与云俱东的动态,只取其飘逸。
而“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九霄的气概,这样写云就和所要抒发的情水乳交融,达到“互藏其宅”的艺术效果。
牡丹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释】①伊洛,伊水和洛水,指代诗人家乡。
②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③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
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
“国破家亡欲何之”?
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
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
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
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春寒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释】①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②园公,诗人自注:
“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
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
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
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庭“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
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
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
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春雨陈与义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
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注释】①羁心,羁旅之心,即客心。
②永昼,整天。
③扰扰,纷乱动荡的样子。
④悠悠,形容忧思不尽。
⑤夕霁,傍晚的晴晖。
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
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
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
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
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伤春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释】①坐使,致使。
②甘泉,汉代行宫名,借代汴京。
③飞龙,指宋高宗。
④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
⑤犯犬羊,抗击金兵。
这首诗与其说是伤春,不如说是伤时,因为除了“烟花”二字外,再也没有任何与春天有关的景象了。
诗人既慨叹朝庭抗金无策,以致对宋高宗产生无限失望,最后以向延阁的抗金胜利激励国人,表现出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颇得杜甫沉郁顿挫的神韵。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最有特色的是使用“嵌句”的手法。
颈联分别截取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的“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中的一句(为对仗的需要只改“白”为“霜”),再分别加上“孤臣”和“每岁”后,组成精巧的对仗,与“伤春”挂上了钩,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出伤时忧国的情怀,浑化无痕,若不是因为李、杜这两联诗太出名了,一般人怕是难以看出。
苏轼的“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亦用此法。
雨晴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注释】①小滩,天空一块云像江面一个小滩。
②报,不辜负的意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酷暑中一场雷雨过后的愉快与舒畅,虽通篇不着一个“喜”字,而诗人喜悦之情却充溢全诗。
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一是用时空交叉的手法:
从空间上看,先是从高空到地面,然后又从地面到高空;
从时间上看,是从白天到夜晚。
二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纤云不动”,“雷气未平”。
三是采用声色并用的手法:
“语鹊”、“雷气”为声,“纤云”、“星河”为色,四是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前半为描写,而不乏议论、抒情;
后半为议论和抒情,而又不乏描写。
五是采用点化的手法,末句就是化用杜牧“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六是采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表现手法变化多端,构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丰富内涵,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释】①徙倚,时而徘徊,时而倚靠。
②凭危,凭高望远。
诗歌创作离不开继承与发展,没有继承,也就无所谓发展,没有发展,继承也就变成模仿或生搬硬套。
纪晓岚说这首诗“意境宏深,真逼老杜”,“逼”在这里有接近的意思。
先说继承,能看出中间两联是继承了老杜《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和《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及《登楼》、《春日江村》等诗中的词句或句式,这只是懂得皮毛。
关键是在意境和风格上,这首诗也和老杜上述几首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意境雄浑,苍凉悲壮,风格沉郁,抑扬顿挫,这才是陈与义学老杜学到了家的要害。
但不管是“逼”还是“诣”(方回有“远诣老杜”之评),陈不如杜明矣。
发展才是硬道理,比如说老杜用“百年”对“万里”,而陈与义却用“三年”,这不但是实事求是,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
除夜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释】①朔吹,喻金兵南侵。
②尽情,多情。
③比量,比较。
④殊方,异地他方。
唐诗中写除夕的律诗最有名的莫过于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与童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全诗充满了异乡飘泊之感,且气象阔大,情真意切。
将陈与义的这首诗和崔诗相比,很有将杜甫的《孤雁》和崔涂的同题诗相比的味道。
杜、崔两人的《孤雁》诗都把自己的心情写进去,从艺术性上看,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但杜甫还把离乱飘泊中失群的所有人都写了进去,概括得更广更深,思想性比崔诗强得多,最终评判自然是崔不如杜。
从艺术性上看,崔涂的《除夜有怀》一点也不输于这首诗,而从立意上看,这首崔诗和咏雁一样,败在意之不深不广。
陈与义将国家的前途命运融入诗中,所以“结有神致”,寄托了对明年国势好转的期望,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立意之重可知矣!
野泊对月有感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释】①逋逃,愤激之词,意为飘泊无家。
②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庭。
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
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
南北宋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这首诗亦为其一。
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
颔联和《宿府》的颔联极其相似: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写天容,一写角声,气象开阔,思绪深沉,景中有情,万古奇警。
两联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尾联则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潇湘图张元干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苹汀。
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
【注释】①苍梧眼,凝望苍梧(九疑山)之眼。
②君山,相传为娥皇、女英二妃之所居。
这不是一般的题画诗,而是一首借题画来表达诗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耿耿忠心,渗透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伤时之情,其间也少不了诗人自己“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石州慢》)的雄图宏愿。
构思奇特,意蕴深邃。
“斑竹一枝千滴泪”,凡是写到娥皇、女英的诗词,几乎没有不用这一典故的,但是,张元干却避开了这一常典,而采用借景抒情,通过勾勒苍茫辽阔的洞庭景致,运用娥皇、女英思虞舜而泪化君山的美丽传说,再加上自己伫立凝望,问“两宫何处”(《石州慢》)的神态,共同锻铸出一个崭新的主题。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色是善于描绘宏大的景象。
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些前人的名句当然不能搬用,诗人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落日”“孤烟”酿造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的深意。
题多景楼王琮
秋满阑干晚共凭,残烟衰草最关情。
西风吹起江心浪,犹作当时击楫声。
【注释】①多景楼,在北固山甘露寺内。
②击楫,晋朝祖逖,曾中流击楫,誓曰:
“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辞色壮烈。
这首绝句以凄景写壮心,抒发诗人慷慨报国之情,格调高亢激越,而又不乏含蓄蕴藉。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
“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
这首诗正是这样写的。
前两句“穷乎遐迩”,不由令人想起王安石《桂枝香》中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但寒烟衰草凝绿”。
但王琮写得更深沉,有“黍离”之悲,不仅仅象王安石为了发古之幽思,而是将自己融入诗中。
后两句用景物描写和用典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
凛冽的西风吹起江中的浪涛,诗人把它比作祖逖中流击楫而发出的声响,自然是“心潮逐浪高”,“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雄心壮志不禁涌上了心头,此时也不乏有辛弃疾“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那种感事、伤时、忧国的意味。
策杖刘子翚
策杖农家去,萧条绝四邻。
空田依垅峻,断藁布窠匀。
地薄唯供税,年丰尚苦贫。
平生饱官粟,愧尔力耕人。
【注释】①策杖,扶杖,拄着拐杖。
②藁,这里指稻草。
③窠,鸟巢,这里指农舍。
这是一首悯农诗,颇有白居易“秦中吟”的风味。
首联以“萧条”总写农村民生凋敝,衰败破落的凄凉景象,有“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境。
颔联具体描写凋敝的景象,用了“反说”的手法:
明明田里是空荡荡的,却偏偏说堤岸、田埂格外高峭;
明明农舍矮小得像鸟巢,却偏偏说排列得很整齐,说得抑扬顿挫,极生动之致,非常富有诗味。
既把“萧条”的景象补足,又显得十分含蓄曲折,也就避免了描写时的直露平白。
颈联以议论挖出凋敝的根源,杜荀鹤的“丧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便是上句的意境;
李绅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便是下句的意境。
也不乏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境况。
尾联和梅尧臣《田家语》中的“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的诗意是一样的。
送春朱弁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注释】①朱弁,曾出使金国,像苏武一样,被拘留十五年。
②风烟节物,和春天相适应的自然风物。
③褚衣,棉衣。
④君,指春天。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贞和眷念之情,婉转缠绵,有晚唐诗人的风格和情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塞北三月又怎样呢?
有人说“天春不见花”,有人说“春色未曾看”,都说得太抽象。
而朱弁以“恋褚衣”极写塞北的风寒,以小桃“花初见”和弱柳“絮未飞”说其姗姗来迟,却“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这就把塞北春天来迟去速的特点具体地勾勒出来。
诗人倘若只是勾勒出塞北春天的特点,这首诗也就不屑一提,关键的是诗人将对塞北春天的描写和对故国的忠贞与眷念之情融合在一起,达到“妙合无垠”的境界,使这首诗富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诗人高尚的志气节操,顿时身价百倍。
春阴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
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①迢递,高远的样子。
②华,花白。
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黄沙碛里本无春”,“总有春来何处知”?
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那是多幺的荒凉凄惨!
颔联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
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幺阴森恐怖!
这就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江南春天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后两联抒情。
“莫写”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可诗人又何尝“诗穷”,“难将梦到家”则更是难堪,而酒又何尝“薄”?
诗人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
要做美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
一场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
真是“酒无通夜力”,“梦短不到家”啊!
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何其深沉。
次韵傅惟肖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释】①篱落,篱笆。
②若为,如何,怎样。